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中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1907

  嶧山中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一、課程目的

  校本課程是一種新的課程形態,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為了給學校、教師專業和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新的舞臺,學校將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特色和資源優勢,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本,以興趣性、拓展性為主,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帶動學校師資隊伍的建設與課程開發、管理、評價等方面的和諧發展。

  二、課程原則

  (1)貼近學生:校本課程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為根本出發點,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尤其重視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

  (2)關聯學科:根據學校的教師力量及教學設施的情況,校本課程的開設以學校開設的各學科相聯系,一方面充分發揮學校教學資源,另一方面也能為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服務。

  (3)滲透中考:在尊重和滿足學生不同校本課程選修的同時,校本課程的開設滲透中考,滿足部分學生提升學科學習水平的要求,將平時的文化學習和校本課程學習相結合。

  (4)彰顯特色:發掘學校特色項目資源和現有的教師水平,打造符合學校條件的有特色形成校本課程的真正校本化。

  三、課程內容

  以促進學生各項基本素質全面發展作為課程設計的中心,以整體、優化的課程結構為核心內容,根據學生發展的需求、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師資和設施的條件等確立學校校本課程。

  按課程開設的培養目標分為人文素養類、科學素養類、生活技能類、身心素養類、藝術修養類、信息技術類、學科競賽類七大類。

  人文素養類:通過人文文化的學習,提升學生人文文化品質,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培養學生與人合作和進行交流的能力。

  科學素養類:通過各種科技自然活動,培養學生科學思考的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生活技能類:通過生活知識的學習,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提高學生生活的質量。

  身心素質類:通過體育項目和心理健康輔導,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提高。

  藝術修養類:通過藝術活動,陶冶學生情操,增強藝術修養,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審美能力。

  信息技術類:通過學習電腦操作知識,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綜合學習、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學科競賽類:以學科競賽來培養學生進取創新精神,科學探索精神。

  四、教學流程

  1、課程設置:原則上以教研組或備課組為單位,根據本組師資力量和學科特點確定本組校本課題,確定負責人及成員,組織校本課程材料。

  2、學生選題:學校向學生公布校本課程開設科目、指導教師及課程說明等,讓學生自由、自主選擇課程。

  3、班級組成:先按正常教學班統計學生選課情況,再根據學生第一、第二志愿,學校調整各校本課程科目學習人數,原則上組班不超過50人,低于20人不開班。

  4、組織教學:視學生選課情況及場地限制,按校本課程課時計劃表,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校本課程。

  5、時間安排:周一至周五的第八節課

  五、課程管理

  校本課程實現學校統籌規劃,教師自主實施,學校監督檢查,教師總結反饋。

  1、學校對已開發的校本課程統一制定課時計劃,對任課教師、教學場地等規劃設計。

  2、任課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教務處隨機聽課,隨時測評。

  3、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4、任課教師根椐課時計劃,聯系場地、器材等,實施課程。

  5、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6、任課教師對學生參與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并對自已的教學反饋總結,以利于今后的校本課程教學。

  7、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學生的學習成果,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六、評價

  1、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應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有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作品及在活動中、競賽中取得成績的資料。

  (4)教導處通過聽課、查閱教師記錄、問卷調查等形式對教師考核,記入校本業務檔案。

  2、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采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差”記錄,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3)學習的成果。學生成果通過實踐創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異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

  附表1

  校本課程部分課題參考

  課程類型

  課程內容

  相關學科

  開設年段

  組織形式

  人文素養類

  中學生禮儀教育、安全教育等

  研究性學習

  全體學生

  文學作品閱讀與欣賞、名著名篇導讀、外國文學名家介紹、英語短劇、英語朗誦和演講、交際英語、歐美文化差異分析、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探索歷史的奧秘、民俗風情、生活中經濟學、時事政治、鄉土地理、品味生活、感懷哲學等。

  語文、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等

  學生自愿

  科學素養類

  應用數學與數學史、趣味數學、數學文化、數學思維訓練、生活中的物理、物理學方法、趣味物理學、物理學史話、生活中的化學、化學與環境、化學的魅力、生物論談、理化趣味實驗、生活與科學、綠色環保、標本制作等。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

  學生自愿

  生活技能類

  攝影攝像、種植養植、生活小竅門、科技小制作、拼盤制作、陶藝制作、插花藝術、雕刻藝術、剪紙藝術、盆景的栽培與造型、手工編織等。

  自然學科、通用技術等

  學生自愿

  身心素質類

  田徑運動、球類運動、棋類運動、形體健美、跆拳道、中華武術、心理教育、健康教育等。

  體育、德育等

  部分課程通過選拔

  藝術修養類

  民族樂器、合唱藝術、舞蹈藝術、音樂基礎知識、書法繪畫、實用美術、中西方美術欣賞等。

  音樂、美術等

  部分課程通過選拔

  信息技術類

  網頁賞析與設計、Flash電腦動畫制作、電腦平面設計、網絡基礎知識、軟件制作等。

  信息技術等

  學生自愿

  學科競賽類

  數學競賽、物理知識競賽、化學素質與實驗能力競賽、生物知識競賽、英語能力競賽、作文競賽等。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英語、語文等

  可選拔

  附表2:

  校本課程課題申報表(《課程綱要》)

  任課教師

  特長

  課程名稱

  課程類型

  授課對象

  計劃課時

  理論課時

  實踐課時

  課程背景

  課程內容

  (課程主要內容介紹,要求重點明確,即選擇什么樣的內容或安排什么樣的活動)

  課程目標

  (恰當、清晰地闡述通過課程學習擬達成的目標與學習水平及意圖陳述)

  實施方式

  (包括組織形式、課時安排、場地、設備、班組規模等)

  課程評價

  (主要對學業成績的評定,涉及的評定方式、記分方式、成績來源等)

  學校意見

篇2:小學校本課程審議制度

  小學校本課程審議制度(5)

  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民主開放的課程決策過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肩負著審議開發過程中重大決策的任務。

  1.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必須認真自學校本課程開發理論,如《校本課程開發:理論與實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的相關論述等,掌握校本課程開發的相關技術。

  2.校本課程開發起始階段,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應該進行自我技術培訓,如審議《課程綱要》、評價《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培訓等。

  3.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應該參與確立學校教育教學的研討,組織對各方人士的調查,分析、研討調查信息,與大家一起共同確立學校教育教學。

  4.分析評估學生、學校的不同需要,掌握校本課程開發的第一手資料,便于指導工作,解決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5.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必須本著以學生發展為目的的基本原則,客觀、公正、科學、民主地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活動,確保校本課程開足課時,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

  6.認真負責地審議教師撰寫的《課程綱要》,一要審《綱要》內容的項目是否齊全;二要審授課時間是否確定;三要看課程目標的確立是否恰當、合理,是否符合新課程理念,是否與學校校本課程總體目標緊密聯系;四要看課程內容是否適合授課對象;五要看課程實施建議的可行性;六要看課程評價是否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探索與創新。對審議內容要作好詳細記載,經過大家討論、分析、歸納后,確立所開課程,并公告審議結果。

  7.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兩月召開一次全體人員例會。每次會議,每個成員必須先匯報自學校本課程開發理論的情況,提出疑難問題,大家研討解決;必須對學校課程實施現狀進行分析,評價與反饋,提出促改意見,還應及時報告相關信息。

  8.制定開發校本課程的相關制度,如《校本課程開發激勵制度》、《校本課程評價制度》,并監督制度的執行與落實。

  9.檢查與督促《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執行情況,對工作完成好的人員給予獎勵。

篇3:小學校本課程管理制度

  小學校本課程管理崗位制度(5)

  一、校本課程開發管理制度

  1、校本課程開發應該按照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途徑和程序進行。

  2、在開發前要進行前期調研工作,調查學校師生的課程開發趨向,調查主要采用問卷、采訪等方式進行。

  3、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由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審定委員會擬訂校本課程總體開發方案。

  4、教師編寫校本課程文本應該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審定委員會提交新的校本課程門類申報方案,并制定校本課程綱要,再進行課程文本的編寫。

  5、校本課程各門類任課教師應該具備與該課程相關的專業素質,在自主推薦與學校統籌安排結合的基礎上產生,分工到人,責任到位。力求課程實施順利進行,確保校本課程的質量與數量。

  二、校本課程備課管理制度

  1、每學期第一周進行學校校本課教學例會,由擔任校本課教學任務的教師制定學期教學計劃,并上交教導處。

  2、任課教師必須認真完成編寫活動設計、課堂教學、教學反思、課后作業的檢查。

  (1)、活動設計中要確立活動目標,制定活動方式,突出學生活動。

  (2)、課堂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主。培養學生探索精神,發展動手、動腦及合作能力。

  3、擔任校本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每月集中進行一次集體備課。

  三、校本課程課堂教學管理制度

  1、教導處負責學校校本課程課堂教學管理和評價工作。

  2、教學中要積極動用現代教育技術,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有效利用學校課程資源開展教學活動。

  3、教師應嚴格按照課表上課。

  4、教師在校本課程課堂教學中要遵照校本課程評價方案實施教學。

  5、分年級段成立校本課程開發教研小組,確定組長,由組長組織教師定期開展教研活動。

  四、校本課程的評價制度

  1、校本課程課堂評價參照《周集小學校本課課堂評價表》實施。

  2、任校本課的教師要認真做好校本課的評價工作,對學生參與校本課的學習情況做出適當的并能體現課程特點的評價(學生評價表)結合學生自評、師評一同進行,并定期將評價情況反饋給學生和家長。

  3、校本課程實施小組成員每月要對任教校本課的教師活動設計方案,校本課等進行綜合評價,與月教學常規工作評比掛鉤。

  4、校本課程實施小組定期對評價方案進行研究、探討,結合教學實際、學生實際不斷修定完善評價方案。

  5、學校對校本課程教師的工作進行定期評價,每學期期末進行“校本課程開發優秀工作者評比”。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