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學科賽課觀課有感
**省第四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學科賽課活動于上周落下帷幕,但活動帶給每一位參與者的感覺與思考一直在延續,每位參賽選手都在對自己的課堂設計和教學行為進行反思。身為親歷者和評委之一,這些日子腦海里時常閃現出賽課的一些片斷,尤其是一些可以彌補的遺憾之處,思考著當老師們已經掌握了心理健康課的基本格式和操作技巧,明確心理健康課的教學目標之后,我們應該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
這次全省賽課的主題是學習心理輔導,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學習輔導心理課的賽課,探索學習輔導之路,提升學習心理品質。共有來自全省各市縣的26名年輕選手參賽,高中階段和義務教育階段各13節課。評委們對26節課的總體評價都不錯,共同的優點是,26位選手的課堂基本功都很扎實,教學撰寫比較規范,教學過程基本按團體輔導的流程設計,目標確定符合《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教學過程師生互動和學生參與度高。最大的亮點有四,一是教學內容和活動選擇為教學目標服務,主題清晰明確;二是課堂教學注意聯系學生實際,服務學生當下的學習生活,體現學以致用;三是教學形式融入時尚元素,富有創新意識,激發學生興趣,讓人眼前一亮;四是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增加學生參與感和體驗,從做中學。
這些年輕老師的課,有的如行云流水,潤物無聲;有的酣暢淋漓,感人至深;有的溫婉可親,諄諄善誘;有的平淡樸實,中規中矩??芍^八仙過海,可顯神通。
我以為,老師的功力有高下之分,技術有運用有熟練與否,經驗有多寡之別,但風格沒有優劣,每一種風格都可以成就美好的課堂。
以我參與評審和觀摩的13節義務教育階段的心理健康課為例,雖然有上述的四大亮點,但我總感覺大多數的課堂還缺失了什么。大部分的課堂教學只是停留在知識或技能的傳授,停留在教學技術和技巧的運用,停留在技術層面的表達與創新。老師們更關注的是如何運用教學技巧創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如何達成教案上所列出的三維目標。
而我對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的安全和溫暖有更高的期待,我更關注的是課堂氣氛是否溫暖?更關注老師的課堂回應是否有一份體諒與關懷?溫暖課堂是我所追求的理想課堂環境。從13節義務教育組的心理健康課中,我捕捉了幾個與溫暖相關的片斷:
片斷一:“請把你們可愛的小臉轉過來。”——配合老師一臉燦爛的笑容,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喜愛之情,學生也是醉了。相信這樣的提醒一定會讓學生心悅誠服的。
片斷二:“哇,你們太棒了,這樣的創意我都自愧不如,你們是怎么做到的?”老師對學生的練習答案發出的贊嘆。如此獨到具體的贊美是專屬于答案提供者的,這樣的贊美自然令人信心倍增。
片斷三:“我聽到你的聲音了,我想讓你分享給大家。”老師走到學生身邊,邊說邊用眼睛鼓勵他,并擺出邀請的手勢。
片斷四:“完成任務的同學請作坐姿告訴我——看到了,坐姿很端正。”這樣的提醒很溫馨很有默契感。
片斷五:課前的師生互猜動作表情,老師夸贊學生“你們太厲害了!把老師的動作和表情全猜對了,我給你們32個贊!”。這樣由衷的肯定,很鼓舞人也能迅速拉進師生距離。
片斷六:“想好的同學請用眼神和表情告訴我”。這樣體貼的提醒就很暖心。
片斷七:“請10號同學起來回答”——相對于干巴巴的座號數,一個個鮮活的名字更能直抵人心。如果老師此時能走學生面前,低聲請教學生的尊姓大名之后,叫出學生的名字邀請他(她)回答,那學生會感覺到一份尊重與溫暖。
我以為,溫暖的課堂表現在課堂的每一個細節中,首先,要擬訂一個溫暖的課堂契約,讓學生學會尊重和聆聽課堂上的每一次分享;每當有同學回答問題或分享經驗之后,可邀請其他同學回應,把大家聆聽到的反饋給分享者。第二,傳遞溫暖情緒。情緒是有感染性的,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中如沐春風,教師要始終保持微笑、溫情和暖語,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愉悅與喜愛。第三,全身心與課堂同在。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用眼神與全班同學交流,敏銳覺察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捕捉到學生表情和言行,并及時給予回應。第四,問題設計與回應要貼近學生。問題要能廣開言路。與其讓學生談談感受,不如請學生說說他們看到什么、發現什么,更能讓學生有話可說?;貞獣r,表揚要具體,要善于發現每一個答案的價值,體諒學生理解的局限,溫婉提醒其提升的空間。當學生的答案不是正確答案時,可否告訴他(她),他(她)的答案其實也很有意義,比如他的勇氣可嘉,他的思路給大家提供的啟發等,讓學生感受到發現錯誤也是有價值的。
關于尋找溫暖課堂的行動已列入我的卓越教師工作室研究課題中,希望有更多的老師能自覺行動起來,從做一件讓堂課溫暖的事開始,比如微笑、聆聽、叫出學生的名字等,讓我們的課堂如春風般溫暖和煦。
篇2: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學科賽課觀課有感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學科賽課觀課有感
**省第四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學科賽課活動于上周落下帷幕,但活動帶給每一位參與者的感覺與思考一直在延續,每位參賽選手都在對自己的課堂設計和教學行為進行反思。身為親歷者和評委之一,這些日子腦海里時常閃現出賽課的一些片斷,尤其是一些可以彌補的遺憾之處,思考著當老師們已經掌握了心理健康課的基本格式和操作技巧,明確心理健康課的教學目標之后,我們應該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
這次全省賽課的主題是學習心理輔導,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學習輔導心理課的賽課,探索學習輔導之路,提升學習心理品質。共有來自全省各市縣的26名年輕選手參賽,高中階段和義務教育階段各13節課。評委們對26節課的總體評價都不錯,共同的優點是,26位選手的課堂基本功都很扎實,教學撰寫比較規范,教學過程基本按團體輔導的流程設計,目標確定符合《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教學過程師生互動和學生參與度高。最大的亮點有四,一是教學內容和活動選擇為教學目標服務,主題清晰明確;二是課堂教學注意聯系學生實際,服務學生當下的學習生活,體現學以致用;三是教學形式融入時尚元素,富有創新意識,激發學生興趣,讓人眼前一亮;四是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增加學生參與感和體驗,從做中學。
這些年輕老師的課,有的如行云流水,潤物無聲;有的酣暢淋漓,感人至深;有的溫婉可親,諄諄善誘;有的平淡樸實,中規中矩??芍^八仙過海,可顯神通。
我以為,老師的功力有高下之分,技術有運用有熟練與否,經驗有多寡之別,但風格沒有優劣,每一種風格都可以成就美好的課堂。
以我參與評審和觀摩的13節義務教育階段的心理健康課為例,雖然有上述的四大亮點,但我總感覺大多數的課堂還缺失了什么。大部分的課堂教學只是停留在知識或技能的傳授,停留在教學技術和技巧的運用,停留在技術層面的表達與創新。老師們更關注的是如何運用教學技巧創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如何達成教案上所列出的三維目標。
而我對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的安全和溫暖有更高的期待,我更關注的是課堂氣氛是否溫暖?更關注老師的課堂回應是否有一份體諒與關懷?溫暖課堂是我所追求的理想課堂環境。從13節義務教育組的心理健康課中,我捕捉了幾個與溫暖相關的片斷:
片斷一:“請把你們可愛的小臉轉過來。”——配合老師一臉燦爛的笑容,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喜愛之情,學生也是醉了。相信這樣的提醒一定會讓學生心悅誠服的。
片斷二:“哇,你們太棒了,這樣的創意我都自愧不如,你們是怎么做到的?”老師對學生的練習答案發出的贊嘆。如此獨到具體的贊美是專屬于答案提供者的,這樣的贊美自然令人信心倍增。
片斷三:“我聽到你的聲音了,我想讓你分享給大家。”老師走到學生身邊,邊說邊用眼睛鼓勵他,并擺出邀請的手勢。
片斷四:“完成任務的同學請作坐姿告訴我——看到了,坐姿很端正。”這樣的提醒很溫馨很有默契感。
片斷五:課前的師生互猜動作表情,老師夸贊學生“你們太厲害了!把老師的動作和表情全猜對了,我給你們32個贊!”。這樣由衷的肯定,很鼓舞人也能迅速拉進師生距離。
片斷六:“想好的同學請用眼神和表情告訴我”。這樣體貼的提醒就很暖心。
片斷七:“請10號同學起來回答”——相對于干巴巴的座號數,一個個鮮活的名字更能直抵人心。如果老師此時能走學生面前,低聲請教學生的尊姓大名之后,叫出學生的名字邀請他(她)回答,那學生會感覺到一份尊重與溫暖。
我以為,溫暖的課堂表現在課堂的每一個細節中,首先,要擬訂一個溫暖的課堂契約,讓學生學會尊重和聆聽課堂上的每一次分享;每當有同學回答問題或分享經驗之后,可邀請其他同學回應,把大家聆聽到的反饋給分享者。第二,傳遞溫暖情緒。情緒是有感染性的,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中如沐春風,教師要始終保持微笑、溫情和暖語,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愉悅與喜愛。第三,全身心與課堂同在。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用眼神與全班同學交流,敏銳覺察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捕捉到學生表情和言行,并及時給予回應。第四,問題設計與回應要貼近學生。問題要能廣開言路。與其讓學生談談感受,不如請學生說說他們看到什么、發現什么,更能讓學生有話可說?;貞獣r,表揚要具體,要善于發現每一個答案的價值,體諒學生理解的局限,溫婉提醒其提升的空間。當學生的答案不是正確答案時,可否告訴他(她),他(她)的答案其實也很有意義,比如他的勇氣可嘉,他的思路給大家提供的啟發等,讓學生感受到發現錯誤也是有價值的。
關于尋找溫暖課堂的行動已列入我的卓越教師工作室研究課題中,希望有更多的老師能自覺行動起來,從做一件讓堂課溫暖的事開始,比如微笑、聆聽、叫出學生的名字等,讓我們的課堂如春風般溫暖和煦。
篇3:學羅文做羅文讀加西亞的回信有感
學羅文 做“羅文”——讀《加西亞的回信》有感
100多年來,《加西亞的回信》一書在全世界范圍內以不同的方式廣泛流傳著,書中所推崇的有關敬業、忠誠、勤奮、尤其是主動性的道德意識,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F在,此書終于又譯成中文,并做為一個“合格的信使”的理念引進了中國。
完成“需要完成的使命”,再完成“應該完成的使命”,這才是圓滿地完成了使命,這就是羅文意識,也是一個合格的信使應有的意識。這種意識,真正體現了一種忠誠、主動的職業道德品質,無論在什么時候,這種意識和精神都是值得倡導的,不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企業也需要這樣的人,這樣的人永遠值得我們大家贊賞和學習。
可以看到,現在企業中仍然都有那么一部分人對自己所獲得的待遇極不滿意,他們經常抱怨、懈怠、冷漠乃至麻木。造成這種局面的直接原因,主要還是來自于員工自身缺少一種獻身、忠誠、敬業和勤奮工作的良好品質,更缺乏其應具備的主動精神。也許此刻我們中的一些人正經歷著種種不如意,也沒有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業績,但這些都并不十分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每天都努力工作了嗎?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換一種方式想想,有時痛苦和挫折同樣也都是一種營養,一樣會豐富你生命的年輪。身為一名員工,你應該學會去克服自身的懶散、消極、懷疑、抱怨、懈怠、平庸、碌碌無為和缺乏責任心等缺陷。如果你將你對企業和職業的忠誠、敬業、責任心、主動性充分地發揮出來了,那么,你就將會在你今后的職業生涯中立于不敗之地。
我覺得書中表達的除了誠信、主動、忠誠之外,還有一種對自己工作的執著性和為完成目標是否愿意付出艱辛勞動的奮斗精神,世上可從來沒有不付出一定的努力就能圓滿的事情。
完成工作任務還需要學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學會科學的管理和不斷的改進。羅文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歷經了萬千磨難,憑借了其良好的綜合能力取勝的。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進一步懂得,一個項目的運作永遠是一個整體行為,它的成功與否離不開每一位員工的努力工作。我們每一位員工都應該有這樣一個意識,員工之間必須是團結的、相互信任和配合的,只有這樣才能完成好我們的工作項目,才能使我們的隊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也是通過這次***經理倡導公司員工對《加西亞的回信》一書的學習,堅定了自己做人的原則,今后一定要使自己像書中的羅文中尉那樣,做一個“合格的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