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學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實施方案

5001

  壽光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突出中職特色,以學生社會素質教育為基礎、職業素質培養為核心,整合校內各種教育資源和教育力量,不斷更新教育內容,改進教育方法、創新培養模式,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工作水平,特制定本培養方案。

  二、培養目標

  (一)通過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和基本國情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政治信念。

  (二)通過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市場競爭的意識、團結協作的作風和開拓創新的品質。

  (三)通過對學生進行基礎文明教育、誠實守信教育和感恩教育,使學生養成文明的言行舉止行為,高尚的道德情操,懂得奉獻和回報,增強社會責任感。

  (四)通過對學生進行安全、紀律和法制教育,使他們具有良好的組織紀律觀念、法制觀念和安全意識,教育他們珍愛生命,愛好和平,成為和諧社會建設的積極實踐者。

  (五)通過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教育和專業技能的培養,教育學生熱愛學習,刻苦鉆研,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具備扎實的專業基本理論和較強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具有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通過對學生進行文化素質,尤其是聽、說、讀、寫、文學、藝術、審美等方面的訓練,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以及就業競爭力和適應社會生活、工作的能力。

  (七)通過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使他們具備較強的心理適應和調節能力,增強他們克服各種困難和挫折的毅力。

  (八)通過引導和鼓勵學生加強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他們增強體質,具有強健的體魄。

  三、培養的具體內容及要求

  (一)政治素質:要求學生必須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理論和“***”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擁護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維護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具體要求:學生在校期間未參加任何非法組織,堅決反對破壞和分裂祖國的言行,維護祖國的統一,維護社會安定與和諧,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任何時候不發表不利于黨和國家的言論,不做有損于黨和國家的事。

  (二)品德素質:要求學生能夠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具有基本的明辨是非、善惡、美丑的判斷標準和道德原則,具有良好的文明素養和傳統美德,能遵紀守法,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具體要求:學生應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應關心集體,積極參加社團活動;應模范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社會公德和國家法律法規;每學期至少應參加愛國主義教育或其他思想政治教育主題活動一次;每學年至少應參加一次如義務勞動、學雷鋒活動、獻愛心活動或其他社會公益活動。

  (三)專業素質: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具體要求:學生應學好所有專業課程,完成所有教學計劃規定的實習、實訓內容,結合專業特點,廣泛開展技能型活動,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與提高。

  (四)文化藝術素質: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學、美學、社會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知識以及掌握書法、繪畫、攝影、音樂、舞蹈等某一方面的技能。

  具體要求:每學期至少應精讀一本中外名著或美學、社會學方面的專業書籍;每學年應至少參加一次(項)集體文化活動;每年參加一個學生社團組織或興趣小組;有一項愛好特長(即在某一方面有活動獲獎證書或參加過2次同樣類型的活動視為有愛好特長,或者有書法、攝影、演唱、繪畫、舞蹈等其他形式的個人才藝展示或作品也可視為有愛好特長)。

  (五)身心素質:要求學生具有健全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即學生要有良好的體質,平和愉悅的心境,能勇敢地面對困難、理性地面對失敗和頑強地應對挫折的意志能力。

  具體要求:新生應參加一次心理素質測試;每位學生每年參加一次身體素質測試,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每學期早操出勤率不低于95%;學生每學期至少應參加一次(項)體育活動;在校期間參加過一項陽光體育活動;有一項體育愛好或掌握一種體育技能。

  (六)職業素質:要求以滿足行業、企業需求為目標,圍繞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心理和核心能力,積極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把學生培養成為高技能的建設者。

  具體要求:大力推進校企合作,有效開展學生職業素質教育實踐活動。通過設置學生職業素質教育中心,完善職業素質教育運行管理制度,組建職業素質教育師資隊伍,開展職業素質教育理論研究,搭建職業素質教育平臺和基地,構建“理論實踐一體化、隊伍與平臺雙保障”的“一體雙翼”職業素質教育體系。開展主題明確、特色鮮明的職業素質教育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提升學生就業競爭能力。

  (七)發展性素質: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科技創新能力、職業技能和求職應聘能力。

  具體要求:要求學生校內參與過某一活動的策劃、組織、協調或管理;進行過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并完成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一、二年級學生每學年應提交一本硬筆書法練習冊;每位學生應獲得一種與專業密切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每位學生應接受一次系統的就業指導培訓,至少參加過一次應聘演練或模擬應聘嘗試。

  四、培養的方法與途徑

  (一)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在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教學部)

  1、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在保證理論教學的前提下,增加開放式、討論式教學形式,每門課程至少組織一次主題演講比賽或組織觀看一次專題教學片并要求學生每人寫出一篇觀后感。

  2、每門課程至少組織兩次討論會或辯論會。

  3、建立德育教育基地,每門課程至少進行一次學生德育實踐活動。

  4、每門課程至少布置1篇效論文或征文,字數不少于1500字。

  (二)發揮各級黨組織的作用,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黨委工會)

  1、黨辦每學期至少安排一次時事政策報告會,舉辦一期積極分子黨課培訓班。

  2、組織、安排各級黨組織充分利用廣播、網絡、板報、專欄等輿論宣傳陣地宣傳黨的政策、先進典型事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發揮學生處宏觀指導和組織協調各系的作用,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學生管理中心)

  1、充分利用開學典禮、入學教育、重大事件、畢業教育等關鍵環節,通過集體學習、組織報告會、開展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每學年應有一次新生入學教育、一次畢業生文明離校教育、一次有主題的思想教育活動。

  2、通過軍事訓練,組織學生學習基本的軍事理論知識,掌握基本的軍事技能,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

  3、指導和協助各教學部組織新生學習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并統一組織考試。

  4、加強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引導學生熱愛學校、熱愛老師、熱愛同學,使他們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積極上進,勤奮好學,遵章守紀,培養良好學風。每學年開展一次優良學風班級創建活動和學生評優表彰活動。

  5、每學年舉辦一次學生干部培訓班。

  6、每學期對有2門以上不及格的學生和違紀的學生進行一次集中戒勉談話教育。

  (四)重視學生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安全保衛科)

  1、每學期對學生進行一次安全紀律教育或消防安全知識講座。

  2、每月對學生宿舍進行一次消防安全檢查。

  3、每學年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火災、地震等應急撤離演練。

  (五)發揮公寓管理中心在學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加強對學生日常行為和生活紀律教育(宿管中心)

  1、堅持每天查鋪制度,每周將檢查結果匯總并送交各系和學生處。

  2、每周對宿舍安全用電進行一次檢查。

  3、每月進行一次文明宿舍評比。

  4、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學生宿舍文化活動。

  (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生文化藝術素質(藝體中心、團委)

  1、結合團員青年的思想特點,開展團員青年的思想教育活動。每學期應至少安排一次有主題的團員青年思想教育活動。

  2、開展形式多樣、富有特色、學生喜聞樂見的校園文化活動。每年舉辦一次迎新年文藝晚會,一次校園文化藝術節。

  3、組織開展或指導各系開展演講、辯論、書法、繪畫、攝影、演唱、小型體育比賽等活動。每個教學部每學期至少開展兩次活動。

  4、充分發揮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的作用,學生會和每個學生社團每學期至少開展2次有影響的活動,藝體中心統一協調、合理安排、精心組織,保證周周有活動,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

  5、安排、組織學生開展假期社會實踐活動,要有明確的時間要求和任務要求,每個學生都應有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并達到合格標準。凡不符合要求的或調查報告不合格的必須重新實踐,重寫調查報告,直至達到合格標準。

  6、組織指導學生參加校外各種大型文化活動和比賽。

  (七)突出專業特點,強化專業教育,提高學生專業素質(各教學部)

  1、利用新生入學教育的機會,對學生進行人生遠大理想及專業思想教育。

  2、實行班主任負責制,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指導學生的學習。

  3、組織指導學生參加校內外各種學習競賽活動。

  4、每學期至少舉辦2場學術報告會。

  5、鼓勵學生成立各種課外學習興趣小組,開展有益的課外學習活動。

  6、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學風建設尤其是學習紀律管理,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良好氛圍。

  (八)充分發揮教學管理中心對教學過程和教學環節正常運行管理和監控的作用,保證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教學管理中心)

  1、致力于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創新,注重學生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培養。

  2、拓寬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門類,要精心規劃開設至少10門文化素質教育選修課供學生選修。

  3、選聘一定數量的兼具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和藝術素養的優秀教師承擔學生文化素質教育選修課教學和學生指導任務。

  4、編制學生課外閱讀推薦書籍目錄。

  5、每年至少組織2場有水平、高質量、有影響的學術報告會。

  (九)發揮心理咨詢室的作用,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學生服務中心)

  1、每年對新生進行一次心理普測,建立學生心理健康信息檔案。

  2、每學期進行一次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活動。

  3、每學期舉辦2場心理健康教育學術報告會。

  4、咨詢室應保證每天下午向學生開放,有值班老師,接受學生咨詢。

  (十)發揮體育教學部的作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藝體中心)

  1、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每年對學生進行一次身體素質測試,建立學生身體素質信息檔案。

  2、指導各教學部開展體育活動。

  3、每年定期舉辦一次田徑運動會、一次冬季長跑賽和其他2次大型的體育活動或比賽。

  4、組織學生開展陽光體育活動,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參加一項陽光體育活動或應有一項體育愛好和特長,由藝體中心考核認定。

  5、組織指導學生參加校外各種體育比賽。

  (十一)圍繞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心理,大力加強校企合作交流,積極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校企合作中心、各教學部)

  通過走訪用人單位、畢業生跟蹤調查、問卷調查、文獻查閱、群體座談、個體訪談等方式,匯總企業對中職學生的職業素質要求,辨析中職學生職業素質的關鍵構成要素,剖析當前中職學生職業素質方面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對策,開展中職學生職業素質教育調查研究。突出職業道德教育,深入開展以誠信和敬業為主要內容職業道德教育實踐活動,積極推進企業文化進校園,發揮企業文化的熏陶、引導作用,有效促進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與提高。

  結合專業特點,廣泛開展技能型活動,促進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與提高。

  以滿足現代企業需要的職業心理素質為標準,重視加強職業心理的研究,進一步健全實訓室建設,舉辦職業心理輔導培訓、實習實訓活動,優化學生職業心理素質。

  (十二)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發揮班主任在學生教育管理中的生力軍作用(學管中心、各教學部)

  1、充分利用黨團活動時間和班會時間上好時事政策課、就業指導課以及心理健康輔導課。每兩周組織一次。

  2、充分利用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紀念日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每個班級每學期至少一次。

  3、組織學生廣泛開展學雷鋒、獻愛心、義務勞動、幫扶濟困等社會公益活動,培養集體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每個班級每學年至少一次。

  4、不定期地對學生進行安全紀律教育、基礎文明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和國家法律法規教育。每個班級每學年至少一次。

  5、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校內外文化體育等活動,豐富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陶冶他們的情操,提高他們的文化修養。

  6、每學期至少與50名同學進行個別談話(所帶學生不足50人要逐個談話),對一學期有2門以上課程不及格的學生和違紀學生建立檔案并實行預警制度。

  7、應堅持每天對學生出早操情況進行檢查登記。要每月對所帶班級學生上課出勤及學習情況匯總、分析、總結一次。

  9、堅持按宿管部要求做好宿舍檢查,做好公寓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

  10、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心理有障礙學生信息檔案,做好他們的思想教育和疏導工作。

篇2:六年3班提高班干部素質制度(培養計劃)

  六年3班提高班干部素質制度(培養計劃)

  一支精干的班干部隊伍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他們往往在班務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優秀班集體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加強班干部培養,提高干部的組織、管理能力,既是時代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需要,又是發揮班干部作用、強化班級管理、形成良好班風的需要。

  一、明確培養宗旨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

  一是對他們進行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教育,提高工作的責任感,解決“官意識”和“高人一等”的錯誤認識,使他們認識到在許多方面應比一般同學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比如干工作就要犧牲一些業余時間,并可能聽到許多抱怨和意見等等。

  二是要求班干部以身作則,嚴以律己。也就是說班干部要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并要養成良好的民主作風。

  二、授之以法,提高工作水平

  在實際工作中,通過以下八個方面對班干部進行了培訓:

  1、怎樣維持班級紀律。

  2、怎樣處理偶發事件。

  3、怎樣進行表揚和批評。

  4、怎樣主持主題班會。

  5、怎樣組織集體活動。

  6、怎樣管理班級財物。

  7、怎樣幫助后進同學。

  8、怎樣協調學生與老師的關系。

 ?。ㄅ嘤栆话憬Y合班級的實際情況開展,著重提高他們實際工作的能力。)

  三、加強理論學習,明確干部工作職責

  1、《小學生手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及校規校紀是學生干部的必修課。班干部首先應該是合格的小學生,力爭是優秀的小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服眾。干部無論職務大小,要牢固樹立為群眾服務的思想,要講奉獻,把集體的事作為自己的事。

  2、制定出干部職責、干部工作守則以及班級規章制度,使干部職責明確做到干部工作有章可循,干部能找準位置,盡快進入角色,獨立開展工作。

篇3:教師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培養全面發展學生

  教師***心得體會: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

  學校的服務對象是學生,今天的學生,就是明天的社會建設者,學校要把學生的生存和發展作為學校工作的最高價值目標,要按照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要求,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不斷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民主、法制、環保、國情等教育,使學生也深入領會、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為學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首先,要育全面發展的人。我國《教育法》明確規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但長期以來,由于各種原因,我國的教育卻存在著以分數至上來評價學生,忽視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身心發育水平;以學業和升學壓力來束縛學生,以暫時的學業成績成敗論英雄,偏愛偏信少數學業優秀的學生。這有悖于素質教育的育人宗旨,更妨礙了學生的和諧發展。美國教育家、素質教育倡導者詹姆斯·多姆生認為:“一個熱愛生活,熱愛人類,熱愛真理,誠實正直的學生同僅僅是學業突出的百分學生相比,前者更有利于社會”。教師的教育工作必須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在教會學生如何做事,如何掌握科學知識,如何為進一步深造和日后工作做準備的同時,不忘滲透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教育,使他們成長為有“人性”的人才。不僅具備智慧的頭腦、靈巧的雙手,還擁有善良、美好的心靈和富有遠見、敏銳的雙眼,能對民族、對國家擔負起自己的責任。要使學生既要又好又快地完成學業,又要擁有健康的身心和完善的人格。

  再者,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人在智能結構、認知風格、反應速度、知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用同一標準與尺度衡量全體學生,不僅不能準確地掌握每一個學生實際情況,甚至還會湮滅個別學生的強勢智能,對個別學生的發展造成教育不公。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意學生個性差異,并且還要滿足其發展的需要。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發展潛能和自信心,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融入差異性豐富的多元化社會。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