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總結
本學期,學校德育工作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以抓好養成教育為突破口,以各種活動為載體,扎實開展德育工作,效果良好?,F總結如下:
一、以身立教,師德垂范。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在貫徹落實“規范”中我們首先注重教師隊伍建設,發揮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著力抓好師德教育,強調教師示范作用,通過政治學習,理論學習,提高認識水平,增強教書育人的光榮感和責任感;通過群體組合,優勢互補,形成“規范”教育的整體力量,使校園內正氣上升,團結向上,進取奉獻的氣氛更濃。
二、把學生良好行為規范“養成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主陣地
(一)、構建得力的領導機構,加強教師規范引領作用。
1、領導小組成員經常深入各年級組,同時加強自身建設,加強學習,真正成為學校德育工作帶頭人。領導小組成員以自己的能力、人格,高尚的品德,帶好班主任隊伍和加強學校骨干隊伍建設。形成“全員參與、全程實施、提升觀念、注重實效”的德育工作作風。
2、強化師德建設。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靈魂,要確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處處都育人的管理理念?!鞍駱拥牧α渴菬o窮的”,教師是學生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因此,教師首先行為要規范。教師每天自己打掃辦公室,升旗儀式時排在學生隊伍后面,與學生一起高唱國歌,按時值勤,護導護送按時到崗,半年來,我校教師從課堂到課間,從學校到社會,總能給學生以良好的行為示范。
(二)、我校組織的各類傳統活動、主題活動,始終把對學生的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作為教育的主線。
三、做好典型事例的表揚與批評活動
1、在開展一日常規訓練活動,政教處充分發揮晨會、廣播、宣傳窗、手抄報等宣傳陣地作用,倡導學生從身邊事、日常事、小事做起,從學會做人開始,樹立以什么為榮,什么為辱的意識。開展“四不、五節約”實踐活動,倡導文明禮貌、摒棄違法亂紀;倡導勤儉節約、摒棄鋪張浪費。對于在活動中出現的好人好事,嚴重違紀行為等典型事例要及時地開展表揚與批評。
2、注重養成教育,強化行規訓練力度
中職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靠平時日積月累的知、行轉化中逐步養成的。因此,我們利用各種渠道,各種途徑,加強對學生的學習習慣、文明禮貌習慣、體鍛衛生習慣等方面進行訓練和教育。
3、訓練目標細化、具體化
各班則由班主任與學生一起根據本年級本班的實際,對照《學校行為規范教育分層目標》制定班級目標及每周教育重點,有計劃、分階段地落實行規教育內容。這樣使目標更細化,使內容更具體,要求更明確,這樣的訓練,操作性強,學生更易接受。如:對學生進行“課間午間文明大課堂”的教育。我們按低、中、高年級細化成具體要求,如,一年級做到:不罵人、不尖叫,不打架、不追逐,不玩教具、媒體,準備好下節課的學習用品,迅速做好生活上的事情(喝水、上廁所等)。根據這些要求制定一張表格,午會課上教師對這幾條反復抓、反復講,同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行為對照評價,自我衡量,認識到哪些做到了,哪些還需努力。我們發現通過一個階段的訓練,學生的文明休息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學校、家庭、社會配合開展行為規范養成教育
學校是教育主要的實施機構,但只有學校、家庭、社會三位合一體,緊密配合,才能形成教育工作的合力,實踐證明,學校德育工作由單一化向社會化轉變,是學校實施德育的一條極其有效的途徑。我校通過成立家長委員會、辦好家長學校,大力加強宣傳工作,把行為規范的內容和要求,通過家長學?;蚣议L會、致家長信等形式向家長宣傳,請家長竭力配合、耐心指導、正確評價學生行為。家長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學生在校外受到的不良影響就會大大減少,校內教育就更加有效了。
五、養成教育系統化、經?;?/p>
學生行為規范是一個反復抓,抓反復的過程。我們努力發揮午會課的陣地作用,經常性,有針對性地開展行為規范教育訓練。一方面,學校分層次細化行為規范教育要點,劃分為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自然“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庭中做個好孩子,在社會做個好公民”,從學習習慣、文明禮儀、體鍛衛生和勞動習慣三方面,確立了具體內容。每個課目有不同要求,循序漸進,形成了分層要求的系統目標。另一方面,根據實際情況,針對整體行為規范薄弱環節,確定階段要點加以強化。這樣有針對性的教育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六、多渠道、全方位地開展學校德育工作
(一)“禮儀教育”正行為
我們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為了讓這種優良的傳統美德在學生中繼續發揚下去,學校以“禮儀教育”為先導,引導學生學習文明禮儀,學會以禮待人。多年來,我們一直開展各種文明禮貌教育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禮貌意識,積極促進學生文明禮貌習慣的養成。
1.文明習慣養成教育
學校歷來堅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導學生人人懂文明,人人爭做文明學生。一是每學期開學初,,組織學生學習《中職生日常行為規范》、《中職生守則》、讓學生明白做文明學生的準則;二是在校園內設立文明、禮儀標語牌:如“請使用文明語言”“請講普通話”“輕聲、慢步、禮讓、右行”,等,讓環境感化人;四是利用班會時間,讓學生自由發言、討論,對校內外事件發表評論。五是設立每周一為學校文明日,強化學生文明習慣。
2.設立禮儀崗、監督崗
學校在校門口設立禮儀崗,全校各班輪流值周,進行禮儀示范,與學校老師、來賓鞠躬問候,讓大家一進校便有一種親切、溫馨之感;在校園內主要位置設立監督崗,志愿者輪流值崗,對個別學生的亂扔、亂丟等不良行為進行監督,制止一些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典型案例
陳伊琳、女、15歲、幼教一年級學生。在校表現:學習勤奮刻苦;愛勞動、好進心強;做每件事都很投入;課下與老師、同學用普通交流;自己的課桌、書包整理得井井有條;課堂作業能及時保質量的完成;經常幫助比自己困難的學生;愛護公共財物;校園內有紙屑、塑料袋等垃圾及時撿起放入垃圾箱內;管理的班級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
在家表現:一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大發脾氣;東西隨手扔,拖鞋這里一只那里一只。干家務前,先講條件。如;洗碗給多少錢,掃地多少錢等等;私心比較嚴重,遇到什莫好事,先有自己再有他人。
據我調查百分之九十的學生象陳伊琳一樣校內外行為習慣很不一致。怎樣使5+2不等于0呢?
措施:
一、
在校期間:
1受“孟母三遷”的啟迪,學校充分利用班會課、思想品德課、宣傳欄、黑板報、閱覽室、電視臺、少先隊活動室等大張旗鼓地宣傳好人好事和文明風尚;在校園里展示校訓、《中職守則》、《中職生日常行為規范》、名人名言、警句等,讓每一面墻壁都發出無聲語言,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學校還堅持不懈地開展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組織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和興趣小組活動,陶冶學生情操,健全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
注重激勵機制
⑴注重個體評價。設有“新三好學生”、“文明學生”等。同時,注重過程評價,每月組織“自我評價、同學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期末進行總評,從而給每個孩子不斷提升的臺階,激勵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⑵注重群體評價。加強對學生思想行為的監督和評價,以班級衛生、紀律、間操、路隊、禮儀等常規評比為重點,加強過程管理,加快評價反饋,以每周頒發金牌,每月評比“文明班級”并把平時評比作為每學期優秀班集體考評的重要依據。
3.
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發揮心理健康教育課優勢,建立了心理咨詢室和“悄悄話信箱”,要求教師對“學生”從心理上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和幫助。尊重學生,正確客觀地評價學生??吹綄W生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
二、
家長跟老師要聯手合作
建立正常的家庭聯系制度,有利于學校、家庭及時交換意見,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對癥下藥,有的放矢進行教育;有利于學生形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良好行為習慣。
三、
學校重視家庭教育這塊主陣地
開設家長學校,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育觀,掌握科學的育人方法,讓家長配合學校教育,使學生認識到不良習慣的養成對自己今后的生活產生什么不良影響,對社會又會造成什么危害。
一種好的行為習慣,可能成就一個幸福的人生,就讓我們的孩子,在純凈的學校中,在溫暖的家庭中,健康成長。
二0一四年五月二十日
篇2:某中學家長教育行為規范
中學家長教育行為規范
國家教育部、全國婦聯聯合頒發的《家長教育行為規范》是針對新時期家庭教育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21世紀對國民素質的總體要求制定的。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婦聯要主動爭取當地黨委政府領導的支持,把倡導廣大家長遵守《家長教育行為規范》納入當地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引導廣大家長樹立正確的教子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兑幏丁肪唧w內容是:
一.樹立為國教子思想,自覺履行教育子女的職責。
二.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養子女遵守社會公德習慣、增強子女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三.關心子女的智力開發和科學文化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求要適當,方法要正確。
四.培養和訓練子女的良好生活習慣,鼓勵子女參加文娛體育和社會交往活動,促進子女身心的健康發展。
五.引導子女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支持子女參加社會公益勞動,培養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勞動習慣。
六.愛護、關心、嚴格要求子女。不溺愛、不打罵、不歧視,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
七.要舉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業進取,各方面為子女做榜樣。
八.保持家庭和睦,創建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九.學習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及方法,針對子女的年齡特征、個性特點實施教育。
十.要和學校、社會密切聯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篇3:中學開展學生行為規范教育月活動方案
中學關于開展"學生行為規范教育月"活動的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切實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根據《*中央國務院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道德建設若干意見》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經研究決定,在全校開展"學生行為規范教育月"主題活動。通過進行遵守校紀校規、法律法規的教育,培養學生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社會公德和社會秩序的意識和習慣,自主落實《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全面推進我校的德育教育。
二、活動安排
第一周(5月18日至5月22日)
1、全校"學生行為規范教育月"動員報告(5月19日讀報課);
2、班級活動:學習"三字歌",自查自糾。
第二周(5月25日至5月29日)
1、全校衛生、儀容儀貌大檢查;
2、主題班會:創建整潔文明校園從我做起。
第三周(6月1日至6月5日)
1、著裝規范班級評比,班級衛生評比;
2、班級活動:班級"三字歌"誦讀比賽?!惊剟钷k法:每班取前3名(小學一、二年級取一、二、三等獎,其中一等獎1人、二等獎2人、三等獎3人)】
第四周(6月8日至6月12日)
1、校級"行為規范標兵"、"行為規范優秀班級"評比(評選條件及辦法見附件一、二);
2、班級活動:"紀律在我心中,文明伴我成長"演講比賽?!惊剟钷k法:每班取前3名(小學一、二年級除外)】
三、活動要求
1、每個班級根據本班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制定計劃,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工作細化到每一個學生身上。要求認真切實組織好學生學習誦讀《中小學生行為規范三字歌》,把道德教育細化到日常學習生活中。并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促使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使學生精神風貌、校容校貌發生根本轉變。
2、確定以"創建整潔文明校園"為活動目標,以培養學生文明和衛生習慣為核心內容,組織學生(包括老師)圍繞校園禮儀、生活禮儀、社會禮儀,有步驟、分層次、創造性地開展多種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使學生做到文明說話、文明用餐、文明行路、文明乘車、愛護環境。
3、每個班級要對本班學生進行全面的個人規范檢查,并展開評比,對表現優秀的同學授予"行為規范標兵"稱號,同時結合"三項競賽"活動,對班級進行量化評比,適當加大班級衛生檢查得分的權重。
四、組織領導
1、成立主題教育月活動領導小組。陳兵任組長,周進貴任副組長,張艷明、唐紹能、李子雄、郭貴平、張仲謀、張安孟、徐媛萍及各班主任為組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學生處和校團委,由唐紹能、徐媛萍具體負責實施。
2、各班要及時總結主題教育活動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并始終堅持貫穿于教育教學中,不斷創新工作方法,著力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工作的長效性。
**市第十四中學學生處
共青團**市第十四中學委員會
20**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