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第80號
《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暫行辦法》已經20**年1月26日國土資源部第1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長 姜大明
20**年3月2日
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暫行辦法
(20**年1月26日國土資源部第1次部務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活動,加強不動產登記資料管理、保護和利用,維護不動產交易安全,保護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不動產登記資料,包括:
?。ㄒ唬┎粍赢a登記簿等不動產登記結果;
?。ǘ┎粍赢a登記原始資料,包括不動產登記申請書、申請人身份材料、不動產權屬來源、登記原因、不動產權籍調查成果等材料以及不動產登記機構審核材料。
不動產登記資料由不動產登記機構負責保存和管理。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機構負責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管理工作。
第四條 不動產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依照本辦法的規定,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
不動產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委托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
第五條 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遵循依法、便民、高效的原則。
第六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加強不動產登記信息化建設,以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為基礎,通過運用互聯網技術、設置自助查詢終端、在相關場所設置登記信息查詢端口等方式,為查詢人提供便利。
第二章 一般規定
第七條 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應當在不動產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機構進行,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查詢人到非不動產所在地的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查詢的,該機構應當告知其到相應的機構查詢。
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提供必要的查詢場地,并安排專門人員負責不動產登記資料的查詢、復制和出具查詢結果證明等工作。
申請查詢不動產登記原始資料,應當優先調取數字化成果,確有需求和必要,可以調取紙質不動產登記原始資料。
第八條 不動產權利人、利害關系人申請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應當提交查詢申請書以及不動產權利人、利害關系人的身份證明材料。
查詢申請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ㄒ唬┎樵冎黧w;
?。ǘ┎樵兡康?;
?。ㄈ┎樵儍热?;
?。ㄋ模┎樵兘Y果要求;
?。ㄎ澹┨峤坏纳暾埐牧锨鍐?。
第九條 不動產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委托代理人代為申請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的,被委托人應當提交雙方身份證明原件和授權委托書。
授權委托書中應當注明雙方姓名或者名稱、公民身份號碼或者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委托事項、委托時限、法律義務、委托日期等內容,雙方簽字或者蓋章。
代理人受委托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的,其查詢、復制范圍由授權委托書確定。
第十條 符合查詢條件,查詢人需要出具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結果證明或者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的,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當場提供。因特殊原因不能當場提供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向查詢人提供。
查詢結果證明應當注明出具的時間,并加蓋不動產登記機構查詢專用章。
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動產登記機構不予查詢,并出具不予查詢告知書:
?。ㄒ唬┎樵內颂峤坏纳暾埐牧喜环媳巨k法規定的;
?。ǘ┥暾埐樵兊闹黧w或者查詢事項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
?。ㄈ┥暾埐樵兊哪康牟环戏煞ㄒ幰幎ǖ?;
?。ㄋ模┓?、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查詢人對不動產登記機構出具的不予查詢告知書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十二條 申請查詢的不動產登記資料涉及國家秘密的,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按照保守國家秘密法等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建立查詢記錄簿,做好查詢記錄工作,記錄查詢人、查詢目的或者用途、查詢時間以及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的種類、出具的查詢結果證明情況等。
第三章 權利人查詢
第十四條 不動產登記簿上記載的權利人可以查詢本不動產登記結果和本不動產登記原始資料。
第十五條 不動產權利人可以申請以下列索引信息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ㄒ唬嗬说男彰蛘呙Q、公民身份號碼或者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特定主體身份信息;
?。ǘ┎粍赢a具體坐落位置信息;
?。ㄈ┎粍赢a權屬證書號;
?。ㄋ模┎粍赢a單元號。
第十六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可以設置自助查詢終端,為不動產權利人提供不動產登記結果查詢服務。
自助查詢終端應當具備驗證相關身份證明以及出具查詢結果證明的功能。
第十七條 繼承人、受遺贈人因繼承和受遺贈取得不動產權利的,適用本章關于不動產權利人查詢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繼承人、受遺贈人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的,除提交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材料外,還應當提交被繼承人或者遺贈人死亡證明、遺囑或者遺贈撫養協議等可以證明繼承或者遺贈行為發生的材料。
第十八條 清算組、破產管理人、財產代管人、監護人等依法有權管理和處分不動產權利的主體,參照本章規定查詢相關不動產權利人的不動產登記資料。
依照本條規定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的,除提交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材料外,還應當提交依法有權處分該不動產的證明材料。
第四章
利害關系人查詢第十九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查詢有利害關系的不動產登記結果:
?。ㄒ唬┮蛸I賣、互換、贈與、租賃、抵押不動產構成利害關系的;
?。ǘ┮虿粍赢a存在民事糾紛且已經提起訴訟、仲裁而構成利害關系的;
?。ㄈ┓煞ㄒ幰幎ǖ钠渌樾?。
第二十條 不動產的利害關系人申請查詢不動產登記結果的,除提交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材料外,還應當提交下列利害關系證明材料:
?。ㄒ唬┮蛸I賣、互換、贈與、租賃、抵押不動產構成利害關系的,提交買賣合同、互換合同、贈與合同、租賃合同、抵押合同;
?。ǘ┮虿粍赢a存在相關民事糾紛且已經提起訴訟或者仲裁而構成利害關系的,提交受理案件通知書、仲裁受理通知書。
第二十一條 有買賣、租賃、抵押不動產意向,或者擬就不動產提起訴訟或者仲裁等,但不能提供本辦法第二十條規定的利害關系證明材料的,可以提交本辦法第八條規定材料,查詢相關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下列信息:
?。ㄒ唬┎粍赢a的自然狀況;
?。ǘ┎粍赢a是否存在共有情形;
?。ㄈ┎粍赢a是否存在抵押權登記、預告登記或者異議登記情形;
?。ㄋ模┎粍赢a是否存在查封登記或者其他限制處分的情形。
第二十二條 受本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當事人委托的律師,還可以申請查詢相關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下列信息:
?。ㄒ唬┥暾堯炞C所提供的被查詢不動產權利主體名稱與登記簿的記載是否一致;
?。ǘ┎粍赢a的共有形式;
?。ㄈ┮筠k理查封登記或者限制處分機關的名稱。
第二十三條 律師受當事人委托申請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的,除提交本辦法第八條、第九條規定的材料外,還應當提交律師證和律師事務所出具的證明材料。
律師持人民法院的調查令申請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的,除提交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材料外,還應當提交律師證、律師事務所出具的證明材料以及人民法院的調查令。
第二十四條 不動產的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以下列索引信息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
?。ㄒ唬┎粍赢a具體坐落位置;
?。ǘ┎粍赢a權屬證書號;
?。ㄈ┎粍赢a單元號。
每份申請書只能申請查詢一個不動產登記單元。
第二十五條 不動產利害關系人及其委托代理人,按照本辦法申請查詢的,應當承諾不將查詢獲得的不動產登記資料、登記信息用于其他目的,不泄露查詢獲得的不動產登記資料、登記信息,并承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
第五章 登記資料保護
第二十六條 查詢人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的,不得將不動產登記資料帶離指定場所,不得拆散、調換、抽取、撕毀、污損不動產登記資料,也不得損壞查詢設備。
查詢人有前款行為的,不動產登記機構有權禁止該查詢人繼續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并可以拒絕為其出具查詢結果證明。
第二十七條 已有電子介質,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紙質不動產登記原始資料可以銷毀:
?。ㄒ唬┑盅簷嗟怯?、地役權登記已經注銷且自注銷之日起滿五年的;
?。ǘ┎榉獾怯?、預告登記、異議登記已經注銷且自注銷之日起滿五年的。
第二十八條 符合本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銷毀條件的不動產登記資料應當在不動產登記機構指定的場所銷毀。
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建立紙質不動產登記資料銷毀清冊,詳細記錄被銷毀的紙質不動產登記資料的名稱、數量、時間、地點,負責銷毀以及監督銷毀的人員應當在清冊上簽名。
第六章 罰則
第二十九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涉嫌構成犯罪的,移送有關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ㄒ唬Ψ喜樵?、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條件的申請不予查詢、復制,對不符合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條件的申請予以查詢、復制的;
?。ǘ┥米圆樵?、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或者出具查詢結果證明的;
?。ㄈ┬孤恫粍赢a登記資料、登記信息的;
?。ㄋ模├貌粍赢a登記資料進行不正當活動的;
?。ㄎ澹┪绰男袑Σ粍赢a登記資料的安全保護義務,導致不動產登記資料、登記信息毀損、滅失或者被他人篡改,造成嚴重后果的。
第三十條 查詢人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移送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涉嫌構成犯罪的,移送有關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ㄒ唬┎捎锰峁┨摷俨牧系绕垓_手段申請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的;
?。ǘ┬孤恫粍赢a登記資料、登記信息的;
?。ㄈ┻z失、拆散、調換、抽取、污損、撕毀不動產登記資料的;
?。ㄋ模┥米詫⒉粍赢a登記資料帶離查詢場所、損壞查詢設備的;
?。ㄎ澹┮驍_亂查詢、復制秩序導致不動產登記機構受損失的;
?。E用查詢結果證明的。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一條 有關國家機關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以及國家機關之間共享不動產登記信息的具體辦法另行規定。
第三十二條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前已經形成的土地、房屋、森林、林木、海域等登記資料,屬于不動產登記資料。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提供查詢。
第三十三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方式申請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的,有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告知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申請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年12月4日國土資源部公布的《土地登記資料公開查詢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14號)同時廢止。
篇2: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5年)
國務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56號
現公布《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自20**年3月1日起施行。
總理*
20**年11月24日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規范登記行為,方便群眾申請登記,保護權利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法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不動產登記,是指不動產登記機構依法將不動產權利歸屬和其他法定事項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的行為。
本條例所稱不動產,是指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著物。
第三條 不動產首次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注銷登記、更正登記、異議登記、預告登記、查封登記等,適用本條例。
第四條 國家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
不動產登記遵循嚴格管理、穩定連續、方便群眾的原則。
不動產權利人已經依法享有的不動產權利,不因登記機構和登記程序的改變而受到影響。
第五條 下列不動產權利,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登記:
(一)集體土地所有權;
(二)房屋等建筑物、構筑物所有權;
(三)森林、林木所有權;
(四)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
(五)建設用地使用權;
(六)宅基地使用權;
(七)海域使用權;
(八)地役權;
(九)抵押權;
(十)法律規定需要登記的其他不動產權利。
第六條 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監督全國不動產登記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確定一個部門為本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機構,負責不動產登記工作,并接受上級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主管部門的指導、監督。
第七條 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直轄市、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確定本級不動產登記機構統一辦理所屬各區的不動產登記。
跨縣級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由所跨縣級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機構分別辦理。不能分別辦理的,由所跨縣級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機構協商辦理;協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主管部門指定辦理。
國務院確定的重點國有林區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國務院批準項目用海、用島,中央國家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等不動產登記,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規定。
第二章 不動產登記簿
第八條 不動產以不動產單元為基本單位進行登記。不動產單元具有唯一編碼。
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規定設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簿。
不動產登記簿應當記載以下事項:
(一)不動產的坐落、界址、空間界限、面積、用途等自然狀況;
(二)不動產權利的主體、類型、內容、來源、期限、權利變化等權屬狀況;
(三)涉及不動產權利限制、提示的事項;
(四)其他相關事項。
第九條 不動產登記簿應當采用電子介質,暫不具備條 件的,可以采用紙質介質。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明確不動產登記簿唯一、合法的介質形式。
不動產登記簿采用電子介質的,應當定期進行異地備份,并具有唯一、確定的紙質轉化形式。
第十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依法將各類登記事項準確、完整、清晰地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任何人不得損毀不動產登記簿,除依法予以更正外不得修改登記事項。
第十一條 不動產登記工作人員應當具備與不動產登記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
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加強對不動產登記工作人員的管理和專業技術培訓。
第十二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指定專人負責不動產登記簿的保管,并建立健全相應的安全責任制度。
采用紙質介質不動產登記簿的,應當配備必要的防盜、防火、防漬、防有害生物等安全保護設施。
采用電子介質不動產登記簿的,應當配備專門的存儲設施,并采取信息網絡安全防護措施。
第十三條 不動產登記簿由不動產登記機構永久保存。不動產登記簿損毀、滅失的,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依據原有登記資料予以重建。
行政區域變更或者不動產登記機構職能調整的,應當及時將不動產登記簿移交相應的不動產登記機構。
第三章 登記程序
第十四條 因買賣、設定抵押權等申請不動產登記的,應當由當事人雙方共同申請。
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當事人單方申請:
(一)尚未登記的不動產首次申請登記的;
(二)繼承、接受遺贈取得不動產權利的;
(三)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生效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生效的決定等設立、變更、轉讓、消滅不動產權利的;
(四)權利人姓名、名稱或者自然狀況發生變化,申請變更登記的;
(五)不動產滅失或者權利人放棄不動產權利,申請注銷登記的;
(六)申請更正登記或者異議登記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由當事人單方申請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到不動產登記機構辦公場所申請不動產登記。
不動產登記機構將申請登記事項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前,申請人可以撤回登記申請。
第十六條 申請人應當提交下列材料,并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一)登記申請書;
(二)申請人、代理人身份證明材料、授權委托書;
(三)相關的不動產權屬來源證明材料、登記原因證明文件、不動產權屬證書;
(四)不動產界址、空間界限、面積等材料;
(五)與他人利害關系的說明材料;
(六)法律、行政法規以及本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的其他材料。
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在辦公場所和門戶網站公開申請登記所需材料目錄和示范文本等信息。
第十七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收到不動產登記申請材料,應當分別按照下列情況辦理:
(一)屬于登記職責范圍,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請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應當受理并書面告知申請人;
(二)申請材料存在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告知申請人當場更正,申請人當場更正后,應當受理并書面告知申請人;
(三)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書面告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四)申請登記的不動產不屬于本機構登記范圍的,應當當場書面告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告知申請人向有登記權的機構申請。
不動產登記機構未當場書面告知申請人不予受理的,視為受理。
第十八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受理不動產登記申請的,應當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查驗:
(一)不動產界址、空間界限、面積等材料與申請登記的不動產狀況是否一致;
(二)有關證明材料、文件與申請登記的內容是否一致;
(三)登記申請是否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
第十九條 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動產登記機構可以對申請登記的不動產進行實地查
看:
(一)房屋等建筑物、構筑物所有權首次登記;
(二)在建建筑物抵押權登記;
(三)因不動產滅失導致的注銷登記;
(四)不動產登記機構認為需要實地查看的其他情形。
對可能存在權屬爭議,或者可能涉及他人利害關系的登記申請,不動產登記機構可以向申請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單位進行調查。
不動產登記機構進行實地查看或者調查時,申請人、被調查人應當予以配合。
第二十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自受理登記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辦結不動產登記手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 登記事項自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時完成登記。
不動產登記機構完成登記,應當依法向申請人核發不動產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
第二十二條 登記申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不予登記,并書面告知申請人: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
(二)存在尚未解決的權屬爭議的;
(三)申請登記的不動產權利超過規定期限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予登記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 登記信息共享與保護
第二十三條 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
各級不動產登記機構登記的信息應當納入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確保國家、省、市、縣四級登記信息的實時共享。
第二十四條 不動產登記有關信息與住房城鄉建設、農業、林業、海洋等部門審批信息、交易信息等應當實時互通共享。
不動產登記機構能夠通過實時互通共享取得的信息,不得要求不動產登記申請人重復提交。
第二十五條 國土資源、公安、民政、財政、稅務、工商、金融、審計、統計等部門應當加強不動產登記有關信息互通共享。
第二十六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對不動產登記信息保密;涉及國家秘密的不動產登記信息,應當依法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密措施。
第二十七條 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依法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提供。
有關國家機關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查詢、復制與調查處理事項有關的不動產登記資料。
第二十八條 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的單位、個人應當向不動產登記機構說明查詢目的,不得將查詢獲得的不動產登記資料用于其他目的;未經權利人同意,不得泄露查詢獲得的不動產登記資料。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登記錯誤給他人造成損害,或者當事人提供虛假材料申請登記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工作人員進行虛假登記,損毀、偽造不動產登記簿,擅自修改登記事項,或者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行為的,依法給予處分;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偽造、變造不動產權屬證書、不動產登記證明,或者買賣、使用偽造、變造的不動產權屬證書、不動產登記證明的,由不動產登記機構或者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收繳;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的單位或者個人違反國家規定,泄露不動產登記資料、登記信息,或者利用不動產登記資料、登記信息進行不正當活動,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有關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三條 本條例施行前依法頒發的各類不動產權屬證書和制作的不動產登記簿繼續有效。
不動產統一登記過渡期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登記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四條 本條例實施細則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十五條 本條例自20**年3月1日起施行。本條例施行前公布的行政法規有關不動產登記的規定與本條例規定不一致的,以本條例規定為準。
篇3:關于不動產登記收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2016年)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關于不動產登記收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
發改價格規[20**]2559號
國土資源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改革委、物價局、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財務局:
為保護不動產權利人合法權益,規范不動產登記收費行為,現就不動產登記收費標準及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不動產登記收費標準??h級以上不動產登記機構依法辦理不動產權利登記時,根據不同情形,收取不動產登記費。
(一)住宅類不動產登記收費標準。落實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實行房屋所有權及其建設用地使用權一體登記。原有住房及其建設用地分別辦理各類登記時收取的登記費,統一整合調整為不動產登記收費,即住宅所有權及其建設用地使用權一并登記,收取一次登記費。規劃用途為住宅的房屋(以下簡稱住宅)及其建設用地使用權申請辦理下列不動產登記事項,提供具體服務內容,據實收取不動產登記費,收費標準為每件80元。
1、房地產開發企業等法人、其他組織、自然人合法建設的住宅,申請辦理房屋所有權及其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登記;
2、居民等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購買住宅,以及互換、贈與、繼承、受遺贈等情形,住宅所有權及其建設用地使用權發生轉移,申請辦理不動產轉移登記;
3、住宅及其建設用地用途、面積、權利期限、來源等狀況發生變化,以及共有性質發生變更等,申請辦理不動產變更登記;
4、當事人以住宅及其建設用地設定抵押,辦理抵押權登記(包括抵押權首次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
5、當事人按照約定在住宅及其建設用地上設定地役權,申請辦理地役權登記(包括地役權首次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
為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減輕登記申請人負擔,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所有權及其建設用地使用權辦理不動產登記,登記收費標準為零。
(二)非住宅類不動產登記收費標準。辦理下列非住宅類不動產權利的首次登記、轉移登記、變更登記,收取不動產登記費,收費標準為每件550元。
1、住宅以外的房屋等建筑物、構筑物所有權及其建設用地使用權或者海域使用權;
2、無建筑物、構筑物的建設用地使用權;
3、森林、林木所有權及其占用林地的承包經營權或者使用權;
4、耕地、草地、水域、灘涂等土地承包經營權;
5、地役權;
6、抵押權。
不動產登記機構依法辦理不動產查封登記、注銷登記、預告登記和因不動產登記機構錯誤導致的更正登記,不得收取不動產登記費。
二、證書工本費標準。不動產登記機構按本通知第一條規定收取不動產登記費,核發一本不動產權屬證書的不收取證書工本費。向一個以上不動產權利人核發權屬證書的,每增加一本證書加收證書工本費10元。
不動產登記機構依法核發不動產登記證明,不得收取登記證明工本費。
三、收費優惠減免。對下列情形,執行優惠收費標準。
(一)按照本通知第一條規定的收費標準減半收取登記費,同時不收取第一本不動產權屬證書的工本費:
1、申請不動產更正登記、異議登記的;
2、不動產權利人姓名、名稱、身份證明類型或者身份證明號碼發生變更申請變更登記的;
3、同一權利人因分割、合并不動產申請變更登記的;
4、國家法律、法規規定予以減半收取的。
(二)免收不動產登記費(含第一本不動產權屬證書的工本費):
1、申請與房屋配套的車庫、車位、儲藏室等登記,不單獨核發不動產權屬證書的(申請單獨發放權屬證書的,按本通知第一條規定的收費標準收取登記費);
2、因行政區劃調整導致不動產坐落的街道、門牌號或房屋名稱變更而申請變更登記的;
3、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申請不動產登記的;
4、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以家庭承包或其他方式承包取得農用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申請登記的;
5、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以家庭承包或其他方式承包取得森林、林木所有權及其占用的林地承包經營權申請登記的;
6、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國有農用地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農業生產,申請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或國有農用地使用權登記的;
7、因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導致土地、房屋等確權變更而申請變更登記的;
8、國家法律、法規規定予以免收的。
(三)只收取不動產權屬證書工本費,每本證書10元:
1、單獨申請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的;
2、申請宅基地使用權及地上房屋所有權登記的;
3、夫妻間不動產權利人變更,申請登記的;
4、因不動產權屬證書丟失、損壞等原因申請補發、換發證書的。
四、不動產登記計費單位。不動產登記費按件收取,不得按照不動產的面積、體積或者價款的比例收取。申請人以一個不動產單元提出一項不動產權利的登記申請,并完成一個登記類型登記的為一件。申請人以同一
宗土地上多個抵押物辦理一筆貸款,申請辦理抵押權登記的,按一件收費;非同宗土地上多個抵押物辦理一筆貸款,申請辦理抵押權登記的,按多件收費。 不動產單元,是指權屬界線封閉且具有獨立使用價值的空間。有房屋等建筑物、構筑物以及森林、林木定著物的,以該房屋等建筑物、構筑物以及森林、林木定著物與土地權屬界線封閉的空間為不動產單元。房屋包括獨立成幢、權屬界線封閉的空間,以及區分套、層、間等可以獨立使用、權屬界線封閉的空間。沒有房屋等建筑物、構筑物以及森林、林木定著物的,以土地權屬界線封閉的空間為不動產單元。
五、登記費繳納。不動產登記費由登記申請人繳納。按規定需由當事各方共同申請不動產登記的,不動產登記費由登記為不動產權利人的一方繳納;不動產抵押權登記,登記費由登記為抵押權人的一方繳納;不動產為多個權利人共有(用)的,不動產登記費由共有(用)人共同繳納,具體分攤份額由共有(用)人自行協商。
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把新建商品房辦理首次登記的登記費,以及因提供測繪資料所產生的測繪費等其他費用轉嫁給購房人承擔;向購房人提供抵押貸款的商業銀行,不得把辦理抵押權登記的費用轉嫁給購房人承擔。
六、做好政策銜接。已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地方,不動產登記機構按上述規定收費標準收取不動產登記費,原分部門制定的有關土地登記、房屋登記收費標準,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林權證工本費標準,以及各地制定的其他有關土地、房屋登記資料查詢、復制、證明的收費標準一律廢止。
尚未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地區,土地登記費、房屋登記費、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工本費、林權證工本費收費標準仍按原有相關規定執行,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后,即按本通知規定的收費標準執行。
七、規范不動產登記收費行為。除不動產權利首次登記,不動產界址、空間界限、面積等自然狀況發生變化,以及不動產登記申請人要求重新測量外,不動產登記機構已有不動產測繪成果資料的,不得要求不動產登記申請人重復提供并收費。
不動產登記機構應認真執行收費公示制度,嚴格按本通知規定收費,不得擅自增加收費項目、擴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準或加收其他任何費用,并自覺接受價格、財政部門的監督檢查。
本通知自印發之日起執行。其他與本通知不符的規定同時廢止。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 政 部
20**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