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煤氣管道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薦)

4695

  煤氣管道突發事故應急預案

  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煤氣,屬易燃氣體中的一種,在我國GB12265—90和V6944—86《危險物品品名表》的標準中,煤氣編號為3—2027。焦爐煤氣是一種無色(在沒有回收化學產品時候呈黃色)的有毒氣體,不溶于水,比空氣輕,爆炸極限6%—30%,遇空氣易形成爆炸性氣體,燃點低,容易著火,有毒,含惰性氣體少。燃燒速度快。煤氣凈化不夠時,管道易被焦油、萘堵塞。煤氣中冷凝液還會腐蝕管道。煤氣有易燃、易爆的特點。同時又含有劇毒的CO,一旦出現問題,極易造成重大事故,因此煤氣管網和設施的安全運行非常重要??赡馨l生的事故類型有:泄漏、操作不當和設備故障等原因造成的中毒、火災、爆炸等事故。

  依據《重大危險源辨識》、《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對生產場所進行檢查、辨識,有:

  我廠生產場所的主要煤氣輸送管道DN均在100mm以上,該介質毒性分別屬于高度和極度,按《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規定,該輸送管道判為重大危險源,所在的生產場所即煤氣凈化生產場所為重大危險源。

  1.1危險特性

  1.1.1焦爐煤氣具有如下特性:

  a)燃燒熱值大、溫度高、撲救困難。煤氣主要含有碳,氫兩種元素,燃燒時放出的熱值大、溫度高。焦爐煤氣發熱值為16720~18810KJ/m3,可燃成分較高(約90%左右),在空氣中燃燒溫度可達到1500℃以上,爆炸時會達到2000℃—3000℃,特別是煤氣都是貯存在受壓容器內,火災時煤氣火焰受一定壓力的作用,火焰向前噴射的距離較長。

  b)焦爐煤氣因含有CO和少量的H2S而有毒。焦爐煤氣含有5~8%的CO。CO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化學活動性極強、能長時間與空氣混合在一起,CO吸入人體后,與血紅球中的血色素結合成碳氧血色素,使血色素凝結,破壞了人體血液的輸氧機能,阻礙了生命所需的氧氣供應,使人體內部組織缺氧而引起中毒,嚴重者會因窒息而死亡。

  c)易燃燒性。首先,煤氣的點火能量低,自燃點為648.9℃,著火溫度為600~650

  ℃。常態下,打火機火星,火柴火焰,開關電燈時產生的火花及化纖衣服產生的靜電,均可點燃煤氣。其次,因為它含有大量氫氣,使得它的燃燒速度快;在空氣中燃燒時,擴散能力較強,極易燃燒和蔓延。

  d)易擴散性。煤氣的擴散能力取決于它的比重和擴散系數,可燃氣的擴散系數越大,則它的擴散速度就越快,它擴散的能力也越強,發生火災時火勢蔓延就越快。焦爐煤氣含有H2(55~60%),CH4(23~27%),CO(5~8%),CO2(1.5~3.0%),N2(3~7%),O2(<0.5%),cmhn(2~4%);密度為0.45~0.50

  Kg/Nm3,比空氣輕,可以懸浮于空氣中,隨風或空氣而流動,擴散。

  e)易爆炸性。焦爐煤氣的爆炸極限混合比為6—30%。在煤氣火災中,約有一半以上都是先由爆炸而引起的。由于煤氣的引燃能量小,爆炸下限低,爆炸濃度范圍廣,遇火源極易發生燃燒和爆炸。

  f)易膨脹性,主要煤氣管道其壓力一般為0.1--4.5Mpa。煤氣管道氣體壓力與溫度升高成正比關系,其速率約為0.02--0.3MPa/℃,當壓力超過煤氣管道的承受壓力時,就會發生物理性爆炸,從而造成更大的爆炸或引燃其它可燃物。

  2.2.2焦爐煤氣具有如下爆炸特點:

  a)先爆炸、后燃燒、擴大燃燒面積。由于煤氣在生產、貯存、輸配和使用過程中,都有一定的壓力存在,這樣,煤氣貯罐、管道等各種設備,由于破裂或操作失誤,跑、冒、滲、漏的煤氣很快就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的濃度,遇明火即發生爆炸。然后,火焰回到煤氣的滲漏處,在一定時間內形成穩定性燃燒,同時,由于爆炸所產生的高溫、高壓,易引燃周圍的可燃性物質,形成新火源,擴大燃燒面。

  b)易出現復爆現象。煤氣火災發生復爆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在撲滅氣體火焰之后,沒有及時關閉閥門斷氣或閥門損壞,又未采取清除煤氣的措施情況下,泄漏的煤氣,遇明火發生第二次爆炸;二是由于著火處的溫度太高,猛烈的輻射熱易引起鄰近煤氣設備的爆炸,擴大火勢,造成損失。

  c)燃燒中回火爆炸,造成傷亡。煤氣正常燃燒時,混合氣體離開火孔的速度與燃燒的速度相適應,在火孔口形成一個穩定的火焰,如果當混合氣體離開火孔的速度小于燃燒速度,火焰高溫不斷降低,最后會縮入火孔,進入設備,造成回火,在撲救煤氣火災時出現回火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煤氣正常燃燒時,在沒有消滅火焰和采取措施的情況下,先關閉煤氣閥門,這時燃燒速度大于氣流速度,易形成回火;二是由于煤氣長時間的外噴燃燒煤氣逐漸減少,儲存煤氣的容器設備的壓力降低,當設備的壓力小于大氣壓時,也易造成回火;在煤氣火災的撲救中,一旦發生回火,因有大量的空氣進入煤氣設備,極易發生爆炸,不僅損壞周圍設備、建筑物,而且會造成重大的傷亡事故。

  1.1.2煤氣產生爆炸及燃燒的主要因素:

  a)煤氣設備管線腐蝕老化,部分設備管線因腐蝕嚴重而造成漏氣,部分管線因密封填料老化而造成漏氣。

  b)用氣年限增長,附著在管線內壁上的鐵銹、灰塵、煤焦油等雜質脫落,隨煤氣進入閥門或調壓器,造成閥門或調壓器關閉不嚴,灰塵、雜質堆積于閥門、彎頭、調壓器等處,會造成設備損壞和管道堵塞等。

  c)天氣驟冷驟熱和長期占壓管線造成管線斷裂漏氣。

  d)管材存在質量問題,如焊疤、重皮、裂紋等,長期運行之后,缺陷暴露導致漏氣。

  e)煤氣設施使用不當,違章操作引起火災、爆炸。

  f)煤氣設施和使用煤氣的設備發生故障。

  g)由于誤操作造成煤氣設備及管網負壓,壓力回零,而操作人員又不能及時處理煤氣設備至安全狀態。

  k)其他原因造成管道、設備損壞。由于煤氣的特殊性,一旦出現事故,可能造成重大損失。

  綜上可知,焦爐煤氣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無色的特點,危害性較大,一旦發生泄漏,將會引發中毒、著火、爆炸等事故。

  1.1.3風險分析

  煤氣管道貫穿整個廠區,若煤氣管道、設備發生火災、泄漏、爆炸將威脅500㎡范圍內的人身安全,同時造成焦爐停產。而由于煤氣比空氣輕,易與空氣混合,又有易流動、擴散和飄浮等特點,危險性極大。

  在生產和輸配過程中,??赡芤驍嚯?、斷水、檢修或生產設備故障、管道破裂、焊縫開焊、墊片損壞等原因造成泄漏,遇有明火、靜電、雷擊等引發著火、爆炸事故。而現有煤氣管道若發生火災、泄漏、爆炸將威脅沿線500㎡范圍內的人身安全,同時造成焦爐停產。

  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

  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應當堅持“預防為主、常備不懈、以人為本,救人第一”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區域為主、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依靠科技、加強協作、快速有效處置、防止事故擴大的原則,按照事故類別、嚴重程度和事故地點,分級分類啟動預案,實施應急救援。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設置

  3.1.1廠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職責:

  a)分析判斷事故、事件或災情的受影響區域、危害程度,確定相應警報級別、應急救援級別。

  b)決定啟動廠級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協調各應急反應組織進行應急救援行動。

  c)批準成立現場搶救指揮部,批準現場搶救方案(或現場預案)。

  d)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機構,通報事故、事件或災害情況。

  e)監察應急操作人員的行動,保證現場搶救和現場外其他人員的安全。

  f)決定救援人員、員工、家屬從事故區域撤離。

  g)決定焦化廠各類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監督各單位事故應急演練。

  H)當發生險情時,有第一時間下達停產撤人命令的決策權和指揮權

  3.1.2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生產調度室(外線電話:***

  04**46)

  辦公室主任:(兼)

  成員:

  史高勝

  職責:

  a)承接單位事故、事件或災情報告,請示總指揮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b)負責通知總指揮部成員和各專業組人員到氣防站集合;

  c)傳達指揮部下達的各項命令,通知搶險救災人員趕赴事故現場;

  d)在事故搶救過程中,負責各專業組的碰頭會,協調各專業組、各成員單位的搶險救援工作;

  e)組織、協調對外求援等有關事宜,負責事故的上報;

  f)落實上級有關指示和批示,對內通報事故搶救進展情況,并作好相關記錄;指揮部下設7個專業組

  3.1.2.1安全保衛組

  組長:

  副組長:備煤四個班的各班班長

  協助組長工作

  組員:備煤四大生產班各班指定員工9人。

  職責:

  a)負責事故區域的警戒和交通管制,有關人員的緊急疏散、撤離,做好事故搶險期間的現場秩序維護,為搶險救援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b)負責協調、組織公安、保衛人員參與事故搶險。

  c)協助安健環部確定事故傷亡人數和傷亡人員的姓名、身份。

  d)負責有關事故直接責任人的監護。

  f)參加事故調查工作。

  安全保衛設施配置:警戒帶、警示標識、圍欄

  3.1.2.2救援疏散組

  組長:

  組員:化產車間四大生產班,各班指定6人.

  煉焦車間四大生產班,各班指定8人.

  職責:

  a)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及時控制危險源,負責現場人員、危險物品等重要物資疏散撤離。

  b)評價安全狀態和發展趨勢。

  c)向應急救援總指揮提出重大應急行動的建議。

  d)隨時向應急救援辦公室提出事故現場信息

  安全疏散設施配置:手套、防護服、擴音器、防毒面具。

  3.1.2.3事故搶險組

  組長:(兼)

  副組長:*和

  組員:化產車間四大生產班各班指定6人。

  煉焦車間四大生產班各班指定6人

  機電車間人員:

  職責:

  a)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及時控制危險源,負責現場搶險作業和遇險(難)人員營救。

  b)評價安全狀態和發展趨勢。

  c)向應急救援總指揮提出重大應急行動的建議。

  d)隨時向應急救援辦公室提出事故現場信息

  滅火安全設施配置: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消防水帶、水槍、堵漏工具

  3.1.2.4后勤保障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四班調度員

  a)接到重大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向應急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并按應急救援辦公室指令啟動救援應急預案,并負責傳達指揮部總指揮指令,及時通知應急救援辦公室成員迅速進行集合。

  b)按照救援搶險應急預案要求做好日常搶險物資和工器具的儲備及車輛安排。發生事故時負責組織搶險物資和工器具的供應協調工作,組織車輛運送搶險物資。

  c)負責突發安全事故現場的通訊和聯絡工作,保證事故現場信息暢通。

  d)負責搶險救援后勤保障工作,組織車輛運送搶險救援成員快速抵達事故現場展開救援工作。

  e)協助調度有關人員做好通信聯絡。

  3.1.2.5傷員臨時搶救組

  組長:

  組員:

  職責:接到事故通知后,快速將小組成員集結,并準備了應急救援的裝備物資,到事故現場,對受傷人員實施臨時急救和創傷的處置.并協助醫務人員送往醫院急救.

  醫療救護設施:急診藥品、擔架、氧氣袋、清洗裝置

  預警和預防

  4.1預警行動

  火災消防報警系統:火災報警、有毒有害氣體泄漏報警、感溫感煙報警,形成一整套集中監控的聯鎖報警滅火系統,現場聲光預警。同時現場配置有如下氣體單機預警檢測控頭。

  現場設有32個24小時CO氣體自動檢測報警儀,信號引入現場操作室,和事故風機聯鎖。由于焦爐煤氣的物質特性,一旦發生滲、溢、泄漏事故,周圍CO氣體含量立即超標,自動監測報警系統將自動發出報警聲,提醒集控中心、現場崗位人員,同時自動啟動事故風機通風。

  為防止自動監測報警系統失靈,廠部每年對其進行一次校驗。

  此外,崗位人員配置有CO氣檢測儀,由工段崗位人員手持,每小時進行一次巡檢,一旦超標,監測儀將發出報警聲,提醒崗位人員。

  4.2危險源監控

  4.1.1煤氣危險源場所監控如下:

  焦爐地下室主要介質是煤氣,甲類生產場所;焦爐交換機房主要介質是煤氣,甲類生產場所;鼓風機室主要介質是煤氣,甲類生產場所;煤氣鼓冷系統主要介質是煤氣,甲類生產場所;硫銨、粗苯、脫硫工段主要介質有煤氣、粗苯等;煤氣工藝及輸配管網主要介質是煤氣,甲類輸送管道。

  4.1.2危險源監控的方式方法

  生產系統各煤氣區域均設置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報警裝置,隨時檢測空氣中可燃氣體的含量,并設置火災探測及報警系統,設置感溫煙霧探測器,各通道等設置火災報警手動按鈕為主,各危險場所配備便攜式煤氣測量儀器。

  4.1.3預防措施

  4.1.3.1煉焦、焦爐加熱煤氣管道設置壓力自動調節裝置、低壓報警裝置以及蒸汽清掃和水封放散裝置,管道末端設有爆破膜,防止加熱煤氣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4.1.3.2焦爐地下室裝有軸流風機,降低地下室中可燃氣體的濃度積聚。

  4.1.3.3鼓風機設置強制風和煤氣檢測探頭,使爆炸性氣體濃度低于其爆炸下限。

  4.1.3.4鼓風機、電捕焦油器要設有水封槽,防止煤氣泄漏。

  4.1.3.5電捕焦油器入口設有報警裝置,當氧含量大于0.8%時報警,大于1.0%時聯鎖停電。

  4.1.3.6脫硫及硫回收:脫硫塔設置水封槽,防止煤氣逸散。

  4.1.3.7洗脫苯:管式爐設有煤氣低壓報警,低位聯鎖切斷煤氣裝置,并設有滅火蒸汽分配管,防止煤氣回火發生火災事故。

  4.1.3.8防火、防爆區域,使用防爆燈具。

  4.1.3.9所有煤氣設備、管道防止負壓。

  4.1.3.10定期對煤氣設備、管道、水封進行檢查,防止煤氣泄漏。

  4.1.3.11定期對員工教育,對煤氣、易燃、易爆地區的設備不能隨意動火(明火、抽煙等,)如需要動火,必須得到有關部門的批準,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5信息報告程序

  現場氣體泄漏檢測探測器、感溫感煙現場聲光報警或火災報警系統發出報警后,現場人員立即報調度室,調度室了解到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信息后,立即按事故匯報程序匯報有關領導和部門,指揮部根據查明的現場情況確定預警級別,并迅速向受事故影響范圍區域的人員發出預警,組織人員撤離,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預防事故發生。

  5.1重大險情或特大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立即向公司總調度室匯報。

  5.2調度室接到事故匯報,在第一時間內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全體成員及能源公司調度室。同時通知公司輔助救護隊做好應急救援準備工作。

  5.31小時內查清事故主要情況及大體原因上報鄂托克旗安監局。

  5.4最短時間內查清事故全部情況,分析事故原因,研究防范措施,提出事故報告。上報能源公司調度室。

  5.524小時內嚴格按要求填寫“安全事故報告”(見附表)。同時將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有關人員趕赴現場組織事故搶救處理情況以及采取的措施;需要上級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利用電話、傳真匯報能源公司調度室及鄂托克旗安監局。

  5.6預警信息直接匯報至調度室,24小時接警電話:焦化廠調度室:

  6479046。能源公司調度室:0473。鄂托克旗安監局:8。

  6、應急處置

  根據事故災難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將事故應急響應分為三級。事故發生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根據事故等級及時上報。根據事故災難或險情的嚴重程度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超出本級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及時報請上一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實施救援。

  6.1響應分級:

  按照事故災難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將我公司事故應急響應級別分為Ⅰ級響應、Ⅱ級響應、Ⅲ級響應等。

  出現下列情況時啟動Ⅰ級響應:發生重特大火災、爆炸、中毒、?;沸孤┦鹿?,造成死亡3人以上(含3人);重傷10人以上,損失1000萬元以上;或事故態勢無法控制,公司無法開展應急救援的情況,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立即匯報政府安監部門、環保部門請求啟動政府級應急救援預案,同時做好人員撤離疏散工作,并在1小時內向鄂旗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能源公司總調度室報告。

  出現下列情況時啟動Ⅱ級響應:可能造成1人及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造成10人以下中毒、重傷,發生在焦爐地下室、化產區域的火災爆炸事故,所屬生產單位不能獨立處理的突發事故,公司級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并在1小時內向鄂旗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能源公司總調度室報告。

  出現下列情況時啟動Ⅲ級響應:各廠利用本身的資源既可控制事態和消除事件、事故的應急,由各廠級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并在1小時內向鄂旗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能源公司總調度室報告。

  6.2響應程序

  6.2.1發生事故時,現場負責人將事故基本情況匯報調度室,調度室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匯報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和副總指揮,由總指揮確定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救援預案,并立即向能源公司調度室匯報,同時組織召開首次應急會議。

  6.2.2應急救援指揮包括:應急救援準備、通訊、事故點快速定位、現場信息掌握、資源獲取、救援力量集結等。

  6.2.3應急救援過程中,指揮部隨時掌握救災進展情況。

  6.2.4后續應急救援會議:救援過程中,應急救援總指揮隨時了解救援過程的情況,必要時召開后續應急會議,修改救援方案,研究解決應急救援處置中遇到的有關問題;根據事故救援進展情況,召集各應急救援小組人員聯席會議,溝通傳達相關信息,下達通知和命令。

  6.2.5救護隊、現場救援人員、各專業組按照各自的職能,在現場指揮部的指揮下,按制定的救援方案、安全措施,積極地、能動地進行搶險救援。

  6.2.6各救援組組長指揮搶險救援事宜并及時向指揮部匯報救援進展情況。

  6.2.7搶險救援組和技術組根據現場情況,協同現場指揮部進行事故初始評估,劃分出危險區、緩沖區、安全區,研究制定搶險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

  6.2.8在搶險救援中,要貫徹本預案的優先原則,首先進行人員救助,然后進行現場監控等工作。

  6.2.9擴大應急:在事故搶險救援過程中,若事態擴大,搶救力量不足,事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現場搶險指揮部要立即向烏海能源公司總調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根據災情情況,如工作難度大,要請求地方政府予以協助。

  6.3處置措施

  6.3.1發生煤氣管道斷裂的泄漏事故時:

  a)當班人員應立即按應急程序處置;

  b)由車間主任(或值班人員)、廠調度聯系有關用戶停止使用煤氣;

  c)由車間主任(或值班人員)、廠調度立即向上級進行匯報;

  d)管道斷裂泄漏煤氣的事故現場,按職責分工劃出危險區域,設警示標志,布置專人看管,阻止無關人員進入;

  e)當班人員要兩人以上,戴好防毒面具,查清漏氣部位、程度,匯報廠調度,找修理人員緊急處理;

  f)處理內容主要為進行斷氣、堵漏作業。由于泄漏的煤氣與空氣混合隨時都有可能達到爆炸極限而發生爆炸,因此,須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盡快逐步的關閉進氣閥或減小罐體和管道壓力,采取措施進行堵漏。常用堵漏工具和堵漏方法為:

 ?、佼敼艿腊l生裂口式泄漏時,可以采用金屬封堵套管、外封式堵漏袋或電磁式堵漏工具進行堵漏,也可采用麻袋片纏繞管道裂口處,邊纏邊澆水,隨澆隨結冰,直至堵住為止(此法在冬季尤佳)。

 ?、诋敼艿喇a生孔洞式泄漏時,可采用木契、金屬堵漏錐、堵漏夾具等進行堵漏。

 ?、郛敯l生閥門或法蘭泄漏時,可采用閥門堵漏工具組或注入式堵漏膠,法蘭專用夾具等進行制漏。

 ?、墚敼艿阑蚬摅w發生縫隙式泄漏時,可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電磁式堵漏工具組或用石棉氈、麻袋片覆蓋在裂口處,噴灑大量水,結冰后將裂口堵死(此法適用于壓力不太大的情況下使用)如壓力較大,可采用粘式堵漏密封膠進行堵漏。

  g)向管道內通入適當量的蒸汽或氮氣;

  h)斷絕煤氣來源后打開放散管,加大蒸汽清掃;

  i)清掃合格后,進行自然通風;

  j)待檢測合格后,進行搶修;

  k)因管道斷裂引起的火災、中毒事故,按著火、中毒事故組織處理。

  l)煤氣泄漏后,具有直接的威脅,成為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處置不慎,往往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因此,一旦發生煤氣泄漏事故,必須馬上采取有效措施,并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

 ?、俜乐剐孤怏w著火、爆炸。煤氣大量泄漏后,如果沒有火源存在,是不會引起爆炸著火的。在這種情況下,消防人員應首先弄清風向,同時要迅速斷絕一切火源、電源,特別是下風方向的火源,大至明火,小到衣服摩擦產生的靜電火花,都要考慮到。

 ?、谠O置警戒區,疏散員工根據氣體擴散范圍,周圍的環境、地形、氣象等情況,組織人員在現場四周200-300

  米范圍內設置警戒哨,下風方向應設置的更遠一些,禁上任何車輛、人員進入警戒區,并將警戒區劃分為重危區、輕危區、安全區,并設立標志,可使用氣體檢測儀測定警戒區的設置范圍。將在警戒區內的事故處置人員減小到最低限度,進入重危區內的人員要實施二級防護,并利用水槍掩護。在警戒區四周設置明顯的標志,消防部門要積極與保衛、交通等部門共同配合搞好警戒工作,并及時通知救護、供氣、供電、供水、醫療等部門協同處置。

  6.3.2發生煤氣管道著火事故時:

  a)疏散員工、設立警戒、救治傷員。首先要疏散火場附近的員工、車輛以及重要物資,指揮員要仔細偵察火場情況。掌握當時的風向及有無二次爆炸等危險情況,對火場的情況要作到心中有數,重點做到防止蔓延和防止發生二次災害,同時要積極搶救受傷人員。在其它部門到達之后,要重點加強警戒,在確保周圍員工和參戰人員的安全后,與其它部門單位密切配合,協同作戰。

  b)積極冷卻、防止爆炸。當煤氣在閥門、管道等處燃燒時,可用蒸汽、黃泥、沙子控制燃燒,切斷煤氣來源,防止爆炸。

  c)關閥斷料、停止供氣,泄壓導流、相機滅火。根據煤氣著火的情況,應局部停止使用煤氣,設法關閉閘閥降低煤氣壓力,并向著火的設備內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氣。煤氣管道管徑在150mm以下,可直接關閘閥熄火。萬一發生爆炸,最大爆炸壓力約為0.7MPa,管徑小的鋼管足夠承擔煤氣爆炸壓力。管徑在150mm以上,關閘閥降低煤氣壓力最低不得小于49~98h,嚴禁突然完全關閉閘閥或水封,以防回火爆炸。煤氣火災搶救工作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倜簹庠O備已燒紅時,不得用水驟然冷卻,以防煤氣設備變形,漏出煤氣更多。

 ?、诿簹忾l閥、壓力表、蒸汽或氮氣管頭,應有專人控制操作。

 ?、廴缑簹夤艿纼瘸练e物著火,可密閉人孔隔絕空氣使其滅火。如果罐體或管線上閥門完好,消防人員可以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關閉閥門停止供氣。有條件的也可以實施導流,通過出液管線將著火罐倒入其它空罐中,從而減小罐體或管線壓力。當管道壓力減少到最小時(但不可造成負壓),這時火焰最低,可從四面采取用沙、土、干粉滅火器進行消滅。同時利用開花、直流水槍對罐體、管道或設備進行冷卻,并稀釋和驅散余氣。這時要嚴格禁止明火和非防爆電器及手機等帶入現場。

 ?、芩髑蟹鉁缁?。對于有規則的煤氣貯罐,管道滲漏火災,只要用多支高壓直流水槍交叉切封,是能夠撲滅的,由于管道跑漏都具有一定的壓力,當氣體跑出貯罐管道時,只有和氧混合才能燃燒,而噴口處氣體密度大,和氧氣的混合還未達到燃燒條件,因此,火焰和噴口處都有一定的間距,設備內壓力越大,這個間距越大。由于燃燒蔓延方向是和噴射方向相反,而氧氣的補給正好同噴射方向相同,所以,只要用足夠的高壓直流水槍,交叉切封,既破壞氧氣的補給,又切斷火焰氣柱蔓延,當出現瞬息間斷時,火焰即熄滅,需要注意的是,應始終使貯罐管道保持正壓,防止造成回火引起爆炸,同時要實施不間斷冷卻,對能注水封堵的管道在斷氣的同時應注水封堵,防止爆炸。

 ?、輰γ簹鉂B漏較小的火災,因壓力和溫度都比較低,可用澆濕的被褥麻袋片等,捂蓋到噴口處,可將火災窒息。

 ?、蘩酶煞蹨缁饎缁?。對于無規則的破裂跑漏煤氣火災無論使用直流還是霧狀水流都是不易撲滅的,這時組織大量的干粉進行撲救效果較好,因為干粉既起了化學抑制作用,又有覆蓋隔絕作用,只要干粉有足夠的噴射量,火災是完全可以撲滅的。

 ?、咭虻刂埔?、靈活滅火。煤氣爆炸及火災往往是破口不規則,燃燒點所處位置不同,這樣就給撲救工作帶來了許多困難。在許多情況下,必須堅持因地制宜,靈活滅火的辦法。如地下煤氣管道,年久銹爛,土壤沉陷,接頭松動,漏氣,在搶修中發生火災是常有的事,這種火災對周圍的影響不大,情況不復雜,可用干粉予以撲滅,在壓力不大火苗不高時,也可用霧狀水淋濕麻袋片進行撲救。對于煤氣貯罐的裂縫火災,多數裂縫在上部,撲救時必須有足夠的水槍,予以冷卻,以保持金屬結構的耐壓強度,同時消防隊員應設法登高到上面,利用濕棉被予以堵漏撲滅,而且要采取相應的減壓措施,但必須保持正壓,防止負壓造成貯罐爆炸。處于高空情況下的煤氣管道破裂發生的火災,往往由于干粉槍和手提式干粉機上不去,而不易被撲滅,這時候可以利用可能的登高設備,集中數支高壓大口徑水槍,對破裂處用水槍強行封閉,是有可能撲滅的,如水槍無法打到火點,可在下部管道采取開洞輸灌水蒸氣、二氧化碳、干粉、泡沫等予以撲滅。在明火被撲滅以后,要用大量的霧狀水來驅散氣體,冷卻設備、管線并防止煤氣中毒,待設備、管道冷卻后,立即將氣源切斷,徹底消滅火災。

  6.3.3煤氣管道發生爆炸處理:

  a)發生煤氣管道爆炸,當班人員佩戴好勞保用品,查明部位后立即報告廠調度。

  b)當班人員在工段長、值班人員、車間主任的組織下迅速切斷煤氣來源,向設備或管道通入大量蒸汽沖淡殘余煤氣以防再次爆炸。徹底切斷煤氣來源之前,有關煤氣用戶必須止火、停用煤氣。

  c)因爆炸造成的大量煤氣泄漏,一時不能消除時,應先適當降低煤氣壓力,按職責分工對出事地點嚴加警戒。

  煤氣擴散區域,不準有火源,不許有人停留,威脅到室內工作人員安全時,工作人員須戴上呼吸器,無關人員應立即離開現場。

  d)煤氣發生出口閥門以外設備或管道發生爆炸,又引發著火時,應按著火事故處理,嚴禁切斷煤氣來源。

  e)按預案分工,迅速查明爆炸原因,未查明原因前,不準送煤氣。

  f)煤氣管道發生爆炸后,產生著火、中毒事故,按著火、中毒事故組織處理。

  g)煤氣爆炸事故在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得恢復生產。

  6.3.4煤氣水封水漏氣事故處理:

  a)先將水封下液管開閉器關上,查找漏煤氣原因。

  b)待消除跑氣因素后向水封內緊急補水。

  c)發現人員中毒,立即組織救援,按中毒事故處理。

  6.3.4煤氣中毒事故處理:

  a)發現人員在煤氣區域昏倒,立即攜帶煤氣報警器和防毒面具入內進行查看,如未接近傷員已發現煤氣報警,應立即佩戴好防毒面具進行搶救。二人以上將中毒者抬到危險區域之外,禁止無措施冒險搶救,防止事態擴大。

  b)將中毒人員平放在全地點,雙肩墊高,頭后仰,立即檢查心跳、脈搏、呼吸,并立即通知有害氣體檢查站前來救治,如中毒者有呼吸,可用氧氣呼吸器給予吸氧,如無呼吸,應用氧氣呼吸器配合人工呼吸進行強迫吸氧,如無心跳要壓迫心臟進行心臟按摩。有毒氣體檢查站人員到來后,交由防護人員救治。

  c)防護人員在現場救治煤氣中毒人員時,使用蘇生器,對有呼吸能力者使用自主呼吸器,對無呼吸能力者使用自動肺搶救,同時附加心臟按摩,按移、解、請、保、輸、送六字方針搶救。在現場搶救時,根據現場情況通知醫院來救護車及通知保健站醫護人員到場,在現場強行吸氧1~2瓶仍無好轉,應在有吸氧條件下送醫院高壓氧艙救治,以防出現后遺癥延誤救治。

  d)搶救煤氣中毒時注意以下事項:

 ?、賹⒅卸菊吡⒓刺С鑫kU區,不要碰傷中毒人,有人在邊上扶好,防止窩、碰、折、摔。立即請有害氣體檢查站人員到現場搶救,通知時要講清地點、中毒的大概原因(介質),將人數、程度、中毒時間講清楚。

 ?、趯γ簹庵卸菊咴趽尵戎幸⒁獗E?,防止著涼。

 ?、勖簹庵卸緭尵茸钪匾稽c是立即輸氧,輸氧越及時,蘇醒恢復越快,醫院大夫到后可輸葡萄糖,加快脫出血液中的CO。對重癥煤氣中毒人員,經有害氣體檢查站認為必須送醫院時,必須有輸氧條件,在不停止輸氧下送醫院高壓氧艙治療,必要時抓緊時間直接送有高壓氧艙醫院急救。

  6.3.5應急救援時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6.3.5.1防止煤氣燃燒、爆炸的措施:

  a)進入煤氣泄漏或著火區域的處置人員,要佩戴空氣呼吸器、防毒面具或防護面罩,扎緊衣服領口、袖口、褲腳口,勿使皮膚外露。進入現場的人員嚴禁穿釘鞋和化纖衣服,同時要采取先淋濕衣服的措施,防止靜電火花。

  b)地下金屬管道上可能有電流通過(雜散電流、陰極保護裝置等),在管子切割或連接時,在間隙處可能因電流通過而產生火花,必須消除電流。

  c)夜間應急救援時,嚴禁使用碘鎢燈,應采用防爆照明燈具,燈具距操作點不宜太近,視風向、泄露量大、小確定安全間距。

  d)保持救援現場的空氣暢通。

  e)禁止外來火種進入救援現場,要有專人警戒、監護。

  f)如泄露而未爆炸起火,應事先對事故點周圍進行逐一檢查,是否有明火,嚴格控制明火及火星產生。

  g)要時刻注意觀察燃燒情況,發現有爆炸征兆:如有火焰由紅變白,燃燒發出刺耳的哨聲,罐體抖動等,泄漏確實無法堵住,罐區人員要立即撤離。

  h)滅火過程中,要以冷卻和堵漏為主,水槍陣地要設在上風或側風方向,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一般不要將火撲滅。領導小組要精心計劃、仔細研究事故處置工作,頭腦冷靜,不能抱有絲毫的僥幸心理,不能怕承擔責任。

  i)要努力搞好后勤保障工作。

  6.3.5.2防止救援及受害人員煤氣中毒措施:

  a)事故及救援區內,應設置煤氣或CO濃度檢測裝置,當環境濃度在爆炸和中毒濃度范圍內時,必須強制通風,降低濃度后方可進行。

  b)救援行動應在切斷氣源后進行。

  c)采取必要措施避免事故現場煤氣大量泄漏。

  d)保持現場空氣流通,救援人員必須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氣呼吸器。

  f)當現場不能切斷氣源時,應及時采取必要強制措施。

  g)火災消除后,應對管路和設備進行全方面的檢查,消除隱患。

  6.3.5.3煤氣中毒后的急救和護理

  a)當發現有人員煤氣中毒后,應及時撥打120

  向急救中心求救。在醫務人員到來之前或護送醫院之前應采取下列措施:

  b)迅速把中毒者從煤氣污染區域救出,平躺在新鮮空氣或通風處。

  c)解除中毒者一切有礙呼吸的障礙,敞開領子、胸衣,解下領帶,清除口中異物等,做簡易的人工呼吸。

  d)當中毒者處于昏迷狀態時,則使其聞氨水、喝濃茶、咖啡或汽水等,不能讓其入睡。如果中毒者身體發冷,則要用熱水袋、熱毛巾或摩擦的方法使其溫暖。

  e)中毒者失去知覺時,除做上述措施外,應將中毒者放在平坦的地方,用紗布擦其口腔,并做人工呼吸,恢復知覺后,要使其保持安靜。人工呼吸應延續,不得中途停止,直至送入醫院為止。

  f)一般中毒者應撤離事故現場,停止繼續吸入CO,要全部緩解需要幾個小時甚至一晝夜以上。對重度中毒者在搶救時要仔細觀察其心電圖,送入高壓氧艙,搶救應特別慎重。

  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公司各生產單位負責儲備搶險救援物資,確保應急搶救搶險中有充足的材料和設備。應急物資管理措施:

  7.1應急物資儲備的管理應堅持“分工負責,歸口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專業管理,保障急需,專物專用。

  7.2各生產單位應加強對應急物資的保管、養護、補充、更新,加強指導,確保應急物資充足完好。

  7.3當有突發事故時,接到應急救援指揮部的通知應急物質管理人員立即發放,做好記錄,各生產單位指定專人員保管,不分晝夜,隨時開啟庫房。

  7.4應急過程所缺物資由供銷部根據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下達的物資裝備名錄,進行采購、保管。

篇2:物業會所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物業會所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為了作好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應急處理,確保一旦發生群體性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時,能及時有效地控制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減輕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損害,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及其他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1、預案實用范圍

  游泳場所范圍內發生的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

  2、組織架構和工作職責

  游泳場所危害健康應急處理小組:

  應急處理組長:_____

  應急處理副組長:_____

  設備應急處理維護負責人:_____

  秩序應急處理負責人:_____

  現場應急處理的衛生管理員:1人(_____)

  現場應急處理的救生員:1-3人(取得救生員資格證)

  4、應急處理小組的主要工作職責:

  當發生游泳場所危害健康突發事故后,現場應急處理成員必須上報應急處理組長,正副組長及相關責任人立即到達現場進行調查處理。相關應急處理的負責人必須服從組長指揮和安排,協助突發事故的簡單應急救助,保護事故現場、做出緊急避險措施、控制現場局勢及保證客人安全等工作,及時向上級領導報告突發事件及現場情況。

  5、事故處理

  發生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時,管理人員及員工應鎮靜,不慌亂,及時了解包括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發病情況、死亡人數、可能發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發展趁勢等內容,并做好詳細記錄,同時協助衛生監督員和醫療搶救人員做好事故處理和傷員搶救工作。根據情況主要完成下列任務:

  1)暫停導致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作業區域,控制事故現場,防止事態擴大,盡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協助醫療衛生機構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人員。

  3)協助衛生監督員對事故地點進行現場錄象、照相、勘驗,提取與事故有關的證據,并陳述當時現場情況,協助衛生監督員盡快查明公共場所危害健康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和程度。

  4)討論分析事故責任,根據衛生監督機構提出的衛生監督意見書提出防范事故再次發生應采取的改進措施,對事故責任人追究責任。

  5)以書面報告形式向公司上級領導,在由公司向地方衛生監督機構匯報該次公共場所事故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內部處理情況和整改措施等。

篇3:某幼兒園車輛交通事故應急預案

  幼兒園車輛交通事故應急預案

  為做好師生交通安全事故防范處置工作,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師生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維護幼兒園正常的教學工作,生活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和上級部門有關規定,現結合我園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交通安全事故應急處理的工作原則:

  1,統一指揮原則;

  2,緊急處置原則;

  3,協調一致原則;

  4,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原則.

  二,交通安全事故應急處理的指揮體系:

  1,成立交通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領導小組.

  組 長:**(園長)

  副組長:****

  組 員:全體教職工

  2,領導小組職責:領導小組主要是對全園人員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指揮.小組成員將分別擔任應急預案中各工作組負責人或成員,上一級行政因外出公干等特殊情況無法達到現場或不能履行職責,經授權由下一級行政(副組長)代履行職責.

  園長是應急預案的總指揮,根據事故等級啟動應急預案和發布解除救援行動的信息,各小組按統一指揮,分級響應,崗位責任,互相配合的運行原則,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做好穩定教育教學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對應急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理措施;向當地上級或當地有關部門通報應急救援行動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體事宜,配合上級部門做好各項工作.

  當救援過程中,上級應急救援預案啟動后,幼兒園的指揮系統應主動成為聯合指揮中的一員.幼兒園的應急指揮主要任務是提供救援所需的幼兒園信息,配合其他部門開展應急救援.

  三,應急響應過程和應急處理程序:

  (一)接警與通知:

  事故發生后,在場人員(包括行政,教職工等)必須立即將所發生的事故的情況報告園長室,園長和領導小組人員必須掌握的情況有:事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種類,強度,危害;在基本掌握事故情況后,領導小組應立即向上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趕赴現場組織搶救.同時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報案并配合公安部門開展工作,還應根據需要通知急救,醫療,消防等部門參與現場救護.

  (二)現場應急搶救,現場保護: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門房,值班教師,校醫等.

  1,在場人員(包括行政,教師,職工)應首先檢查師生受傷情況.如果有師生受傷,根據先重后輕的原則立即對受傷師生進行應急救護處置.同時,叫旁邊教師或門房聯系園長和總務主任,園長和總務主任接到報警后,立即向上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趕赴現場組織搶救.同時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報案并配合公安部門開展工作,還應根據需要通知急救,醫療,消防等部門參與現場救護.

  醫護人員到達現場后,應馬上接替在場行政,教師對受傷師生進行救護處置,盡快確認傷者中哪些需要送醫院救治.如需送醫院救治,應確定送到哪一所醫院,搶救小組組長馬上通知司機或撥打120急救電話將傷者送往醫院救治,受傷人員較多時,可租車運送傷者.在急救車到達前,幼兒園保健醫生負責受傷學生救護處置.組長通知幼兒園門衛要確保急救車,交警車輛進校園后有人引導.急救車到達后,組長應立刻向急救人員報告情況,派班主任和保健醫生隨車參與救治(教師受傷送院要派工會委員).

  2,班主任及時通知家長事故情況和幼兒被送往的醫院地址,請家長到醫院,工會通知教師家屬發生什么事故和被送往的醫院地址,請家屬到醫院.

  3,園長及分管領導應組織在場行政,組織事發現場人員簡單調查事件發生的過程,用分隔調查形式,不誘導;并實事求是做好書面記錄,被調查人員要簽名.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好標記,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待公安交警部門趕到后及時移交現場保護.

  (三)聯絡,教育: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行政,值班教師,保健醫生等.

  1,接到園長通知啟動預案后,行政辦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事故報告部門,部門負責人和報告人.報告內容經園長審查同意后送交教育局.屬園方責任保險事故還要及時報知保險公司.之后隨時將事故應急處理情況報上級主管部門.

  2,行政和班主任分m.airporthotelslisboa.com別做好教職工和幼兒的教育工作,穩定師生情緒,要求各類人員絕對不能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對情緒反應較大者安排心理教師進行輔導;如有新聞媒體要求采訪,必須經過園長或上級部門同意,由小組統一對外發布消息.未經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接受采訪,以避免報道失實.

  3,行政參與事故調查處理工作,負責寫出書面報告.

  (四)家長接待和后勤支援:

  組 長:**

  成 員:年級組長 ,門衛等

  1,組長根據園長通知啟動本組工作及通知門衛防止肇事車輛逃逸.

  2,看望,援助,救助傷亡師生家庭.如有個別家長來訪,行政領導,班主任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根據幼兒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條款規定,總務主任,工會小組長分別協助處理傷亡幼兒和教師的善后工作,安排住院師生的家屬的食宿.

  3,要依法調解安撫,不要信口開河,隨心所欲,掌握合法,合理,合情的原則.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決.幼兒園在無力調解幼兒意外傷害事故處理時,組長報請上級部門介入調解解決.

  4,事故處理結尾階段,行政辦起草《協議書》,并交教育局法律援助中心審核.《協議書》要寫清協議雙方的身份;事故的簡要經過,包括事發時間,地點,雙方達成的補償協議;雙方簽名等內容.整理病歷卡復印件,醫藥費發票原件和復印件報保險公司理賠.

  5,安保

  

  人員嚴格核查外來人員身份,不準非當事人家長和閑人進入校園,保證校園的治安秩序的穩定.根據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的處理辦法》有關條款規定,在事故處理過程中,受傷害學生的監護人,親屬或其他有關人員,在事故處理過程中無理取鬧,擾亂幼兒園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或者侵犯幼兒園,幼兒園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的權益的,應當報告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五)事故調查:

  組 長:**

  成 員:上級指派的領導,及相關各線領導.

  1,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處理及調查工作.調查事故原因,整理事故記錄,形成書面報告.

  2,并向教育局報告事故處理結果.對違反本預案,不履行應急救援工作的,發布假消息的,不服從應急救援指揮的人員進行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總結經驗教訓,查找制度,政策,設施等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措施.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