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扶梯維保內容與標準
一.維修保養通則
(1).自動扶梯的維護保養必須由經專門培訓并考核合格的專業人員進行;
(2).保養:周期為15天一次(也可根據實際情況臨時增加次數)。保養工作主要為:a.緊固機件、電氣元件;b.檢查各機電零件的工作情況;c.對各需潤滑部件進行加油;d.對扶梯各部件進行清潔;
(3).每年三、六、九、十二月進行扶梯季度保養,內容為檢修清洗更換零部件;
(4).年度保養:周期為每年一次。年度保養的內容為檢修清洗更換零部件;
二.維修保養安全措施
2.1.維修保養前,必須查閱自動扶梯急修記錄本,了解自動扶梯運行情況和故障情況;
2.2.維修保養前,必須先在上、下各設置一個安全護欄和“正在維修,禁止使用”的標志牌或設置障礙物,欄桿及障礙物能醒目并有效地阻止人們進入現場;
2.3.維修保養時必要時可切斷電源總開關,并在開關上掛上“正在維修,禁止合閘”的牌子;特別是梯路里有人時,必須切斷電源總開關,建議在總開關的把手上裝設一把掛鎖;
2.4.將檢修開關由“正常”轉至“檢修”狀態;
2.5.如果檢修的梯級已從扶梯上拆下,只允許用“檢修盒”以檢修速度操作扶梯點動,梯級上不準站人。
三.保養、維修要領與方法
3.1.保養、維修要領
(1).清潔除塵:保持設備、機器、電氣、梯路、上下底坑的清潔。
(2).檢查調校:針對發現的隱患和存在缺陷的不同情況,進行修復和校準零部件的精度或者更換磨損件。
(3).潤滑:在做好清潔除垢等工作基礎上,凡摩擦轉動需要潤滑的部位,都應充分地注入清潔合格型號的潤滑油加以潤滑。
3.2.保養、維修的方法主要有聽、看、摸、嗅、查
(1).聽,“聽診”,聽司機對設備運行情況的發映描述,有沒有故障的先兆和隱患;聽設備運行時所發出的聲音,有沒有不正常的噪聲。
(2).看,“望診”,看司機運行記錄,有沒有引起可以注意的方面;觀察設備運行時,是不是平穩正常。
(3).摸,“觸診”,通過四肢接觸的感覺,發現設備是否帶病運行。
(4).嗅:“聞診”,用鼻子辨別設備開機運行后有沒有不正常的氣味。
(5).查,“動診”,動手檢查,運用一定的工具儀表器材檢測設備的技術精度,斷判設備是不是處于正常狀態。
四.保養、維修內容
4.1.驅動裝置
(1).檢查電動機的熱敏電阻應正常,通風孔處不允許堵塞,應定期檢查和清除電動機外殼上的灰塵和雜物,但不得用水龍頭沖刷清洗電動機;
(2).電動機每運行2500h(約0.5~1年)至少檢查1次軸承溫度,軸承允許溫度不得超過95℃(溫度計法);如發現軸承有異常情況應立即關機查明情況,或更換同樣型號的軸承;
(3).如電機受潮,必須干燥處理,可采用烘干法或短路電流法,在干燥過程中,電機繞組溫度應逐漸升高,并不超過145℃;用短路電流法干燥時電機處于短路狀態,其輸入電流為0.6~0.8倍額定電流值為宜,但嚴重受潮電機不宜用直流電干燥以免發生電解現象;
(4).曳引機運行是否平穩、有無異常噪聲;
(5).減速箱齒輪油檢測,油少時,應加到油標;
(6).主軸處有否漏油,漏油應調整和更換油封;
(7).輸出軸有否串動,有串動應調整;
(8).聯軸器尼龍銷有否磨損、斷裂,磨損斷裂的需更換;
(9).自動加油裝置應正常,油杯、油路應暢通,若有堵塞現象需疏通,潤滑油若缺少應補充;
(10).主驅動鏈的張緊度應適當,如過松應調節,磨損斷裂的需更換;
(11)扶手驅動鏈的張緊度應適當,如過松應調節,磨損斷裂的需更換;
(12)驅動鏈尼龍滾軸磨損情況,磨損嚴重需更換。
4.2.制動器
(1).閘瓦帶和止動輪間隙應0.25--0.50mm若間隙過大,需調整到要求;
(2).鎖定螺釘有否鎖緊,若松動了,需鎖住;
(3).適當調節制動彈簧確保制動力矩;
(4).制動器的閘瓦帶磨損度檢查,磨損嚴重的應更換;
(5).檢查制動距離,扶梯停車時的制動距離為1--2個梯級的距離。
4.3.梯路
(1).拆掉3個檢修梯級空擋,做梯路的檢查、維修、清潔工作;
(2).檢查路軌螺釘有否松動,松動的需調正擰緊;
(3).主付路軌接縫應平正緊密,若突出不平,需調整;
(4).轉向壁處緊定螺釘有否松動,松動應擰緊;
(5).檢查梯級鏈條及張緊度,如過松應調節,磨損斷裂的需更換;
(6).主動鏈輪和被動輪的磨損;
(7).檢查梯級下陷保護裝置,檢查立桿的距離是否符合標準;
(8).檢查梯級二側與擋輪間隙,防偏輪與梯級二側面的距離必調整到規定距離;
(9).梯路的清潔工作 :用棉布揩主副導軌,用鏟刀刮鏟清除主付路軌塵垢和硬垢附著物;導軌上應清潔、無油垢,梯級在導軌上運行時無噪聲、無跳動;轉向壁彎軌處應清除垃圾后涂一層潤滑油。
4.4.梯級
(1).拆掉3個檢修梯級空擋,做梯級的檢查、維修、清潔工作;
(2).檢查梯級邊框螺釘有否松動,松動的要擰緊;邊框有否破損、斷裂,破損、斷裂的要更換;
(3).主、付橡膠輪保持完整;
(4).梯級主副輪軸承處缺油時需加油潤滑;
(5).梯級表面不應破損,梯級的齒槽完整無損;
(6).梯級的滑塊厚度應符合標準;
(7).梯級應固定良好,在運行方向和橫向不應有過量的游動;
(8).梯級出入梳齒板時能對準中心,梳齒嚙入梯齒槽內深度符合標準;
(9).連續兩個梯級之間的間隙不應大于6mm;
(10).梯級與裙板之間,每側不應超過4mm,兩側間隙之和不應大于7mm;
(11).在水平段內,兩個相鄰梯級的高度差應不大于4mm;
(12)梯級的清潔工作: 梯級的踏板和圓弧板處無油垢、灰塵;剔除梯級主、付橡膠輪輪周上的附著物,梯級主副輪在導軌上運行時無噪聲、無跳動。
4.5.扶手帶、扶手帶驅動部分
(1).檢查扶手帶的出入口,觀察扶手帶上、下運行時,是否在護口中間;
(2).檢查扶手帶的運行速度是否與梯級同步,扶手帶運行速度與梯級或踏板運行速度偏差為0~+2%,不應有過度松馳;
(3).扶手帶與扶手導軌或支架之間應避免有夾住和刮手的可能性,扶手帶開口處與導軌或支架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8mm;扶梯扶手帶外緣與墻壁之間,或者與建筑物可能會有障礙的任意部位之間的水平距離必須不小于80mm。
(4).檢查扶手帶的表面和里面有無明顯傷痕和摩擦跡象;
(5).檢查扶手帶轉向端滑輪群,必須運轉自如、平穩、無噪聲;
(6).檢查扶手帶摩擦輪,磨損嚴重、脫膠等應更換;
(7).扶手驅動裝置驅動輪處的上、下導向壓滾輪所處位置應在扶手帶內緣口的正中位置,若緊靠一邊應作調整,壓滾輪磨損嚴重、多角形、脫膠等應更換;
(8).扶手驅動力張緊調整裝置、防偏輪、托輥、防偏導板螺釘有否松動,位置是否正中,若有松動、位移應作調校和擰緊;
(9).扶手驅動力張緊調整裝置彈簧壓力是否適度,不適度應作調整;
(10).扶手帶張緊調整裝置彈簧壓力是否適度,不適度應作調整;
(11).扶手帶驅動鏈松緊度應適度,過緊過松應作調整,磨損斷裂的需更換;
(12).扶手帶驅動鏈應清除油垢,用刷帚蘸潤滑油刷2~3遍;
(13).扶手帶表里的清潔工作;
(14).扶手支架清潔無污,無垃圾、無油垢、無積塵。
4.6.梳齒板
(1).梳齒板不應破損,梳齒與梯級嚙合應良好,嚙合深度不應小于6mm,梯級或踏板表面至梳齒槽根部和垂直距離應不大于4mm;
(2).梳齒變形應矯正,每塊斷齒應更換,有異物嵌入應剔除。
4.7.電氣及安全保護裝置
(1).檢查電氣控制操縱系統接線端子有否松動,松動了應擰緊;線路清晰、捆扎牢固,無斷線、脫線 、脫皮,沒有與運行、旋轉部件發生摩擦現象;
(2).導體之間和導體對地之間的絕緣電阻必須大于1000Ω/V,并且其值不小于:a.動力電路和電氣安全電路:0.5MΩ;b.其它電路(控制、照明、信號等):0.25MΩ;
(3).安全控制裝置的位置,有否松動和位移,松動位移了,應調整擰緊,其動作要保證靈敏可靠;每只安全開關必須性能可靠,靈敏,開關自如,開關與檔塊的距離符合要求;
(4).梯級鏈斷鏈開關應有效,梯級鏈斷鏈開關距離檔塊的上下間隙尺寸各為2㎜;
(5).超速保護開關應有效;
(6).扶手帶入口保護開關應有效;
(7).梳齒板安全開關應有效,開關打板與開關觸頭間隙為0.5~2mm,因異物的作用對梳齒板軋緊力增至980N時,安全開關應動作;
(8).主驅動鏈斷鏈保護開關應有效;
(9).非操作逆轉保護開關應有效;
(10).梯級上跳開關應有效;
(11).斷錯相保護器應有效;
(12).短路和過載保護裝置應有效;
(13).裙板安全開關應有效,位置應設置在上下前沿板往里約400mm左右兩邊圍裙板的后面,裙板與開關觸頭間隙為0.5mm;
(14).梯級下陷保護開關應有效,梯級下陷保護開關立桿與梯級的固定連桿之間間隙為2--3㎜;
(15).扶手帶斷帶安全開關應有效;
(16).上下急停開關急停開關有效;
(17).上下鑰匙開關鑰匙開關的方向與運行方向一致;
(18).檢修開關使用時必須能與鑰匙開關互鎖;
(19).檢修盒及上下檢修插座有效。
4.8.照明系統
(1).檢查照明控制回路,開關應有效,接線端子松動了應擰緊;
(2).檢查照明燈,燈管、燈泡罩殼無破損現象;
(3).檢查扶手照明及梯級間隙照明,燈管、燈泡罩殼無破損現象。
4.9.護壁板、內外蓋板、圍裙板
(1).兩護壁板之間的縫隙不應大于4mm,其邊緣應是圓角或倒角;當采用玻璃時應是單層的防碎安全玻璃,其厚度不小于6mm;
(2).上、下端部安全標簽完整無損;
(3).內外蓋板接縫平整,沒有間隙,蓋板接縫處無明顯臺階,固定螺絲應完整、牢固;
(4).圍裙板的安裝應光滑平整,不應有孔,嵌條等,其接頭應是對接,接縫應平整,并應有足夠的剛度,固定螺絲應完整、牢固;
(5).圍裙板、護壁板光潔明亮,可用洗潔精噴后用干布擦凈。
4.10.上、下機房
(1).上、下機房不得放置與自動扶梯無關的物品,應保持清潔,無碎屑、無油;
(2).上、下機房、蓋板、前沿板槽溝內均清潔無油垢;
(3).清除上、下機房內部件的油垢、塵埃。
4.11.潤滑油的補充與更換
(1).減速箱的潤滑油液面檢查,油少時,應加到油標,潤滑油油質惡化時應更換;
(2).加油裝置的檢查,自動加油裝置應正常,油杯、油路應暢通,若有堵塞現象需疏通,潤滑油若缺少應補充;
(3).梯級鏈、驅動鏈、扶手驅動鏈的潤滑油補充,所有傳動鏈的銷軸和滾珠部位均保持有適當潤滑油;
(4).梯級滑塊與圍裙板之間的潤滑,梯級滑塊與圍裙板無摩擦噪聲,有黃油潤滑;
(5).所有轉動、活動部位、易銹部位應注油,轉動、活動部位如制動臂、銷軸、螺釘部位均無生銹、干枯缺油現象;
(6).所加的潤滑油標號準確、油質優良、油量合適。
五.結束收尾工作
(1).維修保養結束,必須檢查扶梯內不得遺留任何雜物和工具;
(2).裝上3只檢修梯級;蓋好上、下前沿蓋板;
(3).扶梯試運轉,將檢修開關由“檢修”狀態轉至“正常”狀態;
(4).填寫維修保養記錄,記錄填寫應清楚、完整,保養人員、質保檢查人員均應簽名。
篇2:自動扶梯及自動人行道維?;疽?/strong>
6.1機房與轉向站
6.1.1~6.1.7條款每月檢查一次。
6.1.1活板門應與樓面平齊,若高出樓面應有斜坡過渡。
6.1.2機房或轉向站,應有專用梯子,照明有效,衛生清潔無雜物。
6.1.3電機斷相、錯相、短路和超速保護應有效。
6.1.4導體之間和導體對地之間的絕緣電阻應大于1000Ω/ V,并且其值不小于:動力電路0.5MΩ,其它電路0.25 MΩ。
6.1.5控制柜內元器件代號、導線線號應清晰并與資料一致。
6.1.6驅動主機牢固可靠,旋轉部件防護罩完好,潤滑良好。
6.1.7張緊裝置壓縮彈簧或重錘防止懸掛裝置斷裂的電氣開關應安全有效。
6.2扶手裝置和梯級、踏板
6.2.1~6.2.7條款每月檢查一次。
6.2.1圍裙板對接縫應平齊無縫隙,護壁板接縫間隙不超過4mm.。
6.2.2扶手帶入口處與導軌或支架之間的縫隙不得大于8mm。
6.2.3扶手帶外緣::與墻壁或其他障礙物的水平距離不得小于80mm;當扶手帶中心線與任何障礙物間距小于0.5m時,警示牌應明顯清晰。
6.2.4梯級或踏板上空的垂直凈高度應不小于2.3m.
6.2.5梯級、踏板與梳齒板的嚙合深度不小于6 mm,梳齒板不允許有斷齒現象。
6.2.6圍裙板與梯級、踏板或膠帶的兩側,任何一側的水平間隙不應大于4 mm,在兩側對稱位置處測得的間隙總和不應大于7mm。
6.2.7如果圍裙板設在踏板或膠帶之上時,則踏板表面與圍裙板下端間所測得的垂直間隙不應超過4mm,踏板或膠帶的橫向擺動不允許踏板或膠帶的側邊與圍裙板垂直投影間產生間隙。
6.3安全裝置
6.3.1~6.3.6條款每月檢查一次。
6.3.1紅色停止裝置應可靠有效;正常停止運行裝置設置符合要求且可靠、有效。
6.3.2梳齒板異物卡入保護裝置應可靠有效。
6.3.3扶手帶入口安全保護裝置應動作靈活、可靠有效。
6.3.4梯級下陷保護裝置安全可靠有效;圍裙板保護裝置有效、可靠。
6.3.5公共交通型自動扶梯和人行道的扶手帶斷帶安全保護裝置應動作可靠有效。
6.3.6機械防護裝置:a傳動軸上的鍵和螺栓;b傳動機構的齒輪、鏈輪、鏈條、皮帶等;c電動機主軸伸出部分;d外露的限速器;e要在內部進行維修工作的驅動站和轉向站內的梯級和踏板轉向部分;f手輪、制動盤類的光滑圓形部件應部分涂成黃色。
6.4整體性能、功能
6.4.1空載運行速度與額載運行速度之間的允許偏差應不超過±5%。
6.4.2扶手帶的運行速度相對于梯級、踏板的運行速度允許偏差應為0~+2% 。
6.4.3運行控制必須符合原設計或改造設計。
6.4.4工作制動器的制停距離為:
a)a) 空載和有載向下運行的自動扶梯工作制動器的制停距離見表4。
表4
額定速度 制行距離范圍
0.5m/s 0.2~1.00m
0.65m/s 0.3~1.30m
0.75m/s 0.35~1.50m
b) 空載和有載水平運行或有載向下運行的自動人行道工作制動器的制停距離見表5。
額定速度 制行距離范圍
0.5m/s 0.2~1.00m
0.65m/s 0.3~1.30m
0.75m/s 0.35~1.50m
0.90 m/s 0.40~1.70 m
6.5標志、使用須知及信號
6.5.1所有標志、說明和使用須知的牌子應由經久耐用的材料制成,放在醒目的位置,并且采用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使用過的文字書寫,字體應清晰工整,也可使用象形圖。
6.5.2符合國家標準的使用須知的標牌應設置在入口處的附近。
6.5.3在維護、修理、檢查或類似的工作期間,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的出入口處應用適當的裝置攔住乘客登梯,其上應寫明;"不準靠近"或"禁止通行",而且應放在附近。
6.5.4手動盤車裝置的使用須知:如果備有手動盤車裝置,那么在其附近應備有使用說明,并且應明確地標明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