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任現職以來工作總結
我,陳LL,參加工作已36年。在這36年里中,無論是班級管理還是教育教學,我都是盡心盡力地去做,細細回顧這4年的教學生涯,我在一路不息的教學耕耘中得到了收獲、得到了成長。下面就從幾個方面對我多年來的工作進行總結:
一、思想工作方面
在我從教以來,熱愛本職工作,能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政治活動,尊重領導,團結同事,正確處理好與領導和同事之間的關系。平時,嚴格要求自己,對人真誠、熱愛學習、對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服從安排,不折不扣完成學校安排的各項任務。重視學習,能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理論,努力踐行“***”,不斷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藝術。
二、職業道德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自己的為人處事、治學態度、行為習慣甚至于服飾儀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處在嚴格的監督之下,都會直接對學生產生影響,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帶著神圣的使命,在“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這面旗幟的指引下,勤懇工作,無私奉獻,在教師職業道德方面我始終嚴格要求自己,關于教師職業道德方面的總結如下:
1、在愛崗敬業方面,我能夠做到熱愛教育、熱愛學校,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傳播有益學生身心健康思想。愛崗敬業是教師處理與教育事業之間關系的準則,是全部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前提。
2、在為人師表方面,我模范遵守社會公德,注意處理個人職業勞動與自身人格塑造之間關系的準則,以身作則。在尊重家長方面,我愛聽取學生家長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持與配合。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我和學生家長接觸比較多。這學期還特地到家訪了四次,主要是為解決學生的一些特別難的問題。
3、在關愛學生方面,我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導,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熱愛學生是教師處理與學生之間關系的準則,是全部教師職業道德的精髓。從我所從事的學生思想工作的情況來看又有點特殊,接觸的后進生特別的多,要是不從心里愛他們,那確實是無法想像的。
4、在終身學習方面,我注意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鉆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我注意嚴謹治學,提高業務水平。教師自身的學識與道德水平即師德,在潛移默化中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學生,也影響著學生對我的看法,進而影響著師生關系,所以我必須不斷學習。再則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化特別的快,所以我一直堅持信息技術的學習進修。
三、專業技術能力
任現職以來,我更是勤勤懇懇工作,老老實實做人。平時嚴格要求自己,處處起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正常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活動,表現積極,能認真結合工作實踐和體會,撰寫學習心得,多次在鄉里、校里交流,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在扎實工作同時能誠信做人,深受全校師生的愛戴。優秀的業績得到了領導的肯定,
四、主要教學工作業績
從教36年來我始終做到為人師表,愛崗敬業,尤其是任現職以來,一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工作,每學期我都認真學習教學大綱,鉆研教材,編寫教案,為學生授課一絲不茍。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聯系實際,充分利用現代電教手段輔助教學。多年來,所任教的班級教學在鄉組織的檢測中均居全鄉榜首。
本人作為班主任,時刻注意學生的身心健康,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撥引導,對于個別差生,利用課余時間多次談心,鼓勵其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積極面對人生。面對優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佳績。通過學習現實生活中的典范,讓學生樹立自覺地從德、智、體、美、勞全方面去發展自己的觀念,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
在教學方面,能認真制定教學計劃,注重研究和積累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課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并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每節課都已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和藹、輕松、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
隨著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業務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學之余擠時間學習多媒體課件制作,參加各項培訓,毫不松懈地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通過閱讀大量的道德修養書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視自己,提高自身素質。
在教科研工作中,我大膽改革,銳意創新,積極投身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在全校率先嘗試、探索課堂教學改革,積極完善學生評價機制,取得了優秀業績。不斷總結教改經驗,使我的教學基本功和業務理論水平也有了大幅地提高和全面的發展,撰寫的論文在市縣多次獲獎。
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在今后的教育教學道路上,我將上下而求索,努力做到更好,讓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為熱愛學生的一團火,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
篇2:工業學院教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實施方案
工業學院教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實施方案
根據《*z省委組織部、z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進一步改進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晉人社廳發[20**] 60號)、《z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z省教育廳關于20**年度全省高等學校教師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的通知》(晉人社廳函[20**]1244號)和《z省高等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審指導條件(試行)》(晉教師[20**]10號》文件精神,結合學院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現制定學院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實施辦法。
一、評審范圍
申報教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人員,須為學院在編在聘的教師且取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其中教授專業技術職務20**年仍有省教育廳評審,評審條件和程序按省人社廳、教育廳文件相關規定執行。
二、評審組織機構
學院成立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工作領導組(以下簡稱教師評審工作領導組),全面負責學校教師職務評審工作。
組長:霍世平
副組長:劉志明 吳躍煥 梁玉蓉
成員:任生俊 田海江 趙建義 譚英杰 趙永強 李敏 閻文海和相關系部負責人組成。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人事處,負責教師職務評審的具體組織與實施。
三、評審要求
(一)學歷要求
1.申報教師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必須具有與本人實際從事專業相同或相近的國民教育學歷。
2.晉升講師職務要求具備研究生學歷或獲得碩士以上學位。
3.晉升教師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原則上要求具備研究生學歷或碩士以上學位。年齡在45周歲以下晉升副教授(1971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50周歲以下(1966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晉升教授者要求必須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破格晉升要求具備博士研究生學歷并取得博士學位。
4.在教師崗位從事教學一線工作的人員,且年齡在45周歲以上(1971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轉評教師系列職稱學歷要求可適當放寬。
(二)任職年限要求
1.晉升教授,須副教授任職滿5年,即20**年底前聘任。
2.晉升副教授,須講師任職滿5年,即20**年底前聘任;或研究生取得博士學位后從事本專業教學工作滿2年,即20**年底前從事本專業工作。
3.晉升講師需任助教滿4年,即20**年底聘任;獲得碩士學位或獲得第二學位(非雙學士學位),從事高校教學工作滿3年,即20**年底從教。
任職年限的計算,自學校下達專業技術職務聘任文件當年算起,實算至申報當年年底。
(三)考核要求
1.師德師風考核。堅持政治合格、師德過硬、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按照《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z省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試行)》(晉教人[20**] 59號)要求,對教師的職業道德進行嚴格考核并評定等級,考核結果稱職(合格)以上才能推薦申報教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對違背教師職業道德造成不良影響、有偽造學歷、資歷、業績、剽竊他人成果、一稿多投等學術造假行為者,一經查實,立即取消當年參評資格或評審通過資格,并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通報,從申報當年起3年內不得再申報。
2.年度考核。申報人員任現職期內的年度考核、任期期滿考核結果應在稱職(合格)以上。破格晉升者近三年內至少有一個年度考核為優秀。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根據*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發[20**]31號)文件精神,青年教師(45周歲以下)晉升教師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原則上須有至少一年擔任輔導員或班主任工作經歷并考核合格及以上(只考核首次聘任),從20**年起執行。
4.教師繼續教育及培訓要求。根據《z省教育廳關于加強全省高等學校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晉教師〔20**〕29號)精神,從20**年起,按學院教師培訓相關文件要求,教師在晉升上一級專業技術職務時,需提供現任專業技術職務期間,由學校認定的完成繼續教育和培訓證明,否則,視為不符合申報條件。
(四)其他要求
1.論文查重檢測
按照《高等學校申報教師高級職務論文查重檢測工作實施辦法》(晉教師[20**]14號),對申報教師高級職務的論文,統一組織查重檢測。在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發表的論文不需進行查重檢測就可作為申報支撐材料;在其它刊物上發表的論文重合率必須低于20%才能作為申報支撐材料。
2.申報教授專業技術職務代表作外審
根據《z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z省教育廳關于20**年度全省高等學校教師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的通知》(晉人社廳函[20**]1244號)文件精神,教師評審工作領導組辦公室將申報人員代表作委托省外高于本校層次的同行專家進行鑒定。申報教授須提交代表性論文3篇和作為評審條件的學術專著1部,送3名以上在職同行專家鑒定。送審的論文代表作必須經過查重檢測合格。
3.學術答辯
申報副教授專業技術人員按照《z省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答辯規則》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專業答辯,答辯成績實行分等次按比例控制,優、中、差比例掌握在3:6:1,答辯淘汰率應不低于10%。為更好地體現公平公正,所有答辯專家均從外校同行專家中選聘,分文科和理工科兩個答辯組進行學術公開答辯。
4.有關申報類型、破格、轉評、學術論文和專著相關要求均按省人社廳、教育廳相關規定執行。
四、評審條件
(一)教學必備條件
1.教學工作量
任現職的課程類型與門數按照《z省高等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審指導條件(試行)》(晉教師[20**]10號》執行。教學工作量要以本人所從事的實際教學為準。
教學型教師年均授課時數在280學時以上,教學科研型教師年均授課時數在180學時以上;科研教學型教師年均授課時數在60學時以上;專職輔導員型教師完成學校規定的授課時數?!半p肩挑”教師教學工作量不得少于專職教師規定工作量的三分之一。教學課時按任職基本年限平均計算,申請破格晉升者,任職按實際年限計算。
2.教學指導委員會考察
凡晉升教師職務者,必須經過院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教學考察,評價結果應達到優良以上。沒有參加教學考察,或教學評價結果合格及以下者,不得參加晉升評審。
(二)科研必備條件、其他應備條件、藝術體育專業補充條件、教學型教師補充條件等按照《z省高等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審指導條件(試行)》(晉教師[20**]10號》執行。
五、評審程序
(一)個人自主申報
符合晉升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條件的人員向所在系部申報并如實填寫《評審情況登記表》,上報評審材料。
(二)系部推薦
各系部按照省人社廳、教育廳規定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晉升條件和我院制定的晉升條件進行推薦,在本單位內進行公示,并將評審材料報送評審工作領導組辦公室。
(三)學院評審推薦
1.資格審查
教師評審工作領導組對申報人員任職資格條件和資料真實性進行審查。由人事處負責審查基本要求;由教務處對申報人員教學必備條件、應備條件中關于著作、教材和教學成果以及教學業績情況進行審查;由科技處對申報人員科研必備條件、應備條件中關于科研獎、專利和產學研合作業績以及科研項目材料進行審查;學生工作部(處)對輔導員工作業績進行審查;由教師工作處對申報人員的師德師風進行考核。
2.學科評議組評審
成立人文社科類學科評議組、電類學科評議組、機械材料學科評議組、化學環境學科評議組、理學經管學科評議組和體育藝術學科評議組。學科評議組對申報人員任職資格條件進行綜合評議。評議組根據評議結果,出具鑒定意見。
3.教師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審推薦
學院教師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設主任委員1名,副主任委員1名,其余評委從省人社廳核準學院的《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委庫》中抽取,組成本次評審的執行評委會,并對申報人員任職資格進行表決。
講師職稱評審程序參照高級職稱評審程序執行。
六、紀律及要求
1.在省人社廳和省教育廳指導下,我院自主組織開展職稱評審工作,申報環節嚴格執行“三公示”制度,充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
2.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評議員對執行評委產生、學科組評議、評委會表決等評審關鍵環節進行監督。
七、評審費用及收費標準
按照z省物價局、z省財政廳《關于核定教師(教輔)系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收費標準的通知》(晉價行字[20**]44號)文件規定的標準收取評審費及答辯費:高級職務答辯費300元/人,高級職務評審費350元/人,中級職務評審費300元/人。
八、本辦法自發文之日起執行,由人事處負責解釋。
篇3:中學高級教師任職資格答辯通知
20**年中學高級教師任職資格答辯通知
20**年12月21日
來源:市教育局人教科
通知公告
各縣(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教育和科學技術局:
為進一步完善我市中學高級教師職務專業技術人員評價機制,建立以業績、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人才評價指標體系,規范專業技術資格人員評審答辯考核工作,實現我市中學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答辯考核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根據省人社廳《關于做好20**年職稱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黔人社廳通[20**]199號)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現就20**年全市申報中學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實行答辯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答辯考核對象
凡20**年申報中學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且申報材料經遵義市中學教師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的專業技術人員(名單附后)。
二、答辯考核的目的
加深評委對申報人所教學科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全面了解,有利于科學、準確、客觀、公正地評價申報人所申報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業務能力。
三、答辯考核的內容
1、所申報學科專業基礎理論及相關知識。
2、申報人的專業技術工作業績、成果、論文及有關業務知識。
四、答辯考核方式
采取抽題說課并評委提問的方式進行,全面了解申報人所申報學科的綜合素質。
五、答辯考核程序
1、參加答辯的人員自備申報學科所教年級教材,必須持本人有效身份證按《20**年申報中學高級教師職務專業技術人員答辯時間表》上規定的時間提前30分鐘到達候考室(遲到20分鐘視作自動放棄答辯);抽取答辯題目后準備15分鐘,由工作人員帶到答辯現場進行答辯,答辯完后立即離開答辯現場,不得無故逗留。
各縣(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教育和科學技術局,市直有關單位在收到本通知后,務必通知參加答辯的人員按時參加答辯。未參加答辯者,取消評審資格。
2、分學科答辯,答辯考核組(學科評議組)評委3-5人。申報人員說課內容和回答問題時間應在15分鐘內完成。
3、答辯學科組的評委可根據答辯人的說課情況提問,但所提內容不得超過答辯人所申報的學科內容。
4、答辯成績分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
5、答辯學科組對申報人員的答辯情況進行客觀、公正、全面的綜合評議,寫出答辯綜合評價意見。
六、答辯考核結果的應用
答辯考核結果為合格等次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按程序報省人社廳審批后辦理中學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答辯考核結果為不合格等次的專業技術人員為本次評審未通過人員。
七、答辯時間、地點
1、答辯時間
20**年12月24日、25日。
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答辯的具體時間見《20**年申報中學高級教師職務專業技術人員答辯時間表》(附后),也可在遵義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和遵義市教育局網()上查詢。
2、答辯地點
遵義賓館西樓(遵義市第四中學對面)
八、組織領導
經遵義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遵義市教育局研究決定成立遵義市中學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答辯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中學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的答辯考核領導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附件:答辯人員及時間表
遵義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遵義市教育局
二O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附件下載:答辯人員及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