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風采老師先進事跡(一)
副校長,82年參加教育工作,99年參加南師思想政治(學校德育方向)研究生課程班學習,已結業。一直從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擔任高三畢業班教育、教學工作十余年,教書育人成績顯著。連年獲鎮政府、鎮教育基金會嘉獎,并被市教委、教研室領導指定在全市會議上介紹班級管理、學科教學經驗。擔任長橋片政治學科片長,市教研室政治中心組成員,吳中區教育學會吳中政治教學學會秘書長,甪中兼職教科研員,積極開展工作。
承擔了蘇州市級課題《農村普高女生情感意志的培養研究》,既是該課題的主要組織者,也是該課題的具體實施人員,執筆完成了課題的研究方案和課題報告。課題報告被評為吳縣市優秀教科研成果二等獎、蘇州市三等獎。課題報告發表于《江蘇教育研究》(增刊),并在蘇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議上印發交流,“其研究情況和成果受到與會者的關注?!?/p>
參與了學校綜合課題江蘇省立項課題《以葉圣陶教育思想指導普通高中綜合課程改革實踐研究》的教科研工作,負責課題的籌劃、組織、理論與實踐的指導工作。
名師風采老師先進事跡(二)
男, *黨員,大學本科。99年蘇州大學“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生課程班結業。甪直中學教務處主任。
19*參加工作,任教高中歷史教育。教過8屆畢業班。97年撰寫的研究性學習教改論文獲全國一等獎、98年撰寫論文獲陜西師大歷史系組織的第二屆全國中學歷史論文評比二等獎;20**年學科論文獲江蘇省歷史論文評比一等獎;2000-20**年撰寫論文蘇州市級獲獎4次;20**年蘇州市中學歷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二等獎1次;在吳縣市優質課評比、教學基本功、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4次、二等獎3次。輔導的學生在全國中學生歷史大獎賽中獲全國高中組二等獎、三等獎各一次。97年全國“中華歷史文化巡禮”征文比賽中獲全國二等獎2次;三等獎2次;輔導學生在“江蘇省中學生歷史研究性學習方案”評比中獲一等獎;輔導學生在吳縣市首屆環保小論文評比中獲高中組一等獎。
開始教科工作以來承擔區級“高中歷史誘思互動整體化課堂教學實踐研究”,參與省級課題“以葉圣陶教育思想指導高中綜合課程實踐研究”二課題均已順利結題?!皻v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省級課題正在進行之中。在各級各類報刊雜志m.airporthotelslisboa.com上發表文章14篇,其中省級7篇。參與編寫教輔用書《高考一本通》、《高考考霸系列一歷史分冊》、《名師導學高一、二分冊》等九本。98年被吳縣市人事局、教育局授予“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20**年獲吳中區首屆“教壇新秀”稱號、“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個人”稱號,20**年被吳中區教育局授予“高中歷史中青年教改帶頭人”,20**年吳中區優秀教務主任。
名師風采老師先進事跡(三)
男,大學本科、高級教師。03年南京師范大學“英語教育”研究生課程結業?,F攻讀于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專業碩士學位。先后任甪直中學年級組長、政教處副主任、教務處副主任。
自*工作以來,多年任教畢業班教學工作,并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先后培養了蘇州市文科狀元和吳中區文科外語類狀元,在教學中能循循善誘,不斷探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分管04屆高三畢業班工作,并取得較好成績。同時又狠抓課外輔導,任教學生多次在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獲獎。堅持以科研為先導,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并先后在省級、全國刊物上發表。98年被評為吳中區優秀班主任,01年被評為吳中區優秀德育工作者,03年被授予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個人,04年被吳中區教育局授予“吳中區英語學科教改帶頭人”。
名師風采老師先進事跡(四)
男,1971年3月出生,大學本科。教務處副主任。在教育一線工作了13年,多年來連任初、高中畢業班,在高考、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在教學中不斷進取、銳意創新、與時俱進,始終以教育事業高于一切的思想來嚴格要求自己。平時不斷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得失、經驗,撰寫了《素質教育的一方陣地--點擊閱讀材料》、《課題研究的實踐及其體會》等十幾篇經驗總結或論文在省、市級刊物、雜志發表或獲獎。參加江蘇省級課題《以葉圣陶教育思想指導普通高中綜合課程改革實踐研究》的研究工作。參加編寫了《名師導學叢書--物理》、《新課程導學訓練》等書籍。01參加江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基礎教育計算機示范網培訓、01獲吳中區評課選優二等獎、03獲江蘇省奧林匹克中級教練員、03年獲吳中區物理學科評課選優一等獎、03年獲蘇州市物理學科評課選優二等獎、03年獲吳中區教育技術選進個人、04年被吳中區教育局授予“高中物理中青年教改帶頭人”。
篇2:教學新秀、骨干教師、名師評選及管理辦法
學校教學新秀、骨干教師、名師評選及管理辦法
為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實施名師帶動戰略,充分發揮我校教學能手,骨干教師的作用,鼓勵廣大教師立足崗位,奮發有為,做專家型教師。經學校研究決定,特制定骨干教師及名師評選辦法及管理方案:
一、基本條件
1、模范的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有關教育教學法規,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實驗中學,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2、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政治、業務活動;服從領導、團結同事、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具有較強的教育科研意識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內在要求。
3、具有組織管理教育教學和指導學生的能力,具有擔任班主任,指導課外活動或執教活動類課程的能力。
4、學歷達標,年度考核在稱職以上,教學常規檢查合格。
5、無體罰、變相體罰學生及違法違紀事件和重大教育責任事故。
二、各類教學能手評選辦法
(一)教學新秀評選辦法
條件:1、任教期限三年以內,但能較好地履行崗位職責,見習期已滿的教師。2、教學常規檢查達到基本要求,積極參加集體備課,無誤課現象。3、教學成績達到學校同年級同學科平均水平。4、年度學生評教滿意率在85%以上。5、具有撰寫教育教學科研論文和執教校級公開課的能力。
評選辦法:每年度11-12月份由教導處舉辦新教師賽教活動,由教研組推薦參加,課型為新授課,教研組長任評委,對優勝者獲教學新秀稱號,按先進教師對待。
(二)骨干教師
條件:1、具有6年以上教學實踐(含6年),有兩屆高三教學經驗,具有較高的教學理論水平和實際教學能力。2、常規教學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任備課組長或在集體備課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3、能熟練掌握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材,教學成績在校名列前茅。4、年度學生評教滿意率在90%以上。5、獲區級賽教名次,參加過區級以上教學論文交流或在市級以上報刊發表。6、所任班主任的班被評為校級以上先進班集體。7、在學校教育、教學、科研和集體備課中能獨擋一面;能出色的完成學校所交給的具體工作。8、能夠承擔校級以上(含校級)教育科研課題研究或獨立承擔重要部分的研究任務。
評選辦法:1、骨干教師評選每年度4-5月份由教導處舉辦,采取聽評課、論文交流等方式選舉產生,每屆任期三年。2、初評:采用個人申報,教研組推薦的方法。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組內初評。根據學校制定的骨干教師評選標準,對參評教師進行計分、排名,填寫《骨干教師申報表》并附上有關獲獎證書復印件,報學校確定參加復評的教師。3、復評:學校成立由校長任組長的評審工作領導小組,評委由校委會及部分名師、高級教師組成,根據復評成績確定骨干教師。4、課堂教學講課課型為復習課或講評課。
(三)名師
條件:在滿足骨干教師的基礎上,1、獲市級以上教學能手或骨干教師。2、獨立承擔課題研究或在其中擔任重要部分的研究。3、在市級及以上刊物發表論文。4、對教育教學某方面進行專項研究,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并在區內外有較高知名度。
認定方法:學校成立由校長任組長的評審工作領導小組。評委由校長決定。評審辦法同骨干教師。每兩年舉辦一次,每屆任期5年。
三、骨干教師、名師管理辦法
骨干教師和名師要根據學校安排,承擔新教師的指導任務,負責為青年教師傳授教學方法和經驗,所指導新教師教學成績在備課組居中游以上。
骨干教師和名師要根據學校安排,擔任備課組長或教研組長,每學期聽評課必須在20、30節以上,積極引導教師參與教研教改。
每學期舉行一節公開課或觀摩課教學。每學年要進行一次教學經驗交流或學生學習方法指導活動。承擔一項教改課題,每學年要寫出具有一定價值的課改總結。
及時總結經驗,每學期至少有一篇有份量的文章,在學校教研活動交流或在正式報刊上發表。
所任學科教學成績分必須名列前茅。
不能履行職責或有教學事故或年度考核不合格或公開課滿意率較低隨時取消資格。
四、待遇
認真履行教學能手和骨干教師的職責和義務的,享受如下待遇:
1、骨干教師:學校授予“骨干教師”稱號,頒發證書,在年終考核、職稱評聘中進行量化加分,享受中級教師待遇,且每月享受50元學習資料補助。
2、名師::學校授予“名師”稱號,頒發證書,在年終考核、職稱評聘中進行量化加分,享受該級教師待遇,且每月享受100元教育科研經費。
3、評審小組每學期根據骨干教師和教學能手履行職責情況,兌現相關待遇。骨干教師、教學能手若不能履行責任和義務,每學期經評審小組研究,取消其榮譽稱號和相應的待遇。
4、本制度解釋權在校委會,由教導處負責落實。
篇3:第三中學名師工程實施方案
第三中學“名師工程”實施方案
一、宗旨:
適應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發展要求,為把我校辦成新時期的名校,經校務委員會擴大會議研究決定:從現在開始,在我校中青年教師中實施名師培育工程。經三至五年的培養力爭打造20名新名師,全面提升學校的知名度。
二、培育對象的產生辦法:
個人申報,教研組推薦,校務委員研究確定。
三、培養方式:
1.集中學習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新理論,新經驗,新方法,以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2.校內拜師:每位培養對象拜一位校內現有名師為師,全程跟蹤學習。
3.外出學習和提高:每學期集中20天左右時間把培養對象送到北京、上海等地友好名校學習深造。
4.每年度按學科帶頭人標準進行考核、檢查。
四、培養周期和預期目標:
1.三至五年為一個周期。
2.預期目標:
?、俚谝荒甏蚧A:培養對象的教育教學理念有大的提高,課堂教學方式有新的突破,教學科研資料搜集工作進展良好。
?、诘诙瓿跻姵尚В号囵B對象能在校內外進行新教育教學思想觀念的宣講活動,公開課有探索示范作用,參加包頭市、自治區賽講活動成績優秀,教學科研進入整理資料,小有成果階段。
?、鄣谌昊境擅撼蔀榘^市、自治區、國家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先進教育工作者,探索成型具有自己特色的課堂教學新模式,教科研成果獲得自治區級以上獎勵或能在國家級報刊上公開發表,在包頭市、自治區學科范圍小有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