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物業用房配置標準(薦)

4732

  物業用房配置標準

  1.目的:

  規范各地區、各項目物業用房配置及標準展示窗口,使陽光城物業對外展示形成統一的風格模式;對內管理更加經濟、務實;員工滿意度得到更好的保障與提升。

  2.依據:

  2.1 各地物業用房有關法規

  2.2 物業服務使用需求

  3.適用范圍:

  適用于集團內的全資及控股的所有房地產開發公司和其下屬的物業管理公司(以下簡稱地產、物業)。

  4.管理職責:

  4.1物業公司:

  在啟動會階段提交選址和面積需求前期介入意見。

  在設計階段向研發提供物業用房內部分隔前期介入意見,并與項目團隊共同確定設計成果。

  4.2設計管理部:

  在啟動會階段根據物業前期介入意見、本標準、項目情況和法規,確定物業用房位置和面積。

  協調設計單位根據項目團隊確定的分隔意見,出具物業用房各專業施工圖紙。

  4.3項目部:

  物業用房施工組織。

  5.定義

  5.1 永久性物業用房:地產公司提供物業公司使用的正式永久用房,包括管理處行政辦公區及客戶中心、庫房、工程維保中心用房、秩序維護中心用房、環境治理中心用房等;

  5.2 銷售中心臨時物業用房:地產公司提供的在項目施工或銷售階段提供銷售中心物業秩序維護員、保潔使用的臨時物業用房,包括保潔休息室、秩序維護中心用房。

  5.3 過渡物業用房:因項目分期建設,永久物業用房尚未竣工時,項目即交付業主,在永久用房以外臨時按配置標準提供的物業用房。

  5.4 物業管理區域:根據項目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確定的紅線圖范圍,結合共用設施設備、市政道路、業態和封閉管理等因素劃定,報當地物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通過法定不可分隔的服務范圍。

  6.選址原則:

  6.1管理處及客戶中心:

  集中設置;

  交通方便,滿足人、車到訪;

  客戶中心和管理處獨立設置出入口,向小區內主要出行道路側開門(便于封閉式管理);

  行政辦公區獨立設置出入口;

  地上設置,自然采光。

  6.2其他物業用房:

  盡可能在小區隱蔽處;可集中或分開設置;集中設置時,分別設置獨立出入口。

  工程維保中心、環境治理中心、庫房用房宜在小區相對中心位置,有條件宜集中設置。

  秩序維護中心宿舍應自然采光、通風。

  7.面積標準:

  7.1 物業用房面積應滿足當地法規要求。法規要求面積低于本標準的,按本標準配置法規要求面積大于本標準的,按法規面積配置,超出部分應合理規劃,主要用于提高員工滿意度,比如作員工活動室、員工食堂、培訓室等。

  7.2 當地上建筑面積低于10 萬平方米時,物業用房面積可根據當地法規執行。但最小不得低于150 平方米。

  7.3 物業用房按行政主管部門審批通過的物業管理區域進行配置,每個物業管理區域均應配置物業用房,配置面積標準如下:

  備注:

  1、以上面積均為使用面積,研發平面設計時應預留交通面積。

  2、物業用房面積=固定面積+浮動面積

  銷售中心物業用房,結合售場修建秩序維護員休息室10 平米、保潔休息室10 平米;秩序維護員宿舍90 平米(可租賃或修建臨時板房解決,距售場距離1.5 公里內),在銷售中心修建過程中同步考慮。

  3、項目小區門崗、監控室等設備用房不計入物業用房面積。

  8.裝修標準:

  8.1永久性物業用房裝修標準:

  8.1.1 客戶中心:精裝修(包括房屋裝修、客戶中心接待臺、背景墻、背景LOGO、招牌等請參照《***物業VI 系統》執行),

  頂面:石膏板或碳酸鈣板吊頂;墻面:四周乳膠漆刷白;地面:?;u鋪設;

  設備配置詳見第9 點。

  附件1:《物業用房平面布局參考圖》

  8.1.2 其它物業用房:

  普通地磚,頂面、墻面乳膠漆;

  衛生間、洗澡間、盥洗間:防滑地磚、墻磚、頂棚為鋁合金吊頂或防潮白色乳膠漆;

  單獨對外開門的物業用房設置防盜門;

  8.2過渡性物業用房裝修標準

  8.2.1 客戶中心按永久物業用房標準精裝修;

  8.2.2 管理處及其他用房標準:乳膠漆或涂料墻面、地面普通地磚。

  8.3售樓部與樣板區物業用房裝修

  8.3.1 按永久性秩序維護員和保潔用房裝修和配置標準。

  9.設備配置標準:

  9.1 空調:客戶接待中心、管理處行政辦公區、工程值班室、秩序維護中心值班室、秩序維護中心宿舍、秩序維護中心培訓室、中央控制室;人、車行崗亭配置空調。

  9.2 語音、網絡、安防:

  注:綜合布線及網絡設備同步施工到位。

  9.3 通風:設在地上物業用房應滿足自然通風;設在地下物業用房不能滿足自然通風的,設置獨立低噪機械通風。

  10.其他

  10.1 永久性物業用房和分期開發設置的過渡物業用房,于預定交房日前一個月交付物業;

  10.2 售樓部與樣板區物業用房,于售樓部開放前20 天交付物業。

  10.3 本標準所述物業用房及設施設備建設費用,有各地地產公司承擔,進入項目成本。

  10.4 銷售中心物業用房及設施設備費用由營銷部承擔,進入營銷成本。

  說明:

  a) 物管用房的交付,應在交房時間 1 個月前交付物業。

  b)秩序維護中心用房應和其它功能用房分隔設置有獨立出入口,以避免影響夜班隊員休息。

  c) 環境治理中心、工程維保中心用房不應與客戶中心和管理處辦公用房公用出入口,以避免相互干擾。

  d)秩序維護中心寢室熱水鍋爐應能同時一輪滿足物業保安編制一個班次熱水洗澡需求。

  e)客戶中心、秩序維護中心寢室和管理處辦公室應至少有一面墻臨窗。其它房間不臨窗時應考慮獨立通風系統和新風系統。

  f)售樓部與樣板區應設置秩序維護員用房和保潔休息室;售樓部開放前 20 天交付。

  g)分期開發設置的過渡物業用房:客戶服務中心前臺、接待室按正常使用標準裝修;其他用房裝修:滿足使用功能,乳膠漆墻面、普通防滑地磚石地面。(過渡物業用房和正式物業用房的裝修由地產公司負責)。

  h)各功能房間的電源插座等配置根據布局分隔時平面布置確定。

  i)北方地區項目衛生間、洗衣間用水設置冷熱水。

  11、實施日期及解釋、修訂權限

  11.1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注:未完成啟動會項目嚴格執行,已過啟動會項目由物業組織清理,與地產專題溝通,** 年8 月25 日前將溝通報集團物管中心備案。

  11.2本辦法解釋權歸集團物業管理中心,修訂時亦同。

  12.支持文件

  12.1 附件1:《物業用房平面布局參考圖》

篇2:物業用房配置標準(薦)

  物業用房配置標準

  1.目的:

  規范各地區、各項目物業用房配置及標準展示窗口,使陽光城物業對外展示形成統一的風格模式;對內管理更加經濟、務實;員工滿意度得到更好的保障與提升。

  2.依據:

  2.1 各地物業用房有關法規

  2.2 物業服務使用需求

  3.適用范圍:

  適用于集團內的全資及控股的所有房地產開發公司和其下屬的物業管理公司(以下簡稱地產、物業)。

  4.管理職責:

  4.1物業公司:

  在啟動會階段提交選址和面積需求前期介入意見。

  在設計階段向研發提供物業用房內部分隔前期介入意見,并與項目團隊共同確定設計成果。

  4.2設計管理部:

  在啟動會階段根據物業前期介入意見、本標準、項目情況和法規,確定物業用房位置和面積。

  協調設計單位根據項目團隊確定的分隔意見,出具物業用房各專業施工圖紙。

  4.3項目部:

  物業用房施工組織。

  5.定義

  5.1 永久性物業用房:地產公司提供物業公司使用的正式永久用房,包括管理處行政辦公區及客戶中心、庫房、工程維保中心用房、秩序維護中心用房、環境治理中心用房等;

  5.2 銷售中心臨時物業用房:地產公司提供的在項目施工或銷售階段提供銷售中心物業秩序維護員、保潔使用的臨時物業用房,包括保潔休息室、秩序維護中心用房。

  5.3 過渡物業用房:因項目分期建設,永久物業用房尚未竣工時,項目即交付業主,在永久用房以外臨時按配置標準提供的物業用房。

  5.4 物業管理區域:根據項目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確定的紅線圖范圍,結合共用設施設備、市政道路、業態和封閉管理等因素劃定,報當地物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通過法定不可分隔的服務范圍。

  6.選址原則:

  6.1管理處及客戶中心:

  集中設置;

  交通方便,滿足人、車到訪;

  客戶中心和管理處獨立設置出入口,向小區內主要出行道路側開門(便于封閉式管理);

  行政辦公區獨立設置出入口;

  地上設置,自然采光。

  6.2其他物業用房:

  盡可能在小區隱蔽處;可集中或分開設置;集中設置時,分別設置獨立出入口。

  工程維保中心、環境治理中心、庫房用房宜在小區相對中心位置,有條件宜集中設置。

  秩序維護中心宿舍應自然采光、通風。

  7.面積標準:

  7.1 物業用房面積應滿足當地法規要求。法規要求面積低于本標準的,按本標準配置法規要求面積大于本標準的,按法規面積配置,超出部分應合理規劃,主要用于提高員工滿意度,比如作員工活動室、員工食堂、培訓室等。

  7.2 當地上建筑面積低于10 萬平方米時,物業用房面積可根據當地法規執行。但最小不得低于150 平方米。

  7.3 物業用房按行政主管部門審批通過的物業管理區域進行配置,每個物業管理區域均應配置物業用房,配置面積標準如下:

  備注:

  1、以上面積均為使用面積,研發平面設計時應預留交通面積。

  2、物業用房面積=固定面積+浮動面積

  銷售中心物業用房,結合售場修建秩序維護員休息室10 平米、保潔休息室10 平米;秩序維護員宿舍90 平米(可租賃或修建臨時板房解決,距售場距離1.5 公里內),在銷售中心修建過程中同步考慮。

  3、項目小區門崗、監控室等設備用房不計入物業用房面積。

  8.裝修標準:

  8.1永久性物業用房裝修標準:

  8.1.1 客戶中心:精裝修(包括房屋裝修、客戶中心接待臺、背景墻、背景LOGO、招牌等請參照《***物業VI 系統》執行),

  頂面:石膏板或碳酸鈣板吊頂;墻面:四周乳膠漆刷白;地面:?;u鋪設;

  設備配置詳見第9 點。

  附件1:《物業用房平面布局參考圖》

  8.1.2 其它物業用房:

  普通地磚,頂面、墻面乳膠漆;

  衛生間、洗澡間、盥洗間:防滑地磚、墻磚、頂棚為鋁合金吊頂或防潮白色乳膠漆;

  單獨對外開門的物業用房設置防盜門;

  8.2過渡性物業用房裝修標準

  8.2.1 客戶中心按永久物業用房標準精裝修;

  8.2.2 管理處及其他用房標準:乳膠漆或涂料墻面、地面普通地磚。

  8.3售樓部與樣板區物業用房裝修

  8.3.1 按永久性秩序維護員和保潔用房裝修和配置標準。

  9.設備配置標準:

  9.1 空調:客戶接待中心、管理處行政辦公區、工程值班室、秩序維護中心值班室、秩序維護中心宿舍、秩序維護中心培訓室、中央控制室;人、車行崗亭配置空調。

  9.2 語音、網絡、安防:

  注:綜合布線及網絡設備同步施工到位。

  9.3 通風:設在地上物業用房應滿足自然通風;設在地下物業用房不能滿足自然通風的,設置獨立低噪機械通風。

  10.其他

  10.1 永久性物業用房和分期開發設置的過渡物業用房,于預定交房日前一個月交付物業;

  10.2 售樓部與樣板區物業用房,于售樓部開放前20 天交付物業。

  10.3 本標準所述物業用房及設施設備建設費用,有各地地產公司承擔,進入項目成本。

  10.4 銷售中心物業用房及設施設備費用由營銷部承擔,進入營銷成本。

  說明:

  a) 物管用房的交付,應在交房時間 1 個月前交付物業。

  b)秩序維護中心用房應和其它功能用房分隔設置有獨立出入口,以避免影響夜班隊員休息。

  c) 環境治理中心、工程維保中心用房不應與客戶中心和管理處辦公用房公用出入口,以避免相互干擾。

  d)秩序維護中心寢室熱水鍋爐應能同時一輪滿足物業保安編制一個班次熱水洗澡需求。

  e)客戶中心、秩序維護中心寢室和管理處辦公室應至少有一面墻臨窗。其它房間不臨窗時應考慮獨立通風系統和新風系統。

  f)售樓部與樣板區應設置秩序維護員用房和保潔休息室;售樓部開放前 20 天交付。

  g)分期開發設置的過渡物業用房:客戶服務中心前臺、接待室按正常使用標準裝修;其他用房裝修:滿足使用功能,乳膠漆墻面、普通防滑地磚石地面。(過渡物業用房和正式物業用房的裝修由地產公司負責)。

  h)各功能房間的電源插座等配置根據布局分隔時平面布置確定。

  i)北方地區項目衛生間、洗衣間用水設置冷熱水。

  11、實施日期及解釋、修訂權限

  11.1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注:未完成啟動會項目嚴格執行,已過啟動會項目由物業組織清理,與地產專題溝通,** 年8 月25 日前將溝通報集團物管中心備案。

  11.2本辦法解釋權歸集團物業管理中心,修訂時亦同。

  12.支持文件

  12.1 附件1:《物業用房平面布局參考圖》

篇3:政府辦公物業保安組織架構及人員配置方案

  政府辦公物業保安組織架構及人員配置方案

  1、本項目安全管理架構及崗位的設置分類

  固定崗:設置于個主要出入口。

  作用:人、財、物出入之要道定點管制,對安全管理部位進行定崗防范。

  巡邏崗:樓內外巡邏。

  作用:防止、消除安全及火災隱患,巡查各區域之安全狀態,保證無安全盲點、消防通道暢通、車輛照章停放。

  交通崗:車輛出入口定點安全崗。

  作用:控制車輛出入口,控制車輛等財產安全。

  指揮崗:智能安防系統控制中心值班崗。

  作用:安全管理的“神經中樞”,嚴密監控各區域安全狀態,負責對各安全崗組織調度協防、信息與指令的傳達等。

  便衣崗:于外圍、大廈內機動巡視監察。

  作用:配合公安機關預防犯罪事件,監控*人員行為合法,增加安全防范的有效性,可作為安全管理的增援和機動力量。

  保安主管:物業安全管理之直接負責人。

  2、安全管理之整體職責

  A、專業保安管理:

  消除安全隱患、防止外來之盜、搶、破壞、爆炸、恐怖、非法*等事件發生;

  控制人員、物品出入安全,嚴防可疑人員及危險物品進入所轄區域;

  安全預警、有效控制各類緊急、突發事件;

  保障安全的工作環境和秩序、防止機關干部職工的人身傷害事故;

  保障大型活動及會務秩序與會務安全;

  B、車輛及交通管理

  車輛出入管理

  車輛停放管理

  車輛安全管理

  區內交通管理

  C、消防安全管理

  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防火安全制度

  定期開展多種形式的消防知識宣傳。

  落實值班巡查制度,發現火災隱患及時消除,并報告政府辦公樓相關部門,

  在征得同意后報公安消防機構。

  建立全員義務消防隊,定期進行消防演習;組織撲救初期火災,引導安全疏散。

  (四)政府辦公樓安全布防體系--“無盲點式防線”防控體系

  為提供政府辦公樓物業人、財、物的安全保障,特在安全布防系統設置“無盲點式防線”防控體系。

  政府辦公樓物業為基本開放式,人員構成復雜,識別難度大,因此,外圍巡視與內部重點區域監控是政府辦公樓安全管理的核心環節。

  外圍防范將充分利用本物業完善的智能安防系統,有效地將安全員巡邏與技防設施相互結合、相互補充、確保安全。

  “無盲點式防線”防控體系控制模式簡述:

  第一層防線:建筑物外圍

  控制方式:設置定點的安全固定崗,對進出車輛及人員禮貌地進行恰當控制,由閉路監控攝像機進行配合、一旦出現意外由安全控制中心調度巡邏安全員增防等手段進行控制。室外空間較大,合理配置安全員實行全天候24小時嚴密巡查,其中設置便衣崗以增加識別犯案的隱蔽性。

  A級:廣場巡邏

  政府辦公樓的廣場為全開放式廣場,需要特別加強廣場與建筑連接區域,以及通往建筑物的通道的安全巡邏,防止惡性事件、意外事故、非法*等事故發生;

  B級:環建筑周圍的市政道路、區域

  該區域為安全影響輻射區域。須密切關注對政府辦公樓可能受到的影響,并識別各類事件征兆。

  巡邏控制線:根據安全管理“視線控制”的管理原則,實行交叉循環式巡邏。

  第二層防線:建筑物重點區域

  人工控制區域:政府辦公樓機關辦公區域,設置16小時和24小時安全值崗,非主要出入口根據使用情況,設置合理的值勤班次??刂聘鹘ㄖ锍鋈肟谶M出人員。將非經許可進入人士阻控于建筑物之外。

  安防系統控制:由于目前安防系統仍未正式投入使用,基本上依靠科學合理的人員崗位分布及安排來確保各個部位處于受控狀態。面臨即將投入使用的門禁系統,我公司將根據機關事務管理局的統一安排,多方征求意見后采用合理的方式進行人員補充控制,做到安全控制無盲點,嚴格管理、熱情服務。

  內部巡邏控制:建筑內部實行全天24小時巡邏,重點巡查活動場所的安全。

  (五)政府辦公樓保安崗位配置詳表及職責說明

  A、保安崗位配置原則:

  科學周密:科學合理地配置安全管理崗位,將不同職責和類別的管理崗位有效地結合起來,在空間上,保證安全控制覆蓋物業的每個角落;在時間上,確保任何一個事段均不出現安全管理的空白;保證安全管理在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均無盲點,確保萬無一失。

  精于高效:通過對安全責任區域的合理劃分,結合物業的使用特點和政府作息習慣特點,在保證絕對安全狀態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的管理模式、高效的管理流程、快捷的信息傳遞方式,配合物業安全技防設施,保障安全管理成效,避免因崗位配置計劃不合理導致安全管理隊伍臃腫,合理控制成本。

  配合協作:保安崗位的配置充分各個保安崗位充分之間的相互配合與協助,形成一支整體有序、紀律嚴明、統一指揮調度、能打硬戰的安全管理團隊。

  政府辦公樓保安崗位配置一覽表(140)

  序號崗位名稱上班情況配置人數崗位工作點

  1.主樓1號崗三班制3主樓1樓北大門

  2.主樓2號崗三班制3主樓2樓南大門

  3.主樓3號崗三班制3主樓1-7樓

  4.主樓4號崗三班制3主樓15-16

  5.主樓5號崗三班制3主樓8-14

  6.主樓6號崗三班制3主樓19-20

  7.主樓7號崗三班制3主樓地下室停車場入口

  8.主樓8號崗三班制3主樓地下室停車場出口

  9.主樓9號崗兩班制2主樓1樓平臺車庫入口

  10.主樓10號崗三班制3主樓17-18樓

  11.主樓11號崗二班制2主樓15樓巡邏

  12.主樓12號崗二班制2主樓16樓巡邏

  13.主樓13號崗二班制2主樓17樓巡邏

  14.主樓14號崗二班制2主樓18樓巡邏

  15.主樓15號崗二班制2主樓一樓連廊東出入口

  16.主樓16號崗二班制2主樓一樓連廊西出入口

  17.主樓17號崗白班制119F書記辦公室

  18.主樓18號崗白班制119F市長辦公室

  19.主樓19號崗三班制7行政辦事中心消防中心值班

  20.北樓1號崗三班制3北樓1樓入口

  21.北樓2號崗三班制3北樓2樓巡邏

  22.北樓3號崗二班制2北樓信訪局門口

  23.北樓4號崗白班制3北樓停車場巡邏(加2人)

  24.北樓5號崗二班制2北樓停車場東出入口

  25.北樓6號崗二班制2北樓停車場西出入口

  26.東樓1號崗三班制3東樓1樓北門

  27.東樓2號崗三班制3東樓2樓南門

  28.東樓3號崗三班制3東樓巡邏

  29.東樓4號崗三班制3東樓平臺車庫入口

  30.東樓5號崗三班制3東樓2樓南門

  31.東樓6號崗二班制2東樓連廊摩托車停放點

  32.西樓1號崗三班制3西樓平臺車庫入口

  33.西樓2號崗三班制3西樓2樓南門

  34.西樓3號崗三班制3西樓巡邏

  35.西樓4號崗三班制3西樓平臺車庫入口

  36.西樓5號崗三班制3西樓2樓南門

  37.西樓6號崗二班制2西樓連廊摩托車停放點

  38.會堂1號崗三班制3會堂車庫入口

  39.會堂2號崗三班制3會堂地下室出口

  40.會堂3號崗三班制3會堂巡邏

  41.會堂4號崗三班制3會堂西門

  42.會堂中心三班制3會議大廈消防中心值班

  43.巡查1號崗三班制3會堂巡查

  44.巡查2號崗三班制3東樓、北樓巡查

  45.巡查3號崗三班制3主樓、西樓巡查

  46.班長三班制3安全現場各崗位協調、巡查

  47.安全督察白班制1協助保安主管開展工作

  48.保安主管白班制1負責安全部全面工作

  49.頂崗調休機動12分配到各中隊負責機動頂崗輪休

  50.合計140其中一中隊35人,二中35人,三中35人,四中隊33人,含12名調休頂班人員。

  保安經理助理

  協助部門經理管理部門的安全工作,對主管主辦的工作情況進行監督考核。

  保安主管:

  根據安全工作的特點和日常訓練的要求,在物業服務中心內成立安全管理部并設保安主管崗,負責安全管理工作安排、指導、檢查、訓練和考核,其崗位編制為1人。

  保安中隊長:

  根據大樓實際情況及人員編制,安全管理部分設四個班,其中24小時三班制三個班,每班24人,單設16小時兩班制一個班,21人;每班設班長一名,負責該班當值期間的人員管理、崗位協調、現場事件處理及人員引導培訓工作,向主管負責,該崗位編制為4人。

  保安區組長:

  在實際工作中,我公司將會議大廈及行政辦事中心進行分區管理,即會議大廈為一區,東樓、北樓為二區,主樓、西樓為三區,每區設組長一名,三個班共設九名組長,負責本組內各崗位支援、檢查、指導、協調事宜,向班長負責,該崗位編制為9人。

  保安、消防監控中心(會議大廈控制中心崗)

  會議大廈的消防控制中心設一個指揮崗,每崗實行三班制,每班一人。向本班班長負責,與當值組長相互監督。主要職責:

  監控消防系統、安防系統、閉路監視系統、樓宇自控系統、車輛及主要出入口,協調指揮午夜服務中心安全、維修、接待及參觀等各項工作,迅速調度協調處理突發事件、緊急事件以及接受顧客的保修等任何顧客需求和投訴等。

  保安主管、其他班長應熟悉中心值班要求,必要時擔任頂崗。

  出入口崗(大門崗);

  設于政府辦公樓物業各樓出入口。

  主要職責:按來訪接待工作程序要求接待來訪辦事群眾,控制外來辦事群眾隨意進出和大件物資出入。

  出入口崗(車庫側門崗):

  設于主樓、東樓、西樓平臺車庫出入口。

  主要職責:該出入口主要是為內部工作人員提供出入,禁止來訪人員通過,需將其引導到各樓主樓出入口辦理來訪接待手續,控制大件物資出入。

  領導樓層固定崗:

  分別設于主樓15至19樓。

  主要職責:控制未經許可人員從電梯廳、樓梯等處進入領導樓層,懷中心及大門崗密切配合,引導來訪人員到秘書室接洽,并及時向領導秘書通報客人來訪情況,并協助服務人員進行現場接待,監控任何可能的異常情況并及時與物業服務中心和甲方相關部門聯系。

  大堂前臺崗

  主要職責:對到各單位辦事群眾進行必要的監控、引導等,提供必要的咨詢,及時向中心或市府總值班室匯報重要客人來訪情況,與中心及領導樓層崗位保持密切配合引導領導客人來訪,對辦事群眾進行進行登記辦理放行手續,控制大件物品進出管理。

  樓內巡邏崗

  主要職責:監控樓層內安全消防狀況,檢查樓層公共設施、消防設施狀況、檢查安全死角及公共區域的環境衛生,對外來辦事群眾進行必要的監控和引導等,在上下班車輛高峰期支援交通崗。

  大廈底下層停車場崗

  主要職責:按照政府辦公樓停車場管理要求,對授權車輛進出及停放秩序進行監控、引導,阻止無關人員隨意進出大廈底下層。

  便衣安全崗

  主要職責:支援各崗位工作,密切監視外來人員、信訪人員的各種動態,并監督保安崗位工作情況,配合公安機關預防各種犯罪行為,增加安全防范的有效性。

  車庫巡邏崗(兼外圍巡邏)

  主要職責:監控政府辦公樓外圍安全、車輛停放、公共設施及公共環境狀況,處理突發及應急事項,確保消防通道暢通無阻,上下班高峰期間指揮疏導車輛交通。

  北樓廣場巡邏崗:

  主要職責:監控北樓廣場外文安全、車輛停放及公共設施及公共環境狀況,處理突發及應急事件,確保消防通道暢通無阻,上下班及會議召開期間指揮疏導車輛交通。

  信訪辦固定崗:

  主要職責:協助信訪辦及警務區處理各類群眾信訪工作,作好信訪人、信訪事由及處理情況登記,維護信訪局門口停車秩序,協助安撫好情緒過激的群眾,及時匯報重大信訪事件權利配合處理。

  B、8+1安全管理模式

  即8個結合和1個標準。實行;

  定崗與不定崗跟蹤相結合。

  來訪登記與崗位跟蹤相結合;

  客服前臺服務與客服中心信息溝通相結合;

  會議服務與安全重點巡邏相結合;

  信訪接待與重點跟蹤相結合;

  重要時段崗位加強與非重要時段崗位演練相結合;

  智能化管理與人防服務相結合;

  重要領導認知與個性化服務相結合的安全管理模式。

  重點突出一個管理標準:嚴格管理,熱情服務。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