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家長事跡材料范文篇一
二年級: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社會環境,而家長的素質狀況、人格形象和實踐行為對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是決定家庭教育成敗的關鍵因素。如何教育好獨生子女,對于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課題。馬博是東灣中心校二年級一名學生。他的成長是健康的,因為他擁有健康的心靈、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生活。和絕大多數父母一樣,馬愛云也深深感到:教育孩子是一門藝術,就像是創作一幅繪畫作品,要用心地為孩子添加每一筆,豐富每一種色彩,留下最少的遺憾。
一、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提高自身素質,為孩子營造和諧美好的家庭環境。馬愛云從來不采用家長式的管教,更多的是以朋友的方式相互溝通。在家里,每個人都可以隨意發表自己的意見,如果正確就會被采納,相互尊重,相互體諒。在孩子的興趣愛好方面,我們尊重她的個性發展,家長適當引導,培養孩子的興趣特長。
馬愛云深知在一個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模仿的主要對象,馬愛云夫婦在孩子面前十分注重父母的榜樣,每天晚上,馬愛云都要看書學習,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從小就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養成了愛讀書的良好習慣。
馬愛云尊重孩子的想法,不僅僅關心孩子的身體成長同時更關心孩子的心理成長。孩子8歲了,他也有了自己的思想的時候,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馬愛云經常主動和孩子平等地溝通交流,馬愛云給孩子創造比較寬松良好的成長環境,在這種環境中生活,孩子情緒平和、愉快,現在孩子無論什么都愿意與他分享,也更懂道理,管教起來也更容易,孩子能健康活潑地發展。
曾經他也對孩子發過脾氣,冷靜下來之后,覺得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還得心平氣和的孩子好好談談。于是,孩子漸漸的有什么事都和馬愛云說說,學校里發生的事情,同學之間的事情,哪怕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父子倆也都互相聊一聊,孩子有了什么想法無論是學習上的困惑還是生活的煩惱,也都拿出來和爸爸商量。每次父子倆聊完之后,都感覺渾身輕松,心底很快樂。彼此信任,彼此尊重。這些良好的家庭氛圍,使得他性格活潑開朗快樂陽光!在班里很受同學和老師喜愛。
二、堅持與學校、社會密切聯系,努力學習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和方法。學校的家長會是他極為關注的活動,無論工作多忙,馬愛云都要擠出時間積極參加,這既是對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是尊重孩子,使孩子覺得自己對他很重視,他的事無小事。這也是馬愛云了解孩子和與老師家長們溝通交流的最好機會。
在馬愛云我的心里,一直覺得老師最值得尊重。老師是最辛苦的,真的就好似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所以馬愛云非常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遇到問題,馬愛云總是站在老師的角度來分析,馬愛云認為老師都是為了孩子好,不管是老師批評孩子還是表揚孩子。孩子得到的贊譽多了,馬愛云會教育孩子戒驕戒躁,繼續努力;孩子遇到困難時,馬愛云會指導孩子積極面對,克服困難。班級老師也十分關心孩子的成長,發現孩子松懈或有其他問題時,馬愛云會電話溝通或當面談話,家校聯手,共同教育。
三、既要教會孩子求知又要教會孩子做人,樹立正確的教子觀念。
和孩子的學習相比,馬愛云更看重孩子的做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馬愛云認為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學做人,學處世。做什么樣的人呢?做孝敬父母、尊敬師長、誠實正直、關心他人的人,做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人。平時馬愛云注意培養和訓練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鼓勵她多參加一些學校的文娛體育和社會交往活動,促進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在家中馬愛云還注意引導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支持孩子參加社會公益勞動,有時間就帶她去旅游,開闊視野,鍛煉能力,并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及勞動習慣。轉眼孩子已經漸漸長大,在孩子的身上,教育的點滴心血正在結出令人欣慰的果實。馬愛云高興地看到,孩子活潑開朗,是非分明,懂事聽話,有集體榮譽感……馬愛云為孩子點滴的成長、進步而感動。
馬愛云的教育理念是:傾聽孩子的心聲,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分享孩子的成功和挫折,給予孩子理性的指導。馬愛云愿意和所有家長一起用微笑和激勵照亮孩子的生命歷程,做孩子心中永遠靠得住的大山。成為孩子人生路上的優秀引路人!為孩子健康成長創設更廣闊的藍天!
篇2:好家長事跡簡介
好家長
好習慣
好美德
——好家長事跡簡介
我是樓底小學三年級一班李謹妤同學的母親—裴麗蕊,也是樓底小學的一位普通教師。我善于傾聽孩子成長的心聲,懂得分享孩子成長的快樂,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注重對孩子品德以及習慣的培養。我本人在工作崗位上也是兢兢業業,務實創新,成績喜人,多次在國家、省市區的各項比賽中獲獎。
李謹妤今年8歲,在老師的悉心引導及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她一天天茁壯成長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她4歲學習中國舞,6歲學習古箏,現均已進入5級的學習,今年在“魅力中國全國青少年文化藝術活動”中獲少兒組一等獎,在學校舉辦的活動中多次獲獎?;仡櫯畠旱某砷L之路我就談談自己教育孩子的幾點心得:
1.重視孩子的品德教育。
良好的品德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極為重要的。
對孩子這方面的培養我從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記得在她上幼兒園期間,背《三字經》其中有“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溫席”時,我告訴女兒故事的內容,還找來相關的資料讀給她聽,類似這樣的教育很多很多。生活中教育她要尊重長輩,在學校要求她尊敬老師,愛護同學,上街看到殘疾人和乞丐,她都會去送錢或給吃的;在公共場合要求她遵守社會公德,在公園玩時,從來不允許她把垃圾隨地扔,如果扔了,必須自己撿起來扔進垃圾桶;每周一的升國旗,我都會讓她穿上干凈整潔的校服,佩戴好紅領巾,教育她要愛護國旗,升國旗時一定要肅立,培養她的愛國情感和正義感。慢慢地,美德的種子漸漸在女兒幼小的心靈中扎根。直到今天,女兒在兄弟姐妹面前總是很謙讓,上公交車主動讓座,對待客人彬彬有禮,對待長輩尊敬愛戴,老師和朋友見了經??滟澦莻€有愛心的懂事的好孩子。
每周末我們坐公交車去上興趣班,從我抱著她上車,到拉著手走,再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她告訴我:“媽媽,我超過一米二了,必須買票。”自己往售票機里放錢?,F在每次上車后她都是扶著我,讓我做好后她才自己坐穩。還有一次我正在看手機,沒看到一位老爺爺上車,她拎著舞蹈包、水杯喊:“爺爺坐這兒吧!”我才猛然發覺。每每這時大家都會對她投來贊許的目光,很多時候還會聽到別人說:這小姑娘真懂事!看到這些聽到這些,我的嘴總是不自覺的咧開。
還有一次我們下課回家,看到一個爺爺坐在路邊,拄著拐杖想起身,可不知是腿腳不好還是怎得,起了好幾次都無奈的蹲下了,她和我趕緊跑過去扶起老人,并一路打聽把老人送回了家。
2.生活充實豐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李謹妤自入學以來,盡管我們夫妻工作單位都很忙,但總想方設法抽出時間,對孩子的學習時刻關注、督促、鞭策。首先,每天輔導孩子學習,發現問題或掌握不好的知識點及時輔導糾正,并及時和老師溝通。其次,創造一個寬松和舒適的學習環境。夫妻二人從不在孩子面前爭吵;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則,孩子放學后我們不看電視電腦,輔導孩子完成作業后,會和她下下棋,看看書。每天晚上會陪孩子彈琴,練舞蹈基本功,睡前給孩子講童話或成語故事,使知識一直伴隨著孩子成長。
今后我會充分承擔起了教育孩子的責任和義務。日常生活中時刻注意給孩子做好表率,能用文明的語言、平等的態度與孩子溝通,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言傳身教地讓孩子學會調整情緒,友好溝通,尊重他人。讓孩子接觸自然,開闊視野,從小擁有開闊的胸襟,用博大的胸懷去擁抱社會,創造幸福。
篇3:優秀家長主要事跡材料(優秀家長推薦)
優秀家長主要事跡材料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良好品行養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非常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他特別注意從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入手,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立能力、社交能力、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等等,幫助孩子全面發展。因為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在成長的年齡階段都會有著不同的變化,所以他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實施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從而達到了家長、孩子共同成長的目的。
一、重視保持和孩子融洽的朋友關系。
他本著平等、尊重、傾聽的原則努力去和孩子做朋友。**這孩子自尊心比較強,在接受大人的說教方面,如果不注意方式很容易引起他的反感,所以家長都是采用委婉的方式來說明自己的想法及對孩子的建議。采取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讓他改正錯誤,聽得進去大人的教育?;蚺該魝惹?,或先表揚后批評。
比如有時家長工作較忙,因為加班中午都不在家,就給孩子寫留言條,有時,對孩子哪怕是聽寫得一百分也表示祝賀,對他下午需帶的水杯、加減衣服等做個溫馨提示,有時對他亂花零花錢誠懇地提出批評,孩子往往很愿意接受。而且,堅持把晚上臨睡前作為家長和孩子的交流時間。燈一熄,就和孩子躺一起,說一說學校的事,談談同學間的趣事,家長都耐心地傾聽他的講話,不時加一句自己的看法。這時再提出對他近段來各方面表現的意見,孩子就很樂意聽。這樣孩子就把家長當成了好朋友,有什么話都愿意向家長傾訴。
二、注重對孩子的品德教育。
***家長在抓好孩子學習的同時,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第一、經常教育孩子要做有愛心、有同情心、能體諒他人的人。**同學喜歡小動物,家里養了幾條金魚,家長很支持他,提醒他給它們喂食、換水,這樣既培養了孩子的愛心,也培養了責任感。第二,在家庭里把孩子作為家庭中的普通一員,把他放在平等位置上,不給他享受特殊的權利,避免“小皇帝”意識,什么事都把自己擺在第一位。第三,培養孩子從小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家長總是使孩子知道,愿望的實現是有條件的,是要經過辛勤的勞動、艱苦的努力才能實現的,絕不能隨心所欲。第四,讓孩子從小與朋友交往。在交往中有時免不了會吃點虧,讓他體會吃虧和讓步的好處。讓孩子在個人利益上做出點小犧牲,就會懂得謙讓,樂于助人,和同學們友好相處。
三、注重培養孩子堅強、自立的意識。
在家里,從小就培養孩子對家庭的義務感。家長時常對孩子說“孩子,你可是我們家的頂梁柱呀,將來爸媽老了,還指望你照顧呢!”,這句話對孩子可以說是一份強烈的責任感。所以,在孩子二年級時就開始教他做飯,炒簡單的菜,參與家務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現在每個星期六在家里進行大掃除已成了孩子的習慣。正因為參加了這些勞動,有了生活實踐經驗,孩子遇到寫這方面的作文總是得心應手。出門外出游玩時,他還會主動幫家長拎包,買水等力所能及的事。
四、以身作則,加強孩子學習方面的管理。
***家長在家里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每天孩子寫作業時,家長不會打開電視自己娛樂,而是安靜地去看書,做不影響他學習的事,孩子能安心地學習。另外,在學習方面注重讓孩子形成好習慣,督促他認真做作業,獨立檢查,鼓勵他改掉粗心的毛病。在二年級之前,家長都會把孩子每一次的單元測試進行引導分析,幫助孩子找到失分原因,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無論多忙,家長都會看看孩子的作業,看看他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情況??己昧艘簿涂淇渌膭钏佑?,分數不高也不指責。讓孩子知道父母不僅關心他的生活還關心他的學習,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一定要努力,要聽老師的話,完成好老師交給的各項任務,知道老師對每一位同學都是出于愛,理解老師的做法。
家長千方百計讓孩子處理好學習與玩的關系。愛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同學也不例外,尤其是電腦游戲。針對他這一興趣點,家長為他制定了一個可行的計時方法,每周只能玩一次,玩的時間靠自己掙,把每天的生活、學習做為加分的標準,時間控制在40分鐘左右。為了掙到玩的時間,他只有每天認真獨立地完成疊被子,遵守看電視的時間,按時完成作業,遵守作息時間,因為電腦游戲是他的最愛!他能接受,自己遵守,也沒上癮。
孩子特別喜歡的另一件事就是看書,最早是家長給他講、念,后來他給家長講,再一起看,分享閱讀的快樂,從小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和濃厚的興趣。所以有時獎勵就是他最喜歡的書,經常帶他去書店去玩,也讓他自己去過,給他錢,讓他自己支配買什么書。如今,家里到處都是他愛看的書,書柜、床頭、茶幾上……孩子隨時隨地都能拿到書看上一段。正是這些樣好的閱讀習慣,讓孩子掌握了大量的課外知識,特別是科普知識。
雖說孩子長大了,但還很喜歡玩玩具,家長出遠門回來總會給他買一些可操作的、益智的玩具,如九連環鎖、魔尺等。讓他充分發揮想象力,將拼插玩具變成一樣樣生活中的物品。還買一些科學小實驗的書,指導并幫助孩子去做一些科學實驗,積極動手,開發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雖然付出了很多,但他得到了很多的收獲,他的孩子在班上歷年來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