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農村建設政策(最新)
河北省現在新農村建設只有試點,并沒有大規模開始,今年內河北省才開始出臺建設新農村舊房補償和人口補償。
河北省建設新農村舊房補償和人口補償《國家憲法規定》選定認購新民居政策依據:嚴格按照《河北省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和《河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選定認購新民居。嚴禁父(母)子(女)或爺(奶)孫(孫女)之間人為自行分戶,多世同堂如為單子(女)相傳也是一戶;有兩子(女)的戶,待子(女)夠政策規定的年齡后才可分戶。
選定認購原則:
1、一戶一宅。
2、必須是示范區內村集體經濟組織內的農戶。
3、不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農戶。
4、尊重歷史事實。
具體選定認購新民居辦法:
1、完全符合《河北省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和《河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農戶,按照一戶一宅的原則,可享受本政策補貼選定別墅,政策補貼標準每戶12萬元,新民居認購價格每平米1200元。
2、本戶的評估總價加上政策補助不夠認購130平米別墅又沒有條件補齊差款的,可以選定100平米公寓樓房一處,評估資產帶發放樓房鑰匙是一次性退給本戶,具備選定別墅條件的戶自愿選定公寓樓可以滿足本人意愿。
3、對于違反《河北省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一戶擁有二塊宅基地或者多宅的,無論原有幾處房產,只能選定認購一處別墅,其他房產按評估價格給與補償,多出的宅基地依法收回復耕。
4、對于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多子女戶(1980年1月1日之后夫妻違反計劃生育政策),子女均已結婚并在本村居住,新村內最多可照顧該戶選定認購兩處別墅,第三子(女)包括第三個子女在內以上的子女,照顧其新村100平米公寓樓。尚未結婚的子女待其結婚后,持結婚證、戶口本向本村委會申請,可享受本條政策。結婚后,已享受本村購房補貼政策,又搬回男(女)方居住地,村委會有權收回新民居。
5、有本村戶口,無房產,且不再村內居住,長期在外工作的可享受分給100平米公寓樓政策。
6、有本村戶口尚未結婚的子女,男子在本政策執行的本年度內滿22周歲的,可享受補貼政策認購別墅。由于女子涉及的是招婿問題,所以必須帶結婚后,持對象戶口遷入證明,結婚證等有效證件放可享受政策。本年度之后陸續滿22周歲的本村戶口男子,可按本政策執行,依據本人年齡,在政策執行的年度內,選定認購。
7、凡是有2個子女以上包括2個子女的戶。其中的女兒在20**年7月1日以后招婿的,持對象的戶口遷入證明和結婚證均只能享受100平米公寓樓一處政策。
8、對于本村的非農業戶(只限整戶,不對個人),在村內長期連續多輩居住目前仍在村內居住的且本戶有宅基地證有房產的戶,可照顧享受認定別墅政策。對于無宅基地證有房產的戶,可照顧其100平米公寓樓一處。
9、對本村的非農業戶,不在村內居住,有宅基地證,有房產的(包括有宅基地證或有房產的)均照顧100平米公寓樓一處。無宅基地證,無房產的可照顧其按 成本價(1200元/平方米)購買100平米公寓樓。
10、本村農戶其子女已轉非,尚未就業且未結婚,待其結婚后持結婚證及戶口遷入證明項村委會申請可享受100平米公寓樓的照顧政策,該公寓樓不允許出租、出售,長期不住的(連續半年以上)由村委會收回。
11、新民居位置的選定,按本村村民簽訂協議的順序號進行,有證照經營的衛生所,商品鋪,農家院,可優先選定。
12、本政策正式出臺后凡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超生的孩子不分男女今后均不享受本政策補貼。
13、本政策正式出臺后遷入示范區村街的戶口(新婚遷入除外)不享受新樓選定認購政策。
14、本政策正式出臺日前約定俗成出嫁(招婿)的女(男),已形成事實婚姻無論其是否取得結婚證,戶口是否遷出本村均不享受示范區選定認購新民居政策。
15、本政策正式出臺后,不管是否違反政策,買賣過戶宅基地證的一律不享受本政策。
16、自本政策正式出臺后辦理離婚手續的只能有一方可享受本政策,享受方由離婚雙方協商或法院裁定。
17、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不允許任何一戶以任何理由重復享受補貼政策。
18、本政策的最終解釋權新農村建設指揮部辦公室。新農村建設指揮部辦公室
篇2:河北省新農村建設政策
河北省新農村建設政策(最新)
河北省現在新農村建設只有試點,并沒有大規模開始,今年內河北省才開始出臺建設新農村舊房補償和人口補償。
河北省建設新農村舊房補償和人口補償《國家憲法規定》選定認購新民居政策依據:嚴格按照《河北省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和《河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選定認購新民居。嚴禁父(母)子(女)或爺(奶)孫(孫女)之間人為自行分戶,多世同堂如為單子(女)相傳也是一戶;有兩子(女)的戶,待子(女)夠政策規定的年齡后才可分戶。
選定認購原則:
1、一戶一宅。
2、必須是示范區內村集體經濟組織內的農戶。
3、不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農戶。
4、尊重歷史事實。
具體選定認購新民居辦法:
1、完全符合《河北省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和《河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農戶,按照一戶一宅的原則,可享受本政策補貼選定別墅,政策補貼標準每戶12萬元,新民居認購價格每平米1200元。
2、本戶的評估總價加上政策補助不夠認購130平米別墅又沒有條件補齊差款的,可以選定100平米公寓樓房一處,評估資產帶發放樓房鑰匙是一次性退給本戶,具備選定別墅條件的戶自愿選定公寓樓可以滿足本人意愿。
3、對于違反《河北省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一戶擁有二塊宅基地或者多宅的,無論原有幾處房產,只能選定認購一處別墅,其他房產按評估價格給與補償,多出的宅基地依法收回復耕。
4、對于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多子女戶(1980年1月1日之后夫妻違反計劃生育政策),子女均已結婚并在本村居住,新村內最多可照顧該戶選定認購兩處別墅,第三子(女)包括第三個子女在內以上的子女,照顧其新村100平米公寓樓。尚未結婚的子女待其結婚后,持結婚證、戶口本向本村委會申請,可享受本條政策。結婚后,已享受本村購房補貼政策,又搬回男(女)方居住地,村委會有權收回新民居。
5、有本村戶口,無房產,且不再村內居住,長期在外工作的可享受分給100平米公寓樓政策。
6、有本村戶口尚未結婚的子女,男子在本政策執行的本年度內滿22周歲的,可享受補貼政策認購別墅。由于女子涉及的是招婿問題,所以必須帶結婚后,持對象戶口遷入證明,結婚證等有效證件放可享受政策。本年度之后陸續滿22周歲的本村戶口男子,可按本政策執行,依據本人年齡,在政策執行的年度內,選定認購。
7、凡是有2個子女以上包括2個子女的戶。其中的女兒在20**年7月1日以后招婿的,持對象的戶口遷入證明和結婚證均只能享受100平米公寓樓一處政策。
8、對于本村的非農業戶(只限整戶,不對個人),在村內長期連續多輩居住目前仍在村內居住的且本戶有宅基地證有房產的戶,可照顧享受認定別墅政策。對于無宅基地證有房產的戶,可照顧其100平米公寓樓一處。
9、對本村的非農業戶,不在村內居住,有宅基地證,有房產的(包括有宅基地證或有房產的)均照顧100平米公寓樓一處。無宅基地證,無房產的可照顧其按 成本價(1200元/平方米)購買100平米公寓樓。
10、本村農戶其子女已轉非,尚未就業且未結婚,待其結婚后持結婚證及戶口遷入證明項村委會申請可享受100平米公寓樓的照顧政策,該公寓樓不允許出租、出售,長期不住的(連續半年以上)由村委會收回。
11、新民居位置的選定,按本村村民簽訂協議的順序號進行,有證照經營的衛生所,商品鋪,農家院,可優先選定。
12、本政策正式出臺后凡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超生的孩子不分男女今后均不享受本政策補貼。
13、本政策正式出臺后遷入示范區村街的戶口(新婚遷入除外)不享受新樓選定認購政策。
14、本政策正式出臺日前約定俗成出嫁(招婿)的女(男),已形成事實婚姻無論其是否取得結婚證,戶口是否遷出本村均不享受示范區選定認購新民居政策。
15、本政策正式出臺后,不管是否違反政策,買賣過戶宅基地證的一律不享受本政策。
16、自本政策正式出臺后辦理離婚手續的只能有一方可享受本政策,享受方由離婚雙方協商或法院裁定。
17、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不允許任何一戶以任何理由重復享受補貼政策。
18、本政策的最終解釋權新農村建設指揮部辦公室。新農村建設指揮部辦公室
篇3:忻州市新農村建設農村養老保險辦法(2019年)
忻州市新農村建設農村養老保險(暫行)辦法
二OO七年一月三十日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快構建我市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健全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切實維護農民利益,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解決“三農”問題和農村城鎮化的進程,特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 農村養老保險由各級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和管理??h(市、區)人民政府要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將農村養老保險列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和社會發展計劃認真組織落實。
第三條 建立和完善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從本地實際出發,以保障老年農民基本生活為目的,堅持養老資金個人繳納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予以政策扶持;堅持社會養老保障與家庭贍養相結合;堅持基本框架相對統一。
各級人民政府要根據農民收入水平和集體經濟狀況確定個人激費數額和集體補助比例,要體現黨的政策和政府的溫暖,有重點,有目標,穩步推進。
第二章 組織機構與職責
第四條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是市政府主管全市勞動保障工作的職能部門,負責全市農村養老保險的統籌規劃、統一管理、綜合協調和監督檢查??h(市、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同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本轄區農村養老保險工作。
第五條 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市本級、縣(市、區)、鄉(鎮、辦事處)分別設農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隸屬于各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理。
(一)農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為非贏利性事業單位,各級人事、編制部門可按市本級、縣級6~8人、鄉鎮級1~2人核定人數,其人員工資、辦公和業務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解決。
(二)每個村設農村養老保險代辦站,其人員由鄉(鎮、辦事處)政府指定村干部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