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十大魅力學子候選人事跡材料:提起科研就興奮的鋼鐵俠

2498

  十大魅力學子候選人事跡材料:提起科研就興奮的“鋼鐵俠”

  “唯青春與愛不可辜負,唯夢想與追求不可妥協”正如她的QQ簽名那樣,她趁青春啟航,攜堅持和執著奔跑在追逐科研夢的路上。她像大多數科研者一樣,常常低調地淡出人們視野,只是勤勤懇懇地投身于書本和實驗中,忙碌著自己的事業。不急不燥,積極踏實,她不斷向青春挑戰,一步步向夢想邁進······

  z,女,漢族,*預備黨員,就讀于武漢科技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20**級2班,曾任理學院工程力學1101班團支書、材料與冶金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102班團支書。多次帶領班級同學參加團組織生活競賽,獲得二三等獎;參加20**年度毛概社會實踐獲得二等獎;參加20**年大學生實物制作競賽獲優秀獎。一次性通過大學生英語四、六級,大學三年連續獲得校級一等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多次被評為“優秀學生標兵”“優秀學生”“優秀學員”“先進個人”等。在校期間,積極參與20**年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研究項目,現已發表論文三篇《熱軋U型鋼板樁精軋過程金屬流動行為的有限元分析》 《球扁鋼軋制扭轉變形行為的試驗研究》 《船用扁鋼軋制翹曲試驗研究》,目前正在申請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并備戰挑戰杯。因綜合成績優異,現已保送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系碩士研究生。

  魅力學子競選感言--z

  20**年9月,攜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對夢想的執著追求,她獨自一人踏上了從家鄉開往武漢的火車,開啟她的追夢之旅。正如韓寒所說,青春就是一場遠行,一場離自己的童年、離自己的少年越來越遠的遠行。在無數個數不清的日子里,她和所有人一樣跌跌撞撞地行走在這個陌生但充滿奇跡的社會,有過失落,也有過傷心,但她懷揣著一顆夢想,堅持在失落中尋求信念,在傷心時明確方向。

  一次邂逅,點亮科研的希望

  大一的時候,和其他人一樣,她對周圍的一切都是那么好奇與憧憬。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有幸認識了被她現在稱為“領路人”的一位優秀學姐。求知欲旺盛的她不斷地追著向學姐打聽著關于將來四年大學的種種。就讀于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的學姐也很是熱心,耐心地給她講述了自己大學生活的點滴,從怎么適應大學生活,怎么平衡學習工作的關系到怎么做好科研項目等。她聽得認真,更是記在心里,學姐的科研路更是引起一心想讀材料專業的她的濃厚興趣。從此,科研夢像一顆種子一樣,在她的心里播種,發芽。然而大一的時候,還沒有機會接觸到科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她開始從眼前做起,不斷地提高和充實自己,只為更加接近夢想。那時,她還是理學院工程力學11級1班的一名學生。為鍛煉自己的處事溝通能力,盡快融入新的班集體,她積極申請擔任班級團支書的職務。在任期間,她帶領班級獲得了“新生團組織生活競賽”二等獎,代表班級參加第六屆理學院特色團組織生活競賽演講比賽獲得了三等獎。擔任團支書時,她時刻將班級和同學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心上,工作兢兢業業,認真完成自己的任務,還時常組織接地氣的班級活動來增強同學們的凝聚力。在她的帶領下,班級同學更加團結友愛,學習勁頭和成績明顯提升。擔任班委的經歷讓她成長了很多。學會了處理事情,與人交流,更懂得了控制自我情緒,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問題。這些都為她將來做研究打下基礎。

  她開始從眼前做起,認真學習,20**年3月,為了追逐自己心中的那個材料科研夢,她憑借優異的綜合成績轉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二班。為了盡快適應新的班級,她調整心態,積極參加校、院級舉辦的各種活動,獲得20**年度社會實踐活動二等獎,20**年大學生實物制作競賽優秀獎。為了盡快和班級同學們認識,她還自告奮勇成為了新班級的團支書。她的認真負責與踏實肯干贏得同學們的一致好評。

  精心準備,沉淀科研的實力

  提升班級凝聚力建設,狠抓學風建設,班級評好推優······雖然她每天奔波于班級的大事小事,但這些并沒有影響到她的學習。她始終堅持,基礎知識是科研的軀體,缺乏基礎知識的豐富,科研好比空中樓閣。在同學們眼中,她一刻也不閑著。但她堅信,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肯擠,總會是有的。每次上課,她總會坐在第一排。大學期間,她十分注重時間的有效利用,也特別注重學習的方法和效率,一有空就鉆入圖書館,有時候甚至從早上6點學習到晚上10點,只為把書讀懂,把知識弄透??嘈娜?,天不負,她連續三年都獲得獎學金。在大一學年度她獲得了校二等獎學金,大二學年度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和校一等獎學金,大三年度獲得了校一等獎學金,多次獲得“優秀學生標兵”及“優秀學習”的稱號。

  她不僅把基礎課經營得特別好,而且在周末時常跑到圖書館二樓電子閱覽室閱讀各種關于材料軋制的科研文獻。由于缺乏相應的知識儲備,開始的她看的是一頭霧水,甚至連有些名詞都搞不懂。但她沒有放棄,硬著頭皮堅持看下去,一遍不行,就再看一遍,遇到一些不懂的,她就上網百度查閱。在大二的一年,她就瀏覽閱讀了近20篇中文期刊。她還經常跑去崇實會堂和青山校區參加學術講座,并主動與來訪的學者教授等進行溝通交流,從他們身上汲取寶貴的知識和經驗。對于這些能夠提升科研素養和開拓科研思維的機會z都非常珍惜,盡最大的可能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親身參與,體驗科研的樂趣

  青山校園里,濃厚的學術氛圍,讓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興奮和激動,。于是,當學校組織科技創新基金申報時,她積極報名了。然而,人生的路上總是充滿了坎坷,老師因為之前有學生中途放棄而不愿意指導他們。這時,她主動找老師,自己填好科技創新申請表,老師仍然不太愿意,但是給了她一些提示,于是,她立馬重新查找文獻修改申請表,在她的堅持下,老師終于答應指導他們。在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她成功申報了科技創新基金--“球扁鋼軋制翹曲缺陷研究及導衛設計”課題研究。接下這個課題的同時,她也意識到其中的難度。一切都抱著從頭學習的態度,她和組員一起研究如何開展調查,聯系指導老師,需要查哪些資料。盡管有老師的指導,但是仍然需要自己的獨立思考,從申報到實驗到發表論文,每一個換環節都要耗費精力和腦力。為了這個項目,她不知道犧牲了自己多少休息時間,去請教老師,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回到學校還要挑燈寫報告。一路走過,她們受過打擊,忍過委屈,肩上一直承受著壓力,但是“咬咬牙,最后還是堅持下來了”。

  雖然作為一名女生,但是她對鋼鐵和科學研究有著特別的興趣,所以在指導老師帶領下她選擇研究了異型斷面型鋼中的船用扁鋼。鑒于船用扁鋼的特殊性,為研究各軋制工藝參數對船用扁鋼軋制翹曲及扭轉的影響,她和她的組員埋在實驗室做了一系列的試驗研究,失敗了再來,一遍一遍地重復研究。面對外人眼中枯燥無聊的數字,她把它當做一次尋寶,她說“其實很多時候,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就像探險和尋寶一樣。利用一些處理軟件,比對分析,然后通過自己的探索,去發現數字之下所隱藏的一些規律、巧合,從而進一步深入研究,得出結果。我很享受獲得我想要的結果的那種刺激感。”苦心人、天不負,10個月的付出終于沒有白費,她修改了無數次的論文終于通過了導師的要求,并向《南方金屬》投遞,最后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船用扁鋼軋制翹曲試驗研究》,第二作者發表論文《球扁鋼軋制扭轉變形行為的試驗研究》。

  20**年6-8月,她又利用假期進行導衛設計,近3個月的時間她查詢了許多專利文獻,在指導老師指導下對導衛結構不斷做出改進,并大膽創新,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最終版的實驗室導衛設計就這樣成型了,只待相關機構審核。雖然很多事情她沒有接觸過,但她有一顆敢于嘗試的心,她不斷的在學習中進步,在學習中發現新的東西。令她最感到自豪并不是她已經領先于同專業學生發表了論文,或者設計了導衛,而是在這個過程中,她在不斷提高自己,不斷壯大自己的靈魂。有了這個,她在以后的路上將會走得更加自信,更加勇敢。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科學讓我們進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作為一名本科生,她始終認為科研之路還在前方,在這近一年的科學研究中,她說她學到了很多。在澆注坯料方面,她說她學會了澆注坯料的方法,了解不同的澆注速度對坯料性能的影響;在試驗方案的制定方面,她說她學會了從各個資源查找資料從而解決問題;在數據處理方面,她說她學會使用了專業處理數據的繪圖軟件origin,并利用電腦里未曾可知的小軟件美化了數據曲線。在整個過程中她學會了創新,學會了團隊協作,學會了勇敢面對,學會了自己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她完成了上大學前給自己定下的目標:坐下來能寫,站起來能說,走出去能干。

  她說科學真的很奇妙,它讓我們摸索到事物的本質,讓我們變得不那么彷徨。轉眼間,她已是一名大四的學生了,但她說她仍會在科研這條道路上走下去,她愛讀書,愛學習,愛鍛煉,她會選擇繼續深造,成為一名研究生,一路堅定地走下去,只為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識,不斷擴大自己的視野,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踏實地為科研奉獻青春。

  現在,憑借她的科學態度與素養和優異的綜合成績,她已被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系優先錄取。她說她要將科研之路奔跑到底。

篇2: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先進事跡

  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先進事跡

  每個學生都是“寶貝疙瘩”

  ——記z一中高級教師z

  在學生眼里,他是“救星”;在同事眼里,他是“創造奇跡的人”;在他眼里,每個學生都是“寶貝疙瘩”。他就是z一中高級教師、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z。

  資助近30名貧困學子完成學業

  自1988年7月從中山大學畢業至z一中任教后,z已經在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了24年。初登講臺的21歲小伙,臉上已經寫滿了滄桑。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我們都是服務者,要以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為宗旨,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解學生所難,引導學生有所求、有所成?!眤如是詮釋教師這份職業,更是這樣用行動踐行的。

  z對于家庭貧困學子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他倡導制定了z一中黨員干部扶貧幫困制度,設立“連心卡”,結成幫扶對子,將幫扶人與被幫助人固定下來。而他本人,對于有困難的學生,更是給予了父愛般的關懷。

  學生小萬家在農村,父親長年生病,僅靠年邁的爺爺奶奶撫養度日,家中可謂一貧如洗。與愛人商量后,z將這個學生接到家中,一起吃住,不僅幫他繳納了學雜費,生活上照顧得也是無微不至。在他的物質資助和精神撫慰下,該生以優異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現在在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后。

  據不完全統計,20多年來,z通過各種形式,資助近30名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如今,每逢節假日,班上的留守學生都會被王老師接到家里過節,讓孩子們在佳節之時備感“家”的溫馨。許多他教過的或得到過幫助的學生都會回到他家中聚會,遠在國外不能回來的學生也會通過電子郵件等形式,表達他們對王老師一家的感激之情。

  z現在仍然堅持在教學第一線。人們常能看到他與學生談心聊天的場景。他認為,不管是優等生,還是差等生,在老師的眼里,他們都應該是平等的,都是“寶貝疙瘩”,都有各自的特長和優點,老師不能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只有這樣,才能不辜負每一個家長的重托。正是在這樣的理念引導下,許多優秀的學生在z的班里脫穎而出,許多曾經自以為“沒有前途”的學生,在z的關心下不斷進步。

  致力課改結出累累碩果

  4年來,z不斷致力課改,主持了學校的國家級、省級、市級課題研究,如國家級課題《二本位五環節》、《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開發、研制和應用》等均已結項;《淺論數學符號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等論文在江西省數學年會上分別獲得不同層次的獎勵。目前,他正在主持國家十一五重點課題《現代型高中數學優秀教師能力培養的典型研究和規律探索》的研究。

  他還鼓勵和指導青年教師寫出自己的經驗論文,如在培養青年教師方面,采取以老帶新的做法,定期上示范課、舉辦講座,組織青年教師開展優質課大賽,并作出精彩點評。

  辛勤努力為z贏得了眾多榮譽:1998年,z被原撫州地區行政公署、原z市人民政府分別授予“優秀教師”稱號;20**年,被江西省科協、教育廳、科技廳授予“優秀科技輔導員”稱號;20**年,被評為“公路杯”第四屆“撫州十大杰出青年”;20**年,被評為“江西省模范教師”。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