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住宅工程質量事故應急預案

1374

  ****************職工1#、2#、3#住宅樓工程質量事故應急預案

  編制人:

  復核人:

  批準人:

  20**年11月30日

1.總則

  1.1目的

  提高對建設工程發生重大質量事故的快速反應與處理能力,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建立統一指揮、職責明確、運轉有序、反應迅速、處置有力的應急體系,做好重大質量事故的預防和應急救援,確保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將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1.2工作原則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人為本,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統一領導,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實施的原則明確職責,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確保責任到人。整合各責任部門的人力、物力資源,采取科學、及時、有效、切實可行的果斷措施應對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事故。

  1.3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為依據編制本預案。

2.組織機構與職責

  2.1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2.1.1組織機構

  根據應急工作需要,成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

  電話號碼:

  副組長:技術負責人**

  電話號碼:

  組員:**

  電話號碼:**

  電話號碼:**

  電話號碼:**

  電話號碼:**

  電話號碼:

  當發生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時,領導小組成員必須迅速到達指定崗位。

  2.1.2職責

  領導小組職責:負責指揮、協調和組織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解決事故救援及調查處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按應急預案有效地開展工作,根據救援工作實際檢查應急預案的落實情況,及時做出相應的重大決策,協調指導有關人員組織搶險和救援工作。

  2.2組織體系框架描述

  預測:根據國家、企業有關法律法規、規范標準組織項目部管理人員進行日??刂坪蜋z查,隨時發現存在的隱患并及時整改。對存在重大隱患的問題,應預測其可能發生的后果,并組織主管部門進行鑒定。

  預警:設24小時專人值班,隨時保證所有電話的暢通,保證發生事故后在第一時間內通知有關人員。

  報警: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撥打110、119、120等,還應在第一時間內向領導小組報告。

  接警:領導小組在接到通知后,由組長根據事故級別決定啟動應急預案,并通知工作人員迅速參與救援。

  處置:管理人員在事故現場救援指揮中心的統一指揮下,各司其職,一切服從命令。

  結束:應急狀態結束后,組織調查組進行調查事故原因,并進行總結報告。

  善后:根據事故結果及造成損失的情況,妥善做好人員安置、現場清理等工作。

  2.3應急聯動機制

  應急搶險救援工作應相互配合,在組長統一領導下,及時溝通、密切合作,共同開展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3.預測、預警

  3.1信息監測與報告

  3.1.1信息監測

  項目部定期研究工程質量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指導項目部應急救援組織及應急救援隊伍的建立和完善,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的宣傳教育、監督檢查工作,防患于未然。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以及“邊查邊整改”的原則,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對存在的隱患及時解決,對存在的重大隱患并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應進行停工、停用等措施,由技術人員分析原因,提出專項方案進行解決,并隨時防止事態的擴大,做好事前有控制,事后有保障。

  項目部定期進行質量安全檢查,定期組織應急救援演練,并設專人對器材、設備等定期進行維護。

  信息監測機構及人員設置:工程事故信息監測工作由安質部負責。

  3.1.2信息報告

  3.1.2.1報告原則

  按照“迅速、準確”的原則,及時上報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或重大險情情況。

  3.1.2.2報告程序

  (1)發生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或重大險情后,立即將事故情況如實向上級報告。

  3.1.2.3報告內容

  發生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或重大險情報告的內容包括:

  (1)事故或險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類別、人員傷亡情況;

  (2)建設工程事故中的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名稱、資質等級情況,施工單位負責人、工程項目部經理、監理單位有關人員的姓名及職業資格等情況;

  (3)險情基本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緊急搶險救援情況,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等;

  (4)原因的初步分析;

  (5)采取的措施情況;

  (6)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及報告時間。

  3.2預警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撥打110、119、120救助外,還應立即向領導小組報告,同時組織相關人員進入搶險狀態,力爭維持好事故現場的搶險、疏散工作;應急領導小組接到重大安全事故報警后,由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人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應急領導小組成員電話的公布,并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保證緊急情況信息渠道暢通,運轉有序。

  3.3預測預警支持系統

  建立相關技術支持平臺,由綜合部信息員負責收集、整理好各種相關信息,并保證各種信息的傳遞、反饋和共享。信息的傳遞反饋要高效、快捷、準確、運轉井然,使指揮有力,符合實際。

4.應急響應

  4.1分級響應

  根據重大事故的等級標準,分別啟動不同級別的預案。

  發生Ⅳ級事故時,啟動現場應急預案并在2小時內上報。

  發生Ⅲ級事故時,啟動現場應急預案并在1小時內上報。

  發生Ⅱ級事故時,啟動現場應急預案并在1小時內逐級上報至縣政府,由縣政府突發公共時間應急領導小組決定啟動相應級別的預案。

  發生Ⅰ級事故時,啟動現場應急預案并在1小時內逐級上報至縣政府,由縣政府突發公共時間應急領導小組決定啟動相應級別的預案,由縣政府向再上級報告并請求支援。

  4.2信息共享和處理

  當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時,信息采集員應迅速趕赴事故現場,進行信息采訪采集,做好記錄,及時上報。

  信息采集的范圍和內容:屬于本預案范圍的所有相關信息。包括上級有關精神要求、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情況、救援情況、事態發展、社會影響等。

  信息采集的方式方法:采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包括電話記錄、現場記錄、采訪、調查、計量、測量、統計、錄音、錄像等手段。

  信息傳遞渠道及要求:信息員根據反饋的信息,及時進行匯總并保證快速傳遞給指揮中心及領導小組各成員,同時根據要求隨時通知采集員要求取得所需信息。整個過程要保證迅速、準確、及時、高效。

  信息公開:按照上級的要求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有關信息。形式包括電視、廣播、簡報等。

  4.3基本響應程序

  4.3.1基本應急

  發生事故時,事故發生現場人員應立即了解事故發生部位、事故發生基本情況,并立即撥打報警電話,同時由事故發生現場負責人啟動應急預案,組織現場人員疏散、撤離和撲救。在外部救援到達前,現場人員應采取正確有效的隔離,如切斷電源、及時撤離危險區域的危險物品及貴重物品、根據情況靈活選擇器具。如果險情重大,撲救不可能時,應及時組織撤退,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同時保護好事故現場,以便事后的調查。

  4.3.2擴大應急

  事態難以控制或有擴大、發展趨勢時,要及時請求上一級應急機構參與應急救援。要按程序逐級上報,不能越級上報。報告時應按上級要求的統一格式詳細報告事故情況,要及時準確,不能有含糊不清的概念或數字等。

  4.4應急結束

  (一)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根據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搶險工作進展情況發布應急救援終止,并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

  (二)應急狀態終止后,及時作出書面報告。書面報告的基本內容是:事故發生及搶險救援經過;事故原因;事故造成的后果,包括傷亡人員情況及經濟損失等;預防事故采取的措施;應急預案效果及評估情況;應吸取的經驗教訓以及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情況等。

5.保障措施

  5.1通訊與信息保障

  綜合部應隨時掌握各相關部門及人員的聯系方式,并進行公布,明確參與部門的通訊方式,分級聯系方式,保證緊急情況信息渠道暢通、運轉有序。

  5.2現場求援和工程搶險裝備保障

  施工現場要按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站安全生產達標的要求配備電話、急救箱、照明設施、警戒帶、各種標志牌、消防器材、工具、車輛等,并按規定的位置、方式存放、懸掛,由專人管理,進行定期保養和調用,保證各種裝備和設備的性能。

  5.3應急隊伍保障

  組織建立健全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隊伍。

  5.4交通運輸保障

  配備應急車輛1輛,隨時聽從指揮中心的調遣。

  5.5物資保障

  保證各種應急物質的儲備,包括各種應急裝備、設施及其它物資。

  5.6技術儲備與保障

  由從事施工、質檢、安監等工作的技術人員,擔負事發現場的工程設施安全性鑒定、研究處置和應急方案、提出相應對策和意見的任務。

6.宣傳、培訓和演習

  6.1公眾宣傳教育

  建立完善應急組織體系和應急預案,組織開展事故應急技術研究、應急知識宣傳教育工作,并進行宣傳。

  6.2培訓

  參加上級部門的安全知識培訓和教育,并組織梁場內部人員安全知識培訓和教育,加強監管力度,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6.3演習

  根據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演練演習,并做好每次演練的記錄,隨時總結存在的問題,不斷修訂完善預案。

7.附則

  7.1監督檢查與獎懲

  將預案管理作為監督檢查的一項內容納入管理中去,隨時檢查預案的完善和實施情況,并進行評比,獎優罰劣。

  7.2制定與解釋

  本預案由項目部負責制定與解釋。

篇2:裝飾裝修項目質量事故處理制度

  裝飾裝修項目質量事故處理制度

  1、按工程質量事故的原因可分為指導責任事故和操作責任事故,按事故的情節和性質,可分為一般質量事故和重大質量事故。

  1.1一般質量事故指直接經濟損失5千元以上5萬元以下。

  1.2重大質量事故指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

  2、一般事故一個月匯總上報一次。由項目技術員填寫《質量事故》報經理辦公室。

  3、重大事故由項目技術員填寫《質量事故報告》報經辦公室、經理室組織調查報公司。

  4、對于未逐的一般質量事故和重大質量事故。項目應做好記錄,同時要把信息反映給有關部門。

  5、對重大質量事故一定要執行"三不放過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絕不放過。

  6、對于承包隊長和操作工人失職和違章操作引起的質量事故,將按照"工程質量獎懲條例"有關條款進行處罰。有關技術員將按照"崗位經濟責任制"進行處罰。

篇3: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制度(10)

  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制度(十)

  1、當發現工程出現質量事故后,監理師首先應以“質量通知單”的形式通知施工單位,并要求停止有質量事故的部位及與其有關聯部位及下道工序施工,必要時需采取防護措施,同時,要及時上報主管部門。

  2、施工單位接到質量通知單后,在監理工程師的組織與參與下,盡快進行質量事故的調查,寫出調查報告。

  3、調查的主要木的是要明確事故的范圍、缺陷程度、性質、影響和原因,為事故的分析處理提供依據,調查應力求全面、準確、客觀。

  4、事故調查情況是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礎,有些質量事故原因復

  雜,常涉及勘察、設計、施工、材料、維護管理、工程環境條件等方面,因此,調查必須全面、詳細、客觀、準確。

  5、在事故調查的基礎上進行事故原因分析,正確判斷事故原因。

  6、在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礎上,研究制訂事故處理方案。

  7、制訂的事故處理方案,應體現:安全可靠,不留隱患,滿足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等原則。如果一致認為質量缺陷不需專門的處理,必須經過充分的分析、論證。

  8、確定處理方案后,由監理工程師指令施工單位按既定的處理方案實施對質量缺陷的處理。

  9、在質量缺陷處理完畢后,監理工程師應組織有關人員對處理的結果進行嚴格的檢查、簽定和驗收,寫出“質量事故處理報告”,提交業主或建設單位,并上報有關主管部門。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