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醫專一附院20**年度危急值報告制度有效性評估
我院的“危急值”報告制度運行一年來,總體各科執行情況是良好的,危急值項目也能滿足臨床工作的需要,對保障患者安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同時也存在諸多細節問題,現對危急值報告制度的有效性進行評估,以進一步完善和發揮這項制度的作用。
通過“危急值”制度的建立和更具臨床工作的需要進行的不斷地完善和更改,并且有了信息化系統的支持,使我院臨床醫生在診療過程中能及時得到相關信息,迅速給予患者有效的干預措施或治療,最大可能的挽救患者生命;否則就有可能出現嚴重后果,失去最佳救治機會,嚴重者可產生醫療糾紛,照成不良的社會影響?!拔<敝怠鄙婕懊鎻V,涉及人員多,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或人員的執行不力或微小的疏忽,都會影響
“危急值”制度的有效性。我院通過不斷地強化學習“危急值”報告制度及報告流程內容,實時進行監督落實情況,并且根據要求不斷更新、簡化項目內容,使大家更易掌握,從而提高了該制度的有效性。
“危急值”的報告項目和數值及報告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應該結合臨床實踐不斷發展變化的動態過程,密切聯系臨床,從實際出發服務臨床、服務臨床。經過二年多的“危急值”的臨床應用,臨床醫生發現,許多“危急值”醫技科室報告后,經臨床觀察并不危急,經過處理后,多數病人病情明顯好轉;比如:我院第一版的血小板、白細胞、血糖、鈉、鈣、氯等“危急值”參考值,經過臨床觀查,有些數值危而不急,綜合各臨床科室反饋的情況,檢驗科重新修訂的第二版“危急值”參考值,并發給臨床使用,以完善“危急值”的相關數值,使“危急值”更符合臨床實際,體現“危急值”危而急的作用。
在近期的實際工作中,我院多數臨床科室碰到的最常見情況是電解質紊亂、低血糖、高血糖,心臟停搏、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損傷、各種腹腔內大量的出血、急性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①心室撲動、顫動;②室性心動過速;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④頻發室性早搏并Q-T間期延長;⑤預激綜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顫動;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動過速;⑦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傳導阻滯;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動過緩;⑨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等,能占到危急情況的90%左右;在實際工作中,有時也不能過于相信醫技科反饋給我們的報告結果,尤其是婦科常見的異位妊娠破裂的“危急值”報告情況,有時結果僅僅是輔助檢查,僅供我們參考和分析,臨床醫生一定要結合臨床實際情況,仔細觀察;認真判斷,標本有無凝血、導聯有無錯接、入院患者臨床表現不符是否還有其他措施證明;只有用嚴謹的臨床思維去理解,才能做出正確的治療選擇。
我們應進一步優化“危急值”報告制度的內容及報告流程,對于一些“危急值”的內容和數值進一步的細化,提高“危急值”制度的落實率,全院、全過程、全員參與,從而提高“危急值”制度的執行力和有效性。
醫務科
20**.1.26
篇2:醫療管理:臨床檢驗危急值報告制度
醫療管理-35 項二十、臨床檢驗危急值報告制度
1. “危急值”是指當這種檢驗結果出現時,表明患者可能正處于有生命危險的邊緣狀態,臨床醫生需要及時得到檢驗信息,迅速給予患者有效的干預措施或治療,就可難挽救患者生命,否則就有可能出現嚴重后果,失去最佳搶救機會。
2. 醫院要建立危急試驗項目表與制定危急界限值,并要對危急界限值項目表進行定期總結分析,修改,刪除或增加某些試驗,以適合于本院病人群體的需要,關注來自急診室、重病監護室、手術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的標本。
3. 建立起實驗室人員處理、復核確認和報告危急值及了解臨床對患者處理情況的程序,并在《檢驗危急值結果登記本》上詳細記錄(記錄檢驗日期、患者姓名、病案號、科室床號、檢驗項目、檢驗結果、復查結果、臨床聯系人、聯系電話、聯系時間(min)、報告人、備注等項目),有關人員都應按此程序辦理。
4. 臨床醫生接到危急界限值的電話報告后應及時識別,若與臨床癥狀不符,要關注樣本的留取存在缺陷?如有需要,即應重留取標本進行復查。
5. 在實驗室操作手冊中應包括危急界值試驗的操作規程,并對所有和危急界值試驗有關的工作人員,包括醫護人員進行培訓。
6. 醫院醫療管理職能部門應該定期檢查和總結“危急值報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總結,重點是追蹤了解患者病情的變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報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報告”的持續改進的具體措施。
7. 臨床檢驗的“危急值報告”作為醫院管理評價的重要條件,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建立檢驗醫師制。
篇3:醫技科室制度:臨床檢驗危急值報告制度
醫技科室工作制度五、臨床檢驗危急值報告制度
1、 “危急值”是指當這種檢驗結果出現時,表明患者可能正處于有生命危險的邊緣狀態,臨床醫生需要及時得到檢驗信息,迅速給予患者有效的干預措施或治療,就可挽救患者生命,否則就有可能出現嚴重后果,失去最佳搶救機會。
2、 醫院要建立危急檢驗項目表與制定危急界限值,并要對危急界限值項目表進行定期總結分析,修改,刪除或增加某些試驗,以適合于本院患者群體的需要,關注來自急診室、重病監護室、手術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的標本。
3、 建立實驗室人員處理、復核、確認和報告危急值程序,并在《檢驗危急值結果登記本》上詳細記錄(記錄檢驗日期、患者姓名、病案號、科室床號、檢驗項目、檢驗結果、復查結果(必要時)、臨床聯系人、聯系電話、聯系時間(min)、報告人、備注等項目)。
4、 醫院醫療管理職能部門應該定期檢查和總結“危急值報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總結,重點是追蹤了解患者病情的變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報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報告”的持續改進的具體措施。
5、 臨床檢驗的“危急值報告”作為醫院管理評價的重要條件,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建立檢驗醫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