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中心小學防震減災知識教育材料

1230

  中心小學防震減災知識教育材料

  根據六安市學校安全年 “一月一主題” 教育活動安排表,本月是五月份防震減災知識教育月,我校積極行動,廣泛深入開展地震科普和應急避險知識教育:

  1、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它就像平常的刮風下雨一樣。是地球內部介質突然破裂、爆炸等產生的振動。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發生地震大約500萬次。其中約有5萬次會被人們感覺出來。一般情況下,5級以上地震就能夠造成破壞,平均每年發生約1000次左右;7級以上強震平均每年18次左右;8級以上大地震每年發生1—2次。

  地震按照成因可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誘發地震等屬于天然地震。由人類活動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如核爆炸、化學爆炸和機械振動等人類軍事活動、生產活動引起的地面振動。

  構造地震:由于地下巖層快速錯動和破裂所造成的地震。此類地震約占全球地震總數的90%以上,對人類的危害最大。因此,我們要預防的主要是構造地震。

  火山地震:由火山爆發而引起的地震?;鹕降卣鸺s占地震總數的7%。塌陷地震:由局部地層的突然塌陷,猛烈沖撞巖石層造成的地震。

  誘發地震:由于水庫蓄水和油田注水等引起的地震。

  2、為什么會發生地震

  地球時時刻刻都處于運動變化之中,地球的運動變化產生許多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地殼運動所產生的力。在地殼運動過程中,地下的巖層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壓、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當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在巖層構造比較脆弱的地方或原有斷層處就會發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巖層斷裂之處就是震源,巖層斷裂所產生的振動就是地震。

  3、為什么在城市建設和重要工程設施建設中要避開活動斷層

  世界上80%以上的強震、特別是大震都是由活動斷層活動引起的。大地震發生時,沿地震斷層會產生快速剪切錯動,地震力和地面加速度值最大,造成斷層兩側地面大幅度永久錯位變形,因而一般跨斷層或緊鄰斷層的地面建(構)筑物遭受的破壞最大。

  汶川8.0級地震的震中在汶川,但是汶川縣城遭受的破壞程度卻沒有北川縣城大。因為北川縣城就建在映秀—北川地震活動斷層帶上,而汶川縣城距離斷層帶還有一定的距離。

  4、怎樣識別、對待地震預報謠言

  凡不通過各級政府而是從非正規途徑傳播將要發生地震的傳聞均屬地震謠言。如跨國地震預報、或是打著科學家、研究部門的旗號的地震小道消息、帶有封建迷信色彩和離奇古怪傳說的地震傳聞都是謠言。對待地震謠言要做到不相信、不傳播、及時報告。

  5、什么樣的場地不適合建房

  選擇建筑場地,須考慮房屋所在地段地下比較深的土層組成情況、地基土壤的軟硬、地形和地下水的深淺等。以下場地是不利于抗震的:

 ?。?)活動斷層及其附近地區;

 ?。?)飽含水的松砂層、軟弱的淤泥層、松軟的人工填土層;

 ?。?)古河道、舊池塘和河灘地;

 ?。?)容易產生開裂、沉陷、滑移的陡坡、河坎;

 ?。?)細長突出的山嘴、高聳的山包或三面臨水田的臺地等。

  6、地震應急時應注意的事項

 ?。?)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后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書包、被褥、沙發墊等頂在頭上。

 ?。?)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侵入。

 ?。?)保護口、鼻:有可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塵、毒氣吸入。

 ?。?)保護身體:盡量蜷曲身體,使身體重心降低,同時,雙手要牢牢抓住身邊的牢固物體,以防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暴露在物體外而受傷。

  震時要注意:

 ?。?)不可滯留在床上。

 ?。?)千萬不能跳樓。

 ?。?)千萬不要到外墻邊、窗邊、陽臺等墻體薄弱的地方去躲避。

 ?。?)不要乘電梯。如果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萬一被關在電梯中,請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系、求助。

  7、地震時在學校怎樣避震

  學校領導、教師要冷靜、果斷地指揮學生快速地進行避震。同學之間要互相照顧,特別對年小體弱、有殘疾的同學要多關照。

 ?。?)如果教室是平房,老師組織迅速地撤離教室,疏散到空曠場地。

 ?。?)如果教室是樓房,學生們應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或旁邊,千萬不要慌亂擁擠外逃,更不可跳樓,待地震過去后,再由老師組織迅速撤離教室,疏散到空曠場地。

篇2:小學生防震減災知識

  小學生防震減災知識

  一、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

  身體應采取的姿勢: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學校避震

  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

  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陽臺上去!

  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

  家庭避震

  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

  室內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

  炕沿下、堅固家具附近;

  內墻墻根、墻角;

  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公共場所避震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

  用書包等保護頭部;

  等地震過去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地鐵等處:

  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 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柜臺; 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 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在行駛的電(汽)車內: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戶外避震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

  過街橋、立交橋;

  高煙囪、水塔下。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狹窄的街道;

  危舊房屋,危墻;

  女兒墻、高門臉、雨篷下;

  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