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措施
為了確保項目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工程師對本工程的施工生產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監督、檢查與控制,即包括事前各項施工準備工作質量控制,施工過程中的控制,以及各單項工程及整個工程項目完成后,對建筑施工及安裝產品質量的事后控制。為了達到全過程、全方位、各環節的質量控制要求,項目管理部在施工階段在質量控制上將采取如下控制措施:
1)組織管理措施
?。?)項目經理負責制度
工程項目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全權代表項目管理單位履行委托管理合同,承擔管理合同中所規定的項目管理單位的責任和任務,項目經理對外向業主負責,對內向公司項目管理部負責,確保委托項目管理合同的全面履行。
?。?)管理工作的報表統計制度
督促施工單位做好日、周、月的工作報告。工作報告應包括投資、進度、質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情況。項目管理單位每月向建設單位提交管理月報(具體內容見前),管理報告應包括投資、進度、質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情況。
?。?)工程開工申請制度
要求施工單位在各項開工準備工作完成以后填報工程開工報審表,駐地管理工程師對準備情況進行逐項檢查審核,簽署是否同意開工的意見報項目經理批準,項目經理應同監理單位溝通取得一致意見后下達是否開工的指令。
?。?)工地現場管理部例會制度
每周項目經理召開管理部全體管理人員會議,總結上周工作,布置下周管理要求,討論和解決管理中的有關問題。
工地每兩周召開一次工地例會,由現場項目管理部、設計方、施工、監理單位參加,例會的主要內容是檢查上一次例會討論的工作完成情況,解決工地現場出現的有關問題,協調各方關系,安排下步工作,例會由管理方會同監理單位主持召開并形成會議紀要。
?。?)企業質量保證體系及項目質量保證體系審查監督制度
審查施工單位的質量方針政策、質量目標、宣言、質量要求、質量工作計劃和指示、質量檢查規定、質量管理工作程序、質量標準和關系。
審查施工單位對本項目的質量方針政策、質量目標、質量要求、質量工作計劃和指示、質量檢查的規定、質量工作程序是否滿足項目目標實現的需要,審查項目質量體系是否反應在合同、項目實施計劃、項目管理計劃和工作計劃中。
?。?)施工圖會審及設計交底制度
圖紙會審是減少圖紙錯誤、提高設計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的有效措施。對于分批分階段提供的設計圖紙還需分次組織會審。正式會審前,施工方應組織內部預審,將預審內容交管理方匯總形成統一意見。正式圖審由項目經理主持,會審紀要由項目管理部會同監理單位記錄、整理,并經與會各方簽認蓋章。
?。?)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報審制度
施工單位在工程開工前,必須向項目管理部申報施工組織設計。在每一個分部工程和主要分項工程、重要部位,以及采用新材料、新工藝組織施工時,均應報審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未經管理工程師審查同意,施工單位不得擅自施工。
?。?)工程材料、半成品質檢制度
訂貨前,施工方應提出樣品、廠家資質證明和單價,經管理工程師會同設計、建設單位研究同意后(必要時進行封樣處理)方可訂貨;到貨后及時將出廠合格證及有關技術資料報送項目管理部審核;主要材料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材質化驗單,如有疑問,項目管理部可重新抽樣送檢。工程材料、半成品必須經項目管理部認可后方可使用,否則不準用于工程。
?。?)隱蔽工程驗收制度
隱蔽工程驗收,必須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填好隱檢單(專職質檢人員簽字并附有關材料證明),經管理工程師會同監理單位現場驗收合格簽署意見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方一般應提前24小時通知驗收內容、時間和地點)。
?。?0)工程變更簽證制度
建設單位、設計院提出的設計變更及修改通知必須經管理工程師會簽后交施工單位執行。
施工方提出的技術核定,要取得管理工程師同意簽字后向建設單位和設計院提出。
對于提出的設計變更、修改通知及技術核定,管理工程師應側重于對工程質量、進度、投資是否有不利影響進行審查,并及時向項目經理反應。
?。?1)施工工藝樣板先行制度
對于裝修階段有條件的施工工序(如粉刷、管道及電氣安裝等部分工序)應要求施工單位按照管理的要求提供樣板施工;由施工單位、項目管理部會同監理單位對樣板進行評價、提出修改意見、直至樣板施工復合要求;大面積施工對照樣板推廣、展開。
?。?2)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制度
如施工單位出現重大質量事故,項目管理部應督促承包商按國家有關規定,以最快的方式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并及時呈報書面報告。承包商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采取有效措施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應當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做出書面記錄。對出現重大質量事故的工程,項目管理部要協助有關部門調查處理。
?。?3)工程停工/復工制度
對多次出現不合格工程,項目管理部將依據合同中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來處理,必要時由監理公司下達停工令,令其停止施工。對不合格工程,承包商按規定修補或返工重做達到合格后,管理工程師才能予以驗收和計量,否則繼續返工,直至建議終止合同,撤消其承包資格。
2)技術管理措施
?。?)審查施工單位人工、材料、設備、施工工藝落實情況
●檢查工程施工單位主要技術負責人員到位情況;審查施工單位承擔任務的施工隊伍及人員的技術資質與條件是否符合項目要求;審查分包單位、供貨單位、試驗單位的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是否符合項目要求。監督與協助施工單位完善工序質量控制,使其能將影響工序質量的因素自始至終都納入質量管理范圍;督促施工方對重要的和復雜的施工項目或工序做為重點,設立質量控制點加強控制,及時檢查與審核施工方提交的質量統計分析資料和質量控制圖表;對于重要的工程部位或專業工程,項目管理部還要再進行試驗和復核。
●檢查工程所用材料、構配件及設備投入情況:
*凡運至施工現場供工程使用的材料應有產品出廠合格證及技術說明書,并由施工單位按規定要求進行檢驗,向項目管理部提出檢驗或測試報告,經項目管理部審查并確認其質量合格后,方準進場使用。對未經項目管理部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材料,項目管理部書面通知施工單位限期將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撤出現場。當管理工程師對供貨方所提交的有關產品合格證明以及施工單位提交的檢驗和試驗報告有疑問時,管理工程師可以再行組織復檢或抽樣試驗,確認其質量合格后方允許使用。
*對于施工單位所準備的各種材料、設備等的存放條件及環境,事先應得到管理工程師的確認。如存放、保管條件不良,專業管理工程師有權要求其加以改善并達到要求,方予以確認。
*對于現場配置的制品,要求施工單位事先進行試配,達到現行規范、規程要求方準進行施工配制。
審查施工單位所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施工工藝措施和證明材料。
審查施工單位投入本項目施工所用的機械、設備是否滿足現場施工的需要,施工機械設備是否符合有關使用技術規定,性能是否可靠,有無安全保障措施等。
審查施工單位施工工藝情況
*所采用的施工方案是否經濟合理、技術可行,是否能降低工程造價。
*所采用施工順序、方法和保證工程質量的技術措施是否科學合理并切實可行。
*所制定的工程質量目標是否符合工程承包合同、設計圖紙、技術標準、施工規范、規定和操作規程的要求。
*所采用的施工方法有無工程質量方面的潛在危害或隱患。
*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計劃是否切實可行,有無相應的安全保證措施。
?。?)審查施工測量情況
審查施工單位測量實施人員的資格是否符合要求。
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測量成果記錄。
必要時由專業管理工程師會同監理單位對測量成果進行實測復核。
?。?)審查施工單位自有試驗室或外委試驗室資質情況
試驗室的資質等級及其試驗范圍。
法定計量部門對試驗設備出具的計量檢定證明。
試驗室的管理制度。
試驗人員的資格證書。
本工程試驗項目及其要求。
3)合同管理措施
?。?)要求施工單位在工程合同或附加協議中明確項目質量的要求,確定質量的標準、檢查和評價方法、獎懲辦法和標準,不能用含糊不清的籠統的質量要求或標準。
?。?)要求施工單位在投標時就明確質量保證體系、質量保證的措施和方法,并由專家審查這些措施和方法的適用性、科學性、安全性,做為選擇承包商的依據。
?。?)根據工程承包合同中承包單位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條款監督承包單位按設計圖紙、施工規范以及即定目標精心施工。
4)經濟管理措施
?。?)嚴格履行工程項目工程款支付簽證制度,工程進度款支付要與當月的分項、分部工程的質量檢驗或驗評標準結合,未通過檢驗或驗評的分項、分部工程不予支付工程進度款。
?。?)根據合同具體要求,對于未滿足合同要求的,在竣工結算時要嚴格執行合同中相應處罰條款。
5)信息管理措施
?。?)項目實施過程中,定期總結施工中的質量情況,并進行統計分析。對未能達到合同要求和計劃質量目標的工程,分析其原因,并制定糾偏和預防措施。
?。?)圖紙、規范、模型是由設計者提出的質量要求文件,經工程實施反饋出能夠證明和反映實際工程狀況的質量報告文件。工程實施以及各種控制過程中應收集、整理這些文件,并制定成完備的技術檔案,要能系統地、全面地說明(證明)已建工程的各部分(工程、技術、設備等)的質量狀況。
6)現場管理工作階段性計劃
時段 | 成果 | 主要內容 |
施工準備階段 | 管理規劃 | 三控、二管、一協調 管理工作程序 管理工作制度 管理組織機構 |
進度控制計劃 | 進度控制目標分解 進度控制方法和措施 | |
投資控制計劃 | 投資控制目標分解 投資控制方法和措施 | |
質量控制計劃 | 質量控制目標 質量控制方法和措施 | |
基礎包括地下室階段 | 基礎管理細則 | 工程特點 管理工作流程 管理控制要點和目標值 管理工作方法和措施 |
基礎圖紙自審記錄 | 基礎圖紙中的疑問 | |
原材料質量檢查表 | ||
基礎鋼筋、模板、管理檢查記錄等分項質量評定表 | ||
基礎地下室砼澆搗記錄表 | 基礎砼澆搗管理數據及質量情況 | |
管理工程師通知、備忘錄、管理月報 | 與工程有關的質量、進度、投資控制要求及報告 | |
基礎管理報告 | 基礎管理評估 管理"三控、兩管、一協調"業績 管理建議 后階段管理工作重點及建議 | |
主體結構階段 | 主體結構管理細則 | 工程特點 管理工作流程 管理控制要點和目標值 管理工作方法和措施 |
主體圖紙自審記錄 | 主體圖紙中的疑問 | |
原材料質量檢查表 | ||
主體鋼筋、模板等分項工程質量評定表 | ||
主體砼澆搗記錄表 | 主體砼澆搗管理數據及質量情況 | |
鋼結構工程檢查記錄表 | 鋼結構管理數據及質量情況 |
續上表:
時段 | 成果 | 主要內容 |
主體結構階段 | 管理工程師通知、備忘錄、管理月報 | 與工程有關的質量、進度、投資控制要求及報告 |
主體結構管理報告 | 主體結構質量管理評估 管理"三控、兩管、一協調" 管理建議 后階段管理工作重點及建議 | |
安裝 階段 | 安裝管理細則 | 工程特點 管理工作流程 管理控制要點和目標值 管理工作方法和措施 |
安裝圖紙自審記錄 | 安裝工程圖紙中的疑問 | |
原材料質量檢查表 | ||
安裝工程預留預埋檢查記錄 | ||
安裝工程管理檢查記錄表及分項工程質量評定表 | ||
管理工程師通知、備忘錄、管理月報 | 與工程有關的質量、進度、投資控制要求及報告 | |
安裝工程管理報告 | 質量管理評估 管理"三控、兩管、一協調" 管理建議 后階段管理工作重點及建議 | |
土建裝修階段 | 裝修管理細則 | 工程特點 管理工作流程 管理控制要點和目標值 管理工作方法和措施 |
裝修圖紙自審記錄 | 裝修圖紙中的疑問 | |
原材料質量檢查表 | 原材料質量情況 | |
樓地面、門窗、屋面、油漆等分項工程質量評定表 | ||
管理工程師通知、備忘錄、管理月報 | 與工程有關的質量、進度、投資控制要求及報告 | |
裝修管理報告、樓地面工程管理報告、門窗工程管理報告、屋面工程管理報告 | 質量評估 管理"三控、兩管、一協調"業績 管理經驗 | |
結束 | 管理總結報告 | 工程竣工質量評估報告 管理"三控、兩管、一協調"業績 管理經驗與體會 |
篇2:園林綠化養護質量控制措施
園林綠化養護質量控制措施
1.0目的:
對綠化養護過程及效果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及時發現養護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從而提高綠化養護管理水平及質量。
2.0適用范圍
綠化養護養護工作。
3.0職責和權限
3.1綠化養護主管領導負責審核全年的綠化養護管理方案,養護技術標準和每月養護工作計劃。
3.2綠化養護技術主管人員負責制定綠化養護管理標準、作業指導書和全年養護管理方案、物料使用計劃。
3.3主管領導根據養護技術標準及園林植物具體情況,編制每月工作計劃;指導檢查日常工作、周(月)工作的完成情況及綠化工的考勤情況。
3.4綠化園藝工負責根據工作安排及作業指導書具體實施綠化養護工作,并達到養護標準。
4.0質量控制
4.1綠化管理質量控制分為內部監督檢查和外部評價。
4.2綠化管理質量的內部監督檢查通過日檢、月檢進行有效控制和評價。
4.2.1日檢:
根據養護管理標準及作業指導書,現場巡檢人員對日常的綠化養護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未完成養護計劃及不符合養護標準的及時協助解決處理。填寫相關記錄并備案。
4.2.2月檢
由綠化養護主管領導牽頭,對綠化養護工作的質量及效果全面進行一次檢查,檢查中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指導糾正,對不合格項填寫相關記錄,查找原因,并對整改過程跟蹤驗證。
4.3外部評價:主要是本項目業主、客戶的評價和社會評價
4.3.1客戶評價定期向業主發放《意見征詢調查表》,以了解業主對綠化養護管理質量的評價,從而更有效的開展養護工作。
4.3.2社會評價
以參與有關綠化管理評比,獲得相應綠化管理獎、證書等,將考評結果進行記錄。
5.0相關質量記錄
《日檢報告》
《綠化養護管理()月檢表》
篇3:工程項目門窗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工程項目門窗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1.安裝前檢查門窗扇的型號、規格、質量是否合乎要求,如發現問題,應事先修好或更換。
2.安裝前先量好門窗框的高低、寬窄尺寸,然后在相應的扇邊上畫出高低寬窄的線,對扇門要打迭(自由門除外),先在中間縫處畫出中線,再畫出邊線,并保證梃寬一致,上下冒頭也要畫線刨直。
3.畫好高低、寬窄線后,用粗刨刨去線外部分,再用細刨刨至光滑平直,使其合乎設計尺寸要求。
4.將扇放入框中試裝合格后,按扇高的1/8-1/10,在框上按合頁大小畫線,并剔出合頁槽,槽深一定要與合頁厚度相適應,槽底要平。
5.門窗扇安裝的留縫寬度,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6.先立門窗框(立口)
(1)立門窗框前須對成品加以檢查,進行校正規方,釘好斜拉條(不得少于2根),無下坎的門框應加釘水平拉條,以防在運輸和安裝中變形;
(2)立門窗框前要事先準備好撐桿、木橛子、木磚或倒刺釘,并在門窗框上釘好護角條;
(3)立門窗框前要看清門窗框在施工圖上的位置、標高、型號.
門窗框規格、門扇開啟方向、門窗框是里平、外平或是立在墻中,按圖立口;
(4)立門窗框時要注意拉通線,撐桿下端要固定在木橛子上;
(5)立框子時要用線錘找直吊正,并在砌筑磚墻時隨時檢查有否傾斜或移動。
7.后塞門窗框(后塞口)
(1)后塞門窗框前要預先檢查門窗洞口的尺寸、垂直度及木磚數量,如有問題,應事先修理好;
(2)門窗框應用釘子固定在墻內的預埋木磚上,每邊的固定點應不少于兩處,其間距應不大于1.2m;
(3)在預留門窗洞口的同時,應留出門窗框走頭(門窗框上、下坎兩端伸出口外部分)的缺口,在門窗框調整就位后,封砌缺口。
(4)當受條件限制,門窗框不能留走頭時,應采取可靠措施將門窗框固定在墻內木磚上;
(5)后塞門窗框時需注意水平線要直。多層建筑的門窗在墻中的位置,應在一直線上。安裝時,橫豎均拉通線。當門窗框的一面需鑲貼臉板,則門窗框應凸出墻面,凸出的厚度等于抹灰層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