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街道舊橋拆橋施工方案(機械破除)

1581

  街立交橋拆除技術方案

  編制:

  .復核:

  .審核:

  .中交一工程局三工程有限公司

  太原市建設南路南段項目經理部

  20**年3月11日

  1、編制說明、引用標準

  1.1引用標準

  1.1.1建設單位提供招投標圖紙及舊橋結構設計施工圖紙;

  1.1.2施工區域內各勘察、測量資料;

  1.1.3《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2-20**;

  1.1.4《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

  1.1.5《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標準》DBJ04-253-20**

  1.1.6我單位舊橋拆除相關資料及經驗

  1.2編制說明

  貫通遵照太原有關部門新的規劃要求,要對現太榆公路學府街高架立交橋實施擴建改造,對原學府街舊高架立交橋需要實施拆除。學府街舊橋全長761.265米,其中立交橋全長111.8米,北引道長328.456米,南引道長321.009米,引道及立交橋全寬17.5米,車行道凈寬16.5米。

  由于學府街舊橋地處在太原至榆次公路與學府街交通要道,現有建設南路交通車輛及人流量較大,周邊建筑物及地下管線復雜,在舊橋拆除過程中方案必須保證施工安全,同時本道路改造工程為典型的市政工程,施工工期短。因此,舊橋拆除實施方案必須安全、合理可行、經濟、作業時間短。

  2、工程概況

  2.1舊橋工程簡介

  原學府街立交工程北起建設南路樁號K10+280.753,南至原太榆立交樁號K10+721.009,該舊橋架在太榆公路上,從北向南成一字型高架橋,東西走向在高架下與學府街由東通往農科北路,見圖學府街立交平面圖:

  南引道

  北引道

  舊橋拆除段

  學府街

  建設南路

  圖1.舊學府街立交工程現狀平面圖

  2.2舊橋設計結構

  原學府街立交工程橋心位于交叉口中心,橋梁設計荷載汽—20級,掛—100驗標,地震烈度為8度。橋孔布置為18+3×25+18米,橋梁全長111.8米,橋下凈高5米,其中間孔供機動車轉彎行駛,其余孔供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橋面全寬17.5米,車行道凈寬16.5米。橋面縱坡3‰,其中3×25段處于豎曲線范圍內。

  圖2.舊學府街立交工程平面示意圖

  圖3.舊學府街立交工程立面示意圖

  橋梁上部結構采用等截面鋼筋混凝土連續空心板結構,并取消傳統的墩頂蓋梁,代之以板內橫梁。本橋墩采用三柱式橋墩結構,柱直徑1.0米,墩臺基礎均采用3根直徑1.5米鉆孔灌注樁,樁間設0.8×1.0米的連系梁。橋臺采用薄壁鋼筋砼臺身及鋼筋砼加筋拉帶組合式結構。

  舊橋橋梁支座設計為漂浮支座體系,橋墩處采用易轉動型圓板式四氟滑板橡膠支座,橋臺處支座為矩形板式四氟滑板橡膠支座。

  圖4.舊橋結構橫斷面示意圖

  2.2水位、地質、氣候等情況

  橋位處地基土以粉土和粉質粘土為主,并含少量粗砂夾層,無可靠持力層。地下水位較深,地基無液化。

  3、難點、特點分析

  3.1舊橋跨徑大、影響因素多

  本橋修始建于1994年,在20**年度內進行了舊橋加固施工作業,考慮到本橋現澆空心板梁跨徑大、使用年限較長、不確定因素較大,在拆除過程中施工人員及機械設備的危險性較高,如何減少橋面拆除作業中危險因素是制定本方案的難點。

  3.2車流量大,安全管控難

  由于本工程地處老城區,交通地理位置特殊,來往車輛行人多,在舊橋拆除過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難度較大。在施工前,封斷交通樹立各類安全標志標牌,施工作業區外圍制作統一施工圍擋,在各交通路口設置專職安全員進行巡查,防止行人及社會車輛進入施工作業區。

  3.3周邊建筑物多、地下管網復雜

  舊橋拆除施工必須注意拆除時的混凝土塊、粉塵、氣割火花乃至噪音對周邊居民影響,嚴格作業時間,避免擾民。

  3.4前期準備時間短、施工作業工期緊

  舊橋拆除施工作業工期緊,市區內道路施工場地條件制約條件多,保證施工進度任務艱巨。

  3.5設施保護因素多,文明施工要求高

  工程所處城市鬧市區,必須嚴格各類專業作業規程,加強現場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意識,必須采用水車減少拆除過程中揚塵,樹立良好的施工企業形象。

  4、施工方案比選

  根據目前舊橋拆除施工工藝主要存在三種方式可選用:第一方案:機械人工拆除法;第二方案:靜態無聲爆破法拆除;第三方案:分塊切割吊裝拆除。

  4.1成本比選

  4.1.1第一方案舊橋拆除工序簡單,施工費用最低。

  4.1.2第二方案舊橋拆除施工工藝最復雜,技術性強,施工專業隊伍要求高,施工費用較高。

  4.1.3第三方案舊橋拆除施工工藝較簡單,施工專業隊伍要求高,施工費用最高。

  4.2進度性比選

  4.2.1第一方案舊橋拆除施工進度較快。

  4.2.2第二方案舊橋拆除施工進度最快。

  4.2.3第三方案舊橋拆除施工進度慢,時間長。

  4.3安全性比選

  4.3.1第一方案舊橋拆除施工風險較低。

  4.3.2第二方案舊橋拆除爆破施工現場控制難度較大,施工風險高。

  4.3.3第三方案舊橋拆除因其為連續現澆空閑板,切割難度較大,施工風險較高。

  4.4結論

  根據舊橋結構及周邊環境因素,我項目選擇采用第一種施工方案:機械人工拆除法,其施工設備多、施工工藝簡單、費用較深,施工作業時間較短。

  5、總體施工計劃安排

  5.1組織人員

  為保證本橋拆除順利實施,項目部成立了項目經理領導下的舊橋拆除組織機構,負責本工程舊橋所有拆除施工,具體如下:

  項目經理:

  項目總工程師:

  生產副經理:

  安全負責人:

  現場負責人

  現場技術負責人

  專職安全員

  專職安全員

  專職安全員

  專職安全員

  圖5.舊橋拆除人員組織機構圖

  5.2施工計劃

  本工程舊橋拆除從3月16日至3月28日,施工歷時13天,總體施工工期計劃橫道圖見附件1。

  6、技術人員配置及設備、材料的技術要求

  6.1材料的技術要求

  本工程舊橋拆除需要采用鋼絲繩或麻繩4根,每根長10m。

  6.2周轉性材料用量表

  本工程舊橋拆除施工過程無周轉材料。

  6.3大型機械主要技術要求及參數

  6.3.1機械配置

  表1主要施工機具數量表

  序號

  機具名稱

  規格型號

  單位

  數量

  備注

  6.4施工人員配置

  序號

  工種

  人數

  序號

  工種

  人數

  7、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

  機械人員進場

  斷路封橋

  施工圍擋

  破碎場地平整

  橋面外側破除

  安全防護

  墩柱切割

  墩柱拉倒

  空心板梁破除

  墩柱破除

  砼渣外運

  場地清理

  圖6.舊橋拆除工藝流程圖

  8、施工方法與施工工藝

  8.1總體施工思路

  本工程梁部主要為現澆空心板梁,拆橋過程中空心板梁拆除施工是本工程的核心問題,也是本橋能否安全、文明、按期完成拆除的關鍵問題所在。拆橋期間應本路口進行全封閉、圍擋施工,根據本橋的設計結構形式及現場實際情況,我們制定的具體施工方案如下:

  8.2施工準備

  8.2.1對施工區域內的相關情況的調查與處置根據實測資料,本橋位處路口交叉中心區域。項目部已與相關部門進行了溝通,在施工的期間進行交通斷流,人流繞行,全封閉圍擋施工作業。

  8.2.2對施工人員的安全培訓。在拆橋前項目部應組織所有參加拆橋施工的施工人員進行針對本工程施工特點專門進行一次培訓和作業交底,內容為針對本工程特點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施工關鍵點。

  8.2.3相關生產要素的組織,用于本工程的所有機械設備、人員均已組織完畢,方案得到批準后即可迅速進場。

  8.2.4拆除順序從橋梁跨中對稱向南北兩個方向倒退施工,引道部分從梁端向橋梁橋臺方向施工,具體拆除施工順序見后附圖2。

  8.3橋梁主體拆除施工

  本橋拆除分為兩部分:上部結構拆除和下部結構拆除。

  8.3.1

  上部結構拆除

  上部結構拆除主要包括:空心板梁、橋面鋪裝層、鋼護欄等。

  1)附屬設施拆除

  附屬設施物包括鋼欄桿、瀝青及砼鋪裝橋面等。用小型機械配合人工拆除欄桿,并運至指定地點進行破碎清理。

  2)梁部拆除

  梁部拆除包括空心板梁,拆除空心板梁分成兩階段進行鑿除:第一階段破碎錘在橋面進行外側梁部拆除(距橋外側邊緣2.4m范圍內);第二階段在梁體全部落地后破碎錘進行全橋空心板梁切割分塊破碎、吊裝棄運。

  8.3.2下部結構拆除

  下部結構拆除主要包括:墩柱、橋臺背及支座等。

  1)橋臺及引道部分拆除

  本工程橋臺位于陸上,擬采用破碎機、挖掘機進行橋臺臺身砼及漿砌塊石及引道擋墻的拆除,拆除舊料直接運至棄渣場。

  2)墩柱拆除

  本工程新橋施工時與舊橋樁位基本無沖突,全部樁基礎不需要拆除立即進行拆除。墩柱直接采用破碎機直接進行根部破碎,割斷鋼筋,吊車機械將割倒后的墩柱進行吊裝運送至棄渣場,然后統一處理,便于迅速提供施工作業場地。

  9、關鍵部位預警措施

  舊橋拆除工作危險性大,不可預料的因素較多,因此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藝,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用最快的時間完成舊橋拆除工作,為新橋重建讓開工作面。本工程針對舊橋拆除工作中各道工序中易出現的問題,制定以下應急措施:

  9.1施工準備預警措施

  現場保證有充足的人員、設備。參與施工的人員應具備相應專業的素質,有類似施工的經驗,對本工程舊橋拆除工藝、特點心中有底,各道工序設有責任人,負責本工序的施工,實行獎優罰劣措施,提高職工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益;投入的施工設備狀況良好,使用前進行檢修處理,不得帶病作業。對容易損壞的設備,現場應按百分之百的比例備用,一旦出現損壞,立即調用;對承重構件(如鋼絲繩等)應進行用前檢查,若有損壞,立即調換,現場應充公備用易損壞機具,使施工能順利不間斷進行。

  9.2橋面系拆除預警措施

  在橋面系拆除過程中,橋梁兩側必須保證無任何車輛及行人在橋梁施工范圍內,避免橋梁施工飛石或落實砸傷人員損壞物品。

  9.3梁部預警措施

  9.3.1梁部拆除施工準備充分,人員、機械設備到崗到位,備用機械正常待命。施工工藝、吊點設置、吊運嚴格按施工方案、操作規程進行,保證梁部拆除順利進行。

  9.3.2組織得當、保證各道工序銜接順暢,采取措施加快關鍵點的施工速度。梁體落地后,應配備足夠的人員、機械,盡量加快了梁體切割吊裝棄運施工,有效縮短場地

  內作業時間。

  10、安全施工措施

  10.1安全措施

  10.1.1安全目標

  工程安全目標:“五無、兩控、一消滅、一創建”

  五無:無施工行車險性及以上事故;無因工死亡和重大傷亡事故;無機械設備大事故;無人為因素引起的火災、水災事故;無交通事故。

  兩控:年重傷頻率控制在0.5‰以下;年負傷頻率控制在1.2‰以下。

  一消滅:消滅慣性事故。

  一創建:創建“山西省安全文明示范工地”。

  10.1.2安全保證措施

  本工程項目的安全關鍵控制區為兩個:橋面作業及橋底作業。工程自始至終要將安全工作捏成一根繃緊的弦,需要從技術上、制度上、思想上、機構上加強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安全責任重于泰山。

  10.1.2.1安全思想教育

  安全生產,人命關天,首先是要思想重視,觀念更新,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開工前對有關人員進行有關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技術標準的學習,同時讓各“參戰”人員了解安全危險點和控制點,使大家心里有數,處事不驚。通過學習,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主觀能動性,自覺遵守安全規定。對于特殊工種要進行專業培訓,持證上崗。

  10.1.2.2安全制度保證

  工程開工前,依據工程的特殊性,由安質部門制定對本項目管理行之有效的安全制度法規,其中包括:機械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用電制度、特殊工種安全制度、事故報告制度等,為保證各項制度能落于實處我們特制定安全檢查制度即要規定定期檢查日期及參加檢查的人員,經理部每月進行一次;作業隊每旬一次,作業班組每天進行一次,非定期檢查應視工程情況如施工準備前,施工危險性、采取新工藝、季節性變化、節假日前后等要進行檢查,并要有領導值班,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制定整改措施,定人限期進行整改,保證“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真正落實。

  10.1.2.3安全管理組織機構

  成立安全管理組織機構,確保安全生產的正常進行。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總工為副組長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各職能部門為負責人為組員的管理組織機構,常設機構為安質部。從組織上、措施上完善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中以專職安全工程師為日常事務的主持者,具體專職主管安全生產工作,同時設定各作業面專、兼職安全員,并賦予他們進行安全管理、指導、檢查、監督,制止違章,在危險時采取緊急措施,組織考核安全工作等責任與權利。專職安全員持證上崗,在現場均佩帶工作標志。

  10.1.2.4施工安全技術保證

  1)建立以項目經理、各施工隊和班組的專職和兼職安全員的三級安全管理網絡,負責工程的全面安全管理工作。

  2)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有指標、有措施、職責分明。

  3)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建立定期安全檢查制度。認真做好安全生產的檢查、記錄工作。發現事故隱患必須限期整改,如發現重大的安全問題或隱患必須停止作業,排除危險后方可繼續進行作業。

  4)成立一支隨時聽從專職安全工程師指揮的緊急救援隊,并配備必要的救援工具、設備和通訊聯絡設施。

  5)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帶安全帽;設置交通警示牌,提醒過往的行人繞道行駛;安全標語和安全標志必須醒目;封閉的彩鋼瓦上設置夜間警示燈,并安排人員夜間值班。

  6)本工程橋面系拆除方案、梁部拆除方案是關聯到整個拆除項目安全的關鍵,必須按項目建設程序進行報批、會審,并請有關專家進行現場指導,確保方案切實可行。嚴格執行技術交底程序,做到參與拆除工作的每一個人對拆除過程及注意事項心中有素,并將橋梁拆除中每道工序責任到人,各負其責。設置安全網、配帶安全帶,加強高空作業防墮落措施。

  7)施工用電線路按要求敷設,夜間施工保證照明亮度。加強施工現場用電的檢查與維修,確保生產用電的安全。

  8)嚴格按操作規程組織施工。嚴禁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做到持證上崗,戴帽工作。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按操作規程作業。

  10.1.2.5吊裝安全措施

  1)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知道思想,對工作人員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

  2)設置專職安全員,對項目安全生產全面負責,進行日常安全檢查工作,發現違規現場及時處理。

  3)施工現場采取封閉措施,嚴禁閑雜人員出入。

  4)對是用的機具或設備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構件的吊裝設立指揮小組,由專人統一指揮,其他人不得干預。專職安全員負責督促各項安全措施。

  6)構件吊裝之前,必須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分工明確,職責分明。10.2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7)存在危險源:在本工程的施工中存在的危險源分為三種:觸電、砸傷、機械傷害等三種。

  8)應急措施:對觸電、砸傷兩種危險源

  9)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各項規定,完善救生設施,嚴格遵守安全技術操作持證上崗率100%,在各路口設施工警示標志。

  10)施工前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嚴禁帶病、超菏工作。

  11)機械操作人員嚴禁酒后駕駛及操作。

  12)起重機械設備和工具使用前必須詳細檢查,并由船隊統一指揮,如潛水員在水下作業則船隊長對一切起吊行動聽從潛水員意見進行指揮,確保安全。

  13)應急救援預案:發生事故后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或送醫院。安全值班人員應立即向項目經理、公司領導匯報,并協調各項事宜,啟動緊急搶救預案。各級領導接到匯報應立即趕到現場組織進行處理,并調查事故原因。

  14)救援人員:安全領導小組、各事故救援小組、全體員工。

  11.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措施

  11.1文明施工方案及保證措施

  文明施工是涉及到工程沿線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同時又是企業取信于民、維護企業聲譽的大事,一旦在文明施工方面掉以輕心,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是無法彌補的,我們將嚴格按照“集中施工、快速施工、文明施工”的十二字方針,總結我單位在以往施工中取得的經驗,精心組織、合理安排施工。

  11.2文明施工方案

  建立創建“文明工地”領導小組,全面開展創建文明工地活動,做到“兩通三無五必須”,即:施工現場人行道暢通,施工工地沿線單位和居民出入口暢通;施工中無管線高放,施工現場排水暢通無積水,施工工地道路平整無坑塘;施工區域與非施工區域嚴格分隔,施工現場必須掛牌施工,管理人員必須佩卡上崗,工地現場施工材料必須堆放整齊,工地生活設施必須文明,工地現場必須開展以創文明工地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強施工人員文明施工意識,組織學習文明施工條例及有關常識,進行上崗教育,講職業道德、揚行業新風。

  11.3文明施工組織機構

  成立由項目書記鄭偉為組長的文明施工管理小組,由工程技術、安全質量、設備物資、辦公室參加,全面開展創建文明工地活動,形成良好的施工環境和氛圍,保證整體工程的順利完成。

  11.4環境保護

  11.4.1環境保護措施:

  1)對原有生態環境進行調查,結合施工中可能產生的影響,合理進行施工組織,盡量使用可不破壞原有生態的施工措施。

  2)嚴格落實其它環保措施,保護河流水質和空氣環境。

  3)對有害物質(如燃料、油料、舊材料、垃圾等)要運至業主和監理工程師認可的地點進行處理,以防泄露,造成對動物、植物的損害。

  4)施工沿線的棄碴和剩余失效的灰砂、混凝土等,選擇合適低洼地堆放、填埋,避免流失污染環境。

  5)竣工恢復。具體內容包括:清除臨時設施(清除雜物、臨時工棚),各工地居住區的污水溝、糞便及垃圾做好消毒滅菌清除工作,并用凈土填埋、壓實。

  11.4.2水土保持

  施工區包括施工場地和施工生活區。本項目的施工場地和施工生活區分布于主體工程沿線,施工場地主要包括生產用地及鋼筋加工場等。施工生活區則主要包括職工宿舍、辦公用房、食堂及衛生間等生活設施所占區域。施工區在施工過程中及施工結束后都要采取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以達到防治水土流失,美化環境的目的。

  11.4.3防排水:施工期間始終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狀態,修建有足夠泄水斷面的臨時排水泄道,并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連接,不形成淤積和沖刷。

篇2:街道舊橋拆橋施工方案(機械破除)

  街立交橋拆除技術方案

  編制:

  .復核:

  .審核:

  .中交一工程局三工程有限公司

  太原市建設南路南段項目經理部

  20**年3月11日

  1、編制說明、引用標準

  1.1引用標準

  1.1.1建設單位提供招投標圖紙及舊橋結構設計施工圖紙;

  1.1.2施工區域內各勘察、測量資料;

  1.1.3《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2-20**;

  1.1.4《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

  1.1.5《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標準》DBJ04-253-20**

  1.1.6我單位舊橋拆除相關資料及經驗

  1.2編制說明

  貫通遵照太原有關部門新的規劃要求,要對現太榆公路學府街高架立交橋實施擴建改造,對原學府街舊高架立交橋需要實施拆除。學府街舊橋全長761.265米,其中立交橋全長111.8米,北引道長328.456米,南引道長321.009米,引道及立交橋全寬17.5米,車行道凈寬16.5米。

  由于學府街舊橋地處在太原至榆次公路與學府街交通要道,現有建設南路交通車輛及人流量較大,周邊建筑物及地下管線復雜,在舊橋拆除過程中方案必須保證施工安全,同時本道路改造工程為典型的市政工程,施工工期短。因此,舊橋拆除實施方案必須安全、合理可行、經濟、作業時間短。

  2、工程概況

  2.1舊橋工程簡介

  原學府街立交工程北起建設南路樁號K10+280.753,南至原太榆立交樁號K10+721.009,該舊橋架在太榆公路上,從北向南成一字型高架橋,東西走向在高架下與學府街由東通往農科北路,見圖學府街立交平面圖:

  南引道

  北引道

  舊橋拆除段

  學府街

  建設南路

  圖1.舊學府街立交工程現狀平面圖

  2.2舊橋設計結構

  原學府街立交工程橋心位于交叉口中心,橋梁設計荷載汽—20級,掛—100驗標,地震烈度為8度。橋孔布置為18+3×25+18米,橋梁全長111.8米,橋下凈高5米,其中間孔供機動車轉彎行駛,其余孔供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橋面全寬17.5米,車行道凈寬16.5米。橋面縱坡3‰,其中3×25段處于豎曲線范圍內。

  圖2.舊學府街立交工程平面示意圖

  圖3.舊學府街立交工程立面示意圖

  橋梁上部結構采用等截面鋼筋混凝土連續空心板結構,并取消傳統的墩頂蓋梁,代之以板內橫梁。本橋墩采用三柱式橋墩結構,柱直徑1.0米,墩臺基礎均采用3根直徑1.5米鉆孔灌注樁,樁間設0.8×1.0米的連系梁。橋臺采用薄壁鋼筋砼臺身及鋼筋砼加筋拉帶組合式結構。

  舊橋橋梁支座設計為漂浮支座體系,橋墩處采用易轉動型圓板式四氟滑板橡膠支座,橋臺處支座為矩形板式四氟滑板橡膠支座。

  圖4.舊橋結構橫斷面示意圖

  2.2水位、地質、氣候等情況

  橋位處地基土以粉土和粉質粘土為主,并含少量粗砂夾層,無可靠持力層。地下水位較深,地基無液化。

  3、難點、特點分析

  3.1舊橋跨徑大、影響因素多

  本橋修始建于1994年,在20**年度內進行了舊橋加固施工作業,考慮到本橋現澆空心板梁跨徑大、使用年限較長、不確定因素較大,在拆除過程中施工人員及機械設備的危險性較高,如何減少橋面拆除作業中危險因素是制定本方案的難點。

  3.2車流量大,安全管控難

  由于本工程地處老城區,交通地理位置特殊,來往車輛行人多,在舊橋拆除過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難度較大。在施工前,封斷交通樹立各類安全標志標牌,施工作業區外圍制作統一施工圍擋,在各交通路口設置專職安全員進行巡查,防止行人及社會車輛進入施工作業區。

  3.3周邊建筑物多、地下管網復雜

  舊橋拆除施工必須注意拆除時的混凝土塊、粉塵、氣割火花乃至噪音對周邊居民影響,嚴格作業時間,避免擾民。

  3.4前期準備時間短、施工作業工期緊

  舊橋拆除施工作業工期緊,市區內道路施工場地條件制約條件多,保證施工進度任務艱巨。

  3.5設施保護因素多,文明施工要求高

  工程所處城市鬧市區,必須嚴格各類專業作業規程,加強現場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意識,必須采用水車減少拆除過程中揚塵,樹立良好的施工企業形象。

  4、施工方案比選

  根據目前舊橋拆除施工工藝主要存在三種方式可選用:第一方案:機械人工拆除法;第二方案:靜態無聲爆破法拆除;第三方案:分塊切割吊裝拆除。

  4.1成本比選

  4.1.1第一方案舊橋拆除工序簡單,施工費用最低。

  4.1.2第二方案舊橋拆除施工工藝最復雜,技術性強,施工專業隊伍要求高,施工費用較高。

  4.1.3第三方案舊橋拆除施工工藝較簡單,施工專業隊伍要求高,施工費用最高。

  4.2進度性比選

  4.2.1第一方案舊橋拆除施工進度較快。

  4.2.2第二方案舊橋拆除施工進度最快。

  4.2.3第三方案舊橋拆除施工進度慢,時間長。

  4.3安全性比選

  4.3.1第一方案舊橋拆除施工風險較低。

  4.3.2第二方案舊橋拆除爆破施工現場控制難度較大,施工風險高。

  4.3.3第三方案舊橋拆除因其為連續現澆空閑板,切割難度較大,施工風險較高。

  4.4結論

  根據舊橋結構及周邊環境因素,我項目選擇采用第一種施工方案:機械人工拆除法,其施工設備多、施工工藝簡單、費用較深,施工作業時間較短。

  5、總體施工計劃安排

  5.1組織人員

  為保證本橋拆除順利實施,項目部成立了項目經理領導下的舊橋拆除組織機構,負責本工程舊橋所有拆除施工,具體如下:

  項目經理:

  項目總工程師:

  生產副經理:

  安全負責人:

  現場負責人

  現場技術負責人

  專職安全員

  專職安全員

  專職安全員

  專職安全員

  圖5.舊橋拆除人員組織機構圖

  5.2施工計劃

  本工程舊橋拆除從3月16日至3月28日,施工歷時13天,總體施工工期計劃橫道圖見附件1。

  6、技術人員配置及設備、材料的技術要求

  6.1材料的技術要求

  本工程舊橋拆除需要采用鋼絲繩或麻繩4根,每根長10m。

  6.2周轉性材料用量表

  本工程舊橋拆除施工過程無周轉材料。

  6.3大型機械主要技術要求及參數

  6.3.1機械配置

  表1主要施工機具數量表

  序號

  機具名稱

  規格型號

  單位

  數量

  備注

  6.4施工人員配置

  序號

  工種

  人數

  序號

  工種

  人數

  7、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

  機械人員進場

  斷路封橋

  施工圍擋

  破碎場地平整

  橋面外側破除

  安全防護

  墩柱切割

  墩柱拉倒

  空心板梁破除

  墩柱破除

  砼渣外運

  場地清理

  圖6.舊橋拆除工藝流程圖

  8、施工方法與施工工藝

  8.1總體施工思路

  本工程梁部主要為現澆空心板梁,拆橋過程中空心板梁拆除施工是本工程的核心問題,也是本橋能否安全、文明、按期完成拆除的關鍵問題所在。拆橋期間應本路口進行全封閉、圍擋施工,根據本橋的設計結構形式及現場實際情況,我們制定的具體施工方案如下:

  8.2施工準備

  8.2.1對施工區域內的相關情況的調查與處置根據實測資料,本橋位處路口交叉中心區域。項目部已與相關部門進行了溝通,在施工的期間進行交通斷流,人流繞行,全封閉圍擋施工作業。

  8.2.2對施工人員的安全培訓。在拆橋前項目部應組織所有參加拆橋施工的施工人員進行針對本工程施工特點專門進行一次培訓和作業交底,內容為針對本工程特點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施工關鍵點。

  8.2.3相關生產要素的組織,用于本工程的所有機械設備、人員均已組織完畢,方案得到批準后即可迅速進場。

  8.2.4拆除順序從橋梁跨中對稱向南北兩個方向倒退施工,引道部分從梁端向橋梁橋臺方向施工,具體拆除施工順序見后附圖2。

  8.3橋梁主體拆除施工

  本橋拆除分為兩部分:上部結構拆除和下部結構拆除。

  8.3.1

  上部結構拆除

  上部結構拆除主要包括:空心板梁、橋面鋪裝層、鋼護欄等。

  1)附屬設施拆除

  附屬設施物包括鋼欄桿、瀝青及砼鋪裝橋面等。用小型機械配合人工拆除欄桿,并運至指定地點進行破碎清理。

  2)梁部拆除

  梁部拆除包括空心板梁,拆除空心板梁分成兩階段進行鑿除:第一階段破碎錘在橋面進行外側梁部拆除(距橋外側邊緣2.4m范圍內);第二階段在梁體全部落地后破碎錘進行全橋空心板梁切割分塊破碎、吊裝棄運。

  8.3.2下部結構拆除

  下部結構拆除主要包括:墩柱、橋臺背及支座等。

  1)橋臺及引道部分拆除

  本工程橋臺位于陸上,擬采用破碎機、挖掘機進行橋臺臺身砼及漿砌塊石及引道擋墻的拆除,拆除舊料直接運至棄渣場。

  2)墩柱拆除

  本工程新橋施工時與舊橋樁位基本無沖突,全部樁基礎不需要拆除立即進行拆除。墩柱直接采用破碎機直接進行根部破碎,割斷鋼筋,吊車機械將割倒后的墩柱進行吊裝運送至棄渣場,然后統一處理,便于迅速提供施工作業場地。

  9、關鍵部位預警措施

  舊橋拆除工作危險性大,不可預料的因素較多,因此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藝,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用最快的時間完成舊橋拆除工作,為新橋重建讓開工作面。本工程針對舊橋拆除工作中各道工序中易出現的問題,制定以下應急措施:

  9.1施工準備預警措施

  現場保證有充足的人員、設備。參與施工的人員應具備相應專業的素質,有類似施工的經驗,對本工程舊橋拆除工藝、特點心中有底,各道工序設有責任人,負責本工序的施工,實行獎優罰劣措施,提高職工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益;投入的施工設備狀況良好,使用前進行檢修處理,不得帶病作業。對容易損壞的設備,現場應按百分之百的比例備用,一旦出現損壞,立即調用;對承重構件(如鋼絲繩等)應進行用前檢查,若有損壞,立即調換,現場應充公備用易損壞機具,使施工能順利不間斷進行。

  9.2橋面系拆除預警措施

  在橋面系拆除過程中,橋梁兩側必須保證無任何車輛及行人在橋梁施工范圍內,避免橋梁施工飛石或落實砸傷人員損壞物品。

  9.3梁部預警措施

  9.3.1梁部拆除施工準備充分,人員、機械設備到崗到位,備用機械正常待命。施工工藝、吊點設置、吊運嚴格按施工方案、操作規程進行,保證梁部拆除順利進行。

  9.3.2組織得當、保證各道工序銜接順暢,采取措施加快關鍵點的施工速度。梁體落地后,應配備足夠的人員、機械,盡量加快了梁體切割吊裝棄運施工,有效縮短場地

  內作業時間。

  10、安全施工措施

  10.1安全措施

  10.1.1安全目標

  工程安全目標:“五無、兩控、一消滅、一創建”

  五無:無施工行車險性及以上事故;無因工死亡和重大傷亡事故;無機械設備大事故;無人為因素引起的火災、水災事故;無交通事故。

  兩控:年重傷頻率控制在0.5‰以下;年負傷頻率控制在1.2‰以下。

  一消滅:消滅慣性事故。

  一創建:創建“山西省安全文明示范工地”。

  10.1.2安全保證措施

  本工程項目的安全關鍵控制區為兩個:橋面作業及橋底作業。工程自始至終要將安全工作捏成一根繃緊的弦,需要從技術上、制度上、思想上、機構上加強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安全責任重于泰山。

  10.1.2.1安全思想教育

  安全生產,人命關天,首先是要思想重視,觀念更新,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開工前對有關人員進行有關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技術標準的學習,同時讓各“參戰”人員了解安全危險點和控制點,使大家心里有數,處事不驚。通過學習,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主觀能動性,自覺遵守安全規定。對于特殊工種要進行專業培訓,持證上崗。

  10.1.2.2安全制度保證

  工程開工前,依據工程的特殊性,由安質部門制定對本項目管理行之有效的安全制度法規,其中包括:機械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用電制度、特殊工種安全制度、事故報告制度等,為保證各項制度能落于實處我們特制定安全檢查制度即要規定定期檢查日期及參加檢查的人員,經理部每月進行一次;作業隊每旬一次,作業班組每天進行一次,非定期檢查應視工程情況如施工準備前,施工危險性、采取新工藝、季節性變化、節假日前后等要進行檢查,并要有領導值班,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制定整改措施,定人限期進行整改,保證“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真正落實。

  10.1.2.3安全管理組織機構

  成立安全管理組織機構,確保安全生產的正常進行。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總工為副組長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各職能部門為負責人為組員的管理組織機構,常設機構為安質部。從組織上、措施上完善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中以專職安全工程師為日常事務的主持者,具體專職主管安全生產工作,同時設定各作業面專、兼職安全員,并賦予他們進行安全管理、指導、檢查、監督,制止違章,在危險時采取緊急措施,組織考核安全工作等責任與權利。專職安全員持證上崗,在現場均佩帶工作標志。

  10.1.2.4施工安全技術保證

  1)建立以項目經理、各施工隊和班組的專職和兼職安全員的三級安全管理網絡,負責工程的全面安全管理工作。

  2)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有指標、有措施、職責分明。

  3)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建立定期安全檢查制度。認真做好安全生產的檢查、記錄工作。發現事故隱患必須限期整改,如發現重大的安全問題或隱患必須停止作業,排除危險后方可繼續進行作業。

  4)成立一支隨時聽從專職安全工程師指揮的緊急救援隊,并配備必要的救援工具、設備和通訊聯絡設施。

  5)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帶安全帽;設置交通警示牌,提醒過往的行人繞道行駛;安全標語和安全標志必須醒目;封閉的彩鋼瓦上設置夜間警示燈,并安排人員夜間值班。

  6)本工程橋面系拆除方案、梁部拆除方案是關聯到整個拆除項目安全的關鍵,必須按項目建設程序進行報批、會審,并請有關專家進行現場指導,確保方案切實可行。嚴格執行技術交底程序,做到參與拆除工作的每一個人對拆除過程及注意事項心中有素,并將橋梁拆除中每道工序責任到人,各負其責。設置安全網、配帶安全帶,加強高空作業防墮落措施。

  7)施工用電線路按要求敷設,夜間施工保證照明亮度。加強施工現場用電的檢查與維修,確保生產用電的安全。

  8)嚴格按操作規程組織施工。嚴禁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做到持證上崗,戴帽工作。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按操作規程作業。

  10.1.2.5吊裝安全措施

  1)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知道思想,對工作人員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

  2)設置專職安全員,對項目安全生產全面負責,進行日常安全檢查工作,發現違規現場及時處理。

  3)施工現場采取封閉措施,嚴禁閑雜人員出入。

  4)對是用的機具或設備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構件的吊裝設立指揮小組,由專人統一指揮,其他人不得干預。專職安全員負責督促各項安全措施。

  6)構件吊裝之前,必須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分工明確,職責分明。10.2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7)存在危險源:在本工程的施工中存在的危險源分為三種:觸電、砸傷、機械傷害等三種。

  8)應急措施:對觸電、砸傷兩種危險源

  9)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各項規定,完善救生設施,嚴格遵守安全技術操作持證上崗率100%,在各路口設施工警示標志。

  10)施工前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嚴禁帶病、超菏工作。

  11)機械操作人員嚴禁酒后駕駛及操作。

  12)起重機械設備和工具使用前必須詳細檢查,并由船隊統一指揮,如潛水員在水下作業則船隊長對一切起吊行動聽從潛水員意見進行指揮,確保安全。

  13)應急救援預案:發生事故后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或送醫院。安全值班人員應立即向項目經理、公司領導匯報,并協調各項事宜,啟動緊急搶救預案。各級領導接到匯報應立即趕到現場組織進行處理,并調查事故原因。

  14)救援人員:安全領導小組、各事故救援小組、全體員工。

  11.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措施

  11.1文明施工方案及保證措施

  文明施工是涉及到工程沿線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同時又是企業取信于民、維護企業聲譽的大事,一旦在文明施工方面掉以輕心,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是無法彌補的,我們將嚴格按照“集中施工、快速施工、文明施工”的十二字方針,總結我單位在以往施工中取得的經驗,精心組織、合理安排施工。

  11.2文明施工方案

  建立創建“文明工地”領導小組,全面開展創建文明工地活動,做到“兩通三無五必須”,即:施工現場人行道暢通,施工工地沿線單位和居民出入口暢通;施工中無管線高放,施工現場排水暢通無積水,施工工地道路平整無坑塘;施工區域與非施工區域嚴格分隔,施工現場必須掛牌施工,管理人員必須佩卡上崗,工地現場施工材料必須堆放整齊,工地生活設施必須文明,工地現場必須開展以創文明工地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強施工人員文明施工意識,組織學習文明施工條例及有關常識,進行上崗教育,講職業道德、揚行業新風。

  11.3文明施工組織機構

  成立由項目書記鄭偉為組長的文明施工管理小組,由工程技術、安全質量、設備物資、辦公室參加,全面開展創建文明工地活動,形成良好的施工環境和氛圍,保證整體工程的順利完成。

  11.4環境保護

  11.4.1環境保護措施:

  1)對原有生態環境進行調查,結合施工中可能產生的影響,合理進行施工組織,盡量使用可不破壞原有生態的施工措施。

  2)嚴格落實其它環保措施,保護河流水質和空氣環境。

  3)對有害物質(如燃料、油料、舊材料、垃圾等)要運至業主和監理工程師認可的地點進行處理,以防泄露,造成對動物、植物的損害。

  4)施工沿線的棄碴和剩余失效的灰砂、混凝土等,選擇合適低洼地堆放、填埋,避免流失污染環境。

  5)竣工恢復。具體內容包括:清除臨時設施(清除雜物、臨時工棚),各工地居住區的污水溝、糞便及垃圾做好消毒滅菌清除工作,并用凈土填埋、壓實。

  11.4.2水土保持

  施工區包括施工場地和施工生活區。本項目的施工場地和施工生活區分布于主體工程沿線,施工場地主要包括生產用地及鋼筋加工場等。施工生活區則主要包括職工宿舍、辦公用房、食堂及衛生間等生活設施所占區域。施工區在施工過程中及施工結束后都要采取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以達到防治水土流失,美化環境的目的。

  11.4.3防排水:施工期間始終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狀態,修建有足夠泄水斷面的臨時排水泄道,并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連接,不形成淤積和沖刷。

篇3:消防水池施工方案

  消防水池施工方案

  施工準備

  材料要求及主要機具:

  1水泥:宜用325號以上的普通硅酸鹽水泥,亦可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有侵蝕性介質作用時,應按設計要求選用。

  砂:用中砂,不得含有雜物。含泥量不得超過3%,使用前必須過3~5mm孔徑的篩。

  外加劑:防水粉、防水油,也可采用有機硅防水劑、氯化物金屬鹽類防水劑。均應按產品說明書正確使用。

  主要機具:灰板、鐵抹子、陰陽角抹子、半截大桶、鋼絲刷、軟毛刷、八字靠尺、榔頭、尖鑿子、捻鏨子、鐵鍬、掃帚、木抹子、刮杠等。

  作業條件:

  1結構驗收合格,已辦好驗收手續。

  地下防水施工期間做好排水,直至防水工程全部完工為止。排水、降水措施應按施工方案執行。

  預留孔洞、管道進出口等細部處理完畢。

  操作工藝

  一、工藝流程:

  墻、地面基層處理

  →刷水泥素漿→抹底層砂漿→刷水泥素漿

  →抹面層砂漿→刷水泥砂漿→養護

  二、基層處理:

  1、混凝土墻面如有蜂窩及松散的混凝土,要剔掉,用水沖刷干凈,然后用1∶3水泥砂漿抹平或用1∶2干硬性水泥砂漿捻實。表面油污應用10%火堿水溶液刷洗干凈,混凝土表面應鑿毛。

  2、磚墻抹防水層時,必須在砌磚時劃縫,深度為10~12mm。穿墻預埋管露出基層,在其周圍剔成20~30mm寬,50~60mm深的槽,用1∶2干硬性水泥砂漿捻實。管道穿墻應按設計要求做好防水處理,并辦理隱檢手續。

  三、混凝土墻抹水泥砂漿防水層

  1、刷水泥素漿:配合比為水泥∶水∶防水油=1∶0.8∶0.025(重量比),先將水泥與水拌合,然后再加入防水油攪拌均勻,再用軟毛刷在基層表面涂刷均勻,隨即抹底層防水砂漿。

  2、6~0.65,稠度為7~8cm。先將防水粉和水泥、砂子拌勻后,再加水拌合。攪拌均勻后進行抹灰操作,底灰抹灰厚度為5~10mm,在灰末凝固之前用掃帚掃毛。砂漿要隨拌隨用。拌合及使用砂漿時間不宜超過60min,嚴禁使用過夜砂漿。

  3、刷水泥素漿:在底灰抹完后,常溫時隔1d,再刷水泥素漿,配合比及做法與第一層相同。

  4、抹面層砂漿:刷過素漿后,緊接著抹面層,配合比同底層砂漿,抹灰厚度在5~10mm左右,凝固前要用木抹子搓平,用鐵抹子壓光。

  5、刷水泥素漿:面層抹完后1d刷水泥素漿一道,配合比為水泥∶水∶防水油=1∶1∶0.03(重量比),做法和第一層相同。

  四、磚墻抹水泥砂漿防水層

  1、基層澆水濕潤:抹灰前一天用水管把磚墻澆透,第二天抹灰時再把磚墻灑水濕潤。

  2、抹底層砂漿:配合比為水泥∶砂=1∶2.5,加水泥重3%的防水粉。先用鐵抹子薄薄刮一層,然后再用木抹子上灰,槎平,壓實表面并順平。抹灰厚度為6~10mm左右。

  3、抹水泥素漿:底層抹完后1~2d,將表面澆水濕潤,再抹水泥防水素漿,摻水泥重3%的防水粉。先將水泥與防水粉拌合,然后加入適量水攪拌均勻,用鐵抹子薄薄抹一層,厚度在1mm左右。

  4、抹面層砂漿:抹完水泥素漿之后,緊接著抹面層砂漿,配合比與底層相同,先用木抹子搓平,后用鐵抹子壓實、壓光。抹灰厚度在6~8mm之間。

  5、刷水泥素漿:面層抹灰1d后,刷水泥素漿,配合比為水泥∶水∶防水油=1∶1∶0.03(重量比),方法是先將水泥與水拌勻后,加入防水油再攪拌均勻,用軟毛刷子將面層均勻涂刷一遍。

  五、地面抹水泥砂漿防水層:

  1清理基層:將墊層上松散的混凝土、砂漿等清洗干凈,凸出的鼓包剔除。

  2刷水泥素漿:配合比為水泥∶防水油=1∶0.03(重量比),加上適量水拌合成粥狀,鋪攤在地面上,用掃帚均勻掃一遍。

  3抹底層砂漿:底層用1∶3水泥砂漿,摻入水泥重3%~5%的防水粉。拌好的砂漿倒在地上,用杠尺刮平,木抹子順平,鐵抹子壓一遍。

  4刷水泥素漿:常溫間隔1d后刷水泥素漿一道,配合比為水泥∶防水油=1∶0.03(重量比)加適量水。

  5抹面層砂漿:刷水泥素漿后,接著抹面層砂漿,配合比及做法用底層。

  6刷水泥素漿:面層砂漿初凝后刷最后一遍素漿(不要太薄,以滿足耐磨的要求),配合比為水泥∶防水油=1∶0.01(重量比),加適量水,使其與面層砂漿緊密結合在一起,并壓光、壓實。

  7養護:待地面有一定強度后,表面蓋麻袋或草袋經常澆水濕潤,養護時間視氣溫條件決定,一般為7d,礦渣硅酸鹽水泥不應少于14d,此期間不得受靜水壓作用。冬期養護環境溫度不宜低于+5℃。

  六、抹灰程序,接槎及陰陽角做法:

  1、抹灰程序,一般先抹立墻后抹地面。槎子不應甩在陰陽角處,各層抹灰槎子不得留在一條線上,底層與面層塔槎在15~20cm之間,接槎時要先刷水泥防水素漿。所有墻的陰角都要做半徑50mm的圓角,陽角做成半徑為10mm的圓角。地面上的陰角都要做成50mm

  以上的圓角,用陰角抹子壓光、壓實。

  2、五層做法總厚度控制在20mm左右。多層做法宜連續施工,各層緊密結合,不留或不少留施工縫,如必須留時應留成階梯槎,接槎要依照層次順序操作,層層搭接緊密,接槎位置均需離開陰角處200mm。

  質量標準

  一、保證項目:

  1、原材料(水泥、砂)、外加劑、配合比及其做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2、水泥砂漿防水層與基層必須結合牢固,無空鼓。

  二、基本項目:

  1、外觀:表面平整、密實、無裂紋、起砂、麻面等缺陷。陰陽角呈圓弧形,尺寸符合要求。

  2、留槎位置正確,按層次順序操作,層層搭接緊密。

  三、成品保護

  1、抹灰架子要離開墻面15cm。拆架子時不得碰壞口角及墻面。

  2、落地灰要及時清理使用,做到活完腳下清。

  3、地面上人不能過早。

  四、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空鼓、裂縫:基層未處理好,刷素漿前混凝土表面未進行鑿毛,油污處未用灰堿刷洗干凈,以致出現空鼓、裂縫。另外,養護不好,養護期限不夠,也是原因之一。

  2、滲漏:各層抹灰時間掌握不當,跟得太緊,出現流墜。素漿干的太快,抹面層砂漿粘結不牢易造成滲水。接槎、穿墻管等細部處理不好,易造成局部滲漏。必須按規定認真操作。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