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學院課堂教學行為規范
為了維護正常課堂秩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教育教學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行為規范。
一、課前規范
1.課前到位。教師課前三分鐘進入教室,做好上課準備;檢查學生學具準備情況,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副班長向任課教師出示教學部出具的請假條,教師核對人數,發現問題,及時向教學部領導反映,填好課堂考勤記錄,于每日下班前交教學部。
2.課前組織。正式上課鈴響后,教師立即走上講臺,面向學生站好,宣布上課,班長喊“起立”,學生齊喊“老師好”,教師回答“同學們好”,班長喊“坐下”。行禮過程中,氣氛應莊重,表情要親切。
3.實訓課。教師組織學生提前3分鐘排隊整齊、安靜進入實訓室。任課教師要教育學生愛護室內的儀器設備,指導學生掌握操作要領,進行安全教育,切實做好檢查督促工作。
4.體育課。師生必須身著運動服(鞋)上課,教師每節課提前10分鐘到達場地,準備體育器材,做好上課準備;學生應在體育委員組織下提前3分鐘到達上課地點整隊等候老師上課。
二、課中規范
1.著裝規范。教師穿著樸素大方,儀表端莊,不準穿奇裝異服,不準穿背心、拖鞋進教室。男教師不留怪發型,女教師不濃妝艷抹,不得披散長發進教室。
2.語言文明。教師在課堂上必須說普通話,使用禮貌語言,講究語言藝術,流暢、生動,富有感染力。嚴禁語言粗俗,動作粗魯,不準諷刺挖苦、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3.教態規范。教師須站立上課(音樂教師彈琴及計算機教師微機操作時除外),學生練習、作業、實驗與實訓等操作活動時,教師應行間巡視指導。巡視與個別輔導時,語言和動作以不影響其他學生正?;顒訛橐?。
4.板書規整。板書要工整、規范,禁止使用繁體字和不規范的簡化字。一般情況下,重點內容板書在黑板中間,學生練習演示放在黑板兩側。
5.關注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必須全程組織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別差異,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關注學生的參與面,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嚴禁放棄對學困生的教育。
6.德育滲透??迫谓處熞裙芙逃止軐?,結合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滲透,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道德行為習慣。教育學生懂文明,講禮貌,不得穿背心、短褲、拖鞋上課;嚴格遵守課堂紀律,不遲到、早退,不做其它與課堂無關的事情;講究衛生,保持清潔。
7.嚴守紀律。上課時不得處理與本課教學內容無關的事務。上課時必須關閉手機或調成靜音,不得會客,更不得中途離開課堂。如遇特殊情況必須離開課堂時,要馬上報告教學部委派其他老師到課堂。教師必須做到不提前下課、不拖堂。課間操時間,要督促學生及時離開教學場所集合跑操。
三、課后規范
1.下課鈴響后,教師應準時結課,走上講臺,面向學生站好,喊“下課”,班長喊“起立”,學生齊喊“老師再見”,教師回答“同學們再見”,班長喊“坐下”。如有其他人員聽課,教師應示意學生請聽課領導老師先行離開教室。下課后,教師應在教室中稍作停留,解決學生可能需要單獨詢問的問題,或與學生溝通交流。
2.專業實訓授課的科任教師下課后,必須指導學生按規定程序關閉系統設備,整理交還各種實訓器具,清掃衛生,關閉門窗,切斷電源,確保安全,認真填寫《實訓(驗)室使用記錄》。
四、課務規范
1.教師不準私自調課。遲到、早退15分鐘按曠課處理。確有特殊情況需調課者,必須提前半天向教學部主任請假,且安排好代課及其它工作。
2.公差或外出學習培訓,必須履行請假手續,經教學部調整好任課安排,報教務處備案。因故造成無人上課現象者,按教學事故論處。
篇2:初中語文教師教學行為規范(征求意見稿)
> 初級中學語文教師教學行為規范(征求意見稿)為了規范教學全程各個環節的教學行為,引導并幫助每位教師在提高專業素養,促進專業發展的同時,有效高效地實施課程,全面完成學科教學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制訂本規范。
總體要求:深入鉆研(語文課程標準)和教材,做到鉆研深入、理解透徹、把握準確;精心設計教學,能立足于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發展,做到規范科學、富有創新;選擇最有效的備課形式,將自我鉆研、集體備課、反思研究等多種備課形式有機結合。
具體要求:
一、教學準備
1、制定教學計劃
開學前應完成本期學科教學計劃。計劃必須目標明確,任務落實,措施具體,過程清晰,可操作性強。計劃應包括:⑴每學期教學總體目標;⑵教材內容與學生情況簡要分析;⑶每學期教學總體構想,具體措施和課內外學習訓練活動安排;⑷教學進度安排。
2、開學前,要認真鉆研教材
明確各單元和每篇課文的教學內容,掌握課文的基礎知識,確定課文的重點難點。
3、搞好調查研究
起始年級,要認真分析學生的畢業、升學成績,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為新生教學作好準備。初二、初三年級要作好階段學情分析,有利于不斷修正和改進教學工作。
4、認真備課
以“兩學一歸納”教學模式為基本的教學模式,鼓勵積極改進和創新?,F把“兩學一歸納”教學模式的操作要領摘錄如下,供老師們備課時參考。
(一)自學要點
1、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注意點:要簡明扼要,要能設置良好的問題情境。
(常見方式:檢查式、積累式、問題式、直接式等)
2、指導學生自學,預設可能生成的問題
注意點: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啟發學生學出問題,教師要預設好學生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3、學生自學,排疑生疑
注意點:(1)教師指導學生圈點勾畫批注,自主建構知識結構的方法。
(2)啟發學生學出問題,并帶著問題去學。
(3)讓學生明確哪些知識已經掌握了,并做好交流的準備。
(二)自教要點
1、組內互動排疑
注意點:(1)學習小組的構建要注意互補性(男女互補、好差互補)、競爭性(實力相當)、方便性(方便關照、方便傾聽)。
(2)教師要積極參與到自教環節中,充分發揮“平等首席”的作用,注意排疑集疑。
2、跨組互動排疑
注意點:(1)允許學生跨小組互動排疑,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能動性。
(2)要求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參與,并且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小組先自行解決,不能解決的留到全班交流。
3、班級交流
注意點:(1)學生質疑,鼓勵提出有價值、有個性的疑問(生成問題)。
(2)組合看、聽、想、做、動、靜等多種活動方式,排疑解疑,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3)學生排疑,教師注意不應是答案的提供者,而應是思路的指引者、智慧的點燃者、辯論的裁判者,鼓勵有個性的回答。
(4)對學生沒有提出的重要知識點,教師要引導啟發解決。
(三)歸納要點
1、歸納小結
注意點:(1)盡量讓學生歸納;(2)歸納要有所側重,突出重點難點。主要通過學生說這節課我已掌握了哪些內容?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點?從而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構建知識體系。
2、拓展引申
注意點:切忌無目的的拓展,重在能力的提升。
3、練習鞏固
注意點:(1)練習少而精,確保當堂完成;(2)形式多種多樣;(3)及時給予鼓勵、激勵性的評價,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二、課堂教學
在語文教學中,既要體現調節教學和課程改革的精神和原則,又要注意到語文學科本身的教學規律。因此,語文課堂教學必須做到“四有”:即有目標,有自學,有討論,有讀寫。
(1)“有目標”指的是,上課前必須明確提出本節課所要達到的語文教學目標,讓師生都做到心中有數,避免語文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那種“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自由散漫式的語文教學法,我們是不贊成的。
(2)“有自學”指的是,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有學生自學讀書、整體感知的自主學習的環節,把一部分學習任務交給學生自己解決。不能一上課就由老師分析講解,甚至滿堂灌,或者滿堂問,把完整的文章肢解得支離破碎,剝奪了學生思考和感悟的權力。
(3)“有討論”指的是,語文課堂教學必須讓學生通過討論而充分發表各自對文章的理解和意見,在討論中互相啟發,互相幫助,發揮群體優勢,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協同作戰的能力。討論要深入,不能蜻蜓點水式地進行30秒的討論。討論的問題要有深度、有價值,不能鉆牛角尖。
(4)“有讀寫”指的是,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有讀、有寫。首先,“讀書”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教學形式,沒有讀書聲的語文課,不是好的語文課。語文課堂上,一定要采取多種形式進行讀書,通過自讀、齊讀、品讀、誦讀等方式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精彩優美的段落要反復朗讀,甚至達到當堂會背。其次,每節課都要讓學生寫一寫,把學生對某個問題的討論結果整理一下,理清思路,形成一段邏輯思維性很強的答案,用筆寫在課堂筆記本上;或者進行片段寫作,100字左右。如果這樣,每節課都做到有讀有寫,天天練習,積少成多,學生的讀寫能力就會大大提高。因為語文能力的提高靠積累和感悟,只有多讀多寫才能見成效。
當然,不是說語文課堂上只能出現這“四有”,而是說這四個方面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容易被忽略,并且常常被忽略,需要重點進行強調。強調這四個方面并力求做到它,就會使語文課堂顯得生動活潑,既體現出語文課的學科特點,又體現出課程改革和調節教學的原則精神,并有效地避免滿堂講解、架空分析的陳舊教學模式。其實,有訓練,有反饋,有延伸,有探究等等做法也是我們提倡的,強調前四項,并不排斥這后四項。正像我們倡導調節教學,并不排斥課程改革的理念一樣,二者是相輔相成,協調一致的關系。
三、作業布置及批閱
>
布置和批閱作業是教學目標達成的測定、鞏固和反饋的重要環節,是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的依據和實施分層輔導的途徑。要求如下:
1、設計多種形式的作業
應根據需要設計課內作業和課外作業。除書面作業外,還應加強朗讀、背誦、復述、聽說等口頭作業。初一年級必須重視書寫基本功訓練。
2、精選作業題,分量適度,難易適中,體現鞏固知識、培養能力的要求
要重視課文后的思考練習,適當補充語言運用、閱讀理解題。作業量要遵循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原則,每次作業不超過0.5小時。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應有不同層次的作業要求。加強寫作訓練,大作文次數依據教材編排來確定,盡量當堂完成;每周做1篇小作文,提倡寫日記。
3、嚴格要求作業習慣,指導作業方法
要求學生作業書寫規范,格式正確,卷面整潔。
4、及時批閱,認真講評
在授新課或布置新作業前批閱完上一次作業。批閱符號規范,有批閱日期,有訂正要求和復批。要重批輕改,指導學生自己訂正或修改。作文批閱可采用老師精批、略批、面批和教師指導下學生自批互批相結合的方法。要寫好眉批或總批,眉批重在批出語言毛病和文章局部缺陷,評點精彩處;總批重在總體評價,指出優點,提出修改建議,力戒泛泛而談。作文批改記錄要詳細,為作文評講提供依據。作文評講要圍繞每次作文的訓練目標進行,既有文章作法指導,又有學生作文缺點的分析。
四、活動及輔導
課外活動及輔導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是因材施教,使不同基礎的學生都學有所獲,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要求如下:
1、摸清學生學習的情況,確定活動內容及輔導對象
通過課堂教學情況反饋,作業作文操練、考試情況,了解學生學習底子和薄弱環節,排出“培優”和“補差”名單,建立輔導檔案。
2、制訂培優和補差輔導計劃
培優計劃主要考慮培優目標、形式、內容、時間、成果測定等。補差計劃,要考慮集體補差和個別輔導兩種形式的打算,要注重個別輔導。培優和補差的輔導要適量、適度,不影響正常學習,不加重課業負擔。
3、開展豐富多采的語文活動
“東方”文學社要有組織有計劃定期開展社團活動,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學生文學鑒賞能力。文學社要以《東方》雜志為載體,刊載優秀習作,加強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每位語文教師每學年至少要承擔一次《東方》雜志相關專題的論文的撰寫。每學期語文組要至少組織開展1-2次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大型語文活動,有聲有色,活躍學生語文課外生活。
五、教學評價
考試是測試教學效果,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調控教學過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但要堅持學業評價與綜合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1、明確考試職能
通過考試,檢查教學目標達成,反饋教學信息,為后續教學提供分析依據,因此考試不僅是階段的總結,而且是階段教學的延伸和發展??荚嚥粌H檢測學生基礎知識的達成度,更要檢測能力形成和潛力開發的情況,要充分運用考試的杠桿作用,調整學生的知識和智能結構。
2、組織考前復習
期末、畢業升學等總結性的重要考試,應組織考前復習,考前復習不圈劃復習范圍,不猜題押題,不暗示考試重點和考題,應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編織知識網絡,強化能力培養。
3、科學編制試卷
命題要從《新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教學實際出發,考點覆蓋面要廣,做到知識、能力兼顧,要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特點,讀寫聽說全面考查??陀^題與主觀題比例合理,命題難易度適中,堅決杜絕照搬原題。
4、規范考試過程
平時要重視對學生的學風考風教育,考試時要認真監考,嚴格考場紀律,杜絕作弊。
5、準確閱卷評分
嚴格按照“標準答案和評分細則”統一、客觀、正確、公正地評卷,認真細致地復核,減少評分和計分的錯誤,確??荚嚨男哦群托Ф?。
6、及時分析評講
做好抽樣調查,及時分析診斷,針對性地評講指導,充分發揮考試對教和學的診斷反饋作用。
六、教研科研
開展教學研究是提升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每位中學語文教師都應積極投身教學研究的活動之中。
1、建立聽課制度
所有語文教師每周至少聽一節隨機課,并做到聽課認真、記錄詳細、評價中肯。學校安排有語文教研課時,所有語文老師都必須參加聽課,課后參與評議積極發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2、加強研究
語文教學要加強校本研究。結合學校所承擔的教研課題,每個語文教師都必須積極參與到課題研究中來,運用課題研究中所學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并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完善教學理論。
3、交流成果
每位語文教師每學期至少撰寫一篇教學論文,并能在某種論文評選活動中獲獎甚至是能發表于一些專業性的語文教學雜志上。
zz初級中學語文教研組
二〇**年*月*日
篇3:中心校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規范
中心校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規范
一、教師上課要衣著整潔得體,穿戴以不分散學生注意力為宜,不穿拖鞋,不留怪發型,不化濃妝。
二、不準酒后上課,不準在課堂上吸煙,不準脫離課堂到教室外吸煙。
三、教師在課堂上應關閉通訊工具,嚴禁接聽、撥打電話、收發信息等。
四、教師上課要帶上教科書、教案、教具以及相關教輔資料。
五、教師上課前1分鐘,應站在教室門口等候上課。
六、上課鈴響后,教師步入教室,站在講臺中央。學生起立后,教師應立正、還禮,并示意學生坐下。
七、教師授課前要清點學生人數,并做好交接班記錄。若有學生無故缺席,要立即通知班主任。
八、教態自然,和藹親切,堅持使用普通話,聲音清晰洪亮,言談舉止文明大方。沒有特殊情況不準坐著講課。
九、尊重學生人格,不準諷刺、挖苦、歧視、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準指責、訓斥學生。不準將學生趕出教室外。
十、課題板書醒目,字跡工整規范。組織教學符合學校教學常規要求。
十一、教師要維護課堂教學秩序,對學生在上課過程中不注意聽講、說話、睡覺、搞小動作等擾亂課堂教學秩序的行為要以適當方式予以制止。
十二、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不得接待客人。如安排學生課堂作業,要巡視、個別輔導,不得在座位上休息。
十三、下課鈴響后,結束教學活動,教師應立正站在講臺中央,發出下課口令。學生起立后,教師要還禮。按時下課,不拖堂。
十四、不準存在任何形式的“放羊式”教學。
重要說明:此規范的落實情況將作為教師獎勵性績效工資考核、教師職稱晉升(含崗位等級晉升)考核、教師年度考核和優秀教師評選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