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國旗下講話: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做孝順兒女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孝敬父母,做孝順兒女》。
同學們,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對兒女情深似海,恩重如山。 “百善,孝為先”。那么,怎么做才叫孝順父母呢?
我給大家講一個關于孝敬父母的故事,故事名字叫《孝感動天》
古時候,有個帝王叫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叫象,三人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糧倉倉頂時,從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挖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舜登天子位后,仍然一如既往孝順父親,并封弟弟象為諸侯。他的孝行感天動地。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叫《恣蚊飽血》
晉朝濮陽有個叫吳猛的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從古到今,有許許多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可以說幾天幾夜也講不完。
我們作為小學生,怎樣做才叫孝敬父母呢?就從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比如:
1.從照顧自己開始,不管我們要去哪里,都要告訴父母,不要讓父母擔心。
2. 從注意安全做起,時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身體一旦受傷父母會擔憂。
3.從愛護公物做起,不可以占為己有,你的品德好,父母肯定很開心了,品德不好父母就會感到羞恥。
4. 從學會溝通做起,無論遇到什么事,要理解長輩的一片苦心。都不能對父母發脾氣。要主動與父母溝通。
5、從主動問候做起。每天上學前和長輩說聲:“再見”,放學到家,說聲:“爸媽好!”,長輩為我們做事,要說聲:“謝謝!”,不要以為這是應該的。
6從參與家務勞動做起。家庭中的事也就是我們自己的事,要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端個菜,收個碗,抹個桌子,掃個地,整理自己的房間等。
7、從不給父母添亂做起。懂事的孩子不能讓父母為自己操心。比如,按時完成家庭作業,不要老是讓父母提醒我們;努力學習,讓父母為我們的學習放心等。
同學們,盡孝道是人世間最美麗的詩篇,只有愛父母,才能愛老師,愛同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們用一生的行動來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吧! 我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篇二:孝敬父母(國旗下講話稿)
懂得感恩 孝敬父母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發言的題目是《學會感恩,孝敬父母》。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啊!從我們呱呱墜地起,我們的點點滴滴都離不開我們的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身難忘!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對撫育你的父母心存感恩,有了父母才有了我們,我們才能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體會人生的冷暖、感受生活的快樂和幸福。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溫暖,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我們有了快樂,最開心的是父母,我們有了苦悶,最牽掛的也是父母。父母之愛,深如大海。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同學們,不管你的父母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是貧窮還是富有,是工人還是農民,是教師還是醫生,是大老板還是農民工……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我很孝敬父母,在家時,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節假日時,我就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當父母過生日時,我都會為他們精心準備一份小禮物,讓他們開心;為了實現父母對我們的期望,我在學校好好學習;當父母因工作繁忙時,我就自己煮飯,做些家務活,以此來減輕父母的負擔;
父母生病時,我像他們關心我一樣去關心他們,為他們端水送藥,噓寒問暖;當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后,我就會主動向他們承認錯誤并道歉;我星期五回家就向父母匯報我在學校的學習情況,讓他們對我的學習放心……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腳,倒一杯水給父母解解渴;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原來就這么簡單,我們一個小小的動作,一句簡單的問候,就能讓我們的爸爸媽媽十分欣慰和快樂,我們非常愿意做!
一句話,一個行動,一點情懷,都能傳達孝心;一份努力,一點進步,一點收獲,都能傳達真情。懂得感恩,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懂得感恩,孝敬父母,我們的生活必將充滿真情,充滿愛心,充滿陽光。同學們,我們應該用優異的成績,健康的成長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在此,愿孝道之花永開不敗,祝福天下所有的父母永遠幸福、安康!
五(1)班
20**年10月12日
篇三:國旗下講話——孝敬教育
國旗下講話稿——孝敬
中山市廣大匯翠學校 陳小瓊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講話的主題是《孝敬》。
說到孝敬,我想起了一首詩——《游子吟》,會背嗎?我們一起來背誦吧!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同學們,孝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意思是說我們的身體是父母給的,一個人依托父母來到這個世界上,同時又是依靠父母的辛勤養育才能長大成人。大家都知道:多少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日子里憂心如焚,夜不能寐;多少父母為了讓孩子吃飽穿暖,而寧愿自己節衣縮食;多少父母為了孩子生活的更好,拼搏奮斗,無怨無悔。孩子長大后,作為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贍養和孝敬長輩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在養老、敬老方面涌現過無數美麗動人的故事。東漢時期,有一個叫黃香的小孩,九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體弱的父親和她相依為命。他知道父親養育自己的艱辛,就把自己的一片孝心獻給了父親。夏天,天氣炎熱,他每天晚上都用扇子為父親把床上的席子扇涼,以使父親安睡;冬天,天氣寒冷,每晚他都先上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褥焐熱,以免父親受涼。這就是我國古代的二十四孝中著名的“黃香溫席”的故事。
在動物世界中,也有“烏鴉反哺”的故事。在茂密的森林里,一只可愛的小烏鴉在媽媽的呵護下漸漸長大了??蛇@時,媽媽已經蒼老了,翅膀僵硬,羽毛脫落,目光呆滯。小烏鴉想:媽媽老了,她不能照顧我一輩子的,我現在應該獨立生活了。于是,它看了看外面的世界,鼓起了勇氣,展開還顯得稚嫩的翅膀朝外面飛去。它飛呀飛呀,費盡了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食物,帶回家贍養媽媽。
親愛的同學們,小烏鴉以它辛勤的勞動回報媽媽的哺育之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小學生更應當尊敬父母,聽從長輩的教誨,學會為長輩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就叫做“行孝道”。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
篇2:國旗下講話: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國旗下的講話: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p>
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p>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p>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剛才我朗讀的都是圣人孔子對于“孝”的解釋。
中國也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有這樣一個故事:漢文帝劉恒,他以仁孝聞名于天下。母親臥病三年,他盡心服侍;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還有這樣一個故事:東漢黃香,九歲時母親去世,伺奉父親非常孝順。夏天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冬天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子。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當時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可見,孝敬父母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那么,父母對于我們,又有怎樣的付出呢?
父母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傾注了無盡的愛與祝福。
當我們第一次睜開眼凝望這個多彩的世界,是母親的雙眸、父親的臂彎讓我們溫暖滿懷;當我們牙牙學語,能喊出的第一個字眼,是我們的爸爸媽媽;當我們蹣跚學步,直至獨立行走的背后,又是父母多少的擔驚受怕;當我們邁入學堂,吮吸知識的甘露時,又是父母為我們包上一本本的教科書。當我們學習取得進步時,衷心為我們祝福,與我們分享喜悅的人,是父母;當我們遭遇病痛,為我們奔波擔憂的是父母?!?/p>
父母為我們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建起一座幸福的港灣?!罢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沒有父母數十年如一日的點滴,怎么會有今日朝氣蓬勃、健康快樂的我們!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動物都有感恩之心,更何況我們人類呢?所以,我們要孝敬父母,敬重長輩,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敬重長輩,不在于做了怎樣驚天動地的事情,而在于日常生活和學習等點滴細節之中。比如:給勞累了一天的父母捶一次背,端一杯水,盛一碗飯,洗一次碗 ;不與父母賭氣頂撞;不跟父母提過分的要求;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聽父母的教誨;好好學習,用我們最好的成績來回報父母的辛勤付出。
天地間,有一種奔騰不息的力量,叫愛,來自父母;人世中,有一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來自父母。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向央視曾播過的一篇廣告中的那個吃力地端著一盆水的大眼睛男孩學習,一起跟媽媽說:媽媽,洗腳!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篇3:中學升旗儀式講話:友善孝敬誠信
中學升旗儀式講話:友善、孝敬、誠信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早上好!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家在蘇州——友善、孝敬、誠信。
經歷了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沉淀,蘇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無一不寓詩意,無一不載風月。蘇州的山穩重厚實,蘇州的水曲折婉轉,使蘇州的文化兼容并蓄、蕩氣回腸。而世世代代受著這山與水熏陶的蘇州人,追求的是高尚的品行與良好的道德素養。
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的準則和規范。烏申斯基曾經說過:“良好的品質乃是人在其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绷己玫钠焚|是什么?說得具體一些便是友善、孝敬和誠信。
范仲淹擔任邠州地方官時,有一天閑暇無事,帶同僚屬下設置酒宴,還沒有舉杯飲酒,就看到有幾個披麻戴孝的人在營造下葬的器物,急忙派人去詢問。原來是一個客居在邠州的讀書人病故,準備埋葬在近郊,但是棺材、墓穴和其他送葬器物都還沒有著落。范仲淹聽后立即撤去酒席,并給喪家一筆可觀的錢,讓他們辦完喪事。一件小小的善事,可以如同蠟燭一般照亮世界,能夠溫暖心靈,不斷給這世間帶來幸福!
也許大家會覺得捐贈財物離我們過于遙遠,其實,友善、孝敬和誠信無處不在。
在班級內,我們應該友愛同學,熱愛班級——地上留有紙屑垃圾,我們要彎腰去撿起;包干區的人手不夠,可以主動去搭把手;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同學之間鬧矛盾,大家一起出面調解;保持良好的晚自習紀律,營造有序、和諧的學習環境。
在家中,我們應該孝敬長輩——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始終用心去對待他們,要理解、體諒父母,對他們不應有不切實際的祈望,我們應做一個獨立的人,為自己負責的人。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誠實守信——不要夸下???,允諾自己很難辦到或者根本辦不到的事;不要為了眼前的一點小利,就去欺騙、中傷無辜的人,甚至背叛自己的良心。我們要培養自己的意志力,避免僥幸心理,這樣才能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養成良好的誠信習慣。
讓我們共同努力,做一個友善、孝敬、誠信的人,使我們的蘇州更加美麗。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