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怎樣編制應急預案

4423

  怎樣編制應急預案

  第一講

  應急預案的法規要求------------------------------------------1

  第二講

  應急預案基礎---------------------------------------------------1

  第三講

  應急預案的系統設計------------------------------------------3

  第四講

  應急預案的編制技術------------------------------------------7

  第五講

  應急預案應用實例--------------------------------------------10

  第六講

  石油化工應急預案實例--------------------------------------13

  第一講

  應急預案的法規要求

  一、《安全生產法》第五章的要求-應急救援和事故調查處理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體系對發生事故后,及時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講

  應急預案基礎

  一、基于事故理論

  1、事故4要素

  人-人的不安全

  機-機的不安全狀態

  環-環境不良

  管-管理欠缺

  2、安全系統4要素

  人;物(機、境);能量;信息。

  四、防范事故的策略

  1、形式邏輯-三E對策

  1)工程預防對策-本質安全化

  Engineering(硬件設備)

  2)預防教育對策-人的素質

  Education(員工培訓)

  3)管理預防對策-系統調劑

  Enforcement

  2、時間邏輯-三套對策體系

  1)事前預防(超前預防對策體系)

  2)事中救援(事故應急救援體系)

  3)事后處理(事后報告及事后責任追究體系)

  五、應急預案理論基礎

  1、應急系統構成

  1)應急計劃(預案):應急手冊、應急報告、聯絡通訊資料

  2)應急組織:現場總指揮、相關部門

  3)應急技術:相關負責人、應急中心、搶險技術裝備

  4)應急設施:通訊器材、報警系統、消防器材、照明器材、醫療急救用品、防護用品

  5)外援機構:有關專家單位地址、專業機構、消防、醫療、軍隊等

  2、定義

  根據ILO《重大工業事故預防規程》,應急預案定義是:基于在某一處發現的潛在事故及其可能造成的影響所形成的一個正式書面計劃,該計劃描述了在現場及場外如何處理事故及其影響。

  3、目的

  1)使任何可能引起的緊急情況不擴大,并盡可能的排除它們。

  2)減少緊急事件對人、財產和環境所產生的不利影響。

  4、依據:風險評估、危險源辨識

  1)事故類型(如容器爆炸、管道破裂、安全閥失靈、火災等);

  2)物質特性(有毒、易燃、熱輻射、爆炸);

  3)物質規模及作用方式(擴散的計算);

  4)評估等級

  5、分類

  1)特定應急預案:也叫專項預案,它是針對某種特定緊急情況,如龍卷風、危險物質泄露、火災、洪水等的應急而制定的。

  2)應急行動預案:是對緊急情況如何采取應急行動的指導預案,以行動的格式來制定預案并指導非事故期間應急訓練。

  3)綜合應急預案:是全面考慮管理者和應急隊員的能力和責任,并包括了對緊急情況應急救援體系的預防、準備、現場應急、恢復等過程指導的綜合預案。

  6、原則

  1)一設一案,每一危險設施都應有一個應急預案;(第一類預案、第二類預案)

  2)企業與地方(政府)相結合;

  3)資源保證和充分,人、財、物資源及時到位;

  4)定期演習,確保預案可行性和適用性;

  5)宣傳與培訓,確?,F場人員和應急機構都掌握;

  6)定期評估,根據情況變化,對預案進行評估和修改。

  第三講

  應急預案的系統設計

  一、思路

  1、危險源體系:危險物質、設施設備等

  2、事故體系:火災、爆炸、泄露等

  3、層次體系:集團、廠級、車間(現場)等

  二、五個運作中心

  (一)、指揮協調中心

  1、指揮協調中心-機構人員職責

  1)、了解應急系統的組成及其任務和功能

  2)、分配和檢查應急隊員的責任并確定所需人數

  3)、與事故指揮者和支持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建立并保持必要的通訊聯系,做好突發情況應急準備

  4)、搜集有利于事故處理調查的相關信息用于編寫政府報告和涉及法律事務的必要文件

  5)、草擬遞交政府部門的事故報告,并向媒體中心提供用于新聞媒體接觸所需的信息

  6)、確保應急計劃的執行,監督應急計劃的有效性并在必要時啟動所有適當的程序和應急措施

  2、指揮協調中心-軟配置

  1)、針對不同事故類型而制訂的各類應急預案

  2)、以往的事故報告和檢查表

  3)、工廠、城鎮、鄉村地圖

  4)、物質安全數據

  5)、社會信息材料

  3、指揮協調中心-硬配置

  1)、計算機管理系統

  2)、應急動力系統

  3)、車載電話或移動電話

  4)、傳真機

  5)、無線電

  6)、收錄機

  7)、掃描儀

  8)、投影儀

  9)、電視或監控錄像機

  10)、鐘表或其他記時儀器

  11)、用于書寫的工具和材料

  4、指揮協調中心-運作問題

  1)、位置應設在安全區內,但不能離危險區太遠

  2)、培訓管理者和后備人員

  3)、配備后備應急管理者

  4)、現場應急管理者在接到通知后,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到達事故現場,直接進入緊急運作中心并與事故指揮者相聯系,協調對事故的應急

  (二)、現場處理中心

  1、現場處理中心-設計要求

  1)、移動性強

  2)、配備有先進的通訊工具,監視系統以及事故記錄設備

  3)、擁有充足的動力供應

  4)、指揮中心應該有明顯的標志

  5)、裝備有事故現場應急所需的參考資料

  6)、指揮中心應該處于事故現場的緩沖區內,并保證所處位置易于發布指揮命令且不會受到事故的影響

  7)、實現處理中心的模塊化設計

  8)、使用統一術語

  9)、明確每個人的角色、責任、義務等,所有的應急任務都應該統一分配

  10)、指揮中心的指揮職位應該樹定而人員不是固定的

  11)、事故指揮中心的所有人員都必須接受定期培訓,保證每個職位至少有一個接受過培訓的后備人員

  2、現場處理中心-現場工作程序

  1)、事故初始評估

  2)、危險物質的現場探查

  3)、事故控制區域的建立

  4)、實施應急行動

  5)、事故現場的凈化和恢復

  (三)、支持保障中心

  1、技術支持

  2、醫療支持

  3、法律支持

  (四)、媒體中心

  1、媒體中心職責

  1)、組織趕赴事故現場的媒體進入媒體中心進行有序的工作

  2)、防止因媒體的干擾而引起現場應急的混亂

  3)、接受新聞媒體采訪

  4)、召開新聞發布會

  5)、刊登啟示等

  2、媒體中心-設計

  1)、媒體中心的位置和規模

  2)、媒體中心的配置

  3、媒體中心-工作原則

  1)、保證所發布的事故信息準確性和信息來源的可靠性

  2)、預備好相關材料:事故的性質及可能造成的影響;泄露物品是否有毒以及泄露量;公眾應采取的防護及預防措施;事故中的人員傷亡情況;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工作具體情形和將持續的時間

  (五)、信息管理中心

  1、信息管理中心-設計要求

  1)、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

  2)、完善的信息管理設備

  3)、專業的信息管理人員

  4)強調信息的及時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第四講應急預案的編制技術

  一、編制步驟

  (一)資料收集

  (二)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

  二、應急預案的文件體系

  (一)四級體系:

  1、預案(手冊,綜合性描述)

  1)、對緊急情況的管理政策

  2)、預案的目標

  3)、應急組織

  4)、責任:由一系列為實現緊急管理政策和預案目標而制定的緊急情況管理程序組成,包括對緊急情況的應急準備、現場應急、恢復的程序以及訓練程序,事故后果評價程序等。

  2、程序(二級文件,核心)

  1)、內容:行動的目的;行動的范圍

  2)、模式:5W1H-為什么why,做什么what,誰去做who,什么時間when,什么地點where,如何做how

  3)、目的:為應急行動提供信息參考和行動指導

  4)、格式:文字敘述、流程圖表、或是二者的組合等

  3、說明書(三級文件)

  對程序中的特定任務及某些行動細節進行說明,供應急組織內部人員或其他人使用,例如應急隊員職責說明書,應急檢測設備使用說明書等

  4、應急行動記錄(四級文件)

  包括在應急行動期間所作的通訊記錄,應急隊員進出事故危險區的記錄,向政府部門遞交報告的記錄、每一步應急行動的記錄等

  三、應急預案的程序結構

  1、預案概況:對緊急情況應急管理進行綜合描述和說明

  2、預防程序:對潛在事故進行確認并采取減緩的措施

  3、準備程序:說明應急行動前所需采取的準備工作

  4、基本應急程序:給出事故可適用的應急行動程序

  5、特殊危險應急程序:針對特殊事故危險性的應急程序

  6、恢復程序:說明事故現場應急行動結束后所需采取的清除和恢復行動

  四、三大程序

  1、準備程序(培訓程序、訓練演習程序、應急資源評價程序等)

  2、基本應急程序(核心:報警程序、疏散程序、通訊程序、禁戒和管制程序、醫療救援程序、公共關系程序)

  3、特殊危險應急程序(行動程序)

  五、事故應急預案編制

  (一)、一般災害性事故應急預案(危險品泄漏、火災臺風洪水等)

  編制方法:

  1、應急機構的組成及職責

  2、災害事故應急處理的原則(生命第一原則、損失最小化原則、及時性、有效性、第一響應等)

  3、報警與報告程序

  4、生產和技術處理(停機、關閘、停產等明確的規定)

  5、災害控制與撲救

  6、傷員的救護

  7、警戒疏散與交通管制

  8、應急物資準備與供應

  9、救援與救助(尋求什么樣的外援、公安、消防、醫療、軍隊、政府等)

  10、生產恢復

  11、應急演練

  (二)、一般設備事故的應急預案(鍋爐、塔吊、吊車、壓力容器等)

  編制方法:

  1、應急處理的知識

  2、事故的部位及類型

  3、引發事故的原因

  4、事故的應急處理原則

  5、主要操作程序及要點

  6、報警、報告與救護

  7、生產恢復

  8、應急演練

  (三)化工事故應急預案(針對化工廠廠級應急預案,格式固定)

  編制方法:

  1、廠區的基本情況

  2、危險化學品的數量及其分布圖

  3、指揮機構的設備及職責

  4、資金保障及通訊聯絡的方式

  5、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的任務和訓練

  6、預防事故的措施

  7、事故處理

  8、工程搶救搶修

  9、現場醫療救護

  10、緊急安全疏散

  11、社會支援

  六、企業與政府應急預案的協調

  第五講

  應急預案應用實例

  一、企業應急編制實例

  (一)、組織機構及其職責的編制

  1、明確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參加單位、人員及職責

  2、明確應急救援總指揮及具體行動負責人

  3、與企業應急相關機構及聯絡方式

  4、明確企業與政府(地區)的應急方式和職責

  (二)、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

  1、辨識危險源并進行分級和事故類型識別

  2、確定事故影響范圍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3、按所需應急預案的級別,劃分事故嚴重程度

  (三)、報警及通告系統的建立

  1、確定報警系統及分工程序

  2、確定上級報告的時限(及時性、有效性)

  3、確定向社區公眾報警的范圍、標準、方式及內容

  4、明確應急救援人員救援的響應方式

  5、明確應急指揮中心的指揮方式及反應要求

  (四)、應急設備設施技術保障

  1、明確指揮中心設置地點,設備條件標準,相關部門消防、救援、禁戒所需要的設備及物資清單、數量、規格說明

  2、描述醫療救援規模及其條件,列出防護搶險裝備的要求和標準

  (五)、現場評估及信息支持

  1、明確現場及救援過程的危險評價程序及要求

  2、設計應急測試的技術及程序

  3、建立外援專業機構、人員的支持方案

  (六)、信息支持及公眾教育

  1、明確日常公眾及宣傳的要求和內容

  2、明確應急救援期間新聞發言人及其職責

  3、明確應對社區、公眾和家屬的人員及其職責

  (七)、事后恢復程序

  1、事故應急終止的標準

  2、要明確生產恢復的條件

  3、要說明恢復正常狀態的程序

  4、要描述調查記錄評估反應的方法(對整個應急過程的數據采集、一些現場的記錄)

  (八)、預案的培訓和演習

  1、要明確應急人員培訓的要求和標準(定期、演練規模)

  2、要制定每年培訓的演練計劃

  3、要明確應急技術的條件

  4、要描述員工應急培訓的頻度、內容及要求

  (九)、應急預案的維護及管理

  1、明確應急預案管理委員會成員

  2、描述預案的更新和修訂條件(應急預案的檔案、版本)

  3、明確預案的演練、檢測結果完善標準

  二、某廠預案編寫實例

  1、文件要有編號

  2、封面上要標注出:編制人、審核人、批準人、實施日期

  3、文字、圖表為表達

  4、危險源的預控、日常維護

  5、二級模式(總預案、各車間預案)

  三、某廠廠級應急預案

  1、概況:企業地理位置、規模、產品、職工、設備、工藝、事故、應急預案的作用意義等

  2、事故總應急預案的指導原則:預案的指導思想、目的、運作原則:以人為本、損失最小化、協調統一、職責分明、現場保護、主動參與等原則

  3、事故應急組織:1)事故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及成員

  2)指揮部機構:辦公室、現場組、醫療后勤等

  3)指揮部辦公室設備條件

  4、指揮部應急和程序:1)事故單位報告:程序要求、電話、方式等

  2)應急啟動要求

  3)指揮部建立

  4)現場組行動要求

  5)相關部門的行動要求和程序

  四、某廠車間應急預案

  1、概況:工藝概況、安全防護和消防設備配備

  2、事故應急組織:現場指揮、副現場指揮

  3、危險因素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模式和損失:

  1)工藝過程

  2)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

  3)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和事故類型

  4)事故可能造成的損失

  4、現場應急處理方案措施

  5、員工響應及疏散路線圖

  第六講

  石油化工應急預案實例

  例一、停電應急預案

  1、事故的部位和類型

  2、引發事故的原因

  3、應急處理原則

  4、報告程序

  5、生產處理措施

  6、生產恢復

  7、對雷擊停電事故的預案

  例二、爆炸應急預案

  1、應急組織機構和職責

  2、參與部門、人員和聯絡方式

  3、應急處理原則

  4、報告程序

  5、生產處理措施

  6、災害撲救及控制

  7、警戒、疏散及交通管制

  8、傷員救護

  9、應急物資準備和供應

  10、生產恢復

  11、應急預案演練

  例三、文件體系

  1、一級文件:消防重點安全單位檔案

  主要作業活動清單

  危害控制改進活動清單

  2、二級文件:設備事故應急預案(停車、電、水、汽等)

  災害事件應急預案(防汛、地震等)

  事故應急預案(火災、泄漏、爆炸等)

  3、三級文件:重大危險源普查表填表

  環境因素評價表

  環境因素識別表

  應急預案演練計劃

  崗位作業指導書

  4、四級文件:危險物質生產單位普查表

  工作危害分析記錄表(JHA)

  應急預案演練考核表

  聚合危險點圖

  例四、抗震救災的應急預案

  1、裝置的基本情況

  2、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3、參與部門的人員及聯絡方式

  4、應急處理的原則

  5、事故預想

  6、報告程序

  7、生產處理程序

  8、災害撲救及控制

  9、傷員救護

  10、人員疏散、撤離及交通管制

  11、應急物資供應

  12、生產恢復

  13、預案的演練

  例五、重大爆炸事故處理預案

  1、應急組織機構和職責

  2、參與部門、人員及聯絡方式

  3、應急處理原則

  4、報告程序

  5、處理措施和生產恢復

  1)事故處理原則

  2)應急準備

  3)報警程序

  4)災情傳達及救援隊伍的自動組成程序

  5)生產處理程序

  6)災害撲救和控制程序

  7)傷員救護程序

  8)人員疏散和撤離程序

  9)區域道路管制程序

  10)物資供應程序

  11)外援救助程序

  12)事故調查程序

  13)恢復開工程序

  6、應急預案演練

  例六、化學品泄漏應急程序

  1、應急組織機構和職責

  2、參與部門人員及聯絡方式

  3、應急處理原則

  4、報告程序

  5、生產處理措施

  6、災害撲救及控制

  7、警戒、疏散及交通管制

  8、傷員救護

  9、應急物資準備和供應

  10、生產恢復

  11、應急預案演練

篇2:知名物業公司應急預案編制指引

  知名物業公司應急預案編制指引

  1目的

  為物業管理工作中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的編制提供引導。

  2適用范圍

  適用于集團下屬各一線物業公司。

  3職責與權限

  3.1.集團物業管理部負責本指引的編制。

  3.2.各一線物業公司可結合自身情況對本指引提出更改建議。

  4方法和過程控制

  4.1.突發事件分類:

  4.1.1.治安類:報警(周界、居家)、搶劫、盜竊、斗毆等。

  4.1.2.消防類:易燃、易爆、危險品泄漏;居家火警、車輛著火等。

  4.1.3.交通類:交通堵塞、車輛沖卡、憑證丟失、車輛損傷等。

  4.1.4.災害類:酷熱、嚴寒、暴風雨、沙塵、地震等。

  4.1.5.機電類:停電、停水、電梯困人等。

  4.1.6.傷病類:溺水、中毒、危病、受傷、疫情等。

  4.1.7.事務類:媒體報道、群眾*、客戶糾紛、擾亂辦公等。

  物業公司根據自身情況評估各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可自行調整事件分類方法并相應的制訂預案。

  4.2.應急預案的編制

  4.2.1.突發事件(以下簡稱“事件”)處理原則:

  4.2.1.1.預測、預控為主。

  4.2.1.2.保障客戶和員工人身、財產安全。

  4.2.1.3.不超越責權。

  4.2.1.4.現場最高職務人員為事件處理第一責任人。

  4.2.1.5.在應急預案基礎上,事件處理根據現場情況靈活操作。

  4.2.2.編制預案的要素

  4.2.2.1.事件的現場處理

  1)根據事件類型和性質確定事件現場的人員分工,人員分工細化到專業工種或崗位。

  2)現場信息的傳遞與聯絡。

  3)處理事件所需材料、工具的分配。

  4)事件各個環節的處理程序。

  4.2.2.2.事件的后續處理

  1)對事件起因、經過、損失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進行評估和記錄。

  2)根據需要制訂相應的補救措施,包括:

  *減少客戶和公司的損失;

  *使員工和客戶從事件中得到啟示;

  *控制同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減少不良影響。

  *落實補救措施要明確責任人、監督人、完成時間等。

  3)根據對事件處理的評估結果和補救措施改進應急預案。

  5應急處理預案參考樣板:火警應急處理預案、居家報警應急處理預案、車輛損傷應急處理預案、車輛沖卡應急處理預案(略)

篇3: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2)

  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二)

  根據建設工程的特點,工地現場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有:坍塌、火災、中毒、爆炸、物體打擊、高空墜落、機械傷害、觸電等,所以編制應急預案主要針對這幾類事故。

  一、應急組織

  施工現場應急組織的組成應以項目部領導班子成員為主,這樣有利于組織和協調應急救援工作的開展,以下是通常應急組織的成員和分工:

  應急領導小組:項目經理為該小組組長,主管安全生產的項目副經理、技術負責人為副組長;

  現場搶救組:項目部安全部負責人為組長,安全部全體人員為現場搶救組成員:

  醫療救治組:項目部醫務室負責人為組長,醫療室全體人員為醫療救治組成員;

  后勤服務組:項目部后勤部負責人為組長,后勤部全體人員為后勤服務組成員;

  保安組:項目部保安部負責人為組長,全體保安員為組員。

  應急組織的分工及人數應根據可能發生事故的現場需要靈活調配。

  二、應急組織的職責

  應急領導小組職責:

  建設工地發生安全事故時,負責指揮工地搶救工作,向各搶救小組下達搶救指令任務,協調各組之間的搶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并做出最新決策,第一時間向110、119、120、分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當地政府安監部門、公安部門求援或報告災情。平時應急領導小組成員輪流值班,值班者必須住在工地現場,手機24小時開通,發生緊急事故時,在項目部應急組長抵達工地前,值班者即為臨時救援組長。

  現場搶救組職責:采取緊急措施,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及被困人員,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醫療救治組職責:對搶救出的傷員,視情況采取急救處置措施,盡快送醫院搶救。

  后勤服務組職責:負責交通車輛的調配,緊急救援物資的征集及人員的餐飲供應。

  保安組職責:負責工地的安全保衛,支援其他搶救組的工作,保護現場。

  三、救援器材

  應急領導小組應配備下列救援器材:

 ?、籴t療器材:擔架、.氧氣袋、塑料袋、小藥箱;

 ?、趽尵裙ぞ撸阂话愎さ爻涔ぞ呒椿緷M足使用;

 ?、壅彰髌鞑模菏蛛娡?、應急燈36V以下安全線路、燈具;

 ?、芡ㄓ嵠鞑模弘娫?、手機、對講機、報警器;

 ?、萁煌üぞ撸汗さ爻湟惠v值班面包車,該車輪值班時不應跑長途;

 ?、逌缁鹌鞑模簻缁鹌魅粘0匆缶臀?,緊急情況下集中使用。

  四、應急知識培訓和演練

  應急小組成員在項目安全教育時必須接受緊急救援知識培訓。

  培訓內容:傷員急救常識、滅火器材使用常識、各類重大事故搶險常識等,務必使應急小組成員在發生重大事故時能較熟練地履行搶救職責。

  每個季度項目部必須進行各種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練,演練時必須由項目經理帶隊全體應急救援人員參加,演練結束時及時進行總結。業余消防隊成員消防演練必須每月進行一次。

  五、通信聯絡

  項目部必須將110、119;120、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號碼、企業應急領導組織成員手機號碼、當地安全監督部門電話號碼,明示于工地顯要位置。工地搶險指揮及保安員應熟知這些號碼。

  六、事故報告

  工地發生安全事故后,分公司、項目部除立即組織搶救傷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和保護事故現場,做好善后工作外,還應按下列規定報告有關部門:

  輕傷事故:應由項目部在24小時內報告公司領導、生產辦公室和公司總工會;

  重傷事故:公司在接到分公司和項目部報告后24小時內報告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工會組織;

  重傷三人以上或死亡一至二人的事故:公司在接到項目部報告后4小時內報告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監督部門、工會組織和人民檢察機關,填報《事故快報表》,公司工程部負責安全生產的領導接到項目部報告后4小時應到達現場;

  死亡三人以上的重大、特別重大事故:公司應立即報告當地市級人民政府,同時報告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工會組織、人民檢察機關和監督部門,公司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或委托人)應在接到項目部報告后4小時內到達現場;如路途比較遠確實無法趕赴現場時,應立即委托臨時代理人進行指揮活動,并應在12個小時內到達現場。

  急性中毒、中暑事故:應同時報告當地衛生部門;

  易爆物品爆炸和火災事故:應同時報告當地公安部門。

  員工受傷后,輕傷的送工地現場醫務室醫治,重傷、中毒的送醫院救治。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的,公司應在8小時內通知安全監督部門處理。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