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物業電梯檢查及保養制度
1、日常巡視檢查及保養
(1)巡視機房內各種儀表、配電柜、控制柜、曳引系統、限速裝置及照明系統,清潔除塵,發現異常情況即時處理或上報。
(2)巡視操縱盤、照明、轎廂風扇、通訊、壁板及地面等設備,檢查協管隊觸板及轎廂開關的工作情況。
(3)檢查轎頂設備,并站在轎頂處,用慢車觀察全程運行情況一遍,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4)檢查底坑限速張緊裝置,轎廂及對重的緩沖器,平衡鏈及固定裝置和照明系統。
2、周檢及保養
(1)詢問電梯運行情況,有無急修等情況。
(2)觀察所有繼電器、接觸器和空氣開關的動作情況,檢查其觸頭是否有火花、燒焦等情況,繼電器、接觸器是否發熱,清潔接觸器銜鐵。
(3)檢查制動器壓桿是否行動自如,制動盤與閘瓦間隙是否正常以及有無異常磨損。
(4)檢查曳引機油位、油質是否有化學沉淀和乳化現象。
(5)檢查電梯平層的準確度,轎廂門開關有無阻塞和異響情況。
(6)檢查廳門鎖是否靈活,清潔調整廳門開關,清潔門導機。
(7)檢查轎廂、轎頂、轎底、井道及底坑的所有開關及按鈕,要求動作靈敏可靠。
3、季度檢查及保養
(1)拆檢逆變器,并徹底清潔。
(2)轎頂清潔除塵,導軌清洗加油,清除導軌油壺內已污的油棉線。
(3)檢查曳引鋼絲繩張力是否均勻,當張力差大于5%時,應予調整,檢查曳引繩捻繩,直徑及磨損情況,并檢查各繩頭。
(4)拆檢清潔轎門電機,檢查碳刷及整流子的磨損情況,并清潔轎門的控制箱。
(5)檢查清潔轎門的聯動機構,使轉動桿各傳動關節轉動靈活,門開關自如,緊固各部螺母,必要時調整門速。
(6)檢查門刀和門鎖、滾輪之間的間隙與垂直度。
(7)檢查廳門鋼絲松緊及磨損情況,廳門懸掛滾輪及自動收繩輪。
(8)檢查轎廂,對重導靴及其磨損情況和協管隊鉗與導軌的間隙,必要時予以調整。
(9)檢測控制柜的對地絕緣電阻及主電機,門電機的相間和對地的絕緣電阻。
4、年度檢查及修理
(1)調整開關門繼電器,仔細檢查各種控制屏上所有接觸器、繼電器、空氣開關和按鈕,如有灼痕、拉毛等現象要予以修復或調換,并緊固接線端子。
(2)檢查限速器的動作速度是否準確,協管隊鉗是否可靠動作。
(3)調換開、關門機構的易損零件。
(4)檢查協管隊回路觸點的工作情況及可靠性。
(5)系統調整電梯的運行參數。
(6)按勞動局電梯年檢要求檢測。
篇2:電梯維修與監督檢查規程
電梯維修與監督檢查規程
1.0目的
加強中心電梯的維護保養,保證電梯的正常運行,以確保乘梯人員的安全;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z客戶服務中心
3.0管理職責
3.1工作負責人:工程主管;
3.2由電梯保養公司承包電梯的日常維護和保養;
4.0定義
無
5.0規程
5.1保養公司必須派經受專門技術培訓,取得電梯特種作業證的人員持證上崗,維修人員不得單獨一人進行維修、保養;
5.2保養公司進場前,應同委托單位管理人員到施工現場,并作好簽到記錄;
5.3維修電梯開始,嚴禁載客,在電梯門外設置中英文“電梯保養,暫停使用”等警示牌;
5.4操作時必須正確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嚴禁穿汗衫,短褲進行操作;
5.5兩人上崗,相互監督,不冒風險,認清電梯總電源位置;
5.6檢查廳門和轎內聯鎖,轎頂和底坑急停等開關必須在有效情況下才能操縱和修理;
5.7在機房和轎頂拆裝電氣部件,必須切斷電源開關,并掛上“禁止合閘”標示牌。
5.8禁止在控制屏上或者局部安全回路上短接勾線;
5.9打開廳門進入轎頂前,必須將轎頂上急停開關切斷,方可進入轎頂;
5.9.1轎頂上檢修箱較遠,手一定要撐住門,當人完全進入轎頂,站好妥善位置,方可松手關門,防止一松手關門,電梯啟動;
5.9.2轎頂上若有2個人,開動電梯應相互關照,一人手放在檢修開關箱上,隨時按下急停開關;
5.10打開廳門進入底坑,必須撐開廳門,首先切斷底坑急停開關,然后才能下底坑,千萬不可一打開廳門就往下跳,防止廳門自動關閉,電梯啟動;
5.11底坑留人檢查電梯運行,在轎頂上操縱檢修運行時,必須互相關照,使該人能尋到妥善位置,手放置在底坑有效開關旁,能隨時應付不測;
5.12完工后場地必須三清(機房清、轎頂清、底坑清);
5.13提前一個月辦理申報年檢(或驗收)預約日期,驗收合格,甲方在竣工單上簽字認可(若有整改單必須做到整改復驗合格);
5.14保養公司按照合同規定,正常工作時間為周六或周日,因特殊需要而提前一天與工程主管聯系,可作調整;
5.15電梯須每半個月進行一次維修、保養,相關主管人員必須督促保養公司按時派技術員對電梯進行維修、保養;
5.16電梯定期維修、保養和檢查記錄均需當天離開前作好記錄,并交給電梯主管簽字確認;
5.17電梯零配件磨損或損壞要及時更換,線路板損壞要在24小時內更換。屬于電梯正常磨損,自然損耗造成的200元以上費用的配件更換需書面報告;
6.0附則
按照程序定期實施保養檢修計劃;
7.0支持性文件
篇3:電梯常見故障檢查和排除
電梯常見故障的檢查和排除
電梯出現故障后,電梯維修人員應能迅速、準確的判斷故障的所在,及時排除故障。電梯的故障可分為機械故障和電氣系統故障。
1、 機械系統的故障和排除
機械系統的故障比較少見,但機械系統發生故障時,造成的后果卻較嚴重。所以,作好日常的維護保養,減少機械系統故障是電梯管理的主要任務之一。
?。?) 機械系統的常見故障
?、?潤滑系統的故障。由于潤滑不好或潤滑系統某個部件故障,造成轉動部位發熱或抱軸現象,使滾動和滑動部位的零件損壞。
?、?機件帶傷運轉。忽視了日常的預檢修,未發現機械零件的轉動、滑動和滾動部件的磨損,使機械零件帶傷工作,造成電梯故障,被迫停機修理。
?、?連接部位松動。電梯的機械系統中,有許多部件是由螺栓連接的,運行過程中,由于振動等原因使螺栓松動、零部件移位造成磨損或撞毀機械零件,被迫停機。
?、?平衡系統的故障。當平衡系數與標準要求相差較遠時,會造成轎廂蹲底或沖頂,限速器、閘瓦動作,被迫停機。
?。?) 機械系統常見故障的預防與修理
加強電梯的維護和保養是減少或避免電梯機械故障的關鍵,對機械故障的出現起到預防作用。一是要及時潤滑有關部件;二是要緊固螺栓。做好這兩項工作,機械系統的故障就會大大減少。
發生故障后,維修人員要向司乘人員了解故障時的情況和現象。
若電梯還能運行,維修人員應到轎廂內親自控制電梯上下運行數次,通過眼看、耳聽、鼻聞、觸摸等實地考察、分析和判斷,找出故障部位,并進行修理。修理時,應按照有關文件的技術要求和修理步驟,認真地把故障部件進行拆卸、清洗、檢查、測量。符合要求的部件重新安裝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部件一定要更換。修理后的電梯,在投入使用前必須經過認真的調試和試運行后,才能投入使用。
電梯轎廂被安全鉗卡在導軌上,使其不能上下移動是電梯的一種特有故障。出現這種故障后,必須用承載能力大于轎廂重量,掛在機房樓板上的手動葫蘆(導鏈)把轎廂上提150mm左右,一般情況下安全鉗可復位。經過這樣的處理,一般電梯可恢復運行。但是,必須查明故障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并修復導軌卡痕后,才能交付使用。
2、 電氣系統的故障和檢修
?。?)電梯出現系統的故障多種多樣,但大致分為四類型:
?、?門系統故障。采用自動開關門的電梯,其故障多為各種電器元件的觸點接觸不良所致,而觸點接觸不良主要是由于元器件本身的質量,安裝調整的質量,維護保養的質量等存在的問題所致。
?、?繼電器故障。用繼電器組成的電梯控制電路,故障一般出在繼電器的觸點上。觸點通斷時的電弧使觸點燒壞,使其不能閉合或長期粘連,造成斷路或短路。
?、?電氣元件絕緣老化。電器元件受潮通電時產生的熱量,都加速了絕緣的老化,使絕緣擊穿造成短路。
?、?外界干擾。電子技術的發展,使可編程控制器和計算機等先進設備應用在電梯的控制系統中,發展為無觸點電氣控制系統。這種控制系統避免了繼電控制系統的觸點故障。但是,這種系統中的控制信號較小,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如果屏蔽不好,常使電梯產生誤動作。
?。?) 電氣系統故障的排除
電梯的電氣控制系統結構復雜而又分散,要想迅速排除電氣系統的故障,維修人員應做到:
?、?掌握電梯電氣控制系統的電原理圖、接線圖、安裝位置圖。
?、?熟悉電梯的起動、加速、滿速運行、到站提前換速、平層、開門等全部控制過程。
?、?掌握各電器元件間的控制關系,繼電器、接觸器接點的作用。
?、?了解各電器元件的安裝位置和機電間的配合關系。
維修人員還要不斷分析、研究和總結經驗,做到準確判斷故障發生點,并迅速排除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