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設計概念
初步設計是根據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或設計任務書而編制的初步設計文件。初步設計文件由設計說明書(包括設計總說明和各專業的設計說明書)、設計圖紙、主要設備及材料表和工程概算書等四部分內容組成。初步設計文件的編排順序為:
1.封面;2.扉頁;3.初步設計文件目錄;4.設計說明書;5.圖紙;6.主要設備及材料表;7.工程概算書。
在初步設計階段,各專業應對本專業內容的設計方案或重大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進行綜合技術經濟分析,論證技術上的適用性、可靠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并將其主要內容寫進本專業初步設計說明書中。設計總負責人對工程項目的總體設計在設計總說明中予以論述。
為編制初步設計文件,應進行必要的內部作業,有關的計算書、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計算資料、方案比較資料、內部作業草圖、編制概算所依據的補充資料等,均須妥善保存。
初步設計文件深度應滿足審批要求:1.應符合已審定的設計方案;2.能據以確定土地征用范圍;3.能據以準備主要設備及材料;4.應提供工程設計概算,作為審批確定項目投資的依據;5,能據以進行施工圖設計;6.能據以進行施工準備。
初步設計文件編制深度可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1992年3月2日(建設〔1992〕102號)《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的規定》。
篇2:建筑基礎知識認圖(2):建筑初步設計
建筑基礎知識、認圖(2)--建筑初步設計
1.住宅結構形式
?。?)按性質及規模劃分:低層、多層、小高層、高層、超高層
?。?)按材料劃分
磚混結構住宅
磚混結構是指建筑物中豎向承重結構的墻、柱等采用磚或砌塊砌筑,柱、梁、樓板、屋面板等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磚木結構住宅
磚木結構是指建筑物中豎向承重結構的墻、柱等采用磚或砌塊砌筑,樓板、屋架等用木結構。
鋼筋混凝土住宅
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建筑物中豎向承重結構如柱、梁、板、樓梯、屋蓋用鋼筋混凝土制作,墻用磚或其他材料填充。這種結構抗震性能好,整體性強,抗腐蝕耐火能力強,經久耐用。
鋼結構住宅
911事件對鋼結構的考驗,成本的減少
2.住宅樓體類型
(1)單元式住宅樓體類型
梯間式(現在一般板樓或變形板樓)
梯間式住宅每層聯系的戶數一般在2-4戶之間,戶數越少,由公共樓梯所引起的對住戶的影響就越小,同時也能更好的保證住戶的私密性和良好的通風采光條件。一般在多層住宅中采用較多。
外廊式
外廊式每層聯系的戶型一般在4戶以上,且每戶都能得到均等的居住條件。由于公共外廊對住戶的私密性有一定的影響,故居室的位置宜遠離外廊安排,靠外廊一側宜安排輔助用房,如廁所、廚房、儲藏室等。
內廊式
內廊式住宅走廊光線較暗,對住戶私密性的影響亦較大,住戶的通風、采光條件也不良。采用這種形式住戶的朝向不是向西和向東,就是朝南和朝北。
集中式(現在一般指塔樓)
集中式住宅與梯間式住宅的不同點,在于樓梯間與電梯間都集中在住宅中央,無直接采光,所以集中式住宅有著內廊式住宅相同的缺點,但對住戶的影響比內廊式少得多,而且能最大限度得利用外墻為戶內創造良好得通風和采光條件,每層聯系得戶數可多可少,一般在高層住宅中采用較多。
(2)別墅式住宅樓體類型
獨立式
并列式(雙拼TOWNHOUSE)
聯立式(聯排TOWNHOUSE)
疊拼式(疊拼TOWNHOUSE)
3.住宅的開間、進深、層高和凈高
住宅的開間:住宅的寬度
住宅的進深:住宅的實際長度。
住宅的層高:下層地板面或樓板面到上層樓層面之間的距離,也就是一層房屋的高度。
住宅的凈高:下層地板面或樓板上表面到上層樓板下表面之間的距離。
凈高=層高-樓板厚度
4.墻體設計:
勒腳:墻體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高度一般為室內地坪與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也有將勒腳高度提高到底層窗臺,勒腳起著保護墻身和增加建筑物立面美觀的作用。
散水:為保護墻基不受雨水的侵蝕,在外墻四周將地面做成向外傾斜的坡面,以便將屋面雨水排至遠處,坡度約5%,寬度600-1000MM。
踢腳:室內裝飾用于保護墻體較低部分的損壞。
冷橋(熱橋):由于結構上的需要,常在外墻中出現的一些嵌入構件,如混凝土柱、梁、墊塊、圈梁、過梁,這部分保溫性能較其他部分低,比相同面積主題部分的熱損失要多。
外墻外保溫技術的優越性:
1)、墻體和空氣之間不存在溫度差可提高室內環境質量。
2)、墻面或墻內不會出現冷凝現象。
3)、外墻溫度的變化可忽略所以外墻不會產生裂縫。
4)、結構墻的總質量增加了整個建筑物的熱容,可使建筑物內的溫度更加穩定。
5)、外墻外保溫可使墻體內的增強鋼筋不會出現生銹現象。
6)、外墻保溫有利于墻體結構的保護可防止大氣風雨對墻體的破壞。
7)、可以徹底消除由于外墻采用內保溫產生的局部冷橋、降低外墻導熱系統御寒保溫。
8)、由于外墻內保溫要占用部分使用面積,而外墻外保溫可給用戶增加使用面積,雖外保溫造價稍高于外墻內保溫,但如果將節省下來的使用面積進行折算,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優于外墻內保溫。
9)、對于已建成的建筑物進行改造,外墻外保溫更能突出,其優越性,不影響用戶的使用面積便于維修。
5.樓梯設計
(1)樓梯的構成:樓體梯段、樓體平臺
(2)樓梯的參數:2H+B=600-620MM
居住建筑公用樓梯:B=240-280,H=160-180
6.智能化社區
智能化社區是利用現代化4C(即計算機、通信及網絡、自控、IC卡)技術,通過有效的傳輸網絡,將多元化信息服務與管理、物業管理與安防、住宅智能化系統集成,為住宅小區的服務與管理提供高技術的智能化手段,以實現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務與管理,提供安全舒適的家具環境。智能化是一項跨行業、多學科的技術工程,需要建筑設計部門、施工部門、軟件開發商、系統集成商、網絡產品供應商的通力協作。
篇3:建筑基礎知識認圖(1):規劃初步設計
建筑基礎知識、認圖(1)--規劃初步設計
1.居住用地內容
住宅用地:包括住宅建筑的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間距內的用地(含宅旁綠地、宅間小路、家務院等)
公建用地:是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配建的各類設施的用地,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屬的專用場院、綠地和配建停車場、回車場等。
道路用地:指宅間小路和公建專用道路以外的各級車行道路、廣場、停車場、回車場等。
公共綠地:指滿足規定的日照要求,適應安排游憩活動場地的居民共享的綠地,包括居住區公園、居住小區的小游園、組團綠地以及其他具有一定規模的塊狀、帶狀公共綠地。
2.住宅用地規劃設計
(1)日照間距
住宅的日照間距分正面間距和側面間距兩大類,凡泛指的日照間距,為正面間距。
在居住區規劃中,應使住宅布局合理,為保證每戶都能獲得規定的日照時間和日照質量,要求條形住宅長軸外墻之間保持一定距離,即為日照間距。
(2)住宅朝向
住宅的朝向主要要求能獲得良好自然通風和日照。
最佳朝向適宜朝向不宜朝向
北京
地區正南至偏東300以內南偏東450以內,
南偏西450以內北偏西300-600
3.公建用地規劃設計
公建設施配套的分類
公建設施的規劃布置
4.停車設施規劃設計
居住區道路分級
停車設施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