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意外事件
意外事件應急處理
(1)遇急癥病人的應急處理
A.第一時間趕到病人所在現場;
B.立即通知管理處、保衛部和學校;
C.在有可能的情況下,通知病人的單位和家屬;
D.如情況危急,速撥打“120”求救。
(2)觸電事故的應急處理
A.發現有人觸電應馬上趕到現場并通知工程部關閉電源;
B.在未關閉電源之前切不可接觸觸電人員,以免傷害自身,應用絕緣材料把線頭或人拉開;
C.在有條件情況下馬上對病人進行人工急救;
D.情況緊急,立即報告保安值班室打“120”求救。
(3)丟失物品的處理
A.接到校內人員物品丟失的信息,首先對發生的事件表示關注,記錄丟失人員的姓名、房號,丟失物品名稱、數量,丟失地點和時間;
B.立即派人到事發現場了解情況,保護好現場,同時報告管理處;
C.詢問事件過程,如丟失人員要求向公安機關報案,可代客戶報案;
D.將事件記錄交丟失人簽字;
E.對案件現場必要的位置進行拍照;
F.對事件進行必要的調查及分析;
G.隨時與相關部門保持聯系,了解事態進展情況,及時將信息反饋給丟失人員;
H.做好“物品失竊調查分析報告”存檔備查。
(4)對損壞大樓財物人員的處理
A.校區內的設備、設施遭到損壞時,應禮貌地請損壞人暫時不離開。即用對講機通知班長和管理處人員到場;
B.要求損壞人到現場核對被損壞的物品,分清責任,必要時可損壞人簽字承認(損壞人簽字承認后若屬于本校內教職工或學生可讓其先離開,若不是本校內教職工或學生必須要其交納賠償金);
C.對被損壞物品必要時進行拍照存檔;
D.向損壞人申明賠償責任,但具體賠償應由管理處和校方決定;
E.認真記錄事情經過,做好“客人損壞物品的報告”存檔備查。
(5)爆炸事故的應急處理
收到校區內被放置爆炸物品信息時的處理
A.得知校區內被放置爆炸物品,或者接到揚言爆炸的恐嚇電話時,要保持冷靜,認真記錄。同時以最快速度報告高層管理者并立即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B.由管理處主任負責,立即組成防爆炸指揮部,增派保衛隊員加強對校區出入口、車輛管理,對陌生或形跡可疑人員嚴加防范,認真檢查放行。
C.立即通知各崗位,檢查車庫是否有遺失包物,并加強巡邏,發現無主物品不要隨便碰觸,立即上報,并報公安機關請求協助,保護現場。
D.確定確有爆炸物品,立即趕到現場,確認后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
發生爆炸事件時的緊急處理
A.值班人員接到發生爆炸報告,立即趕到現場,確認后立即向管理處主任報告,同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如引起火災報“119”火警,如有人傷亡,立即向醫院求救,并派人迎接公安、消防、急救部門的車輛、人員、引導其進入現場;
B.立即成立臨時指揮小組,由管理處主任、工程部、保衛部人員組成;
C.工程人員迅速切斷必要電源。保衛隊員組織疏散爆炸現場附近的客戶,并在距爆炸中心30米處設警戒線,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同時,組織保衛隊員及物業管理人員在公共區域巡視,檢查是否還有可疑爆炸物;
D.保衛部要高度戒備,監視有無火災等可疑情況,各在崗員工也要堅守崗位,密切注意有無可疑情況;
E.事故后管理處經理做好“事故調查分析報告”存檔備查。
(6)車輛被損、被盜的應急處理
車輛被損壞處理
A.當發現車輛被碰撞、磨擦造成損壞,保衛部應記下肇事車牌號碼,暫時不放其駛出校區,立即報告領班和物業管理處負責人及受損車主與肇事車主共同協商解決;
B.如果車輛被損壞而未當場發現時,保衛部發現后要立即通知當值領班和物業管理處,也要立即通知車主,共同協商解決處理。
車輛被盜的處理
A.車輛在車場被盜后,由物業管理處主任確認后,立即通知車主,協同車主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B.事故發生后,被保險人(車主、管理處)雙方應立即通知保險公司。保管單位要協助車主向保險公司索賠;
C.保衛隊員、管理處、車主應配合公安機關和保險公司做好調查處理工作;
D.保衛隊員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如實寫明車輛進出場時間、停放地點,發生事故的時間,以及發現后報告有關人員的情況;
E.管理處應與公安機關隨時取得聯系,并將有關處理情況反饋給車主,并做好記錄。
F.保衛部要認真總結車輛被盜事故的原因,檢查管理工作中是否存在問題,及時整改并報管理處。保衛部做好“意外事件的應急處理報告”存檔備查。
篇2:醫院微生物室意外事件處理及報告制度
醫院微生物室意外事件處理及報告制度
1.目的:
規定實驗室職業暴露處理程序,規范發生職業暴露時處理原則、報告和登記流程。
2.范圍:
實驗室工作人員和涉及處理職業暴露的有關人員。
3.職責:
實驗室操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生職業暴露須按照本規定進行處理和報告程序;
實驗室負責人按照規定進行組織和控制職業暴露發生后的控制實施;
實驗室負責人負責組織試驗人員職業暴露處理的培訓和考核,并保存有關記錄;
實驗室生物安全檢查人員負責督察日常工作中生物安全工作的執行和醫學應急樣品的檢查。
4.步驟:
實驗室發生職業暴露后按照既往進行的該種污染物的生物安全危害度評估結果,快速有效的對意外暴露人員進行緊急醫學處置;對污染區域進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清除和控制污染物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和擴散;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暴露人員的醫學觀察等原則和步驟進行處理;
根據既往進行的生物安全危害度的評估和暴露的程度即時進行現場緊急醫學處置,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病原微生物對暴露人員的傷害;同時,有效的污染區域進行防控,最大限度的防止污染物對周圍人員和環境的污染。
一般性的小型事故可在緊急醫學處置后,要立即向實驗室負責人和實驗室生物安全領導小組報告事故情況和處理方法,以及時發現處理中的疏漏之處,使處理盡量完善妥當。
當重大事故發生時,在進行緊急醫學處置的同時,要立即向實驗室負責人和實驗室生物安全領導小組報告情況;實驗室負責人和實驗室生物安全領導理小組要立即協調現場緊急處理和周圍環境污染防控;協調醫學專家評估職業暴露的危害性和對暴露人員的傷害程度;對藥物可以治療和預防該污染物感染的,力爭在暴露后最短時間內開始預防性用藥;留取暴露人員相應的標本備檢,并同時進行醫學觀察。
評估暴露級別
建立意外事故登記,詳細記錄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及經過;暴露方式;損傷的具體部位、程度;接觸物種類(培養液、血液或其他體液)和含有HIV的情況;處理方法及處理經過(包括赴現場實驗室負責人和實驗室生物安全領導小組成員以及專家);是否采用藥物預防療法,若是,則詳細記錄治療用藥情況、首次用藥時間(暴露后幾小時或幾天)、藥物毒副作用情況(包括肝、腎功能化驗結果);定期檢測的日期、檢測項目和結果。
根據評估結果建議育齡婦女發生職業暴露和職業暴露后和進行預防性用藥期間,是否需要避免或終止妊娠。
記錄對暴露現場和周圍環境防控污染的方法,實施形式,人員、范圍,評估防控處理的效果;總結和評估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工作程序中是否存在不當,發生暴露人員試驗操作等過程是否存在失誤,整改措施和實行。
意外事故現場處理方法:工作人員發生意外事故時,如針刺損傷、感染性標本濺及體表或口鼻眼內,或污染實驗臺面等均視為安全事故,應立即進行緊急醫學處置(根據事故情況采用相應的處理方法)。根據生物安全危害度和暴露程度,現場初步評估職業暴露危害程度和選擇處理方式。
一、化學污染
1.立即用流動清水沖洗被污染部位。
2.立即到急診室就診,根據造成污染的化學物質的不同性質用藥。
3.在發生事件后的48小時內向有關部門匯報(醫生報告醫務處,護士報告護理部),并報告感染管理科。
二、針刺傷
1.被血液、體液污染的針頭或其他銳器刺傷后,應立即用力捏住受傷部位,向離心方向擠出傷口的血液,不可來回擠壓,同時用流動水沖洗傷口;
2.用75%酒精或安爾碘消毒傷口,并用防水敷料覆蓋;
3.意外受傷后必須在48小時內報告有關部門(醫生報告醫務處,護士報告護理部),并報告感染管理科、領取并填寫《醫療銳器傷登記表》,必須在72小時內作HIV、HBV等的基礎水平檢查;
4.可疑被HBV感染的銳器刺傷時,應盡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價抗體和乙肝疫苗;
5.可疑被HCV感染的銳器刺傷時,應盡快于被刺傷后做HCV抗體檢查,并于4-6周后檢測HCV的RNA;
6.可疑被HIV感染的銳器刺傷時,應及時找相關專家就診,根據專家意見預防性用藥,并盡快檢測HIV抗體,然后根據??漆t生建議行周期性復查(如6周、12周、6個月等)。在跟蹤期間,特別是在最初的6-12周,絕大部分感染者會出現癥狀,因此在此期間必須注意不要獻血、捐贈器官及母乳喂養,過性生活時要用避孕套。
三、皮膚、粘膜、角膜被污染
1.皮膚若意外接觸到血液或體液或其他化學物質時,應立即用肥皂和流動水沖洗;
2.若患者的血液、體液意外進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
3.及時到急診室就診,請??漆t生診治;48小時內向有關部門報告(醫生報告醫務處,護士報告護理部),并報告感染管理科領取并填寫相關登記表。
四、標本污染
1.棉質工作服、衣物有明顯污染時,可隨時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分鐘,然后沖洗干凈。
2.各種表面若被明顯污染,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過污染表面,保持30-60分鐘,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內1小時。
3.儀器污染應考慮消毒方法對儀器的損傷,和對檢測項目的影響,選用適當的方法。
篇3:SY物業交通意外事件應急方案
SY物業交通意外事件應急方案
1.0目的
保證交通正常秩序,確保人員及車輛安全,防止事態擴大。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各物業管理項目
3.0職責
3.1分管安全負責人處理業務范圍內的緊急事件,作詳細記錄并報經理。
3.2中心人員負責大院通道、車庫的整體監控和指揮,并向上級匯報。
3.3檢查崗負責前期處理本班當值間發生緊急事件,予以記錄并報安全主管。
3.4巡邏崗負責車庫停放車輛現場檢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4.0方法與過程控制
4.1控制中心人員通過監控探頭,密切注意車庫通道的交通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檢查崗前往事發現場確認,同時做好錄相和記錄。
4.2車場及通道若發生交通事故,如有傷者,應立即作緊急救護并聯系中心和當值負責人,保護好現場,把傷者送往醫院,通知主管以上人員到場處理,必要時報請交警部門處理。
4.3如車輛出現報警時,當值巡邏崗必須迅速趕到現場檢查確認,發現可疑情況通知中心關閉車場智能系統,同時通知其它崗位協助。情況升級,由安全班長請示決定通知安全負責人緊急集合不當班安全員支援。
4.4如發生交通堵塞事件,當值崗位應向車主說明原因,并進行正確指引行駛方向,巡邏崗應迅速疏導堵塞車輛。
4.5如發生車主糾紛事件,當值安全員應積極進行調解,穩定事態的發展,防止事態擴大,必要時請雙方到服務中心辦公室處理或報請機關事務局協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