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關于印發《蘭州市物業小區環境衛生管理制度》的通知
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
市公房中心、市物管辦,各區(縣)物管辦,各物業企業:
現將《蘭州市物業小區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印發給你們,請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結合轄區物業小區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
20**年6月27日
為保持小區清潔干凈、保證小區內綠色植物的正常生長,給業主提供舒適、清新、優雅的生活工作環境,特制定以下管理規定。
1、請勿隨地吐痰,勿亂拋果皮、煙蒂、紙屑、垃圾等。
2、請勿高空擲物,否則,除每次需賠付300元環境破壞費外,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請愛護花園綠化和環境美化的設施,勿攀折花木,踐踏草坪;不要在樹枝拉繩晾曬衣服、物品;否則每次賠償20-100元花木損壞費。
4、生活垃圾需分類裝入垃圾袋,放在指定地點或投入分袋式垃圾箱,勿亂倒亂拋,否則每次需向物業服務企業支付清潔費50-100元。
5、物業服務企業負責生活垃圾的清運,建筑垃圾由裝修戶委托外請或物業服務企業搬運隊清運。亂倒亂拋建筑垃圾者,物業服務企業將其追討由此而產生的相關裝修垃圾清運費用。
6、請勿在公共設施、樹木、樓宇外墻亂寫、亂劃、亂貼字畫與廣告,否則責任人每次賠償環境破壞費100元。
7、請勿在綠化地帶堆放雜物、勿向樹林上潑污水和有害物質,否則,除責令其恢復原貌外物業服務企業有權每次追索賠償100-300元。
8、請保護公共樓梯走道清潔,勿在公共走廊、過道停放車輛或堆放雜物等。
9、請勿駕駛車輛入綠化帶。
10、未經物業公司允許,請勿在公共場地設置廣告招牌。否則,除限期責令其恢復原貌外,物業服務企業有權每次追索賠償100-300元。
11、請保持小區環境安靜,勿在小區演奏鼓樂,播放各種音響和彈唱歌曲時請勿影響他人休息。
12、請保持環境清新,自行處理好雜物、氣、污水、不要污染環境。
13、請勿在路面、梯間等公共地方摻和水泥、攪拌油漆等,否則,物業服務企業有權除責令其恢復原貌外另每次按照200元/平方米追索賠償。
14、商鋪經營人員請勿在店外經營,請勿在店外擅自懸掛、張貼、擺放宣傳品或裝飾品等,否則,每次應向物業有限公司賠付100元環境破環費。
15、商鋪及住宅區內不可經營煎、炒、炸等產生強烈污染的飲食項目。
篇2:某學校食堂場所環境衛生管理制度(3)
> 學校食堂場所環境衛生管理制度(三)一、環境衛生
(一)就餐大廳整潔明亮,餐桌上無灰塵,地板無垃圾,凳子無臟水、灰塵等。地板要求明亮干凈,清潔工對大廳的地板每天至少要清掃、拖洗2-3次,對餐桌要隨時清理,保證就餐大廳整潔衛生。
(二)食堂周邊無雜物、垃圾、食堂外圍排水溝無污物、垃圾,每天最少清掃1-2次,保證室外整潔、干凈。
(三)大廳窗戶要求每周至少擦拭一次,玻璃上無灰塵、無痕跡,保證清潔明亮。
(四)就餐大廳四周墻壁、天花板無蛛網,每周至少打掃一次。墻磚至少每月擦洗2-3次。
(五)食堂內外欄桿干凈,無灰塵,堅持每天擦拭。
二、食堂廚房、操作間、保管室、炊具廚具衛生
(一)食堂廚房每天必須保持整潔,地面保持干燥、無垃圾雜物;炊具、廚具每天使用后清洗干凈,然后消毒,整齊有序地擺放;菜墩、菜刀使用后清洗干凈擺放整齊;新鮮蔬菜,干貨等食品上架,醬油、醋等入池入桶(罐),不準隨地擺放。操作間地面無垃圾、要物,保持干燥整潔,保管室食品陳列有序,不亂擺放,池蓋等無灰塵,保持干凈明亮。
(二)食堂廚房、操作間、保管室堅持每天一小掃,做到四壁無灰,無蜘蛛網;每周一大掃,徹底整理墻面、地面、廚具、案板等廚房設施。
三、庫房衛生
(一)庫房整潔、明亮,物資堆放有序。米面及干雜品不得擺放在地上,離墻隔地。
(二)四壁無蜘蛛網,加強防潮、防鼠,定期檢查,以防物資腐爛變質。
篇3:學院校園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 學院(校)校園環境衛生管理制度為加強我院精神文明建設,創造整潔、優美的育人環境,全面提高師生思想、文化素質,現對校園環境衛生管理作如下規定:
一、學院建立愛國衛生委員會,負責校園環境衛生的規劃和管理工作。后勤基建處為院愛衛會的日常辦事機構。
二、校園環境衛生實行分區包干制。校園衛生包干區(含門前“三包”)由院愛衛會統一劃分,落實責任人,并定期組織檢查評比。
三、各部門的辦公場所、各班級的教室及宿舍應建立衛生值日制度,每日清掃,保持衛生。每周五下午為全校衛生日,統一進行大掃除。
四、各部門、班級、宿舍要在做好室內衛生的同時,做好門前“三包”,即:包門前清潔、包門前設施完好(及時報修)、包隨手關燈關水。
五、校內廁所由物業管理科落實專人打掃;每月至少酸洗一次,確保無堵塞、無滴漏、無異臭。
六、校內生活垃圾由物業管理科做到當日清運,灰箱、下水道、化糞池保持暢通,每年至少清理一次。
七、根據市、區統一都署,開展除“四害”活動,由醫衛科定期下藥,定期檢查,確保除“四害”達標。
八、經常開展健康衛生教育,培養師生良好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不亂潑污水,不亂涂亂畫,不損壞衛生設施。
九、校內各類施工和維修需要進行地下挖掘或破損路面、墻體等,必須報后勤基建處審批,并及時修復。
十、學校房頂、墻面、雨棚、懸空物、噴泉池、蓄水池、陰井、化糞池及難度較大的衛生死角及廣場和校園公共設施(如電話亭、宣傳欄、保潔箱)由后勤基建處負責清理,保持整潔無雜物。
十一、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