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致四川雅安項目部的慰問信
四川省雅安監獄及職工經濟適用房Ⅱ標段項目部:
您們好!
據新華社報道,4月20日8時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東經103.0)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截至4月20日14時30分統計,地震已造成雅安、成都、眉山、德陽、綿陽、樂山、宜賓、內江、資陽、甘孜、阿壩和涼山12個市州33個縣38.3萬人受災,82人死亡(雅安市民政局電話報告73人死亡),2000多人受傷。目前,災情數據正進一步核實中。悉聞此事,我們感到非常震驚,十分擔心甲方單位人員、我們同事們的生命及項目財產安全。
首先,山西z集團全體員工向在地震災區甲方單位全體人員、項目一線工作人員表示誠摯的慰問和深切的關懷!
其次,希望項目管理人員盡可能地給大家普及必要的防災知識,讓大家能及時了解各項避險措施,在災害環境中學會保護自己、互助友愛。
最后,我們堅信,付出必有回報,我們在此艱難時刻的努力工作,必將獲得項目施工順利完成的勝利結果。
希望大家齊心協力,共渡難關,強化安全意識,密切監視災區余震的發生,堅決保證項目人員安全,并積極組織施工,努力排除萬難,力爭按期完成項目施工目標。
山西z集團有限公司
篇2:學校地震應急程序(3)
學校地震應急程序(三)
一、總則
(一)為保證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根據《日照市地震應急預案》、《日照市地震局地震應急行動細則》,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程序。
(二)學校成立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校地震應急的日常工作。
(三)地震應急工作包括臨震應急和震后應急。本預案為破壞性地震的臨震期及地震突然發生后(含有感地震),學校應急組織指揮自救互救減少災害的基本程序和組織原則。
(四)地震應急工作實行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下,由各學校領導、管理和部門負責的原則。
二、應急反應程序
(五)學校接到臨震應急通知和發生地震的報告后,立刻召集校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成員、本預案中各工作組組長參加的緊急會議。會議主要內容:
1.校地震應急領導小組即可轉為"抗震救災指揮部"。
2.聽取有關部門匯報震情和災情。
3.實施本預案,部署應急救災工作,落實各工作組任務。
(六)全面了解學校災情,及時向縣教育局和當地政府部門報告震情和災情,視其震災破壞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請求搶救和支援。
(七)學校啟動預案后,視情況立即組織搶險救災隊伍,開展自救互救工作。救災工作的首要任務是做好學生的疏散工作,抓緊寶貴時間搶救被壓埋人員。
(八)根據上級地震應急通知要求,宣布學校進入震后應急期,發表告全體師生書,號召全體師生自救互救,積極參加搶險救災工作。
三、臨震應急反應
(九)臨震應急是指發布地震臨震預報后的應急工作。當政府發布地震臨震預報后,預報區所在地學校即進入臨震應急期。
臨震應急措施如下:
1.由學校宣布進入臨震應急期,并規定臨震應急期的期限、區域、注意事項等。
2.啟動學校地震應急預案,"學??拐鹁葹闹笓]部"開展工作;建立24小時專人值班制度。
3.根據建筑物抗震能力,發布避震通知,組織師生避震疏散。
4.加強與教育行政領導和地震部門聯系,隨時注意震情變化。
5.做好搶險救災準備。
6.迅速調集人員做好應急準備,維護校園治安,注意易發生火災等次生災害的抗震性能除險加固工作。
7.按照政府的重要部署、指示,主動平息地震謠傳或誤傳,安定人心,保持學校安定。
四、有感地震應急反應
(十)有感地震是指在本市內陸及鄰近地區發生M<5.0級地震時,震中區民眾普遍感覺到的但沒有造成直接災害的地震。當發生有感地震是,按以下要求作出應急反應:
1.在上課時,學生應在老師的指導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2.在室外時,教師和學生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3.震感過后在教室就地躲避的學生,在老師的組織下迅速撤離教室,不在教室的老師應迅速按分工應到樓梯、樓道、室外維護秩序,保障學生安全撤離。
4.學校了解災情,并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匯報;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召開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落實措施;做好地震科普知識宣傳,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
五、破壞性地震應急反應
(十一)破壞性地震是指在本市內陸及鄰近地區發生M≥5.0級地震時,造成人員傷亡,房屋倒塌和嚴重損壞。若遭遇破壞性地震,學校按以下要求做出應急反應:
1.在上課時,學生應在老師的指導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2.在室外時,教師和學生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3.震后在教室就地躲避的學生,在老師的組織下迅速撤離教室,不在教室的老師應迅速按分工應到樓梯、樓道、室外維護秩序,保障學生安全撤離。
4.學校迅速啟動地震應急預案??拐鹁葹闹笓]部立即開展工作,組織師生開展自救互救、疏散安置人員,維護學校秩序。
5.學校了解災情,向縣教育局和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匯報災情,提出救援請示。在本地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下,做好抗震救災、搶險救援工作。
6.學校應做好地震科普知識宣傳,平息地震謠傳和誤傳,安定人心,恢復正常教學秩序。
篇3:中學地震應急避震疏散預案(4)
> 中學地震應急避震疏散預案(四)為保證我校在地震臨震預報發布或地震發生后,能迅速開展抗震救災,自救互救,安全疏散;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護學校師生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南京沿江工業開發區社會事業處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南京市zz中學地震應急避震疏散預案》。
一、學校地震防災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z
成員:z
(一) 應急疏散組組長:z
成員:各班主任
(二)安全保衛組長:z
成員:各年級組長
(三)搶險及后勤保障組組長:z
成員:全體后勤工作人
(四)醫療救護組組長:z
組員:衛生保健教師
(五)信息通訊組組長:z
組員:全體教職工
時間:20**年3月28日下午三節課后進行
二、領導小組職責:
1、全面負責本校地震應急工作,進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單位應急意識和抵御地震災害的能力。
2、對本校地震防災應急預案組織演練。
3、一旦發生破壞性地震,全面負責本單位地震應急工作,指揮各專業組按預案確定的職責投入抗震救災。
三、防震減災應急措施
(一)預防地震應急措施
上級地震、臨震預報后,地震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和各工作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啟動應急預案,全面組織抗震工作。
(1) 信息通訊組公布并暢通緊急聯系電話,隨時關注有關預報信息,及時向師生發布緊急警報和有關消息。(責任領導:z,責任人:全體教職工)。
(2) 停止各項室內活動,迅速疏散師生至安全地帶。(責任領導:z
責任人:各班主任)。
(3) 搶險救災組檢查、消除各類建筑物、場所安全隱患;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切斷電源、燃氣、供水系統。(責任領導:z,責任人:z)。
(4) 強化對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管理;加強對實驗室、食堂、門衛室、電腦室等重要場所的加固和防護。(責任領導:z,責任人:各功能室負責人)。
(5) 物資保障組和搶險救災組對搶險物資、工具、用品(如車輛、雨具、手電、繩索、鐵線、鐵鍬、食品、藥品等)進行詳細檢查,確保備足和性能良好。(責任領導:z,責任人:z)。
(6)警戒保衛組進行警戒巡邏,維護學校秩序。(責任領導:z,責任人:z)。
(二)、震后應急處置:
(1)領導小組立即研究部署救災工作和應急措施,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迅速開展抗震救災工作(責任領導:z,責任人:z)。
(2)醫療救護組對傷亡人員進行搶救和處置,必要時將受傷人員轉移至醫院進行搶救。并及時報告、通知相關部門和人員(責任領導:z,責任人:z)。
(3)警戒保衛組設置警戒區域,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加強對重要設施、重要物品的保護,維護學校秩序(責任領導:z,責任人:z)。
(4)物資保障組迅速組織救災款物,確保及時到位(責任領導:z,責任人:z)。
(5)搶險救災組對受損建筑物和相關設施進行緊急搶修(責任領導:z,責任人:z)。
(6)醫療救護組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發生(責任領導:z,責任人:z)。
(7)各工作小組立即檢查、核實受災情況,統計、匯總相關信息并迅速報告校地震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責任領導:z,責任人:z)。
(8)校地震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向社會事業處辦公室就損失大小、困難程度、救助情況等分別核實登記,快速地、實事求是報告災情(責任領導:z,責任人:z)。
(三)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善后處理組做好相關善后處理工作,盡快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責任領導:劉軒,責任人:胡大洲,張黎明,葛歧榮,周宏成,王云虎)。
四、各應急專業組臨場工作職責
(一)應急疏散組工作職責:
1、破壞性地震或強有感地震發生后,指揮就近避震,有序疏散。
2、以發生地震時在崗人員為責任人,明確職責。
3、以方便疏散為原則,將各樓層劃為幾個區域,劃定疏散路線、順序,設置標志。
(二)安全保衛組工作職責:
1、破壞性地震或強有感地震發生后,負責重要部門的安全保衛工作,避免哄搶和人為破壞。
2、負責傷員救助,維護治安。
(三)搶險及后勤保障組工作職責:
1、保障應急指揮方面所需的交通、通迅工具,設置明顯疏散路線標志和照明設施等。
2、后勤部門要準備足夠的防寒、防雨物品,食物及生活必需品等。
3、對學校各建筑物進行抗震檢查,并提出具體的防震措施,組織人力建造臨時防震用房,并發放有關抗震的物資。
4、負責組織對被困人員進行救助,并轉送至安全地帶。
(四)醫療救護組
1、做好各部門的工作協調及搶險人員調配。
2、醫護人員要儲備一定數量的急救藥品和器材,并做好臨時搶救所需的藥品、器材、場地、人員的準備工作,對受傷人員進行救治。
(五)信息通訊組:
1、做好電源和固定電話的暢通工作,確保廣播、通訊不受影響
2、做好播音工作,確保預警信息快捷、準確,為疏散安全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提供決策依據。
五、師生疏散轉移路線及樓梯口維護秩序老師分工
初一年級:
z:負責維護四樓東邊樓梯口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z:負責維護四樓西邊樓梯口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初二年級:
z :負責維護教學樓二樓東邊樓梯口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z:負責維護教學樓二樓西邊樓梯口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z:負責維護教學樓三樓東邊樓梯口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z:負責維護教學樓三樓西邊樓梯口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初三年級:
z:負責維護教學樓一樓東邊樓梯口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z :負責維護教學樓一樓西邊樓梯口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z:負責維護教學樓前面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z:負責維護教學樓后面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z:負責維護教操場學生有序站隊,各班班主任負責清點學生數。
六、集合地點及順序:早操隊形
初二年級在主席臺前集中,由北向南,順序為1、2、3、班
初三年級緊接初二年級南面集中,由南向北,順序為1、2、3、4、班
初一年級緊接初三年級北面集中,由南向北,順序為1、2、3班
南京市zz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