探討鋼筋混凝土施工質量及其檢測
鋼筋混凝土作為結構材料應用始于19世紀后半葉,后很快在房屋建筑和土木工程中廣泛應用,并在材料、設計方法、制作工藝、施工技術等方面有很大發展。目前,鋼筋混凝土已成為我國主要的結構材料。在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的質量已成為影響結構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問題。
鋼筋混凝土施工質量問題歸納起來有幾個方面,即:材料原因,如選用的水、水泥、砂、石、外加劑、鋼筋、焊條等不當,或質量不符合要求等;設計原因,如設計安全度不足,荷載選用不當,結構布局與構造不合理,計算有誤等;施工原因,如配料不準,攪拌不勻,運送時間過久,澆筑不符合規范,振搗不實,模板變形,跑漿,過早拆模等;環境原因,如凍害、高溫、高熱、腐蝕介質作用,自然風化等。根據多年施工積累總結的經驗,筆者認為,其中因施工中的原因造成的工程質量問題較為突出,比較典型,為此,就施工中如何控制、檢測以及修補加固進行探討。
一、鋼筋混凝土工程質量問題產生原因及其控制途徑
1.結構表面損傷,缺棱掉角。產生原因:模板表面未涂隔離劑,表面未清理干凈,沾有混凝土;模板表面不平,翹曲變形;振搗不良,邊角處未振實;拆模時間過早,混凝土強度不夠;撞擊敲打,強撬硬別,損壞棱角;拆模后結構被碰撞等。
2.麻面、蜂窩、露筋、孔洞,內部不密實。產生原因:模板拼縫不嚴,板縫處跑漿;模板未涂隔離劑;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凈;振搗不密實、漏振;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不當或現場計量有誤;混凝土攪拌不勻,和易性不好。一次投料過多,沒有分層搗實。底模未放墊塊,或墊塊脫落,導致鋼筋緊貼模板;拆模時撬壞混凝土保護層;鋼筋混凝土節點處,由于鋼筋密集,混凝土的石子粒徑過大,澆筑困難,振搗不仔細等。
3.在梁、板、墻、柱等結構接縫處和施工接縫處產生爛根、爛脖、爛肚。產生原因:施工縫的位置留的不當,不好振搗;模板安裝完畢后,接縫處清理不干凈;對施工縫的老混凝土表面未作處理,或處理不當,形成冷縫;接縫處模板拼縫不嚴、跑漿等。
4.結構發生裂縫。產生原因:模板及其支撐不牢固,產生變形或局部沉降;拆模不當,引起開裂;養護不好引起裂縫;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澆筑后形成分層,產生裂縫;大面積現澆混凝土由于收縮溫度產生裂縫。
5.混凝土凍害。產生原因:混凝土凝結后,尚未達到足夠強度時受凍,產生脹裂;混凝土密實性差,孔隙多而大,吸水后氣溫下降達到負溫時,水變成冰,體積膨脹,使混凝土破壞;混凝土抗凍性能未達到設計要求,產生破壞等。
二、質量檢測方法
鋼筋混凝土質量檢測可分成三類。一是外觀檢查。對于混凝土外表產生的質量問題,可用此法,如尺寸偏差、蜂窩麻面、表面損傷、缺棱掉角、裂縫、凍害等;二是預留試塊檢測。這種方法有一定的誤差,如預留試塊的取樣不當,試塊與結構沒有同條件養護,試塊的振搗方法與結構的施工方法相差過大,則試塊就沒有代表性;三是在結構本體上進行檢測。這種檢測內容有:混凝土的強度和缺陷、鋼筋混凝土結構質量問題的常用手段,其測試結果可作為判斷結構安全問題的重要依據。后者稱為破損檢驗,是在非破損檢測尚無法確定其承載能力時使用,或對新結構需要分解其受力性能時使用。
幾種常用較成熟的非破損檢測方法和適用范圍。
1.回彈法(表面硬度法)
混凝土強度與硬度有密切關系,回彈法是一種測量混凝土表面硬度的方法?;貜梼x是用沖擊動能測量回彈錘撞擊混凝土表面后的回彈量,確定混凝土表面硬度,用試驗方法建立表面硬度與混凝土強度的關系曲線,從而推斷混凝土的強度值。這種方法受混凝土的表面狀況影響較大,如混凝土的碳化情況、干濕狀況,甚至粗骨料對表面的影響都很大,所以測出的強度需要進行校準。我國已制定回彈儀測試混凝土強度的技術標準,使用比較普遍。
2.拔出法(半破損法)
使用拔出儀拉拔埋在混凝土表面層內的錨桿,根據混凝土的拉拔強度,推算混凝土抗壓強度。這種方法是直接測定混凝土的力學特性,所以測出的數據較可靠,我國也已制定標準。埋在混凝土表層內的錨桿,可以是預埋的,也可以是后埋的。后埋法使用方便、靈活,但在鉆孔、埋入錨桿等作業時,會損傷混凝土;或埋設不當,會影響測值。粗骨料對拔出法的測值也有影響。
3.超聲波法(聲波法)
用超聲波發射儀,從一側發射一列超聲脈沖進入混凝土中,在另一側接收經過混凝土介質傳送的超聲脈沖波,同時測定其聲速、振幅、頻率等參數,判斷混凝土的質量。超聲波法可以測定混凝土的強度,混凝土的強度與聲速的相關性受混凝土組成材料的品種、骨料粒徑、濕度等影響,需要用該種混凝土的試件或取芯樣來測定強度與聲波的關系。超聲波法還可以探測混凝土內部的缺陷、裂縫、灌漿效果、結合面質量等,是目前測缺陷使用最普遍的方法。我國已制定出技術規程。超聲波法也可測量板的厚度、表面裂縫的深度等。
超聲波法與回彈法結合評定混凝土強度,稱為超聲回彈綜合法。這兩種方法的結合,可以減少或抵消某些影響因素對單一方法測定強度的誤差,從而提高測試精度。這個方法我國也已制定規程,應用較廣。
篇2: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制備檢測運輸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制備、檢測、運輸
1 現場攪拌混凝土生產制備
自拌混凝土用于防止商品混凝土暫時供應不上的應急措施和零星混凝土的現場拌制,原材料和配合比應與商品混凝土的保持一致。
1、根據配合比確定的每盤(槽)各種材料用量,均要過稱。
2、裝料順序:一般先裝石子,再裝水泥,最后裝砂子,需加摻合料時,應與水泥一并加入。
3、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根據施工規范要求確定,摻有外加劑時,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粉煤灰混凝土的攪拌時間宜比基準混凝土延長10至30s。
2 商品混凝土質量檢測要求
1、泵送混凝土,每工作班供應超過100m3的工程,派出質量檢查員駐場。
2、混凝土攪拌車出站前,每部車都必須經質量檢查員檢查和易性合格才能簽證放行。坍落度抽檢每車一次;混凝土整車容重檢查每一配合比每天不少于一次。
3、現場取樣時,應以攪拌車卸料1/4后至3/4前的混凝土為代表?;炷寥?、試件制作、養護,均應由供需雙方共同簽證認可。
4、攪拌車卸料前不得出現離析和初凝現象。拌料后至卸料前時間間隔小于2小時,否則攪拌車內混凝土不能用于主體結構。
3 混凝土運輸
1、混凝土在現場運輸工具有手推車、吊斗、滑槽(地下室)、泵送等。
2、混凝土自攪拌車(機)中卸出后,應及時運到澆筑地點,延續時間不能超過初凝時間。在運輸過程中,要防止混凝土離析、水泥漿流失、坍落度變化以及產生初凝等現象。如混凝土運到澆筑地點有離析現象不得用于主體結構。
3、混凝土運輸道路應平整順暢,若有凸凹不平,應鋪墊橋枋。在樓板施工時,更應鋪設專用橋道嚴禁手推車和人員踩踏鋼筋。
篇3:混凝土檢測試驗配合比優化措施
混凝土檢測、試驗及配合比優化措施
由于本標段所用混凝土有統供和自拌兩種供料模式,故檢測、試驗任務也據此進行。
1任務
根據招標文件,本標段檢測,試驗任務主要為:
?。?)所有進場原材料性能檢測。如鋼筋、鋼鉸線、止水材料及自拌混凝土的水泥、粉煤灰、外加劑、水、粗細骨料等檢測;
?。?)各類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和性能試驗;
?。?)各類砂漿配合比設計和性能試驗;
?。?)出機口以后混凝土質量檢測與控制及硬化試件試驗(統供混凝土);
?。?)自拌混凝土的質量檢測、控制和硬化試件試驗;
?。?)統供混凝土的配合比優化試驗;
?。?)壩頂門機預應力大梁靜載試驗。
2統供混凝土的試驗、檢測
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統供混凝土中承包方不負責對混凝土原材料進行檢測,而只負責提供配合比并對出機口后的混凝土質量進行檢測。為保證工程質量,我們的試驗檢測工作將首先從配合比入手,并依靠后來的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檢驗和硬化混凝土性能檢驗反饋配合比的適應性,并及時調整、優化。
統供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和性能試驗,參見附件1-2。
2.1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檢測
拌和物性能檢測,由于拌和系統附近不能建值班室,我們計劃改裝一部簡易的檢測車,在車內進行混凝土坍落度試驗和含氣量試驗,試件成型用混凝土則用檢測車及時拖至試驗室成型。對于坍落度、含氣量、溫度等不滿足要求者,我們將及時向在場監理人員匯報,通過監理調整拌和系統配料。除了拌和系統附近的控制以外,在混凝土的澆筑倉面,我們將安排人員監控混凝土拌和物的分離情況、坍落度損失、溫度等情況,也及時反饋給拌和系統的人員,及時調整,以更好地滿足施工要求。
?。?)混凝土均勻性檢測
定時在出機口對一盤混凝土按出料先后各取一個試樣(每個試樣不少于30kg),以測定砂漿密度,差值不大于30kg/m3;用篩分法分析測定粗骨料在混凝土中所占百分比,其差值不大于10%。
?。?)坍落度檢測
坍落度每4h檢查1~2次。坍落度允許偏差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DL/T5144-20**)的要求控制。在取樣成型時同時測定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應控制在規定范圍內。
?。?)凝結時間試驗
根據施工需要定期在機口和現場進行混凝土的初凝、終凝時間試驗,試驗包括標準條件和模擬現場條件兩種情況進行。
?。?)含氣量檢測
摻引氣劑的混凝土,每4h檢查1次含氣量,其變化范圍應控制在±1.0%以內。必要時根據含氣量調整引氣劑摻量。
?。?)混凝土溫度檢測
有溫控要求的混凝土,施工中控制出機口溫度,溫度檢測頻率與坍落度檢測頻率相同。
2.2混凝土硬化試件性能檢測
現場混凝土質量檢驗以抗壓強度為主,并測試不同齡期混凝土的容重,同一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取樣數量符合以下規定:
?。?)抗壓強度:大體積混凝土每500 m3成型28d齡期試件3個,設計齡期每1000 m3成型試件3個;非大體積混凝土每100 m3成型28d齡期試件3個,設計齡期每200 m3成型試件3個。
?。?)抗拉強度:28d齡期每2000 m3成型試件3個,設計齡期每3000 m3成型試件3個。
?。?)抗凍、抗滲、極限拉伸值、彈性模量、抗沖耐磨性能等試驗,根據設計要求,適當取樣進行,工地試驗室不能進行的試驗送宜昌基地試驗中心或就近的有相應檢測能力的試驗室進行。
對硬化試件的檢測結果我們將以試驗報告、月報等形式及時報告給監理。對檢測結果中出現的偏離,我們將及時與監理溝通,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供監理參考和決策,比如進一步優化配合比等。
為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質量,我們將加強與拌和系統運行單位和其他相關單位的溝通,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
3自拌混凝土的試驗檢測
對于自拌混凝土,我們的試驗檢測除了配合比、拌和物和硬化試件試驗外,原材料的檢測也包括在內。
3.1原材料
對進場的各種混凝土原材料,我們將嚴加監控,保證原材料的質量。
?。?)水泥
每批進罐的水泥必須有廠家提供的品質檢驗報告,同時試驗室按規定進行取樣檢測,檢測取樣以200~400噸同品種、同標號、同廠家的水泥為一個取樣單位,一批不足200噸也作為一個取樣單位,檢測項目有:水泥強度等級、凝結時間、安定性、標準稠度、細度、比重等。散裝水泥入罐溫度實行抽檢制度,入罐溫度不高于65℃。水泥滿足《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1999)等標準的要求。水泥存放應保證貯罐密封良好,避免材料受潮,不同品種、標號及廠家的水泥分別貯放。
?。?)粉煤灰
粉煤灰以200噸同級、同生產廠家為一個取樣單位,一批不足200噸也作為一個取樣單位。檢測項目有:細度、需水量比、燒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等指標。粉煤灰進場時每天至少取樣1次進行細度、需水量比的檢測,粉煤灰檢驗按照《水工混凝土摻用粉煤灰技術規范》(DL/T5055-1996)進行。粉煤灰的貯存應避免受潮、結塊。粉煤灰的品質指標和等級見表16-1。
表16-1粉煤灰的品質指標和等級
指標等級
?、窦墷蚣墷蠹?/p>
細度(45μm方孔篩篩余)%≤12≤20≤45
燒失量%≤5≤8≤15
需水量比%≤95≤105≤115
SO3%≤3≤3≤3
含水量%≤1≤1≤1
?。?)砂石骨料
砂石骨料的品質滿足《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DL/T5144-20**)的要求。生產的細骨料質地堅硬、清潔、級配良好,粗骨料表面潔凈,超遜徑含量應合格。
砂石骨料生產過程中每8h檢測1次,檢驗項目有:細骨料的細度模數、石粉含量、含泥量、泥塊含量;粗骨料的超徑、遜徑、含泥量和泥塊含量。
細骨料的細度模數在2.4~2.8的范圍內。細骨料使用前有足夠的堆存脫水時間,施工中嚴格控制
細骨料的含水量不超過6%,以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拌和樓生產過程中每4h檢測1次砂子的含水量,雨天加密檢測次數。砂子的細度模數、石粉含量每班檢測1次,并根據細度模數調整配料單的砂率;粗骨料的超遜徑、含泥量每班檢測1次。每月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DL/T5144-20**)所列項目進行1次檢測。
?。?)外加劑
外加劑品質符合《水工混凝土外加劑技術規程》(DL/T5100-1999)、《混凝土外加劑》(GB8076-87)等標準的要求。外加劑每批產品有出廠檢驗報告和合格證,工地使用前進行驗收檢驗。當貯存時間超過6個月或對其質量有懷疑時,進行取樣檢測,經檢驗證明合格后方可使用。外加劑抽檢時,摻量≥1%的外加劑以100噸為一批,摻量<1%的外加劑以50噸為一批,摻量<0.01%的外加劑以1~2噸為一批。
外加劑的配制濃度每班至少檢測一次,并填寫“外加劑配制記錄”。
?。?)水
拌和與養護混凝土用水的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鹽的含量等指標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標準》(JGJ63-1989)、《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DL/T5144-20**)的要求。在水源改變或對水質有懷疑時,隨時取樣進行檢驗。
?。?)鋼筋、鋼絞線
鋼筋品質滿足《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園鋼筋》(GB13013-91)、《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98)、《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JGJ18-20**)、《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等標準的要求,每批鋼筋、鋼絞線附有產品質量證明書和出廠檢驗單,使用前按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并分批進行鋼筋接頭性能試驗。
3.2配合比試驗
我們將按設計要求、規程規范,并結合使用條件進行配合比設計和試驗。具體方法和內容參見附件1-2混凝土配合比試驗大綱。
3.3混凝土質量檢測
?。?)拌和物性能檢測
主要為混凝土均勻性、坍落度、凝結時間、含金量等。
對拌和物的性能檢測中發現的問題,我們將直接采取措施,通知拌和系統人員調整配料,比如加水量和砂率等,保證其性能符合要求。如果拌和站較大,我們將建立值班室,實施三班作業,全過程監控。對于小的拌和站,我們采用在生產時巡檢的方式進行監控。
另外,根據硬化試件的檢驗結果,我們將及時地進行配合比調整試驗。
?、?為滿足工程施工對混凝土生產質量的要求,在拌和設備投入混凝土生產前,按經批準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進行最佳投料順序和拌和時間試驗。
?、?要求拌和設備投入運行前對攪拌設備的稱量裝置進行檢定,確認達到要求的精度后才能投入使用。在正式生產過程中,水泥、粉煤灰、水、冰、外加劑每月校稱一次,骨料每兩月校稱一次。
?、?試驗室現場值班人員根據開倉證要求的混凝土種類、標號、級配,對照技術部門每月下達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級配表進行核對,然后根據經過審批的配合比、原材料情況及環境條件對原配合比進行調整,開具配料單并送交拌和樓。
?、?每班開始拌和混凝土前先進行衡器零點校核和配料單的檢查。下料時,嚴格按經批準的投料順序投料并按規定的拌和時間拌和。最初拌和的幾罐混凝土按規定調整到正常狀態。拌和過程中,試驗室值班人員每隔2小時檢查一次衡量誤差及拌和時間,并作好記錄。需改換配料單或調整配合比時,必須經試驗室人員監督重新定秤。
?、?為控制混凝土施工質量,現場試驗人員在拌和機口及混凝土施工倉面對混凝土拌和物隨機抽樣。
?。?)混凝土硬化度試件性能檢測
現場混凝土質量檢驗以抗壓強度為主,并測試不同齡期的容重等。具體參見本章第2.2節。
4混凝土配合比優化
施工前確定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通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以后,總會發現一些需要優化的地方,比如實測指標與設計要求相比富裕較多等,所以,階段性地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優化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
為了更好地進行這項工作,我們將在混凝土配合比使用過程中加強監控,有意識地加大檢測力度,取得盡量多的資料,及時分析,必要時進行配合比的優化試驗,通過試驗提出更切合實際的配合比。
優化時的具體試驗方法與配合比試驗方法基本相同,按照設計強度和其它技術指標以及配合比使用過程中積累的資料,確定試驗用水膠比和摻和料比例,選擇最優砂率,選擇合適的單位用水量,通過試拌和試驗、成型,根據硬化混凝土試件的實測結果,確定合適的配合比參數。然后對選擇出的配合比進行驗證,測試其強度和抗滲、抗凍、極限拉伸等設計要求的指標,最終提出優化的配合比,報監理審批后用于施工。
配合比優化工作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4.1從硬化混凝土試驗結果中發現優化空間進行優化
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設計要求是工作依據和出發點,不同的混凝土有不同的設計要求,它們通常包括抗壓強度、抗滲等級、抗凍等級、極限拉伸等指標,小灣大壩混凝土也不外乎這幾種指標。另外對于不同的混凝土,還有不同的保證率要求,也就是不同指標的富裕程度要求。在設計之初,由于設計者對原材料的波動情況、拌和系統的運行穩定性等都不太了解,所以,在配合比參數的選擇上往往會趨向保守,混凝土的單價就會高些。由于工期緊,本標段業主提供的配合比勢必在最初用于施工,業主在配合比設計時,考慮的是能適應整個工地的情況,所以就存在著優化的余地。有了這種可能,還需通過檢測結果來驗證。我們在配合比最初使用時計劃加密檢測頻率,及時統計檢測結果,掌握抗壓強度等指標的富裕程度,掌握混凝土的質量控制水平,比如計算出強度的平均值,離差系數、強度保證率等,將之與設計和規范要求進行比較。發現確實存在優化的必要時,就在現場取用混凝土原材料進行配合比優化試驗。
這種情況下的配合比優化,側重于水膠比的增加,或者是粉煤灰等摻和料的摻量的調整,從而達到使混凝土性能既滿足設計要求又能降低成本的效果。
4.2從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方面發現優化空間進行優化
配合比設計時的另一個基本原則是滿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這一指標是較難把握的一個指標,一般憑經驗判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能。測試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只是判斷工作性能的一個方面。為此,我們將在混凝土澆筑現場多進行觀察,或者向澆筑人員了解情況,這一過程需要時間稍長,一直觀察到拌合物的流動性和砂漿存在富?;虿蛔?,才確定進行配合比的優化。
流動性的富裕也往往發生在天氣由熱變涼的時段內,在夏季,氣溫高,蒸發量大,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損失快,需要較高的用水量,在氣溫降低后,坍落度的損失變小了,較高的用水量就不必要了,這時候就
可適當降低用水量,也就是需要做配合比優化了??梢?,這種優化側重于混凝土用水量的降低和砂率的調整上。在混凝土澆筑施工時,我們將注重倉面的混凝土拌合物的質量檢測和施工和易性觀察,并積極與澆筑人員溝通,了解他們對混凝土的可澆筑性的看法,做到心中有數,及時優化混凝土配合比。
上述的兩種優化方法并不是獨立使用的,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將會把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使用,通過檢測試驗,通過對混凝土施工情況的觀察和思考,通過以往的配合比優化經驗,及時優化混凝土配合比,使混凝土配合比一直處于合理、節約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