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排水設備設施管理的內容涉及很多,根據具體的給排水系統及設備種類而定。但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給排水設備設施的基礎資料管理
給排水設備設施的基礎資料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建立給排水設備設施管理原始資料檔案和設備維修資料檔案。所有給排水設備設施(包括采暖、空調等)接管后均應建立原始資料檔案。
二、給排水設備運行管理
給排水設備設施運行管理的內容是建立合理的運行制度和運行操作規定,確保給排水設備設施良好運行,日常由物業管理公司水工操作運行給排水設備,運行中嚴格記錄一些運行參數,以便給排水專業管理人員判斷分析設備的運行狀況及確定維保內容。
三、給排水設備設施的維修養護管理
給排水設備設施的維修養護管理是根據給排水設備設施的性能按照一定的科學管理程序和制度,以一定的技術管理要求,對設備進行日常養護和維修更新,確保給排水設備設施性能良好,對一些易損件要定期更換,杜絕事故停機。對一些技術性要求較高的設備設施,物業管理公司一般委托專業性公司維?;蛘叽笮蘩?。
物業管理與給水排水專業密不可分
前面提到,物業管理公司在不同程度或不同方式上承擔著某些社會職能。南京市物業管理辦法中規定,供水、供電、供氣、郵政、電信等單位開展維修施工時,物業管理企業應當予以協助。任何單位不得強行要求物業管理企業代收代繳有關費用。確需委托的,應當與物業管理企業簽訂委托合同,實行有償
服務。物業管理公司應與市政的給水、排水等專業管理部門明確各自的管理職責,相互分工通力合作。
高層樓宇以樓內供水泵房總計費水表為界,多層樓房以樓外自來水表為界。界線以外(含計費水表)的供水管線的設備,由城市供水部門負責維護管理,界線以內至用戶的供水管線及設備由物業管理公司負責維護、管理。通常小區內用水自來水公司實行躉售政策。室內排水系統由物業管理公司維護管理。物業紅線外的排水管路、窨井由城市排水管理部門負責維護。
物業管理企業在接管物業前應提前介入,結合今后的運行要求及管理經驗,提出建議,以便于后期管理。在竣工驗收前,給水系統、設備設施都要通過試壓、試運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物業管理公司接管后,給排水設備設施的日常操作和運行都由水工完成。給排水設備日常操作管理是物業設備管理中很重要的環節,直接關系運行情況是否正常,降低運行損耗等問題。因此,給排水專業技術人員應規范給排水設備設施的操作程序,確保員工正確、安全地操作給排水設備設施。給排水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異常情況,如供水管爆裂、水泵不工作及停電等,需要及時處理,為了避免出現異常,便于事先采取預防措施,要加強日常巡視工作,確保所轄物業管理區域內給排水設備設施的良好運行。
一般意義上的物業設備設施包括建筑給排水、采暖通風及空調和建筑電氣。傳統的物業設備管理側重于現場管理,主要是在物業管理過程中對上述水暖電設備進行維護保養,把各種設備能夠正常運行作為工作目標,著眼于有故障的設備,具有“維持”的特點。但隨著網絡技術的運用和建筑智能化建設的推進,信息化的現代建筑設備更快地進入各種建筑,使物業管理范圍內的設備設施形成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各項傳統產業的業務也由于結合了信息技術而出現很大的變化。物業設備設施營運過程中的成本花費占物業管理成本的比重越來越大,“維持”水平上的管理已不適應物業管理智能化、信息化進程的缺點日益突出。但至今還有相當一部分物管人員認為,大樓或小區建成后,招聘一些空調工、水電工、冷凍工讓設備運轉起來就行了。這樣的管理思路實施起來就會造成許多問題,諸如能耗高、自控不能實現、設備損耗加速等。
導致國內物業設備設施管理工作滯后的原因,首先是建設方、設計方、施工方和物業管理方在工作上脫節;建設方在建設階段較少考慮今后運營時的節約和便利,而過多地考慮了如何節省一次性投資,如何節省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且在安裝設備的過程中,較少考慮各項設備集成后的協調和匹配,而在建筑物設備的施工、調試與驗收過程中,設計人員又很少參與具體工作。物管部門通常在建設后期或建成后接手,工程前期介入的工作幾乎不做或做得很少,設備工程師的招聘還常常處于行政、清潔、保安人員之后,很少有一個預先的系統的工程跟進和熟悉過程。其次,就是認為只要設備設施無故障、開得動就行了,這就是物業設備設施管理的全部工作內容。這種觀念并沒有認識到物業設備管理的服務對象是人,沒有意識到良好的物業環境品質(即各種物業設備設施的運行效果)才是物業設備管理的最高工作目標。國內物業管理行業薪酬較低,不能吸引優秀專業技術人員加入,設備管理的技術含量不高,致使許多給排水等專業技術人員寧愿到工地上體驗,也不愿從事物業管理工作。
總的來講,在物業管理行業要發展需要多專業支撐,給排水專業在物業管理行業是有市場、有前景的。在這里給排水設計人員的設想得以驗證,新技術、新材料在這里得以運用,從專業人員角度來講,在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給排水呈現的是一個動態的美。
篇2:小區給排水設備設施管理規程(十九)
小區給排水設備設施管理規程(十九)
1.0目的
為保證zz城排水設備(設施)處于良好技術狀態,保證生活、消防用水的正常運行,特制定本規定。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zz城服務中心給排水設備設施的管理。
3.0職責
3.1工程維修主任負責給排水系統設備設施的運行、維護、保養計劃的制定,檢查、監督設備責任人按規程運行維護管理;
3.2設備責任人按本規程規定的內容進行給排水系統設備設施的運行、維護。
4.0程序要點
4.1給排水設備操作規程
4.1.1給水設備(水泵)操作規程
開啟出水閥--開啟進水閥--將水泵控制柜的轉換開關撥到手動位置--按控制柜上啟動按鈕開啟水泵供水--按控制柜上的停止按鈕水泵停止供水--將控制柜上的轉換開關撥到自動位置,泵進入自動狀態
4.1.2排水設備(潛水泵)操作規程
控制箱轉換開關撥至“手動”--按控制箱“啟動”按鈕--排水泵啟動、并排水--按控制箱“停止”按鈕--排水泵停止排水--控制箱轉換開關撥至“自動”
4.2給排水設備(設施)運行管理
4.2.1日巡視檢查流程
值班室--水泵房--地下水池--供排水干管--地下排水泵
4.2.2設備責任人每天根據上述工作流程進行巡視,檢查各設備的運行狀況,并將巡視、檢查情況記錄在《維修工作日志》內。
4.2.3設備責任人每天隔兩個小時須對水泵房巡視檢查一次,并記錄設備運行數據及狀況(電壓、電流、聲音、溫升、壓力等)于《給排水設備運行記錄表》內。
4.2.4水泵房的管理按照《設備房及設備管理規定》執行。
4.2.5給排水系統運行故障應急處理方法:
故障現象原因分析處理方法
水管或配件破裂如新安裝屬質量問題更換
鑄鐵管破裂,則為外力沖擊更換
無縫鋼管銹蝕用水中膠堵漏、焊補或更新
鍍鋅管銹蝕更換
閥門漏水壓蓋破裂更換或焊補
閥門鉸或銷斷落更換
閥門破裂更換
噴淋頭破裂撞壞或火焰溫度造成更換
水泵能運轉
但是不出水水池或水箱缺水檢查水池、水箱
水泵漏氣打開放氣螺絲放氣
進出水閥是否打開打開進出水閥
泵過濾網是否堵塞清洗過濾網
泵不運行電源是否正常檢查
熱繼電器是否動作、接觸器是否燒壞檢查排除
泵是否卡住盤車
電機是否燒壞更換
水壓不夠過濾網是否堵塞清洗過濾網
閥門是否打開檢查排除
電機轉速是否正常檢查降壓起動轉換是否正常
雨水、污水排不出排污泵控制線路是否正常檢查排除
排污泵葉輪是否被雜物堵塞清除雜物
葉輪扎頭螺絲是否松動緊固葉輪扎頭螺絲
排水管閥門是否全開打開排水管閥門
市政突然停水落實停水原因、供水時間,檢查蓄水情況,必要時通知用戶
發生大面積跑水或洪澇管道或閥門破損、失靈采取應急措施,報告主管組織人員、材料搶險,保護好機電設備
雨水泵、污水泵不能正常啟用或不夠用組織人員排洪搶險,若潛水泵不夠用,應立即請求公司其它部門支援
4.3給排水設備的維修保養
4.3.1按照管理規程"維修"及"保養"上的要求進行。
4.3.2給排水設備檢查保養內容及周期。
序號檢查保養項目保養內容周期
1.水泵房清潔控制柜、水泵、電機及管道、閥門等附屬設施1次/月
2各類水泵及配套電動機1、外觀清潔、除污、除銹,補刷油漆
2、手動盤動、排氣手動啟動,檢查密封性能
3、軸承加潤滑油、更換損壞的密封圈
4、檢修聯軸器、傳動軸,填料函,更換填料
5、清洗或更換軸承,并換油,修復磨損件
6、檢修附屬閥門、零部件、儀表
1次/月
每次保養時,可視其質量和使用情況適當取舍。
3控制柜檢查、清潔1次/月
4電機主回路、控制回路檢查主觸點、清潔、緊固1次/年
5設備機座檢查/緊固地腳螺絲、補刷油漆1次/半年
6進水電動蝶閥開閉是否正常(模擬動作)1次/半年
7泵房各種閥門啟閉情況、更換損壞填料、加油1次/季
8給水主干管道清潔、補漏、除銹、刷漆1次/半年
9排水主干管道清潔、疏通1次/年
10管道固定支架、抱箍如有松動、脫落,緊固、更換1次/半年
11浮球開關模擬高低水位、檢查動作情況1次/半年
12水表讀數是否正常,如卡阻,清洗、更換1次/半年
13壓力表檢查、如損壞,更換1次/年
14Y型過濾器清洗1次/年
15集水坑清除泥沙、雜物1次/半年
16污水井、化糞池清除泥沙、雜物,疏通排水管1次/半年
17室外排水地漏清除雜物、疏通地漏1次/半年
18地下排水溝沖洗1次/半年
19高區水箱、地下水池清洗、消毒1次/半年
20室外雨水、污水進蓋除銹、刷漆1次/年
21綜合檢查保養項目及完好標準1、技術性能(流量、揚程、電流、功率、效率)達到設計要求;
2、運轉正常,無過熱、異常振動及不正常噪聲
3、主體和附
屬設施設備完整無缺;4、電動機及控制系統齊全,接線緊固,接地正常
5、各閥門啟閉靈活、密封良好,無泄漏現象
6、軸承、軸封冷卻潤滑良好,運轉正常
7、設備基臺光潔平整、穩,設備外觀清潔。1次/年
5.0支持性文件
5.1《設備房及設備管理規定》
6.0質量記錄
6.1《給排水設備(設施)運行記錄表》--QP-09-11-F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