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黨支部書記當選為縣人大代表發言稿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叫**,今年*歲,現任**鎮**村支部書記。199*年,在組織上和**村黨員群眾的信任支持下,我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在任這幾年,我始終堅持帶領**村民發家致富奔小康的理念,以“真抓實干聚民心、建設文明富裕村”為己任,以發展養魚業為突破口,在全村黨員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我村的基層組織建設和經濟發展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如今,我村已經發展成為擁有**畝養殖水面,**戶養殖戶,年產鮮魚**噸,魚種過億尾的生產規模。人均純收入由200*年的**元增至**元,集體經濟收入也由原來的*元增至*萬元。村里群眾給予了我極大的信任,在今年的換屆選舉中,我再一次高票當選;組織上也給予了我極高的榮譽,先后兩次被評為全縣的“五好”村支部書記,并于200*年、200*年連續兩年被市、縣評為勞動模范,200*年當選為縣人大代表。今天縣委安排我在這里發言,我深感惶恐,因為我的每一點成績的取得,都是組織培養和群眾信任支持的結果,其實我個人還有許多方面都做得不夠,所講的也肯定會有許多不到之處,希望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
一、勤勞致富做典型
在剛尋找致富門路的時候,我幾經摸索和對比,最后把思路鎖定在了養魚致富這個點子上。漁業是我村的傳統產業,有著輝煌的歷史,1958年獲周恩來總理親筆題名的“**養魚”獎狀。但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漁業一度陷入低谷。在進行了一系列的市場調查后,我得出了結論,我村漁業的低迷不在于本地的氣候、水源等自然資源不行,而在于市場不通、技術落后、規模不大等主觀因素。找到了原因,我再沒有遲疑,建魚塘、學技術、跑市場,起早摸黑,終于也得到了匯報,我的養魚規模一年比一年擴大,1998年,我的魚塘面積達到45畝,年純收入達10萬元以上。自己富裕了,我的思路也開闊了,我能夠成功,**漁業也一定能夠振興,形成產業規模,不但我個人可以獲益,鄉里鄉親也可以共同致富。
二、危難之時不退縮
剛接手村支部書記時,村里是一團爛攤子,村民們干完自家的那點農活就無事可做,有的整天打牌賭博,為此發生的爭吵事件也時有發生。為了改變村風,我與村干部商量之后覺得要想改變村風,首先就得抓村里的黨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1、以制度管理人
首先多次召開村組干部、黨員大會,針對村里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制訂嚴格的各項管理制度,量化考核,獎懲兌現,并制訂了村級經濟發展計劃和村規民約,使村民有章可循,出現問題嚴格按村規民約進行處理。
2、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政治理論學習和實用技術的培訓。首先村里拿出4萬元資金修建了標準的黨建會議室,遠程教育b級站,我親自為所有黨員干部上黨課,學習和實踐“***”,永保黨員的先進性,并通過各種形式傳授農村實用技術,我村黨員干部基本上掌握了一至兩門的農村實用技術,這樣一來,全村黨員干部以身作則,首先遠離了打牌賭博,搞起了家庭副業,給全村村民帶了好頭,村風明顯好轉起來,打架吵事的少了,養豬養魚的多了。
三、調優產業共同富
作為一名村支部書記和黨員,我認為光自己富了還不算本事,要帶領全村人民都富起來才算盡到一個支部書記的責任。為此,我和村干部一起想方設法帶領全村人們共同發展經濟。
1、在黨員中開展“三聯三帶”活動,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我村共有黨員46名,為了使我村的結構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在村支部的精心組織下,黨員積極開展“富裕黨員聯系貧困黨員、干部聯系群眾、黨員聯系群眾,帶領經濟發展、帶領文明建設、帶領優質服務”的“三聯三帶”活動,有32名黨員共聯系了148戶群眾,并幫助他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幾年來,被聯系戶全部脫貧致富。我以身作責,率先聯系了養魚戶10戶,辦點示范40畝,由于我有一定的技術和銷售網絡,我的示范點當年共盈利10多萬元,這樣的結果對村民來說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群眾養魚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我村由原來的100余畝養畝池塘增至近千畝,人均收入由原來的1480元猛增至4786元。村民富了,村里各項基礎設施搞起來也就容易多了,近幾年來,我村新修了3萬米的標準化水渠和一條長達2500
米的環村路。
2、帶頭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在任支書期間,我對一些有養殖技術卻沒有資金的農戶給予了實實在在的幫助,不但為他們從縣聯社聯系了近百萬元的貸款,還先后拿出10多萬元為他們解決資金問題。村里舒令文,當時養豬失敗,家里欠貸款近3萬元,我看他有一定的養殖經驗,人又肯干,就一次借款給他近萬元修建魚池10畝,并經常為其提供技術指導,在他的精心經營下,他的魚塘**年一年就盈利近3萬元,到**年,他不但還清了貸款,還存款近3萬元。還有新塘組的舒增軍,開始對養魚認識不夠,對養魚存在著這樣那樣的顧慮,為了消除他的疑慮,我除了三番五次地教給他養魚方面的知識,還貸款5000元給他開發8畝水田養魚,結果只**年一年他就盈利了2萬元。嘗到甜頭的他從此對養魚著了迷,不僅對自家的稻田進行改制,還租賃別家的稻田進行改制養魚。如今,他家已有18畝魚塘,年收入近5萬元,一舉擺脫了原來的貧困面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開發株木養魚區時,當時群眾有顧慮,認為養魚是搞形式,怕養魚不如種田,所以阻力很大。為了提高村民的認識,我個人拿出15萬元將群眾的田租賃并開發成高標準的池塘進行養魚,并連續三年取得了成功,事實勝于雄辯,周圍群眾親眼看到了養魚的前途,**年冬天,有8戶農戶主動上門,要我將株木開發區近30畝魚池分給他們養魚,我毫不猶豫地以最低價格讓給了他們,通過一年的養殖,8戶農戶的家庭收入都在1.5萬元以上,而我卻因此損失近5萬元。
四、不驕不餒創輝煌
養魚成功了,村民們各自的腰包都鼓起來了,但是村級經濟卻還在原地踏步。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我和村干部一道絞盡腦汁壯大集體經濟。
1、引進外資新辦集體廠場,盤活原有廠場。先后于**年興辦了村成魚場,利用農科隊水田開發魚池30畝,年承包費為1.5萬元。
2、將原來的魚苗繁殖廠魚種整合,形成村規模企業,由原來集體收入**元猛增至16800元,
3、開發承包閑置的龍眼井水庫,每年為村級經濟增加了3000元的承包費。
4、充分利用村里優勢,鼓勵群眾資金轉移,集資合股辦廠。僅今年一年村民共投資近百萬,在原磚廠、石塊廠、窯地等荒蕪地辦磚廠三個,村收入管理費5000余元,使荒蕪多年的土地變為黃金地。
五、與時俱進謀發展
創業難,守業更難。我村的養魚戶富了,但要長期保持這種狀況,就必須時刻密切關注漁業市場的變化和發展。為了使我村的漁業生產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在我的倡議下,**村實行了“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成立了**村養漁協會,為協會會員實行產前、產中、產后服務,解除了養魚戶的后顧之憂,產品暢銷周邊縣市和懷化市、貴州省等地,出現了產銷兩旺的好局面。
通過幾年的努力,我村不論從經濟面貌還是從精神面貌上講,都有了很大的改變,這與黨委政府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也是與群眾的支持和理解是息息相關的。在工作當中,我也有一些體會:
一、要把發展作為村里的頭等大事來抓只有村級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了,才能更好地樹立黨支部在群眾心中的威信。
二、要因勢利導,順乎民意。干農村工作,只有取得群眾支持,才能事半功倍,離開了群眾的支持,只能是背道而馳。
三、要真正做到大公無私,特別是農村工作,如果不做到大公無私,村里的各項工作就會難以開展。
作為一個村的支部書記,我還有許多工作沒有做到位,許多想法和做法不夠全面,請各位為我、為我們村多提出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
篇2:市人大代表發言稿:報告鼓舞人心,目標清晰務實
市人大代表發言稿:報告鼓舞人心,目標清晰務實
發言人:ZZ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代表:
在充滿希望與挑戰的20**年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又迎來了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的勝利召開,作為一名來自工業戰線的市人大代表,今天聽了林市長的政府工作報告后感到精神鼓舞振奮,更感到肩上責任重大。
政府工作報告語言精練,樸實無華,是一個實事求是,開拓進取,總結過去,謀劃未來的報告。報告總結成績客觀實在,對存在的問題不回避,提出今后五年工作總體要求和20**年的目標任務,重點突出,措施得力,既符合黨的十七大精神,也符合我市實際情況。報告中用五個“過去五年”總結了過去五年來所取的成績,總結的非??陀^全面,報告中有兩組數據最能說明問題:一是地區生產總值227億、工業規模增加值101億、地方一般預算收入8億、金融機構存款余額220億,這些成績都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認真履行職責,工作扎實有效,依靠全市人民,戰勝了各種困難,才使全市的經濟保持持續快速的發展,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再一組數據是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675元,比20**年增加605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12元,比20**年增加3882元,這就說明市委市政府注重民生建設,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改善民生也是建設***主義應有之義,民生改善了,才能促進社會和諧。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提到的社會保險參保率連續四年在全省縣域經濟考核中名列第一,這都是關系到改善民生的舉措,一定會得到全市百萬人民的熱烈歡迎。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的一年工作思路清晰,特別是對今后五年的發展提出的“五個發展”和“六大戰略”,即符合科學的發展觀,又符合挺近“全國百強”的發展目標,這給我們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我們做好全年工作制定了詳細的“說明書”;同時報告對推進各項重點工作提出了定量要求,制定了明確的工作“進度計劃”。
我是從事建筑行業的,我市建筑業也曾經面臨過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建筑業在工業增加值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份額,我公司上年度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億元,上繳國家稅收1000多萬元,建筑業作為我市工業中的一個富民產業,為ZZ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也作出了積極貢獻,為推動全市經濟的跨越發展產生了有力拉動?!笆濉逼陂g,我公司建筑業總產值要年均增長10%左右,把我公司打造成為我市知名度高、產業規模大、經濟效益好、拉動能力強的建筑企業之一,集群效應進一步顯現,對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的貢獻份額進一步加大。大力弘揚“創業、創新、創優”精神,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不斷發展壯大。大力實施“建筑集團”戰略,在行業轉型升級上實現新突破。依托房屋建筑優勢,積極向裝飾裝潢、建材生產等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向市政、交通、水利等政府重點投資的基礎設施領域拓展,向房地產、服務業等與建筑業聯系較為密切的行業發展,努力形成“一業為主、多元并舉、主業創名、三產創利”的經營格局。順應綠色經濟的發展潮流,以科技進步和人才開發為支撐,積極進軍綠色建筑、節能建筑、智能建筑等領域,推動建筑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建筑業需要勞動力較多,我公司轉移本地農村富余勞動力每年約1000余人,有力地推動了城鄉統籌發展,建筑業一線從業人員年均報酬不會低于農民的人均純收入,從而建筑業成為我市農民致富的一個重要來源。并健全勞務用工網絡,探索企業用工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勞務承包制,積極穩妥地解決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問題,有效解決用工難問題,化解社會矛盾,為政府分憂。
“十二五”,ZZ的前景十分廣闊,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我建議:為整合ZZ建筑企業實力,政府能不能扶持我市的建筑企業,在“十二五”期間成立一至兩家國家一級企業,真正實施“建筑集團”戰略,立足本行業,帶動相關產業,共同發展,提升建筑行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為ZZ挺近全國百強縣市,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ZZ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十二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