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副總經理日常工作培訓
幫助文件
(一)什么是管理
(二)管理有哪些內容
(三)管理提示
(四)工作方法
(五)有效下達命令的技巧
(六)管理者常犯的致命錯誤
幫助文件
(一) 什么是管理?
●管理就是通過計劃、組織、協調、控制、激勵、領導等方式來整合企業的人、財、物和信息等資源,以期達成企業設定目標和利潤的最大化。
●管理包含“管”和“理”兩個方面,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設計公司或部門的運作思路,讓下屬按你設計的思路去做,并指導、協調、監督下屬做好工作。
“管”:是檢查、監督與控制。
“理”:是理順(設計)、指導與服務(協調)。
(二) 管理有哪些內容?
企業管理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各方面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總經理須系統性考慮才能理清思路。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規模、不同的時期管理的著重點不同,以下列出的是企業管理者在管理中不可忽視的內容,其中有不少的內容是相互交叉需要銜接的,有些內容視企業的實際情況還應再進行細化分解。
●組織管理:制定組織管理架構(部門、崗位),理順各部門的職能和各崗位的職責任務(做什么、負哪些方面的責任)和工作權限(權限應與責任對應),崗位定編,人員的崗位定位。
●人事事務管理:招聘、錄用、任免、離職、勞動合同簽訂、薪酬調整、獎懲操作、員工申訴和建議處理等方面的工作程序,人事檔案及員工信息的管理。
●培訓管理:人力資源現狀分析,人力資源開發規劃,培訓計劃的制定,培訓方案的審批與實施、評價。
●激勵管理:薪酬的設計,獎懲規定,績效評估的設計與實施,激勵的設計與實施,公司福利政策的設計與實施。
●決策管理:須決策事項的決策程序與權限。
●投資管理:投資方案的評審、決策、實施、監督、評估。
●目標管理:目標的制定、分解的程序,目標達成的檢查與監督、評估。
●計劃管理:計劃制定的程序,計劃達成的檢查、監督與評估。
●規則制定管理:規章制度、工作程序/流程(怎樣做)、工作標準(做的標準)的制定的程序。
●財務管理:國家、地方稅務相關法規的收集與熟悉,會計核算規定,經營數據報告,成本分析,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監督,經濟合同履行監督,應收、應付款的跟蹤與報告,合同、賬冊保管。
●資金管理:現金保管,資金使用審批流程,開支報銷程序。
●成本管理:成本控制體系的設計,經營情況的成本分析,預算的制定與分解,預算執行情況的跟蹤與控制,開支權限的設定。
●資產管理:資產登記,生產設備、辦公設備的借還或調配程序,資產盤點。
●物控管理:物品申購程序,進出倉程序,倉庫臺賬建立,定期盤點規定,倉庫物品標識、堆放和安全的管理。
●會議管理:例會制度,會議的議事規則、會議紀律等,決議傳達與落實情況監督。
●信息(資訊)管理:各類信息對各崗位人員的知情權限,信息、數據傳遞與控制,保密制度。
●文件資料管理:文件閱批流程,公司的行政文件、合同的格式與編號,公司發文的審批程序、文件查閱的程序、行政管理文件、公司檔案資料的歸檔、編號、保管,員工檔案的編號與保管、查閱程序,電子文檔的分類歸檔與查閱權限,技術資料、生產過程記錄的存檔,財務單據、會計賬冊的保管與查閱程序,經濟合同的保管與存檔,固定資產(公司物業、生產設備、辦公設備等)資料的保管,供應商、客戶資料的整理與歸檔。
●印章管理:印章的保管,印章刻制、使用的規定與監督。
●標識管理:企業商標、產品商標的注冊、宣傳,文件格式,工服樣式。
●合同管理:合同的格式范本、合同簽訂的程序、合同本的保存、合同履行情況的跟蹤等。
●危機管理:危機小組的建立,危機分析與預案,危機改善與控制。
●項目管理:項目可行性分析,項目班子的組建,項目管理激勵方案,項目實施方案,過程跟蹤、控制,項目完成驗收、分析、激勵落實。
●技術管理:技術規程的制定與執行監督,技術方案的確認程序,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與采用,專利申報與推廣,科技評獎申報,技術數據的保密,技術資料的保管與歸檔。
●質量管理:質量標準的制定(或采用)與宣貫(交底、培訓),質檢儀器的檢測規定與監督,工序流程,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質量檢驗程序的制定與實施監督,產品質量分析及改善措施。
●設備設施管理:設備設施保養制度與落實跟蹤。
●安全管理:現金保管與攜帶規定與監管,生產現場安全規定、宣傳(交底、培訓)與監管,生產設備使用規程,防火措施、宣傳與設施定期檢驗,食堂食品安全規定與監管,網絡安全措施與監管。
●進度管理:進度計劃的制定、實施與過程監督,進度控制激勵措施的實施。
●產品管理:產品(成品、半成品)的驗收標準、驗收程序,成品、半成品的保護,產品的交貨程序。
●營銷管理:市場分析,產品定位,客戶群定位,產品設計,產品方案審批流程,市場占有率目標,價格定位,銷售目標分解,打折權限,銷售激勵措施,銷售隊伍的培訓,銷售宣傳策略,廣告文案設計與審核,貨款回收跟蹤與控制,全程營銷分析與改善。
●售后服務管理:產品資料,質量保修制度,產品質量承諾,產品返修流程,退換貨處理流程,滿意度調查。
●客戶管理:客戶資料,客戶聯絡制度,客戶投訴處理流程,客房投訴處理的跟蹤、監督與激勵,客戶意見反饋流程與產品改善機制。
●供應商管理:供應商的評估與選擇,供應商資料保存,供應商的溝通,合同簽訂程序,采購合同保管,合同履行情況跟蹤,貨品的驗收。
●公共關系管理:顧客、供應商、銷售商、政府機關、新聞界、教育科研機構、社區等在內的公共關系對象的溝通協調,企業對外宣傳的策略與措施,合同履行情況的跟蹤與改善,對外承諾的兌現。
(三) 管理提示
●目標是公司和部門的方向,必須與公司的長遠規劃一致。目標必須明確具體的內容、具體的時間和數據化。
●計劃是達成目標的方法、步驟,必須與目標對應。計劃必須明確具體的事項、具體的量化指標、具體的完成時間、具體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
●目標和計劃必須從上到下層層分解才能落到實處,同時必須要作出檢查、監督、考核與激勵。
●架構要明確具體的部門、崗位的縱向管理關系與橫向協作關系。
●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
●為員工提供必要的工具和信息。
●制定規則應系統考慮,同時要與企業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和管理目標相適應,并要具有可操作性,各規則沖突或含糊不清將難以執行。
●可行的程序、清晰的標準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程序和標準應讓員工熟悉,員工才能知道怎樣去做和要做得怎么樣。
●對直接下屬要明確具體的職責與權限。
●要分級管理而不要越級插手指揮。
●交辦事項要明確具體的責任人、要求和完成時間。
●對各下屬的工作要有指導、檢查。
●對下屬的評價(考核)與激勵(獎懲)要以事實、數據及公司的規定為依據。
●最好的管理方法是啟發、指導,而不是懲罰。
●對員工的成績要及時給予公開表揚。
●成本分析、預算是成本控制的前提,跟蹤、控制是成本控制的保證。
●應重視事前的計劃工作和準備工作。
●要提高議事效率和效果,應至少提前三天以上做好準備并將相關資料發給參會人員(突發性事件和急辦事項除外)。
●企業的管理者凡終日忙得不可開交,甚至感到顧此失彼、忙于應付的時候,最好審視一下自己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是否對頭。
●公司、部門的問題歸根到底是管理者本人的問題,而不是被管理者的問題,而管理者本身的問題歸根到底是思維模式的問題。
●制度的制定者往往成為制度的率先破壞者。
●企業應該有一套制定制度的程序,制定這樣一套制度以后,“朝令夕改”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四)工作方法
1、PDCA循環
P:目標、計劃
D:執行、實施
C:檢查、控制
A:改進行動、措施
2、SDCA循環:
S:標準
D:執行、實施
C:檢查、控制
A:改進行動、措施
(五)有效下達命令的技巧
●命令要簡單扼要,突顯重點。
●命令要強調的是結果,而不是執行的方法。
●當部屬明確知曉你所需要的結果是什么,你就可以達到授權與有效監督的目的。
●當你一開始就發布簡潔而清楚的命令時,部屬就不需再多花時間推敲、確認你說的話。
(六)管理者常犯的致命錯誤
●只專注業務問題,忽視思考、指導與監督。
●未制定工作標準,工作欠缺具體的程序(流程)。
●未訓練員工,員工業務知識不高,工作程序不熟悉。
●未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
●規則、命令朝令夕改。
●喜歡越級指揮。
●缺乏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
●只重視工作成果,忽視過程控制。
●忘記利潤的重要性,缺乏整體的成本控制思維。
篇2: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崗位職權
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崗位職權
1.協管工程開發、前期手續、外圍關系、設備采購等。
2.協管工程建設的部署安排、檢查、督促。
3.主管季度、年度工程計劃的審核,月度計劃的審批。
4.領導公司技術、質量管理工作,保證工程建設的技術需求(如施工圖紙、施工驗收等),協助總經理參與公司在建工程生產和經營管理。
5.協助總經理擬定公司工程建設管理大綱。
6.協助總經理進行公司在建工程的生產和經營管理。
7.審查公司技術、質量管理辦法。
8.批準公司技術資料的采購、處理。
9.批準生產部和營銷部報送的技術性文件,包括:施工總布置、施工方案的確定和調整、設計變更(含輔助工程和主體工程)、施工進度調整、《監理規劃》和《監理細則》等,主管監理工作。
10.審核工程預算、工程計量和竣工結算等工程管理工作。
11.負責組織工程竣工驗收工作。
12.負責公司各建設工程的設計管理和設計聯絡,主持設計聯絡會。
13.負責組織工程招標過程的技術方案評定。
14.受公司總經理委托,完成其他公司管理工作。
篇3:精細化工副總經理安全責任制
精細化工副總經理安全責任制
1.對分管的業務工作范圍的安全負責;
2.對分管工作的安全進行檢查、督促、指導、考核;
3.協助總經理制定分管業務工作范圍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送總經理審查、確定;
4.貫徹執行國家的有關安全生產、經營及勞動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和保護分管范圍內職工的安全和健康;
5.嚴格認真執行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經營的時候,應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
6.檢查、督促、指導部門的安全工作時,發現安全隱患問題應及時解決并向總經理及時匯報情況;
7.協助總經理定期組織(每半年至少一次)并參加安全大檢查;
8.協助總經理處理企業發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重大事故隱患及事故;
9.參加企業組織安全教育培訓;熟悉企業所經營的危險化學品性及應急救援措施;
10.支持安全員的安全管理工作;
11.以上責任,副總經理必須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