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天一小學生常見病防治方案
根據《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方案技術規范》的具體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年度****年度學生6種常見病防治計劃如下:
學生近視眼防治工作方案
為了加強保護學生視力的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強保護視力的宣傳教育,制定有保護視力的規章制度,并認真執行。
1.加強健康教育,將近視的原因、危害、預防和矯治等方面的衛生知識,各有側重地進行教育,以增強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2.按照學生不同發育階段的生理、心理特點,將保護視力的有關內容及培養學生用眼衛生習慣,作為學校衛生保健教育的重要任務,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落實。
3.教師要懂得有關防治近視眼的知識,熟悉學校的有關規章制度和措施,人人擔負起教育和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用眼衛生習慣的責任。
二、采取切實措施,積極開展矯治學生近視眼的工作。
1.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
2.定期檢查學生的視力,并將檢查結果通知家長。認真做好患病率、發病率等各類情況的統計分析。
3.敦促近視學生進行配鏡等科學的矯治,注意衛生習慣的養成,控制視力下降。
三、積極創造條件,改善學習環境條件。
1.按照國家制定的學校衛生標準要求,努力改善校舍環境及教室的采光照明條件,定期粉刷教室和黑板。
2.逐步配齊和調整符合國家衛生標準規定的課桌椅。
3.新建學校的校舍和教室的采光照明,要符合國家規定的學校衛生標準。
學生沙眼防治工作方案
一、背景: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眼病。沙眼感染在衛生條件差的地區較易流行、蔓延,造成危害。沙眼晚期由于受累的瞼結膜發生瘢痕,以致眼瞼內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損害,可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感染沙眼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良的衛生習慣引起病原體的傳播。
二、策略與措施:
?。ㄒ唬┎呗?/p>
以健康教育為主要手段,向學生傳授沙眼防治知識,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根據患病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采取治療措施。
?。ǘ┐胧?/p>
1.健康教育:
開展對學生、家長有沙眼防治知識宣傳,采取干預措施改變學生的不衛生行為。提倡一人一巾,用流動水洗臉,避免交叉感染。
2.改善衛生條件:
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學校衛生設施,改善學生住宿條件,做到學生在校有流動水洗手。
3.治療:
根據每年保健所體檢的結果,對患病學生建檔,敦促患病學生進行治療,并將體檢結果及時通知家長,以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
齲齒防治措施
1.通過愛牙日、愛牙周活動,廣泛宣傳口腔衛生知識,養成人人刷牙、天天刷牙、正確刷牙、用保健牙刷刷牙、食后漱口的良好習慣。
2.控制糖食,臨睡前更不要吃甜食;提倡吃雜糧、蔬菜、水果、肉類、豆類等食物。
3.定期檢查,早期發現,并發通知書與家長聯系,由牙科醫生對齲齒學生進行齲洞充填治療。
學生營養不良綜合防治方案
一、背景:
營養不良有多種,各種營養素的缺乏都會導致營養不良。蛋白質-能量缺乏型營養不良(以下簡稱營養不良)是常見的營養不良之一,主要表現為低體重。我國學生中出現的營養不良以輕型為主。
營養不良的危害很多,除使學生的學習能力降低外,還降低身體的其它功能。學生時期正是身體的生長發育高峰期,若出現營養不良,會嚴重阻礙學生的正常生長發育,甚至影響一生的身體健康。
導致學生營養不良的原因,在城市主要為缺乏有關的營養知識,膳食結構不合理,偏食、挑食及吃零食過多。另外部分女學生中的心理障礙,過度節食現象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在農村主要為經濟條件差,動物性食品攝入過少。另外也存在著缺乏有關的營養知識,現有資源(如豆制品)利用不足等原因。
當進食熱量多于人體消耗量而以脂肪形式儲存體內并超過標準體重20%時,稱為肥胖癥。如無明顯病因可尋者稱單純性肥胖癥。我國學生中的肥胖多是單純性肥胖癥。
學生肥胖使身體笨重、動作不靈活,影響心理的健康發展,它也是造成成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潛在因素。主要由于缺乏合理營養的知識,熱量攝入過多,尤其是甜食攝入過多。同時課業負擔過重,體育鍛煉時間過少,降低了熱量的消耗。也是原因之一。
二、策略與措施
?。ㄒ唬┎呗?/p>
以宣傳、普及營養知識為主要手段,采用群體宣傳教育等多種形式,改善學生的不良的飲食行為,提高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ǘ┐胧?/p>
1.健康教育:
將合理營養的知識納入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2.合理安排膳食:
3.防治指導:
定期查治患病學生,觀察療效。
體檢結果應及時通知家長,以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
對患有輕度營養不良的學生,與家長合作,進行膳食指導,對患有重度營養不良的學生,通知家長,去醫院就診。
對患有肥胖的學生要進行個體膳食指導,鼓勵其多參加體育活動。肥胖防治措施 兒童少年時期發生的肥胖絕大多數屬于單純性肥胖,其發生原因既有環境因素又有遺傳因素。
環境因素:營養過剩是兒童青少年肥胖的最重要原因,吃進去的食物過多,以致使多余的熱量轉變成脂肪,在體內蓄積,同時,又缺乏足夠運動,那么,缺乏運動也是造成兒童少年肥胖的最重要因素。飲食習慣與肥胖密切相關,有人研究,大量吃甜食、動物性脂肪和油膩食物的人容易發生肥胖。主食吃得過多,吃飯速度過快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
醫學家認為,肥胖與遺傳因素有關,主要原因是父母子女同在一個家庭,他們的飲食方式和活動方式相同,而且父母不正確的飲食習慣可以影響后代,那么從小繼承下來的飲食嗜好還很難糾正,如從小愛吃油膩食物的人,往往到了青少年時期還不會改變。
肥胖的預防措施:
1.認識肥胖對機體的危害,肥胖產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提高預防肥胖的知識和能力。
2.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進食量適中,不過飽,為了增加飽腹感,餐前可先吃水果和湯類。少吃糖果、點心等甜食,少吃油膩食物,吃飯要細嚼慢咽,防止狼吞虎咽,兩餐間的零食可以以水果和玉米花一類的小食品來代替糖果糕點。
3.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合理安排作息制度,睡眠時間不要過多,飯后不要馬上看書或看電視,晚飯與上床睡覺之間最好有3小時的間隔。
4.如果已發胖,千萬不要強行采取饑餓療法或減肥藥物來降低體重,這樣會影響青春期正常發育甚至發生青春期厭食癥,應該及時進行飲食成分的調整,如減少主食,限制吃肥肉、奶油、精制糕點、糖果;多吃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瘦肉、雞蛋、黃豆,則不宜減少。
5.加強體育鍛煉,增加熱量消耗,如做減肥體操、游泳、跑步等各種活動。應有一定的運動量,并堅持鍛煉持之以恒,這樣既可增強體質,提高身體抵抗力,又可起到減輕體重的作用。
6.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在中小學有計劃、有步驟地普及學生營養午餐。
脊柱彎曲異常防治措施
1.加強全面系統的體育鍛煉,保證每天堅持“兩操兩活動”尤其是加強軀干肌肉的鍛煉,使各肌肉能均衡發育。
2.加強學校課桌椅管理,做到按學生身高配套使用。
3.從一年級入學抓起,培養學生正確的坐、立、行走姿勢,保證身體正直。
4.提倡雙戶背式書包或兩戶輪換背書包。
5.發現脊柱彎曲,要及時矯治。
篇2:物業綠化培訓:常見病害的識別與防治
物業綠化培訓:常見病害的識別與防治
常見病害有白粉病、青枯病、黑斑病等。
1、白粉病
(1)識別
發生在葉片和嫩枝上,開始時葉片有白色小點,以葉正面為多,小點向四周擴展,形成圓形不規則的霉層,霉層互相連片,覆蓋全葉。發生旺季為3~8月。如管理不當,四季均會發生。
(2)防治:
注意透光,避免栽植過密,早期病葉即可摘除。發病期可噴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0.1~0.3波美度石硫合劑,50%膠體硫50~100倍液,連續三次有較好效果。
2、黑斑病
(1)識別:
葉片被破壞期出現褐色小點,后擴展為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直徑5~10毫米,深褐色至黑色,嚴重時病斑可互相連接成大斑,葉片變黑,脫落或枝死,四季均有發生。
(2)防治:
加強管理,施肥時注意氮、磷、鉀適當搭配,使植株健壯發育,防止植株徒長。栽培處要通風透氣,光照充足,澆水適當,避免過濕。定期噴花保護,噴藥前摘除病葉。藥劑可選用75%白菌清可濕粉劑500~8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粉800~1000倍液,或50%代森胺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幾次較好。
3、青枯病
(1)識別
本病是因細菌侵染植株根、莖引起的病害。幼苗感染后,植株根莖變褐腐爛、以致倒狀,生長盛期植株后,通常地上部分葉片突然失水干枯下垂,根部就腐爛,最后整株枯死,用刀橫切莖或根,可見乳白色或黃褐色的細菌粘液溢出。
(2)防治:
以病期可噴0.2%的高錳酸鉀溶液或者100-200H農用鏈霉素、土霉素、并適當增施鉀肥,用10PPM的硼酸液進行外追肥,可提高病株的抗病力。
篇3:學生常見病與多發病防治計劃和措施
*************
學生常見病與多發病防治計劃和措施
一、
沙眼的防治規劃與措施
1、目標:以每年沙眼患病率為指標??刂粕逞鄣陌l病率。
2、策略:以健康教育為主要手段,向學生傳授沙眼防治知識,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充分利用學校良好的衛生設施和條件,預防沙眼。
3、措施:
(1)健康教育:開展對學生、家長的沙眼防治知識宣傳,采取干預措施改變學生的不衛生行為。提高家庭衛生水平,提倡一人一巾一盆,有條件的要用流動水洗臉,避免交叉感染,以配合學生的沙眼防治工作。
(2)改善衛生條件;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學校衛生設施,做到學生在校有流動水洗手。
(3)治療:定期查治學生,觀察療效,對患病學生的檢查頻率不得少于每年一次。體檢結果應及時通知家長,以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針對沙眼患者,建議其用藥治療,隨時檢查治療效果。
(4)監測:對患病學生的檢查頻率每年一次。體檢結果應及時通知家長,以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采取積極的防治措施降低患病率。
二、學生視力不良(近視)防治計劃
1、背景
近視是指眼睛辨認遠方(5米以上)目標的視力低于于正常。視力低下,裸眼視力低于5.0的一般稱為視力低下。學生的視力低下大部分是由近視而引起的。在視力低下的學生中近視所占的比例較大;小學生中為50%~60%,中學生中為70%~90%,大學生中為90%以上。目前多數學者認為,青少年近視的發生和發展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2、措施
近視的發生原因和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保護視力和預防近視應采取綜合性措施。
(1)合理安排生活制度,限制近距離用眼時間。
(2)重視閱讀、書寫衛生,應教育學生把眼離書本的距離保持在30~35cm之間。避免走路或在震蕩較大的車廂里看書及躺著看書和在光線過強或弱的地方讀寫。
(3)開展體育鍛煉,做好眼保健操。
(4)改善學習環境:學校在每學期開學以前要檢查教室的采光、照明是否充足,不足的應增加人工照明。燈具有損壞的要及時檢修。教室墻避要定期粉刷,黑板要定期刷黑,并使其平整無反光。課桌椅應根據學生身高進行調整,使之符合學生身體,定期輪換學生座位。
(5)定期檢查視力:定期作視力檢查,了解每個學生的視力變化情況,早期發現視力開始下降的學生,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控制近視眼的發生發展。
(6)健康教育:利用多種形式,深入開展用眼衛生及保護視力的健康教育工作,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寫習慣,自覺注意用眼衛生??措娨暟氲揭恍r以后應至少休息5~10分鐘。
三、視力不良防治規劃及措施
貫徹落實《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使近視眼患病率有所下降。
(一)目標:以每年視力不良發病率作指標,控制上升趨勢。
(二)策略:采取以加強健康教育、糾正不良用眼習慣及保證眼保健操時間,加強檢查管理、保證眼操質量。保證每天用眼時間不超過國家規定時間。
(三)措施:
(1)將有關健康教育內容納入學校衛生工作計劃;利用多種形式進行宣傳。
(2)保證室內光線充足,寫字時注意左側采光。
(3)保證每天兩次眼保健操時間,各班有衛生員領操。值周同學及校醫認真檢查。保證眼保健操質量。
(4)黑板墨綠無反射眩光,教師板書要工整,字體不要過?。?厘米)。
(5)定期調換座位,每周一次。
(6)保證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
(7)要求學生做到兩要、兩不要、三個一。
兩要:讀書寫字姿勢要端正,連續看書、寫字1小時左右要休息片刻,向遠處眺望。
兩不要:不要在光線過強或過弱的地方看書、寫字。不要躺著或在動蕩的車廂里看書、寫字。
三個一:眼與書本一尺遠、胸與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3)監測:
每學年定期對學生進行2次視力的監測,并及時統計分析。研究視力不良原因,監測結果及時通知學生和家長。
四、齲病的防治規劃與措施
齲病是學生中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應當引起重視。
1、目標:以學生恒牙齲均、學生齲齒充填率為指標,在原有基礎上有所下降,提高齲病充填率。
2、策略:從學生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學生口腔健康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針對學生群體,采取有效干預措施,增強口腔預防保健服務。
3、措施:
(1)健康教育:將學生口腔保健內容納入健康教育工作劃,向學生傳授齲病與牙周疾病的危害、預防等口腔保健知識,采取干預措施,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2)提高學生的有效刷牙率:刷牙率達100%。提倡氟化物的使用。
(3)推廣使用保健牙刷:使用率達100
%。
(4)齲齒充填:對患有齲齒的學生將體檢結果及時通知家長,以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建議去醫院積極治療。提高齲齒充填率。
(5)監測:每年為學生進行齲齒檢查,監測學生的牙齒情況,發現患病及須要進行窩溝封閉的檢查情況通知家長,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學校每兩年組織治療一次)
五、貧血防治規劃及措施
貧血是學生常見病,近幾年發病率明顯降低,但仍繼續加強健康教育使患發病率控制在最低水平。
1、目標:以學生每年的貧血患病率為指標。積極采取措施,力爭使貧血患病率控制在<1%以下。
2、策略:普及營養知識,改善膳食結構,進行營養干預;集體與個體相結合的指導、治療原則。以預防為主,采取個體治療。有計劃、有步驟地改善學生的貧血狀況。
3、措施:
(1)健康教育:將有關貧血的內容納入健康工作計劃。要針對學生、家長、老師進行宣傳、指導,在現有飲食水平的基礎上,加強平衡膳食的意識。
(2)膳食指導:對在校就餐的學生要加強教育,偏食、挑食等。加強營養午餐的管理工作,要提倡課間加餐,強化食品。指導學生平衡膳食,合理調整飲食結構。
(3)治療:對患病學生的查治頻率不得少于每年一次,學校應將學生,特別是患病學生的體檢結果及時通知家長,以取得家長對健康監測的理解和配合。輕度貧血(血紅蛋白在100-110g/L)的學生,學校應與家長合作,使用以改善膳食為主的治療原則,輔以維生素C、鐵劑等制品和藥物。對于中度貧血(血紅蛋白在100g/L)以下的學生應以藥物治療為主,學校應通知家長去醫院診治,并進行重點觀察。
六、營養不良及肥胖的防治規劃與措施
1、目標;以每年學生營養不良患病率為指標。與此同時應積極采取措施努力控制學生肥胖發生上升趨勢。
2、策略:以宣傳、普及營養知識為主要手段,采取宣傳教育等多種形式,改善學生的不良的飲食行為,提高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在防治營養不良的同時,開展肥胖的防治工作,在宣傳教育的基礎上,加強個體指導。
3、措施:
(1)健康教育;將合理營養的知識納入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對象應包括家長、教師和學生。
(2)合理安排膳食:學校安排有專業知識的人員對學生的膳食進行營養衛生指導。改善在學校就餐學生的膳食。
(3)防治指導:定期查治患病學生,對患病學生的檢查頻率不得少于每年一次。體檢結果應及時通知家長,以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對患有輕度營養不良的學生,學校應與家長合作,進行膳食指導,對患有重度營養不良的學生,學校應通知家長,去醫院就診。對患有肥胖的學生進行個體指導,鼓勵其多參加體育活動。
(4)監測;每年進行一次監測,指標為營養不良患病率。應同時加強肥胖的監測工作。
************
20**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