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二》讀后感
前段時間讀了《影響力》,收獲很大,看到這本《影響力二》,不禁想讀,但遠不如上本,主要還是寫作的風格不適合讀,看了一半就讀不下去了。
一、影響一個人或一群人進行改變,關鍵是找到這個改變的關鍵行為。
這和主要矛盾的思想是相同的,關鍵行為不會多,只要改變了這個關鍵行為,整個情況就改變了;如果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我們在組織培訓的過程中,或者在改變銷售現場的過程中,看似千頭萬緒,但一定有最關鍵的行為,主要改變了這一兩點,整個狀態都會發生改變。目前現場的主要問題是什么呢?我想最關鍵的是兩個問題,一個是接待流程,一個是信息收集及整理,但這兩個問題的關鍵行為又是什么呢?
二、如何找到關鍵行為。
書中給了一個方法,所謂“正向偏差”,就是在同樣的情況下,有做的好的,有做的差的,兩者的區別往往就是關鍵行為,比如,一個人到兩個銷售現場,最后的評價是一個差,一個很好,而差別是什么呢?這個差別就是關鍵行為,一般都是流程和銷售人員的態度問題,這樣描述還是太泛泛,一定是很具體的幾個點,可能就是僅僅客戶進門的時候沒有主動開門。
三、如何讓人改變這個關鍵行為呢?
一個是“值得嗎”,另一個是“我能做到嗎”,想影響或說服別人,需要反復強調這兩個問題,一個是解決動機問題,一個是解決能力問題。一定要讓對方知道,這個問題很重要,而且簡單易行。
四、故事的說服力遠遠大于普通言語說辭。
不要簡單說教,而是要把說教融入故事,用故事帶動情感,并引起對方的共鳴。故事的穿透力強,能很輕松的打破“不信任壁壘”。我們的廣告就是想達到影響別人的目的,而編故事是廣告人很重要的工作。到現在我仍不清楚到底如何遍故事?故事應該如何傳播?
五、信任你嗎?
你的動機是好的嗎?這兩個是說服別人的關鍵前提,你要讓對方知道,你是這方面的專家,你的話在專業上是值得信賴的,其次你要讓對方明白,你是為了他好,是站在對方的利益基礎上。這實在需要我們每個人思考,你如何在短時間內讓人相信你是專家?你應該如何包裝自己,應該說哪些,不應該說哪些?對方最關心的是什么?你真的明白對方的利益嗎?
六、增加實證,而不是僅僅用嘴巴說。
說一個房子如何好,在任何時候都不如看到實景效果更好,這是樣板區和樣板房興起的原因。你要說服對方,還是少說話,把事實擺出來,什么都明白了。廣告經常用這個方法,先說問題,然后用你的產品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洗衣粉廣告。房地產的很多賣點也應該如此,比如暴露當前物業管理的問題,然后告訴客戶我們是如何解決的,當然如果有樣板最好。我們要說小區的運動健康,有很多運動健身器材,為什么不在銷售現場放置一些運動器材呢?如果設計一個攀巖體驗項目,效果應該會不錯,當然如果銷售現場是體育會所,運動的體驗項目可以有更多。我的理解是,把事實真正擺在客戶面前,而不是僅僅用嘴巴說。
篇2:《影響力二》讀后感
《影響力二》讀后感
前段時間讀了《影響力》,收獲很大,看到這本《影響力二》,不禁想讀,但遠不如上本,主要還是寫作的風格不適合讀,看了一半就讀不下去了。
一、影響一個人或一群人進行改變,關鍵是找到這個改變的關鍵行為。
這和主要矛盾的思想是相同的,關鍵行為不會多,只要改變了這個關鍵行為,整個情況就改變了;如果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我們在組織培訓的過程中,或者在改變銷售現場的過程中,看似千頭萬緒,但一定有最關鍵的行為,主要改變了這一兩點,整個狀態都會發生改變。目前現場的主要問題是什么呢?我想最關鍵的是兩個問題,一個是接待流程,一個是信息收集及整理,但這兩個問題的關鍵行為又是什么呢?
二、如何找到關鍵行為。
書中給了一個方法,所謂“正向偏差”,就是在同樣的情況下,有做的好的,有做的差的,兩者的區別往往就是關鍵行為,比如,一個人到兩個銷售現場,最后的評價是一個差,一個很好,而差別是什么呢?這個差別就是關鍵行為,一般都是流程和銷售人員的態度問題,這樣描述還是太泛泛,一定是很具體的幾個點,可能就是僅僅客戶進門的時候沒有主動開門。
三、如何讓人改變這個關鍵行為呢?
一個是“值得嗎”,另一個是“我能做到嗎”,想影響或說服別人,需要反復強調這兩個問題,一個是解決動機問題,一個是解決能力問題。一定要讓對方知道,這個問題很重要,而且簡單易行。
四、故事的說服力遠遠大于普通言語說辭。
不要簡單說教,而是要把說教融入故事,用故事帶動情感,并引起對方的共鳴。故事的穿透力強,能很輕松的打破“不信任壁壘”。我們的廣告就是想達到影響別人的目的,而編故事是廣告人很重要的工作。到現在我仍不清楚到底如何遍故事?故事應該如何傳播?
五、信任你嗎?
你的動機是好的嗎?這兩個是說服別人的關鍵前提,你要讓對方知道,你是這方面的專家,你的話在專業上是值得信賴的,其次你要讓對方明白,你是為了他好,是站在對方的利益基礎上。這實在需要我們每個人思考,你如何在短時間內讓人相信你是專家?你應該如何包裝自己,應該說哪些,不應該說哪些?對方最關心的是什么?你真的明白對方的利益嗎?
六、增加實證,而不是僅僅用嘴巴說。
說一個房子如何好,在任何時候都不如看到實景效果更好,這是樣板區和樣板房興起的原因。你要說服對方,還是少說話,把事實擺出來,什么都明白了。廣告經常用這個方法,先說問題,然后用你的產品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洗衣粉廣告。房地產的很多賣點也應該如此,比如暴露當前物業管理的問題,然后告訴客戶我們是如何解決的,當然如果有樣板最好。我們要說小區的運動健康,有很多運動健身器材,為什么不在銷售現場放置一些運動器材呢?如果設計一個攀巖體驗項目,效果應該會不錯,當然如果銷售現場是體育會所,運動的體驗項目可以有更多。我的理解是,把事實真正擺在客戶面前,而不是僅僅用嘴巴說。
篇3:《情商與影響力》的讀后感
《情商與影響力》讀后感
前不久,一位熱心的家長向我推薦了這么一本書《情商與影響力》。剛拿到手的一剎那,粗粗翻了一下,覺得里面蘊藏的都是一個個空洞的大道理,因而并沒有激起我閱讀的欲望。閑下來,仔細品讀了幾段,才發覺這本書有非同尋常之處,閱讀的欲望頓然而生,幾天下來我就把它“啃”了個遍。
《情商與影響力》這本書確立了“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的觀點,個人覺得這樣的觀點與理念是現代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
俗話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在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第四章中的處事理念--操之在我。每個人都會面對很多不如意或者吃虧的事情,面對這種境況時,如果可以做到自我解嘲,自我調節,從問題的另一方面去考慮其得失利弊,不好的事情也許可以變成好的事情。換句話說,一件事想通了就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獄。激情創造未來,心態營造今天。如果你的心情好,你會發現沙漠會為你歌唱,小草會為你起舞;如果你的心情不好,你會發現開放的玫瑰在流淚,奔騰的小溪在哭泣。
書上有這么一段話,我覺得寫得很有意思:
吃虧的人說:“吃虧就是福?!?/p>
丟東西的人說:“破財免災?!?/p>
膽小的人說:“出頭的椽子先爛?!?/p>
受壓抑的人說:“不是不報,時候不到?!?/p>
退職的人說:“無官一身輕?!?/p>
被炒魷魚的人說:“我把老板炒了?!?/p>
掉進水塘也不必沮喪,沒準兒會有魚進兜里。
看完之后恍然大悟,這不正像我們以前課文中學過的阿Q精神嘛,原來這阿Q精神也能成為新時代的潮流理念。
當然,不可避免的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人人都會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安僦谖艺摺蹦軐⑽C變成機會,將仇恨變成愛心,將失望化成希望,將嘆息化成歡呼......“操之在我”運用到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我們將受益無窮。就說上次吧--
那天,雨下得很大,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已經積起了一個個小水塘。早晨,我打點好一切,撐著雨傘就出門上班了。豆大的雨點打下來,噠噠作響。惡劣的天氣使人難以行走。正當我抱怨這討厭的鬼天氣時,從我身后飛馳過一輛小汽車?!鞍?”伴隨著一聲尖叫,只感覺一身涼意,等我睜開眼發現我的臉上、衣服上已經水跡斑斑?!斑@該死的司機!”我的火氣立刻冒了上來,“怎么這么倒霉!”沒辦法,只能折回家中,換套衣服再出門了。
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把心中的不快發泄在了老公身上。老公聽完我的牢騷,一邊幫我擦水,一邊說:“幸好,離家還不遠?!眒.airporthotelslisboa.com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轉念一想:是啊,我還得慶幸呢!萬一已經到了學校門口,再折回來,不但心情更糟,上班還遲到呢!這樣一比較,我的心里頓時舒暢了許多。換好衣服,我就趕著去上班了。
在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也經常碰到類似的事情。比如說,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學生的成績還是不見成效,有人會開玩笑似地安慰道:“沒有努力,或許連現在的成績都沒有呢!”撰寫了很久的論文沒有得獎,心中一陣失落,但馬上又對著同事們歡呼:“太好了,有人請客吃飯了,掏腰包的卻不是我?!蓖轮g談論胖瘦,一身的肥肉令自己自卑不已,立刻想到不能就這么簡單看輕自己,馬上自我安慰道:“比別人白白多一身肉,我還賺了。要知道,市場上的肉至少也要七八塊一斤呢!”......哈哈,我的“操之在我法”學到登峰造極、爐火純青的地步了吧?
所以說,境由心造,相由心生。生活就是一種選擇,你選擇什么,你就得到什么。如果你選擇痛苦,對自己說我怎么這樣倒霉,你一定會覺得自己更痛苦;如果你選擇幸福,對自己說我是一個幸運兒,你一定會是一個更幸福的人。
有人曾說: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和指責,會使你活得會更加輕松。閱讀《情商與影響力》這本書,能使人心情舒暢,情緒良好。相信它能成為大家的好朋友,它能幫助人和人之間締造一個和諧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