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班會唱起心中的歌
一、活動目的:
讓學生選唱一些格調高雅的、適合小學生的歌曲,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的感情,堅定他們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的信念,樹立遠大理想。
二、活動準備:
1、錄音機一臺,《我的中國心》、《歌唱祖國》等歌曲伴奏帶、VCD一臺、*廣場升旗儀式和國慶五十周年閱兵式有關碟片若干。
2、黑板上用紅色粉筆書寫“唱起心中的歌”六個大字。
3、課前發動學生收集、學唱革命歌曲和愛國歌曲。
三、活動過程:
師:(提錄音機走上講臺)大家喜不喜歡唱歌?
生:喜歡!
師:呀,都喜歡!老師也喜歡。歌聲,是人們心聲的流露,大家在高興和憂傷的時候都愛哼上一曲。沒有歌聲,就好比菜里沒有鹽,沒有味精,生活里沒有陽光一樣,一切都會顯得枯燥無味。因此,我們需要歌聲,我們應該放聲歌唱。(播放《我多想唱》)歌中唱的大家有沒有同感?
學生:有!
師:很響亮。說明這種情況我們曾經經歷過。媽媽不讓唱,爸爸也阻止,老想著讓我們做題、看書……這是不對的。你們想唱就唱,因為“生活需要七彩陽光,年輕人就該熱情奔放”。但是,唱歌要分時間,看場合。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唱出對我們心靈有益的歌,唱符合我們年齡的歌,唱出我們心中的歌。(手指板書)今天我們的主題班會就是:唱起心中的歌。
師:現在請大家一起唱《纖夫的愛》。一、二、三!
學生:妹妹……(僅兩三個男生喊出“妹妹”二字。大家哄笑。)
師:為什么笑呢?為什么不唱呢?
學生:不適合我們唱。
師:那這首歌適合什么樣的人唱呢?
學生:拉船的人、談戀愛的人。
師:是的?!独w夫的愛》是拉船的人唱的。實際上它反映的是勞動人民在勞動中互敬互愛,體現他們純樸的愛情。這樣的歌當然不適合我們中學生唱。那么,同學們,你心里愛的是什么?是誰?
學生:愛祖國,愛老師,愛爸爸,愛媽媽……
師:好!那么,我們一齊唱《歌唱祖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預備——唱!”(播放伴奏帶和閱兵式實況)
(學生齊唱,歌聲嘹亮,群情激昂。)
師:大家唱得很有氣勢,很有感情!現在,我們請我們班的小歌星A同學為大家獻上一曲,大家歡迎!(鼓掌)
學生A:我為大家演唱一首鄭智化的《水手》!
師:謝謝A同學為我們帶來動聽的歌聲。(鼓掌)大家了解鄭智化嗎?鄭智化是臺灣的歌手,是一位殘疾人,但他并未因自己的身體不健全而自暴自棄,而是勇于同困難作斗爭,歷經無數次失敗和拼搏,終于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歌手。大家再品味一下歌詞:“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誰來談談對這幾句歌詞的理解。
學生B:告訴我們不要怕失敗。
學生C:不要怕挫折,要勇于前進。
學生D:不要被困難所嚇倒。
學生E:一次沒考好不要傷心,下次再努力。
師:對,大家理解得很深刻。就是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敗和挫折而灰心喪氣,因為我們仍有理想,有希望,要勇于為實現理想而拼搏。那么,這種對我們有激勵意義的歌曲能不能唱呢?大家一齊來唱最后幾句吧!
學生:“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
師:現在我們大家都還是少年。那么,我們自己的歌是什么?
學生:《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師:對。大家一起來唱一下?
學生:“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不怕困難,不怕敵人,頑強學習,堅決斗爭,向著勝利,勇敢前進……”
師:這首歌唱出了大家的宏偉志向,滿腔熱情。這樣的歌曲我們應該天天唱、時時唱。我們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我們都有一顆中國心?,F在,老師為大家獻上一曲《我的中國心》。(放伴奏帶)
師:聽了老師唱了以后,我知道有更多的同學想一展歌喉?,F在,我有個主意—對歌!用適合我們唱的歌曲對歌!一、二兩組為甲隊,三、四兩組為乙隊,比誰唱得好,對得多!現在開始!
甲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乙隊:《黨啊,親愛的媽媽》。
甲隊:《祖國啊,我永遠愛您》。
乙隊:《愛我中華》。
甲隊:《媽媽教我一支歌》。
乙隊:《大中國》。
甲隊:《祝福祖國》。
乙隊:《十送紅軍》。
甲隊:《紅旗飄飄》。
乙隊:《八月桂花遍地開》。
師:好,大家唱的都是歌唱祖國歌唱共產黨的優秀歌曲。
這些歌曲時時刻刻激勵著我們,鼓舞著我們。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實現現代化建設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高歌猛進!而我們是祖國未來建設的生力軍,不管在我們的學習、勞動、鍛煉和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們都要去克服它,戰勝它!讓我們攜起手,一起走進祖國的新時代!(班會在《走進新時代》的樂曲聲和*升旗儀式的畫面中結束。)
篇2:了解中國古幣激發愛國熱情主題班會
【構思】
中國古幣是我國和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朵絢麗的鮮花,是人類歷史浩瀚星空中的一條銀河。本主題班會試圖通過對中國古幣的粗略介紹,了解中國古幣的形制和演變,以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認識中國古幣在世界錢幣史上的特殊地位;通過對有關古幣掌握軼事的講述,讓學生受到一次愛國***的教育,以激發學生愛民族、愛祖國的熱情,從而喚起他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把這些化作為祖國兩個文明建設而努力奮斗的動力。
【準備】
(1)召開班干部會,定主旨,定初步方案。
(2)對有關學生進行培訓卜全班學生學唱《龍的傳人》。
(3)分頭做好材料、圖示及實物準備工作。
(4)會場布置:正中大黑板上寫“了解中國古幣,激發愛國熱情”12個大字。兩旁豎寫“自尊自信”‘自強不息”8個字。正中畫一枚古幣圖。兩邊小黑板上分別掛《形制圖》和《例示圖》。
【過程】
(主持人:班長張順娟——甲、副班長張慧群——乙。)
甲:“了解中國古幣,激發愛國熱情”主題班會現在開始。首先讓我們合唱《龍的傳人》。
乙:是的,我們是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在我國遼闊的大地上,我們的祖先早在170萬年前就在此勞動著,奮斗著,不僅繁衍著子孫后代,還創造了燦爛的遠古文化。
甲: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我國文明史上的一串璀璨的明珠、浩瀚宇宙中一條銀河,這就是中國古幣。下面請周怡同學給大家介紹中國古幣的形制。
周怡同學作介紹(指著《形制圖》講)(略)。
乙:接下來由鐘聲同學作有關知識介紹。
鐘聲同學作介紹(指著《例示圖》講)(略)。
甲:下面是詩朗誦,題目叫《一枚五銖幣》。
(4個女生上臺朗誦):
綠銹,歷史的胭脂;裂痕,古國的皺紋。
圓廓方孔,天圓地方的樂土;方穿圓邊,柴方水圓的富庶。
……
乙:一萬多種中國古幣記載著我國古代各個朝代的富與窮、安與亂、榮與恥。下面請王愛芳同學給大家講講。
王:古幣記載著各個朝代的富與窮。以“大泉”錢和‘雞目五銖”錢為例……
古幣同樣記載著社會的安與亂。以王莽時期新莽政權的“契刀”、“錯刀”為例……
古幣還銘刻著民族的榮與恥。以宋室南逃前的“靖康”錢為例……
(王講完,學生齊唱岳飛《滿江紅》中“靖康恥……”幾句。)
甲:同學們,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對中國古幣的情況有了粗略的了解。作為古文化遺產,我們應珍惜它,保護它。下面請大家再聽幾個有關古幣的掌故
(王講魯迅和郭沫若是如何珍愛古幣的。略。)
(孫講一個教授尋覓“宋元廣口鐵母”的事和關于國寶“金匱’一幣的掌故。略。)
(張講關于“圣宋通寶當五錢”及兩枚罕見“壓盛錢”被民間發現并捐獻給國家的事。略。)
甲:同學們,由于我國在近代史上曾深受外國侵略者的蹂躪,我國的古代文化遺產,包括古幣在內,也深受劫難。下面請同學們自由發言,談談你所知道的有關事實。
同學A:我知道我國絲綢之路上的敦煌壁畫就曾多次被外國侵略者殘忍地破壞。他們用大塊大塊膠布狠心地粘去了其中的精華部分,還無恥地在他們國家的博物館中展出。
同學B:還有古代的石佛、石馬等石刻類稀世文物也被他們掠去放在博物館內。
同學C:英法聯軍焚燒了聞名中外的圓明園,帝國主義者曾洗劫了紫禁城,把我國的大量國寶盜走拍賣。真是無恥至極!
同學D:如今也有許多不法分子盜挖古墓,撬竊博物館。他們為了發財,竟然將大批文物偷運給外商,喪盡了國格和人格。
乙:剛才同學們以大量事實作了有力的證明。聽了以后,作為華夏后裔、中華兒女,誰不為之痛心疾首?國恥不能忘,國格不容辱。為此,我們要呼吁:珍愛古幣,珍愛文物;保護文物,人人有責!
甲:同學們,人民幣是我國現行的流通貨幣,它是中華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也應予以珍愛。不允許在人民幣上亂刻亂畫,不要損壞它的尊容。
同學們,我們這個主題班會就開在這里。下面讓我們用《龍的傳人》歌聲來作結束。
(學生齊唱。略。)
乙:謝謝大家。散會。
篇3:愛國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某某,來自08級旅游管理一班。我演講的題目是《因為愛國,所以愛國》。
1.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愛國嗎?(愛……),我知道大家都會說,我愛祖國,相信不管我問誰,誰都會這樣回答,至少不會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坨鳥屎!我不愛她”。我們每個人都標榜自己愛國,但是,有誰能夠回答我究竟什么是愛國嗎?
回答不上來是吧。愛國,顧名思義就是愛一個國家!而國家是由什么組成的呢?無非就是這個國家所管轄的領土以及生活在這片領土上的具有這個國家國籍人。
愛國是一種凝聚力,當冰災、當地震來臨時,中國人牢牢地團結在一起,不得不另世界另眼相看,這就是愛國。伊拉克、阿富汗這樣松散的國家,每個部族只為自己著想而忘了國家的利益,導致領土被無端侵占多年還無動于衷。
愛國是一種犧牲,只有當擁有愛國心的人在國家為難的時刻敢于站起來,甚至放棄自己的生命,革命年代、戰爭時代,多少仁人志士不惜為國家,拋頭,灑熱血,這種愛國熱情是最最崇高的、值得我們尊敬的。
國家是自己的歸屬,如果不愛自己的國家就相當于貶低自己。
2.一直再說愛國,一直在接受愛國思想教育,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可悲的現象愛國整天掛在我們嘴上,但愛國離我們越來越遠,尤其在偏居一隅的郴州,我們感到愛國只是隨便說說,沒有人會當真。在衣食無憂的和平年代,在國家再過們的祖父和我們的父輩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的時候,我們在享受中慢慢淡忘那些愛國熱情。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劣根性:當我們擁有就不再珍惜。于是各種聲音都冒出來了:我為什么要愛國?在物欲橫流的今天,在生存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我自己都顧不上,還談何愛國?我愛國。國家愛我嗎?社會上,那么多貪官,他們是國家的治理者尚且不愛國,我們憑什么愛國?你是一個物欲橫流的年代,大家都想著自己了,誰還會顧得上愛國?有錢人不愛國,憑什么要我們愛國?高級知識分子尚且不愛國,憑什么要我們愛國?社會上那么多人不愛國活得比我們好,我們為什么愛愛國。愛國對我有什么好處?我愛國,國家愛國嗎?就算我愛國,我還是會餓死,還是會凍死,在***年代還是會批斗死?我么究竟為什么要愛國?
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和簡單的邏輯,因為愛所以愛。愛國是一種本能,是沒有道理的。“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經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為什么要愛國,就因為我是中國人,就因為我身體里流淌著已經奔騰了五千年的熱血!中華大地這篇富饒美麗的大地就是我的家,一個連自己家都不愛的是得不到尊重的,我們的一些去國外留學的人,去了就不回來了,這四對中國人的臉呢,他們會說:“這些留學生,一國家觀念都沒有,這些小亡國奴!人家怎么會看得起你呢?這很丟臉,是很難為情的一件事!祖國是我們的根,不管我們走到哪里,祖國就是祖國,那份情感是任何東西都代替不了的,(地震華人捐款)
國家對我們太重要了,你不到國外不知道“祖國”的重要,一個沒有國家的,國勢很弱的人實在太可憐了,太可悲了,華人與狗不準入內的歷史屈辱。三十萬臺同胞慘死日本屠刀下血腥恥辱的不堪回首。
在今天,當韓國在商場公然打出華人謝絕的條幅,打出還我河山的旗幟在吉林集安,延邊或者長白山。甚至名牌大學博士問出中國有沒有春節,有沒有中秋節,還說甲骨文是從朝鮮半島超如中國的,以嘲笑中國來滿足自己的民族自豪感,而國內的媒體還對韓國的報道幾乎都是占美之詞。而不了解情況的國人還對韓國有相當的好感,我感到這是一種極大的恥辱!
中華民族,有太多值得我們自豪的東西,但是我們不自傲,只有希特內這個笨蛋,這個自戀狂才戶認為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才會感觸那么多換擋的事情來。也沒有韓國或者日本人那臭不要臉。
我是中國人我有這份義務和責任去愛我的祖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愛國使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與義務,我們每個同學都應該對生我養我的這片土地懷著深深的熱愛和感激之情。國家需要人才,需要建國的棟梁,國家需要每個人的貢獻,國家希望你學成長大為國效命。我們學習應該是為了我們國家,不是為了自己,只有國家興旺了、強盛了,個人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因為天下興亡使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3.愛國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內容。上世紀初的愛國青年,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浪潮中。三、四十年代的愛國青年,是進行抗日救國的斗爭。五十年代的愛國青年,是參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F代的青年學生,正處和平年代,祖國又正日益強盛起來,我們該怎樣愛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