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中海物業率先通過質量標準體系認證

6058

  1996年6月率先在行業內導入并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標準體系認證中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中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中海物業”)是香港上市公司中國海外集團旗下的子公司,成立于1991年7月18日,在秉承香港、借鑒歐美物業先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1996年6月率先在行業內導入并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標準體系認證,領全國服務性行業之先,引物業管理行業規范服務,促進了行業標準化進程,為國內物業管理行業樹立了管理典范。

  ISO9000作為國際質量管理標準,它以預防管理的思想,追求質量品質的零缺陷,質量管理八項原則是現代質量管理理論的精華,運用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技術、工具等現代化管理手段進行企業業績改進,以確保企業具有持續提供滿足要求的產品和服務的能力,從而確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立足于市場的根本和通往國際管理水平的橋梁。

  第一步:成立推行小組

  公司成立以高層領導掛帥任推行小組組長的ISO9000推行小組和精干的工作班子,進行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的組織策劃。首先向全體員工表明最高管理層推進的決心,上下統一思想,達成共識,然后擬定貫徹標準工作計劃,進行質量意識和標準培訓。

  第二步:培養內審員隊伍

  公司首先培養一批內審員隊伍,讓員工能全面系統地了解質量認證專業知識,系統學習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和內部質量體系審核的知識。內審員培訓首先選擇對貫徹標準的領導班子和成員進行培訓,在此基礎上,有計劃地對各級領導、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具體操作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整體提高企業員工的質量意識。經考試合格獲得ISO9000內審員資格證書的員工成為公司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的骨干。

  第三步:建立體系文件

  按ISO9000標準逐步建立公司質量管理體系。首先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總體策劃設計,開展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現狀的調查與評價,確定公司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管理者代表、組織結構、明確與質量有關人員的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配備資源、確定質量管理體系結構。

  然后根據中海物業的自身特點,組織相關人員編寫具有可操作性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編制的文件包括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質量記錄等。

  第四步:質量管理體系的實施、運行和保持

  文件編制后經過文件審核、批準后發放。公司組織了對全員的質量管理體系實施的教育培訓,進入體系全面試運行階段。在此階段主要檢驗公司運營是否按文件要求貫徹實施,在提供預期的結果方面是否有效,按照策劃的時間安排進行了內部審核與管理評審,自我評價建立的質量管理體系是否適宜、充分和有效,是否得到了貫徹實施。

  第五步:認證申請

  在以上工作全部完成后,中海物業申請了第三方認證,于1996年6月在全國服務行業第一家獲得ISO9002-1994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ISO9000體系認證是中海物業全面質量管理的起點,在此基礎上,公司相繼于1999年10月在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第一家通過商住區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GB/T2400ISO14001:1996);20**年8月通過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GB/T28001:20**)三證合一的認證,將規范化的管理標準提升到又一新的高度,將企業規范管理與ISO國際標準化管理同步接軌。通過認證,中海物業在原有經驗和優勢的基礎上,進行組織、管理和創新,以顧客為中心,優化工作流程,量化管理服務標準,通過人力資源結構與管理體制的完善,強化以品質管理為核心的專業化管理、差異化服務,不斷豐富品質與服務的內涵,為顧客創造新的價值標桿。

  品質是企業員工共同的責任,為業主提供優質的服務,需要全員參與,貫穿于每個過程環節,中海物業在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一體化管理體系認證、實施后,在全公司范圍內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教育,建立企業質量文化,規范現場管理,提升員工的質量意識和創新意識,QC小組活動在企業得到蓬勃開展?!邦櫩椭辽?,質量第一”作為全體員工一致的價值取向,根植于每個員工的腦海里,員工的執行力不斷加強。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基于多年規范化、標準化的運作模式,中海物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始終在行業內保持領先水平。公司領導準確把握住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趨勢,積極引入先進管理經驗,結合國內物業管理行業特點不斷創新,把公司建設成可持續性組織,以優秀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推動行業的發展,創下諸多“行業第一、行業之最”。中海物業的管理服務模式為國內同行廣泛借鑒,許多優秀的做法一直被同行學習、模仿沿用至今。主要創新簡述如下:

  首創酒店式物業管理服務,成為行業管理模式。

  首創“1+N”管理模式。

  首創氛圍管理模式,并成為行業最為推崇的物業管理模式。

  首創商務全程式物業管理模式。

  首創專業化發展模式,成立樓宇科技、電梯、清洗三家專業公司,成為行業內首家走專業化發展道路的企業。

  首先提出“提升居住價值、擴大投資價值、關注合作價值”的三價值理論,并在三價值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第三代物業管理模式,創造了“中?!ど钏{”子品牌。

  首創物業管理自辦護衛員培訓基地。

  率先在行業內擁有專業設計能力的企業形象策劃室。

  建立行業內首家苗木培育供應、養護基地。

  首家組建行業性專業化藝術團體--中海藝術團,豐富業主的文化生活,宣傳公司的企業文化,與業主互動共建文明小區。

  率先在行業內提出了“服務是需要設計也是可以設計的”理念,將設計的服務產品拍攝成教學片,為員工培訓和流程標準化提供了生動形象

  的媒介教材。

  本著“追求卓越、持續創新”的精神,中海物業于20**年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通過三年時間運作實施,于20**年底榮獲深圳市羅湖區區長質量獎,實現了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躍。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保持企業的競爭力和領先地位,不斷滿足顧客需求,企業首先要采取的應該是領先的質量戰略,而物業管理行業作為一個新興行業,也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高品質是企業發展的動力。

  中海物業樹立以顧客滿意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以顧客為關注的焦點,把顧客滿意作為企業永恒的追求,認為品質管理是實現客戶價值的保障,是客戶滿意的源泉,高質量才能獲得顧客高滿意度,才能使企業基業常青。中海物業的目標是以完美的服務、優越的性價比、可靠的品質和優異的管理,滿足顧客日益增長的需要,通過專業化發展,實現集約化經營,用科學化管理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開拓進取,繼續引領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

篇2: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概論

  ISO質量管理體系概論

  一、質量認證的發展過程。

  1、認證的起源:1903年英國首創世界第一個用于符合標準的標志“BS”即“風箏標志”,認證鐵路鋼軌的尺寸。后又規定了鍋爐等工業品的規格。

  ISO組織和宗旨:ISO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縮寫,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其前身為國家標準化協會國際聯合會ISA和聯合國標準化協會聯合會UNSCC,有800個技術委員會和分支機構,總部設在日內瓦。代表中國參加ISO的是國家技術監督局CSBTS。

  ISO的主要功能是制定國家標準以達成一致意見。目的和宗旨是為了有利于國際間的商品交換和公共事業,有利于在知識、科學、技術和經濟活動中發展國際間的相互合作,促進世界范圍內的標準化及有關活動的發展。為了增進相互了解,消除彼此之間的貿易壁壘。

  2、SO9000的產生和發展:隨著工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貿易交往的日益頻繁,產品質量漸漸成為各方面關注的焦點,因此質量管理的對象也從硬件逐漸擴展到了軟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務(產品的概念發生了變化)。確立一種大家認同的質量標準成為了共識。

  ISO組織于1970年成立了認證委員會;根據英國標準學會的建議,于1980年成立第176技術委員會,即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委員會;1987年正式頒布了國際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ISO9000系列標準。目前已有近80個國家將ISO9000轉化為本國的國家標準?,F狀:截止2000年底,全球獲ISO9000標準認證的組織超過34萬家,中國25657家企業。已有25個國家的認可機構簽署了質量體系認證多邊承認協議。

  3、質量管理的定義:指導和控制組織的關于質量的相互協調的活動。指導和控制關于質量的活動,通常包括建立質量方針、質量目標、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質量方針:由最高管理者正式發布的關于質量的組織總的意圖和方向。質量目標:關于質量的,作為目的所追求的事物。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是由計劃、實施、檢查、處理這四個密切相關的階段所構成的工作方式。

  4、物業管理的質量特性:--功能性:指物業管理服務所發揮的效能和作用,使物業使用功能長期發揮,達到保值增值;--經濟性:指業主和使用人在物業管理服務過程中,為得到不同的服務所得到不同的服務所支出費用的合理程度;--安全性:指在物業管理服務過程中防范措施得當,消防工作做好,環境無安全隱患;--時間性:意味著在為業主和使用人提供物業管理服務時,要做到及時、準時和省時;舒適性:指物業管理提供的服務結果應使業主和使用人感到舒適、滿意;文明性:指業主和使用人在接受服務過程中滿足精神需要的程度。

  二、八大質量管理原則:

  1、“以顧客為中心”的質量管理原則。包括了解掌握顧客的需求和期望,確保組織的目標與顧客的需求和期望相結合(質量目標)。做到及時溝通并采取相應措施,處理好與顧客的關系,兼顧各方利益。

  2、貫徹“領導作用” 質量管理原則。制定制度和策略,建立價值共享和職業道德倫理觀念,建立信任,提供所需資源和培訓,肯定和激勵員工。

  3、“全員參與”原則。各級人員都是組織之本,了解自己的職責、權限,知曉工作的內容、要求和程序,主動識別工作中將會遇到什么阻力和影響,如何去突破這種阻力和影響。

  4、“過程方法”原則。注重一個過程的輸入和輸出,系統識別并管理過程以及過程之間的相互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