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熟悉有關消防法規和消防設計規范以及消防工作的規定與要求,嚴格執行各項消防制度。
二、 積極參加上崗前的專門培訓,上崗后經常參與有關培訓、熟悉掌握本系統工作原理和操作規程,不斷提高業務素質。
三、 值班和維護人員要以高度責任感去完成各項管理規定和要求工作。
四、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要依照消防法規和主管部門規定進行規范化管理操作。
五、 對本建筑各項消防設備進行管理和應用,做好日常的技術管理工作。
六、 定期(按規定要求)進行現場加溫,加煙試驗,以確?;馂?、自動報告系統可靠運行。
七、 設備發生故障后,要及時進行維修,通知有關部進行維修,并協助有關維護人員工作,以保證消防控制系統室內設備安全運行。
八、 給單位領導當好消防工作參謀,協助有關領導作好消防工作。
九、 火災時應及時對地方消防部門119火警臺報告,同時啟動有關消防設備進行有效搶救,消防隊到場后,協助消防部門指揮滅火工作。
十、在系統報告時,管理人員、值班人員應嚴肅、認真、冷靜、進行檢查。查看現場是否真有火情,以防止系統誤報及時驗證火災發生后全面主動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補救工作,并及時向有關領導報告火情。
十一、 認真填寫系統記錄和運行卡,保持消防控制室內外整潔衛生。
十二、 未經上級部門批準,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消防控制室。
篇2:遼寧省獎勵和保護維護社會治安見義勇為人員條例(2006修正)
遼寧省獎勵和保護維護社會治安見義勇為人員條例(20**修正)
?。?991年11月30日遼寧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根據20**年12月1日遼寧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于修改《遼寧省獎勵和保護維護社會治安見義勇為人員條例》的決定修正)
遼寧省獎勵和保護維護社會治安見義勇為人員條例(20**修正本)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鼓勵和支持見義勇為行為,保護見義勇為人員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的見義勇為人員,是指不負有法定職責和特定義務,為保護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或他人人身、財產安全,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或者在搶險、救災、救人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公民。
第三條 在本省境內見義勇為的本省公民適用本條例;本省公民在省外或者省外公民在本省見義勇為的,參照本條例獎勵和保護。
第四條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基層組織,應當宣傳見義勇為的先進事跡,保護見義勇為的權益,弘揚正氣,激發公民同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的精神。
第五條 對見義勇為人員的獎勵和保護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各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負責日常工作。
第二章 獎勵
第六條 符合本條例第二條規定,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員,可以申報確認為見義勇為行為:
?。ㄒ唬┩趯嵤┑奈:野踩?、公共安全或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斗爭的;
?。ǘ┩趯嵤┑那址竾依?、集體利益或他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斗爭的;
?。ㄈ﹨f助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機關追捕、制服或抓獲通緝的罪犯、犯罪嫌疑人的;
?。ㄋ模┰趽岆U、救災、救人活動中表現突出的;
?。ㄎ澹┢渌媳緱l例第二條規定的行為。
第七條 獎勵見義勇為人員,應堅持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以精神鼓勵為主的原則。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見義勇為人員,根據其表現和貢獻,給予下列表彰和獎勵:
?。ㄒ唬┛h級人民政府授予見義勇為積極分子稱號,頒發榮譽證書和不低于1萬元的獎金。其中犧牲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增發不低于10萬元獎金;
?。ǘ┦腥嗣裾谟枰娏x勇為先進分子稱號,頒發榮譽證書和不低于3萬元的獎金。其中犧牲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增發不低于15萬元獎金;
?。ㄈ┦∪嗣裾谟枰娏x勇為英雄稱號,頒發榮譽證書和不低于5萬元的獎金。其中犧牲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增發不低于20萬元獎金。
獎勵資金從見義勇為獎勵保護基金中支付,不足部分由政府財政補貼。
具體獎勵條件、辦法和獎勵金額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九條 各級人大常委會對受到本級人民政府獎勵的見義勇為人員中,事跡特別突出的,可授予地方榮譽稱號。
第十條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基層組織,可以對本系統、本部門、本單位見義勇為人員給予表彰獎勵。
第十一條 獎勵見義勇為人員應公開進行。被獎勵人要求保密或有關部門認為應當保密的,可以不公開進行。
第三章 保護
第十二條 對見義勇為人員依法給予下列保護:負傷醫療、誤工補貼、生活補助、傷殘撫恤和優待、人身保護。
第十三條 因見義勇為犧牲的人員,符合革命烈士條件的,按國家有關規定批準為革命烈士。
不符合革命烈士條件犧牲的和傷殘的見義勇為人員,屬于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人員按照因公(工)傷亡規定辦理。
不符合革命烈士條件犧牲的無工作單位的見義勇為人員,由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參照因公(工)傷亡規定辦理,從見義勇為獎勵保護基金中給予撫恤。
在維護社會治安斗爭中致殘的無工作單位見義勇為人員,由民政部門按照國家傷殘撫恤有關規定辦理。在搶險、救災、救人活動中致殘的見義勇為人員,由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參照國家傷殘撫恤有關規定辦理,從見義勇為獎勵保護基金中給予撫恤。
享受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的見義勇為人員家庭,其見義勇為獎金和撫恤金不計入家庭收入。
第十四條 各醫療機構對見義勇為負傷的人員,應當優先搶救和治療。拒絕或拖延搶救治療造成嚴重后果的,應依法追究有關領導或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醫療費在加害人未捕獲前,根據縣級以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的證明,由見義勇為人員單位暫付;見義勇為人員無工作單位的,由當地縣級以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從見義勇為獎勵保護基金中暫付。
第十五條 見義勇為人員傷亡的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生活補助費等費用,依照公安司法機關的裁決或判決,由加害人賠償。
第十六條 見義勇為人員和犧牲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見義勇為人員的配偶、子女、父母,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就業、住房、入學、入伍、土地承包等優先權。
第十七條 公安司法機關對需要保護的見義勇為人員及其直系親屬,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護。對行兇報復見義勇為人員的違法犯罪分子,應依法從重或加重處罰。
第十八條 見義勇為人員直系親屬遭受報復傷亡的,經縣級以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的認定,適用本條例有關保護的規定。
第四章 申報與審批程序
第十九條 見義勇為行為發生后,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單位、本人和其他公民都可以向見義勇為行為發生地的縣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申報確認見義勇為行為。申報時應當提供有關情況及證明材料。見義勇為的受益人、見證人應當如實為見義勇為人員的行為提供證明。
縣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應當自接到申報之日起20日內完成調查、核實、確認工作,作出確認決定。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至60日。不屬于見義勇為行為,不予確認的,應當向申請人書面說明。
縣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確認見義勇為行為的,報本級人民政府予以批準獎勵,認為符合上級獎勵標準的,逐級向上級評定部門進行申報;上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應當在30日內作出確認決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獎勵,不予確認的書面通知下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
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授予的獎勵,由本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審核,報人民政府批準。
第二十一條 各級人大常委會授予地方榮譽稱號的,由人大常委會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作出決定。
第二十二條 公民見義勇為,依照本條例沒有得到獎勵和保護的,其本人或家屬有權向當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申訴。
第五章 獎勵保護基金
第二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設立見義勇為獎勵保護基金。見義勇為獎勵保護基金,通過以下途徑籌集:
?。ㄒ唬┱斦芸?;
?。ǘC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個人捐助;
?。ㄈ┢渌戏ㄍ緩?。
第二十四條 獎勵保護基金主要用于:
?。ㄒ唬┍愍勔娏x勇為人員的獎金;
?。ǘ┭a助見義勇為犧牲和傷殘人員的撫恤費用;
?。ㄈ橐娏x勇為人員辦理人身保險;
?。ㄋ模┢渌麨楠剟詈捅Wo見義勇為人員需要支付的費用。
第二十五條 獎勵保護基金必須嚴格管理,??顚S?,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本條例由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條例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篇3:醫院醫保計算機系統日常維護人員職責
人民醫院醫保計算機系統日常維護人員職責
醫保計算機系統日常維護人員解決醫保、新農合計算機系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應用問題,保證系統正常運行。
一、定期、定時查看醫院、新農合計算機系統以及設備的運行環境、運行狀態、自動任務執行情況并做好系統異常記錄。
二、負責醫保診斷的上傳工作。
三、負責醫保明細的上傳、下載工作。
四、負責醫保對賬工作,定期查看對賬情況、明細導入情況,對于對賬未通過、數據金額不符等各種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五、負責處理新農合計算機系統的各種數據異常,及時解決問題。
六、負責相關資料的整理和保管工作。
七、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