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如何管好、用好大齡員工
近幾年,酒店行業招工困難,一些酒店為了確保經營不受影響,逐漸放寬了新招員工的年齡、學歷、長相等條件。如把一線服務員的年齡放寬到了30至35歲,較少與客人打交道的客房服務員放寬到了40歲;二線服務員則放到了40-45歲,個別的定點內勤和后勤員工甚至達到了50歲以上。這與我們十幾年前要求服務員年輕、美貌、氣質好、學歷高有很大的不同。很多酒店大齡員工所占的人員比例已由不足10%上升到了20%左右。
雖然不能說服務員年齡增大就會導致服務質量下降,但有一點需要肯定的是,大齡員工的增多,使酒店的管理面臨著新的變化,如何管好、用好大齡員工是酒店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又一新課題。
大齡員工的思想差異
相對于年輕員工的遠大理想和一腔熱血,大齡員工的思想要現實得多,這是由他們所處的環境所決定的。試想,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已經到了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和經濟雙重擔子都壓身的人生階段,他(她)為何要來酒店打工呢?無非兩個原因:一是之前沒有一個很好的單位,被下崗,被流向社會,亦或是一個從農村走向城市的人,只能從事最簡單的工作;二是家庭經濟條件不甚理想,需要他(她)的收入維持日常開支。盡管這筆收入不是很大,但沒了它,日子會更加拮據。
實事求是地講,來酒店打工的大齡員工,絕大多數是沒有能力當老板的人,這就注定了他們的思想走向?,F階段,他們的生活觀很實際:每月有筆固定的收入會很安心,也很知足,他們不想發財,也知道發不了財;他們的價值觀也很實際:在這個年齡還能工作,既照顧了老,也撫育了小,還學會了更多的生存技能;他們的家務事會不少,常常會在不經意間與工作發生沖突。因此,我們的思想教育、管理要求、規章制度、技能培訓、績效考核都要以此加入新的內容,有的放矢開展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大齡員工的行為特點
據一項調查資料顯示,在酒店大齡員工中,有近5成的員工都有在國營單位或集體單位工作過的歷史。這種經歷一方面提升了這些人的綜合素養,使他們具備了適應現代酒店工作的基本條件,但另一方面,他們已經形成的行為特點又會與現代管理制度發生沖突。
管理者可能會認為,他們不如年輕人好使。年輕人既定觀念少、可塑性強,行為與要求一致得很快。大齡員工則有一個反應的過程。這除了與他們在吃大鍋飯年代養成的無壓力、做多做少一個樣的行為習慣有關外,還與其年齡有關。大齡人總比年少人沉穩,遇事要三思,導致在行動上往往會慢半拍。用行業管理詞匯,叫做執行力會在年輕人身上強一些,在大齡人身上可能要弱一些。他們另有一個行為特點就是敢說敢做。如果哪位上司在某些地方做得不公平,處理事情不正確,他們會馬上反擊,得理不讓人,容易讓上司在大眾面前下不了臺。一般情形下,他們的上司要比他們年輕,于是他們對上司的要求會更苛刻。
他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對量化績效很敏感。只要是明確了工作任務的,他們基本上要比年輕人做得多、做得好,也更叫人放心;否則,就要看他的心情行事了。而膽大、心細、會干活則是他們值得肯定的一大長處。
大齡員工的工作訴求
有這樣一則案例:某酒店初加工間的一位師傅,50多歲,專門負責宰殺魚類。應聘時,主管跟他講清了工作的性質及要求,師傅很愿意也很有把握。誰知干了個把月,他突然提出辭職。他告訴經理:“這酒店把我當畜生一樣對待,我跟主管說了多少次了,雨靴漏水,冬天穿著冷,可主管告訴我說新的沒了,要另造計劃買,再等等,我一等再等也等不來。這且不說,我主要是煩有些人對我的態度,很不尊重我,好像我年紀大了,就是個要飯的?!睙o論經理怎樣解釋挽留,他就是不干了。
“一個干粗活的,在哪里都是做。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睅煾底吡?,人事部只得另招。這件事是否影響工作我們暫且不論,筆者只想說這位師傅留給我們對管理工作的思考:尊重一個大齡員工有多么重要。如果說,我們對青年員工工作應多采取正激勵方式的話,那么我們對大齡員工首要的工作訴求,即獲得尊重,就要格外關注了。人到了一定年齡,會特別看重別人對他言行的尊重,更何況他的訴求是正當合理的,是我們本身的管理或多或少出現了偏頗。
尊重,可以體現一個酒店人本管理的強弱;尊重,更能激發一個員工的工作正能量。
除此以外,大齡員工的工作訴求還包括分配任務的一視同仁、績效考核的一碗水端平、適當減少與工作聯系不大的各種理論考試、適當滿足因家事需請假的情況等等。即便訴求一時難以滿足,我們也要注重他們對尊重的訴求,以尊重的態度解釋清楚。
大齡員工的文化感知
擺在大齡員工面前另一個最重要的文化感知,就是希望酒店把自己當成家庭的一員。
年齡的增加讓他們有了歸屬的緊迫感。他們不像年輕人,憑直覺干事,不想干就炒老板魷魚,不找原因,義無反顧,憑的是年齡優勢。大齡員工則不同,他們希望在一個地方安定下來,有一個合理的收入就成,穩當的、平安快樂地干下去,干到老,干到退休。這其實是與酒店文化是合拍的,就看酒店如何完成這個曲目的合奏了。雖說他們不如青年人容易塑造,但一旦他們認準了的事,其穩定性會比年輕人更持久。
正是看準了大齡員工在維穩這個問題上的優勢,不少酒店加大力度做了不少讓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我們酒店就有一個規定:凡員工的子女遇到上學、就業等困難時,可反映給經理和老總,由酒店發動一切資源給予其幫助。
逢年過節,酒店舉辦活動時,要考慮讓大齡員工參加的可行性,如舉辦趣味運動會、包
粽子比賽等,很適合這些人參加,他們都拿到了令人興奮的名次。得到善待他們,能夠快樂工作生活,是這些大齡員工們最能感知也是最愿意領受的事情。
篇2:某酒店員工大會心得體會(1)
某酒店員工大會心得體會(1)
z魚港是我真正意義上進入社會的第一站,也是我淘到的第一桶金。我心懷小心的加入了這個集體,在半個月的學習、工作過后,有所感有所觸,卻無從表達。在這種不知所措的時候,我迎來了z魚港的第一次員工大會。
雖然因為休班原因而晚到會議,但當我在最后一排聽到王總的慷慨陳詞時,我內心為之一動,因為是他的一席話讓我明白了什么是一個團隊,又是怎樣的一個團隊才可以讓企業成長、壯大。首先,作為一個團隊的核心思想,應該是每個人都應該有高度的團隊榮譽感,然后才是彼此之間齊心協力的努力工作。
再就是員工大會上讓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酒店高層對員工的關心、耐心和誠心。他們不是把員工當員工,而是把我們看做是孩子,是學生,為我們全心全意的服務,為我們提供一個可以提升自己的平臺。王總的話不僅僅是為我們的酒店的經營著想,而且還升到了民族富強的問題上,因為只有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人、榮譽感都達到一定高度,達到共識,這個民族才有希望,才有進步。
因為參會時間太晚,聽到的東西不多,所以感覺對自己有深處的只有以上幾點,我相信在今后一個多月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東西。
哦,還有,我明白了一個人有價值是需要機會的,否則沒有什么襯托,也就無所謂好壞。還有終于知道了z魚港的經營法寶,細節制勝,為客人想的更多一點,也就贏得了客人更多一點的青睞。
篇3:某酒店員工大會心得體會(2)
某酒店員工大會心得體會(2)
自從來到z魚港我學會了很多,尤其是每月的員工大會,王總用他的經驗、經歷告訴了我們許多人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更用他的成功證實了他所說的話。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踏實,話多不靈,言多必失,善吹者未必是人才,因為不管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須用實際行動證明的,王總講話時說到設定職業規劃,我覺得我們職業如果規劃的好,那么我們的人生就會有很好的定位,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估價,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妄自菲薄,真正意識到自己的自身價值,踏踏實實的通過自身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在我們這里有許多員工總是說酒店這里有問題,那里有問題,那么他們有沒有想過什么地方沒有問題呢?我覺得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問題,一個企業本來就是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完善的,我們只要敢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就一定會前進和進步的,我們更要相信,只要有問題才會有存活的希望,因為沒有問題的人是那些躺在墳場的人。
還有的人說這里的人不行,是真的是員工不行嗎?為了這樣就打辭職的,那么你有沒有想過離開了這里走到別處就會找到全部都是好人呢?如果不行,再走,那么我想你一輩子恐怕注定漂泊一生、孤獨一生,因為你總覺得自己是最完美的,別人都應像你一樣,人和社會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我們要學會適應別人,主動與別人相處,那么我們才不會被動,這就需要我們不管在什么地方工作都要堅持,才有機會相互了解、相互適應。
還有的人說我們這里的規章制度太嚴,那么是真的嚴嗎?還是自己做得不夠好。只要規章制度是合理的,就沒有嚴與不嚴,主要是看人遵不遵守,是否嚴于律己,如果每個人都做的是最完美的,那么酒店就不會有規章制度,甚至國家連法律都不需要了,但是太多的人沒有那么高素質的,所以有些時候規章制度和法律比道德更重要。我們不要抱怨被人的約束,因為自己的做的不夠。
也有太多的堅持下來了,但是我們也要留一份警醒給自己,不要被一時的喝彩、短暫的掌聲沖昏了頭腦,在我們不斷奮斗的過程中,會有一些成功,但是我們要相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有虛心,不斷學習,才會達到我們最終目標,到老才不會遺憾終生。
人的一生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先學會做人,“做人,做人”人是做出來了,只有常做好事,才能總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