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秋冬季安全行車培訓學習材料
一、學習目的
秋冬季是雨霧冰雪惡劣天氣多發時節,對人民群眾生活、安全生產易產生不利因素,特別是對道路交通行車安全構成重大威脅。通過學習培訓,提高對不利因素的認識,增強規避風險的能力,強化安全意識和雨霧冰雪條件下的駕駛操作能力,增強遵章守法自覺性,推動安全行車工作不斷深入發展。
二、學習要求
提高思想認識,遵守培訓學習紀律,追求彼此之間思想上的交流、溝通,真正認識雨霧冰雪天氣道路駕駛風險和道路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切實提高正確規避風險的能力。
三、學習內容
雨、霧冰雪天氣對行車安全的不利影響及預防措施。
(一)雨天的不利因素及防范措施
1、能見度低。行人、非機動車、摩托車只顧埋頭趕路,不能及時發現車輛。雨傘、雨衣易造成視線障礙,相對于晴天,雨天的交通秩序較為混亂,特別在城郊結合部、市區道路上車、人混合路段和車道較窄路段。駕車視線盲區內易突然出現行人、車輛橫穿現象。
2、路面濕滑,附著力低。特別是久旱初雨,雨水和塵土混合成泥漿,導致輪胎和路面之間有一層“潤滑膜”。還有久雨未晴,路肩松軟,路基易塌陷,對行車路線、停車地點的選擇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3、路面積水,易產生“水膜效應”,俗稱打水漂現象,即輪胎花紋的排水功能得不到發揮,輪胎通過積水路段的時間不足以排掉輪胎與路面之間的積水,輪胎附著力突然下降,車輛會隨時發生側滑,偏離正常行駛路線。另某些高速公路的排水功能不完善,車輛快速通過時易出現方向失控。
預防措施:
1、細心觀察,減速禮讓,提前預防,禮讓的同時也不能喪失路權,要積極地化解路面障礙,保持足夠間距防止其他車輛、行人的突發行為(調頭、急剎、橫穿等)。車輛減速盡量利用發動機牽阻,制動踏板要輕踩,不可緊急制動。一旦發生側滑,松油門保持謹慎,車尾往哪邊甩,方向往哪邊修正。
2、合理使用好雨刮器,確保視線良好,還要分清白天、夜晚條件下的路面視覺區別,通常夜晚條件下干燥路面呈灰色,積水路面呈黑色。大雨時,燈光還容易散射,干擾觀察,一定要加速慢行。
3、從“水膜效應”形成的原理來看,對大型載重汽車的轉向、制動效果影響不大,而對小型車、空車則相反,它們一旦出現變速、變道轉彎的情況時,駕駛員如果還像在正常天氣條件下一樣操作,比如遇前方車減速,前方出現彎道、陡坡面又視距不足等情況時,措施不當就很容易發生事故。因此我們駕駛人在遇下雨天氣時,不僅要做到謹慎駕駛,更要防止被其他交通參與者所影響而導致事故發生。由于雨天路面附著系數下降,而使得晴天行車時同樣存在的一些車輛受力作用突顯,車輛易改變正常路線引發不良后果,這樣的道理使得我們不難分析出雨天產生事故的原因、真相,從而積極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二)霧天的不利因素和防范措施
在影響安全行車的諸多因素當中,霧天是最惡劣的氣候條件,駕駛員收集路況信息大多靠視覺,一部分靠聽覺,下霧直接導致視覺信號中斷,霧天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概率比正常天氣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因濃霧造成幾十輛車追尾的事故屢見不鮮,事故損失十分慘重。
霧天是道路交通安全的劊子手,其主要不利因素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能見度下降。剛進入團霧時還存在視覺方面的錯覺,霧天長時間行車還容易出現幻覺。
2、空氣濕度濃導致路面濕滑,因霧影響視覺這一點還不易發覺,容易忽視,如突然出現了障礙物或行人、車輛橫穿而急打方向避讓時會出現車輛橫滑。
3、下霧天封路、堵車是常見的,一旦開通初期,行車秩序混亂,因長時間壓抑后,不少駕駛員心理上有個發泄過程,特別是一些年輕的,缺少經驗的,自控力差的駕駛員。
預防措施:
1、行車前檢查車輛的安全技術狀況,特別是制動、燈光、雨刮器等都必須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以備隨時發揮最大效力。
2、控制車速。霧天視野受限,這是發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霧天駕駛最重要的注意事項就是控制車速,盡量不要以超過100公里的時速行車。專家建議當能見度500米--200米時,時速不得超過80公里;能見度200米--100米時,時速不得超過60公里;能見度100米--50米時,時速不得超過40公里;能見度在30米以內時,時速應控制在20公里以下;一般視距10米左右時,時速控制在5公里以下,并視情停駛在安全地帶,耐心等待,能不行駛的盡量不行駛。
3、停車靠邊。如果霧太大,能見度太低時絕不可勉強行駛,合理選擇安全地點停放車輛,同時打開霧燈、近光燈和閃光燈、視廓燈。停車后,及時疏散旅客至安全地帶,離開公路盡量遠一些,千萬不要坐在車上,以免被莽撞的車撞到。等霧散去或者視線稍好再行駛。另在車內一定要攜帶三角警示牌,遇到突發故障停車檢修時,可在車輛后150米處擺放警示牌,提醒其它車輛注意。同時還要切記,不要將車停放在剛下坡路段,后方來車因坡道會造成視線盲區,來不及采取措施,從而造成事故。前方有事故發生路堵時,一定要選擇好停車躲避意圖明顯狀態位置,同時,不要馬上就下車走動,盡量把車往前方移,適當控制間距,最好不要停在最后,防止后方車輛突然追尾。同樣道理,進入團霧前,應盡可能壓住后方尾隨車輛,低速跟隨其他車輛進入,并注意觀察前車動態。
4、使用燈光。要遵守燈光使用規定,打開前后霧燈、尾燈、示廓燈和近光燈,利用燈光來提高能見度和提醒對方車輛注意,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霧天行車不要使用遠光燈,因為遠光燈射出的光線容易被霧氣漫反射,會在車前形成白茫茫一片,駕駛人反而什么都看不見。
5、勤用喇叭。在霧天視線不好的情況下,勤按喇叭可以起到警告行人和其他車輛的作用。當聽到其他車的喇叭聲時,應當立刻鳴笛回應,提示出自己的行車位置。兩車交會時應按喇叭提醒對方車輛注意,同時關閉遠光燈,以免給對方造成炫目感。
6、保持車距。在霧中行車盡量低速行駛,尤其是要與前車保持足夠的安全車距,不要跟得太緊,更不要隨便超車。要盡量靠路中間行駛,不要沿著路邊行駛,以防不小心落入路側的排水溝,或者與路邊臨時停車等待霧散的人、車相撞。如果發現前方車輛??吭谟疫?,不要盲目繞行,要考慮到此車是否在等讓對方來車。超越路邊停放的車輛時,要在確認其沒有起步意圖而對方又無來車后,適時鳴喇叭,從左側低速超越。另外,也請注意小心盯住路中的分道線,不能軋線行駛,否則會有與對向的車相撞的危險。如果發現后車與你離得太近,你可輕點幾下制動,以剎車燈提醒后車注意保持適當車距。
7、一旦因霧封路或者路堵開通之初,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保持全方位安全車距,不亂打方向搶道,控制好情緒,杜絕超速行駛,及時匯報路況信息。(同一單位的車輛要保持信息互通,以便正確選擇行車路線)霧天行車耗時、費神,注意途中合理安排好休息。霧天行車一定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限速行駛,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反應。
(三)冰雪天氣的安全行車的不利因素及防范措施
冰雪天氣是“道路自然災害”,冬季道路常被冰雪覆蓋,汽車的運行條件也發生了變化,輪胎對地面的附著力顯著降低,車輪容易產生打滑、側滑、空轉、方向失控、制動距離增大現象。路面積雪、結冰導致車輛方向失去控制是引發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嚴重影響行車安全。
冰雪道路制動效能降低導致制動距離延長、制動時間和制動減速度緩慢、車輛地面的縱向附著系數減小,附著系數與車輪相對地面的滑移力增大,縱向附著系數在滑移力為20%時最大,此時制動力最大,當車輛抱死滑移力為100%時,縱向附著系數直線下降,因而制動力有所下降,即制動效能將下降。
側滑和制動距離延長對行車安全的危害:
1、引起側滑的原因:主要因為制動器使用不當,尤其是緊急制動造成的側滑現象最嚴重,而汽車發生側滑后的危害最大,導致車輛偏離正常行駛路線,常引起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
2、汽車在坡道行駛,由于平行重力的影響,同時又處于冰雪道路,也是最容易發生事故的地方。
3、冰雪道路行車,由于輪胎與路面的附著力下降,使汽車的制動距離大大延長,往往是正常路面制動距離的三到四倍,這樣就增大了汽車的制動非安全區,容易造成事故。
冰雪道路行車應采取的預防措施:
1、出車前,應加強對車輛的檢查,保持其技術狀態良好,特別是轉向系、制動系應有效、可靠,不得有行駛跑偏和偏剎現象。輪胎氣壓應取規定值的下限,且左右輪胎氣壓應相等,輪胎花紋磨損的應相對一致,磨耗過剩應成對更換,以免引起側滑和甩尾。結冰路面很光滑,通過時應裝防滑鏈,且防滑鏈松緊應一致,左右對稱。另外,還應攜帶必要的防滑器具及取暖用品。
2、冰雪道路停車有時輪胎會與地面凍結,起步前應先用十字鎬挖開輪胎周圍的冰雪、凍土,不得強行起步,以防損壞輪胎和傳動件。起步時,可半聯動、輕踏油門,以適應冰雪路面較小的附著力,避免驅動輪滑轉。若驅動輪打滑,應鏟除車輪下的冰雪,或在驅動輪下撒些干沙、煤渣、木板、被子等物,或用鐵鎬將路面刨成*形或Y形槽,以提高附著性能,利于起步。
3、冰雪天,大地覆蓋積雪,白茫茫一片,往往辨不清道路、溝壩及路面狀況,這時應根據行道樹、路標、水渠等仔細觀察,判明行車路線,沿路中心和積雪較淺處通過。若路面傾斜或呈拱形,應選擇平坦、安全一側或道路中心通過;若有車轍,應循車轍行駛;若車轍已結冰且較淺時,應跨騎車轍行駛;若積雪過厚應予鏟除后再通過;若需通過彎道、坡道、河谷和山路等危險、可疑之處,應停車勘察清楚,判明情況后再通過,不可冒險。
4、冰雪路行車一定要控制車速,特別是轉彎或下坡時必須將車速控制在能隨時停住車的限度內;需要加速或減速時,應緩緩踏下或松開油門踏板,以防驅動輪因突然增速或減速而打滑,甚至側滑、甩尾。
5、冰雪路面的附著系數只有干燥瀝青路面的1/4,制動非安全區大大增加。若跟車過近,當前車減速制動時易造成追尾撞車事故。因此,駕駛員應根據地形、車速和裝載等情況,與前車拉開正常行駛時2倍以上的安全距離(一般不得小于50米)。
6、在冰雪道路上應盡可能避免超車,若趕路緊急非超車不可,一定要選擇寬敞、平坦和冰雪較少的路段,不得強行超車。會車時,應選擇平坦寬闊的路段,保持兩車有足夠的側向安全距離,且不要太靠近路邊;若路面狹窄,有條件的一方應主動停車禮讓;若路面積雪較深,對路邊無把握,應下車試探積雪下面的路況,再進行會車。
7、需轉向時,一定要提前最大限度地降低車速,把穩轉向盤,慢轉慢回,在不影響對方來車的情況下,盡量加大轉彎半徑,以減小轉彎時的離心力,切不可快速急轉猛回,以防側滑橫甩。
8、行車中應盡量采用預見性制動,盡量利用發動機的牽制作用減速,多用手制動、排氣制動,少用腳制動,避免使用緊急制動。若情況緊急,可強行減擋,以發動機的反作用阻力牽制車輛前進,同時間歇使用手、腳制動,謹防“一腳成禍”。
9、行車中雪花紛飛時,應降低車速,使用刮水器改善視線,多鳴號;雪后行車,易使駕駛員雙目暈眩、畏光、流淚甚至視力下降(即雪盲癥),因此,行車中應配戴有色防護眼鏡,并注意休息。
10、市區內行車,通過十字路口,常因燈光信號迫使駕駛員為了停車而使用制動,這時也會出現側滑現象。因此通過十字路口時應事先降低車速,隨時準備停車,盡量避免因制動而引起的側滑。
冬季在結冰的高架、立交道路上行駛應注意的事項:
冬季時高架、立交道路因離地較高,空氣自然對流,溫度相對較低等因素容易結冰。行駛中要集中精力穩定車速,不可猛踩油門;下坡時松開油門盡量利用發動機牽阻作用而降低車速,避免急剎車和急打方向;處理情況應提前減速和制動,不要超車,加大橫向和縱向行車間距,預留緊急處置的時間和空間;保證輪胎氣壓正常,防止側滑或方向失控。
(四)秋冬季節黃昏時段的不利因素和防范措施
秋冬交替季節,天黑得早,天昏地暗對駕駛人的視線有很大影響。駕駛員對距離和速度的判斷能力會有所下降,特別是城郊結合部,行人、非機動車交通參與者安全意識淡薄,常常會往家趕等因素而出現橫穿公路,突然轉彎等現象,險象環生,這就要求我們各位倍加小心,控制好車速,提前預防,確保行車安全。
秋冬季黃昏時段對駕駛員來講,是一天中最危險地時間段,其主要特點:
1、天剛變暗,駕駛員眼睛的暗適能力還沒有完全形成,視距縮短,視力變差,即使打開車燈也不能明顯改善視野,因此降低了觀察路面狀況的能力,駕駛員很容易因判斷錯誤而發生交通事故。
2、路燈沒有開啟,加上對面車燈的影響,會使駕駛員的視覺產生暫時性模糊和視力下降而發生事故。
3、秋冬季的黃昏時段,正是下班的高峰期,路上車多人多,歸心似箭,人們不自覺的就會加快步伐或行駛速度。另外,人們經過一天的辛勞,生理心理都很疲憊,反應能力下降,遇到突發情況,極易發生事故。
針對這些特點,為保證黃昏時段的行車安全,我們駕駛員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減速慢行,仔細觀察,隨時做到制動停車準備。嚴格控制車速,加大車輛間距,給臨危狀況的出現采取措施留下足夠的時間。
(2)要及早打開示廓燈和近光燈,以引起其他車輛和行人的注意。
(3)要認真觀察道路兩側車輛和行人動態,發現人行橫道線時應提前減速,如有行人通過時要停車禮讓。
(4)盡量避免超車,如確要超車時,應選寬闊的路段,并用燈光提前告知前車,確認前車讓行后再加速超越。
(5)會車時,應加大橫向間距,減速慢行進行會車,并注意避讓非機動車道的行人和非機動車。
(五)秋冬季刮風天氣安全行車的不利因素和防范措施
秋冬季易出現秋風四起的現象,雖然正常的陣風并不會對行車造成影響,但當你開車行至過江大橋或空曠的高速公路上時情況可能不一樣,因為突然飄過的側風很可能讓原來正常行駛的車輛偏移路線,從而引發危險。在高速公路上,主管部門一般都會在側風多發路段豎立警示標志,提示司機注意。
一般來說,在空曠的高速公路、隧道的出入口,過江大橋或在立交橋上等都有可能出現側風,在建筑物相對密集的位置側風的力度也會相對較小,越是開闊的道路車輛受側風的影響也就會越大。
車體越寬大,受風面積就會越大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實際上汽車的自重、車輛重心的高低、懸掛的軟硬等等諸多方面都影響汽車在風中的穩定性。車輛正常高速行駛時,車外的氣流會在車表形成一個下壓的力以增強行駛穩定性,但突然襲來的側風會打破這種穩定的力壓,令原來的下壓力改變方向,阻力和升力也會在一定程度增加,這樣就會令車輛發生行駛路線的偏移。而這種情況下,自重比較重、車輛重心低、裝備了一套剛性比較好的懸掛系統的車輛,將很有利于車輛在側風中保持穩定。
許多的交通意外事故都是由于駕駛員在險情出現后沒有很好地做出相應的反應,或是反應過激造成的,所以經常觀察前車、保持合理的車速和注意路邊的警告標示都十分重要。當車輛不可避免地受到側風影響后,急剎車或急打方向都是不明智的舉動,應該先搞清車輛的偏移路線,然后再慢慢地修正方向。
總之,搞好安全行車工作,是駕駛人不斷提高綜合素質的反應,應注意多方信息和知識吸收,勤加思考,不斷積累。祝大家做一個有知識、有學問、綜合素質全面的駕駛人
篇2:初級中學學生騎自行車上學致家長一封信
初級中學關于學生騎自行車上學致家長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長:
您好!
孩子是家庭的未來,是祖國的未來,孩子的安全關系到家庭的穩定,關系到社會的穩定。由于兒童缺少生活經驗,應變能力差,在道路上騎自行車很不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實施條例》的規定:“不滿十二周歲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自行車”和“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同時根據我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實際情況,為了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和保證你孩子的安全,我校規定小學部所有學生禁止騎自行車,初中部家庭住址必須在糧食局十字以西的學生才可以騎自行車,同時堅決不允許騎電動車和摩托車上下學。
如果您的孩子滿足以上條件并需要騎自行車上學,請您向您孩子的班主任提出申請,經批準以后才可以騎自行車上下學。同時必須經常告訴孩子騎自行車的安全常識并教育孩子遵守交通安全法規。
我們懇請您教育孩子遵守以下自行車安全守則:
1、 每次上路前,保證車況良好,檢查車鈴是否響、輪胎內充氣是否合適,尤其要確保剎車系統完好。
2、 在馬路上靠右行駛,并順著車流的方向而行,不逆行,保持路隊單列先后順序,嚴格遵守交通法則。
3、謹記“八不”:不雙手撒把,不多人并騎,不相互攀扶,不追趕比賽,不交談,不帶人,不騎車上下坡,不扒機動車。
4、騎車轉彎時,要伸手示意。左轉彎時伸出左手示意;同時要選擇前后暫無來往車輛時轉彎,切不可在機動車駛近時急轉猛拐爭道搶行。
5、穿越交叉路口時先停下,向左、向右,再向左看,然后穿越。
6、認識車的指示燈,以判別車輛移動的方向(如車子的轉彎燈、剎車燈等)
7、如果您的孩子沒有滿足以上騎自行車的條件,私自將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騎到學校來,學校為了您孩子的安全將對所騎車輛進行保管,我們也會在第一時間通知您到學校進行安全教育并將車輛領走。
8、請各位家長配合我們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如果您的孩子不按相關要求安全上下學,在上下學途中發生任何事故將由孩子監護人承擔相應的責任。
各位家長,為了您的孩子健康成長,為了您家人的幸福,我們希望您真誠合作。
家長簽字:
zz縣第二初級中學
20**年4月
篇3:建筑工地自行車管理制度
建筑工地自行車管理制度
為維護社會穩定,加強車輛管理,保障本施工項目的順利進行,齊抓共管,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對進入本工地自行車作如下規定:
一、服從管理人員安排,進入本工地的自行車不準亂停亂放,一律停放在指定地點。
二、無證無牌、無車主的自行車一律不準進入本工地,車輛管理人員及門衛有權拒絕。
三、凡新采購自行車必須領取牌照后,方能進入本工地。
四、未經同意,擅自亂停亂放的自行車,一經查獲,將作無主車輛進行處理。
浙江ff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