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傾聽》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方案
活動目的:
1.幫助學生認識傾聽的重要性。
2.體驗不同的傾聽態度和傾聽習慣帶給別人的不同感受,領悟不同的態度和做法在人際關系中的不同影響。
3.對學生進行傾聽訓練,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技巧。
活動準備:課件、故事錄音、視頻、活動要求的卡片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游戲活動:我說你聽
1、請大家聽一個故事,故事中會多次出現“白天鵝”和“黑天鵝”這兩個詞。當聽到“白天鵝”時,女同學起立;聽到“黑天鵝”時,男同學起立。男生起立的同時,女生要坐下;同樣,女生起立的一瞬間,男生坐下。
2、提問:為什么有的同學會在活動中反應既快速又準確?有的同學出錯較多?指名說一說。(因為沒有聽清規則,或者沒有聽清文字的內容而出現錯誤。)
教師小結過渡:通過這個游戲我們發現,只有聽清聽懂才能得到正確的信息,才能反應既快速又準確,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來學會傾聽(出示課題)
誰來說說你理解的“傾聽”是什么意思?(板書:傾聽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解答)
師:傾聽就是認真地聽、用心地聽。
二、傾聽的作用
過渡:為什么要認真地聽,用心去聽呢?傾聽有什么作用呢?你能結合生活中的體驗來談談嗎?(可引導:什么時候需要傾聽,不傾聽會怎樣?如:上課不認真聽課;不仔細聽別人說話,造成誤會等。)
(根據同學總結,適時出示課件:傾聽的作用前兩條:1能獲取信息,學到知識;2能更好地理解對方的意思,避免誤會。)
有同學說,傾聽是對別人的尊重(板書:尊重),其他同學有這樣的感受嗎?我們來進行一個活動,身臨其境去體驗一下。
游戲:你說我聽
1、游戲規則:
請一個同學當A角色--講述者,可以給同學們講一件有趣的事,也可以講講你的煩惱,話題不限。(到室外準備2分鐘)
教室內的同學來扮演B角色--不認真傾聽的人(課件出示要求):當A同學一開口講述,我們將扮演不認真聽別人講話的人,直到老師喊“活動結束”。
具體做法可以按老師發的卡片上的建議去做。(發紅色卡片)
游戲結束后,請講話的A同學談談不被傾聽的感受。
2、請其他同學也來體驗一下不被傾聽的感覺,同桌為一組,一個當A,一個當B,活動開始!
3、談感受
活動結束,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覺。
學生談感受,從學生的談話中總結出傾聽的重要作用。
(出示課件:傾聽的作用后兩條:3是對說話者的尊重;4可以使朋友間的關系更密切......)
談一談小學生在交往中傾聽可以使朋友間的關系更密切,如朋友間分享快樂,傾聽同伴傾訴煩惱......人際交往中有個黃金法則(出示):“像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那樣去對待別人!”
同學們,我們希望別人尊重自己,那我們就要先尊重他人;我們希望自己講話的時候別人認真聽,那我們就要做一個會傾聽的人。既然傾聽這么重要,那我們該怎樣做到更好地去傾聽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或建議。
三、傾聽的技巧
1、師生交流傾聽的方法。
2、(課件出示)傾聽時注意事項
1專注,不東張西望,不做小動作;
2面對說話者,用合適的動作、表情、語言等鼓勵對方說下去;
(播放“魯豫有約”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怎樣做個優秀的傾聽者。)
師:說到合適的表情、動作,老師想給大家看一段視頻。有個訪談節目叫《魯豫有約》,開播近10年了,受到大家的歡迎,主持人陳魯豫可謂是一個優秀的傾聽者。(播放視頻)這位主持人就是陳魯豫,我們來看一下魯豫阿姨是怎樣傾聽的,大家注意觀察魯豫阿姨在傾聽時的表情、動作、語言。這段視頻訪問是超級爸爸,曾經的跳水冠軍--田亮。
師生交流:魯豫阿姨在傾聽的時候,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去學習?
如:點頭,身體微微前傾;適當的提問;適當的表情反應如:微笑。(在與他人交流時,體驗對方的感受,并對對方的感情作出恰當的反應,心理學上叫做“共情”也叫“同理心”)
3不隨意打斷說話者,聽對方把話說完。
除了合適的動作表情語言,傾聽時還需要注意什么呢?請同學們聽個故事(講美國主持人和小男孩的故事)
如果你是小男孩,你當時有什么感受?很欽佩這位主持人,說說原因。
四、反思評測
想一想評一評
剛才我們一起交流了許多傾聽的方法,請同學們想一想:在聽別人說話時,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加強;或者你發現我們身邊的哪位同學很善于傾聽,也可以談一談,讓大家學習一下。
五、練習傾聽
其實傾聽行為也需要不斷練習,這樣才能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下面我們就來運用學到的傾聽方法,來練習一下,做一個善于傾聽的人。
1請一開始上講臺的同學繼續完成剛才的講述,要求同學們做一個善于傾聽的人。(講完給予掌聲)
請這位同學來談一談,與上次相比你有什么感受。
2請同學們兩人一組,一個當講話者,一個做善于傾聽的人;講完后兩個人可以互換一下角色,都來練習做一個善于傾聽的人。
請講述者談談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說一說同伴在傾聽時哪些地方做得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3請同學們談這節課的收獲。
六、教師寄語
這節課,我們通過一些活動會學了傾聽,希望今后大家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能做一個善于傾聽的人,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上帝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個嘴巴,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出示)
愿我們都能做一個良好的傾聽者。
篇2: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
優點“轟炸”
活動目標:學生通過活動,尋找他人的優點,學會欣賞他人,解決如何與人共處,團結合作的問題。
活動過程:
一、導語:
同學們,看你們這一張張可愛的小臉,就如同一朵朵盛開的童子面茶花,如果你肯笑一笑,相信這朵花會開得更燦爛、絢麗,不信,你試試看!
好美!真心希望你們天天快樂,笑口常開!可是,在咱班有不少同學有他們內心的煩惱,而這些煩惱大多來自于同學間的相處,有的甚至提出要求調換同桌、小組。那么同學之間究竟應該如何相處,才能消除煩惱,使自己快樂起來呢?這正是我們今天要來解決的問題。
二、首先,請同學們來欣賞一段散文,看看能否從中受點啟發。
學會欣賞一棵樹
一棵樹,若花不好看,也許葉子好看;花葉都不足觀,也許枝干錯落有致;花葉枝干皆不中看,也許它生的位置很好,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遠遠地看起來,流露出幾分美感。只要你肯去欣賞它,總可以發現它的美。
提問:
1、同學們,這段話什么意思,你怎樣理解它?
2、從這段散文中你受到什么啟發?
三、那我們為什么要學會欣賞,欣賞又有何作用呢?
四、所以,教師希望你們首先要學會欣賞他人,那到底應該如何欣賞一個人呢?老師這兒有幾種行為,請同學們談談你怎樣欣賞他們。
(1)小剛趁同桌不注意,悄悄地取走了她放在書包里的十元錢后聽老師分析這種行為的危害性,他又悄悄地將錢放回原處。(生答略)
師點評:欣賞也是有原則的,小剛偷拿別人的錢,這種行為極不道德,我們不能欣賞;小剛通過自我教育,知錯改錯,這一點值得我們欣賞。
(2)考試卷發下來了,欣欣得了“優”,他十分開心,而麗麗呢,只得了個“良”,她十分難過,傷心地哭了。(師問:你欣賞誰?欣賞他哪一點?)哭過之后,麗麗擦去臉上的淚水,面對自己做錯的題,她重新思索,實在弄不明白的,她又去請教欣欣,欣欣呢,也沒嘲笑麗麗,而是耐心地為她講解,一遍又一遍,直到麗麗真正明白為止。(師問:請問你們怎樣欣賞他們?)
五、看來同學們的認識也有所提高,那我們就來看看身邊的同學,從他們身上發現閃光點,來欣賞他們,優點大家說,來個優點“轟炸”如何?誰先來說。
1、單個同學舉事例說明,師請被欣賞的同學談感受,談體會。師適時恰當點評。例如,讓學生自悟出,欣賞他人也是自己學習、進步、提高的過程,你尊重、理解別人,就會得到別人的友情,你就會覺得快樂;欣賞別人的同時,也要欣賞自己,悅納自己。
2、邀請幾位同學做嘉賓上場,請大家來欣賞他們,幫他們找優點,師請嘉賓談感受與體會。
師點評:被人欣賞是一種快樂、幸福,能找到自信,會更加努力。
3、小組內交流,互相欣賞。
請兩個小組上場,演示如何互相欣賞。師點評。
六、同學們找的優點還真不少,優點“轟炸”了我們班,大家說也說不完,其實“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只有學會欣賞別人,才會包容他人的缺點,變得寬容,欣賞別人的優點,提高完善自己。欣賞別人,被人欣賞同樣快樂。只有這樣,你才能與人相處愉快。
七、是啊,看來欣賞的確是具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聽老師閱讀:
《欣賞是一種神奇的力量》
細細地欣賞自已周圍的人與事,
你會發現生活本來就很美好。
欣賞是一種神奇的力量,
它會沖洗掉你內心的嫉妒和煩燥。
你能欣賞別人學業的精湛,
你的成績也會步步提高;
你能欣賞別人品格的純正,
你的心胸也會像大海一樣掀起波濤。
你能欣賞大地的每一道晨曦,
你的心情就會被彩云圍繞;
你能欣賞天空中的每一絲細雨,
你就會有一個明凈而清新的頭腦。
你能欣賞自己點點滴滴的進步,
你的前程就會被金色的陽光籠罩;
你能欣賞父母遺傳給你的各種特點,
你就具有世界上最賞心悅目的容貌。
欣賞是一種神奇的力量,
它使你充滿自信,永不煩惱;
欣賞是一種神奇的力量,
它使人鐵人生更絢麗,生活更美好!
師總結:
這首詩真正道出了欣賞的作用,希望你們從小學會寬容,學會欣賞,培養廣闊的胸襟,學會與人共處,團結合作,將來才能成就一番事業。人生難免會遇到幾種煩惱和困難,希望同學們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快樂的心情,才能有信心,有勇氣去戰勝困難。世界上風光無限美好,等著你去欣賞,古今中外文化淵博,等著你去欣賞,希望你們笑對人生。
篇3:大學生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總結
大學生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總結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德育的基矗同時,社會轉型期出現的一些問題,也成為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剛進校的大學生,面臨適應大學生活的巨大挑戰,特別是心理方面出現諸多的不適應,有針對性的做好大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結合我校的要求和我系特點,我班開展了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現將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總結如下:
一、活動背景:
大學確是一片嶄新的天空,這里的生活有著與高中時代截然不同的自由自在,多姿多彩,但這并不是事情的全部。據調查,在我國,存在一定心理困惑及輕度心理障礙的大學生比例高達25%—30%,而長期以來,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咨詢、講座、宣傳展等方式來幫助廣大同學,這些方式已不能滿足廣大同學的要求。因此在今年“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日來臨之即,我院心理健康中心特組織開展心理主題班會活動,讓心理走進班級。
活動目的:
面對新的適應,我們需要的不是逃避或害怕,而是要以如上心態來探求大學新生的適應性問題有哪些,原因是什么,應該怎樣對待,怎樣更好地走過這段新生活的心理適應期,更好地實現新的平衡,促進新的發展,普及精神衛生常識,提高大學生認識和防治精神疾病的意識,宣傳科學有效的精神衛生疾病知識,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學會自我心理調適,提升心理素質,達到新的成長。
三、主題明確,針對性強
“徜徉心海,沐浴陽光”這一主題,傳播心理健康知識,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注重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增強大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團體意識。我們主要介紹以下案例:
1、心理健康知識
2、你適應大學生活了嗎
3、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心態去對待大學生活
四、學生互動,形式多樣
在本次主題班會教育中,我們為了提高教育的效果,我們采用學生互動的模式,以游戲的形式表現,在游戲的過程中增強集體榮譽感和班級團結意識。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班會氣氛,大家在娛樂的過程中無形的增強了自身素質,增漲了心理方面的知識
我們也注重發揮大家主觀能動性,大家積極參與相關問題,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潛力,大大提高我們班會的效果?;拥男问?,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教育更直接。
五、準備充分,效果明顯
班會前,主持人首先必須掌握有關知識,預測班會開展的基本情況,為班會成功的召開做好充分的準備。通過班會,同學們對于“如何調節良好的心態,如何和周圍的同學們進行心理上的溝通和交流,如何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環境的關系”等方面都有了更好的認識。
總的來說,這次的班級活動,結果我還是滿意的。雖然說此次活動還是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不過這也激勵了我和我的搭檔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同時更堅定了我們辦好下次心理主題班會的決心。
六、活動總結
大學生是寶貴的資源,是一個國家未來的棟梁,作為社會活動的主要推動力量,大學生不僅要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還應鍛造健康的心理。大學生的心理正趨向成熟,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大學生的情緒不甚穩定極易產生心理矛盾,心理沖突,因此大學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優化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人格成熟,而人際關系又是組成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為此我們班召開此次班會,讓更多的同學樹立健康的心理意識。在此班會的目的是豐富本班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教授同學人際交往的技巧。促使本班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價值和意義,讓本班學生充分認識到接受心理咨詢讓本班同學自我調節,采取有效途徑解決心理問題的意識,解答一些同學生活和學習中的實際問題,增強班級凝聚力,本次班會對于破除同學對心理問題及心理咨詢的誤解,讓同學們能正確對待心理問題及心理咨詢,幫助同學們樹立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有重大意義。
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