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12-13棟工程混凝土蜂窩麻面處理方案

6413

  成都藍光圣菲·陽光里12、13棟工程

  混凝土外觀質量防治措施及處理方案

  編制人:

  審核人:

  批準人:

  目錄

  1.編制依據3

  2.工程概況3

  3.混凝土蜂窩麻面形成原因3

  3.1.蜂窩3

  3.2.麻面4

  3.3.孔洞4

  3.4.露筋4

  4.防治措施5

  4.1.蜂窩防治5

  4.2.麻面防治5

  4.3.孔洞防治5

  4.4.露筋防治6

  5.處理方法6

  5.1.蜂窩處理方法6

  5.2.麻面處理方法6

  5.3.孔洞處理方法6

  5.4.露筋處理方法7

  1.編制依據

  1、本工程的特點和施工現場的環境條件。

  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

  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

  4、《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GBJ146-90

  2.工程概況

  興寧市福興安置區一期工程位于興寧市興城35號區包括1-12#樓及地下車庫;1-6#樓為框剪結構;地下1層;地上26層;7-12#樓為框剪結構十八層,總建筑面積262252平方米。

  本工程由興寧市城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信息產業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廣東省惠州勘察工程公司地質勘察,廣東省粵能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監理,恩平市二建集團有限公司組織施工;由鄭澤宏擔任項目經理,何植濃擔任技術負責人。

  3.混凝土蜂窩麻面形成原因

  3.1.蜂窩

  指混凝土結構局部出現酥松,砂漿少、石子多,石子之間形成空隙類似蜂窩狀的窟窿。其產生原因有:

  1、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石子、水泥材料加水不準造成砂漿少,石子多。

  2、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夠,末拌均勻,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

  3、下料不當或下料過高,末設串簡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漿離析。

  4、混凝土末分層下料,振搗不實或漏振或振搗時間不夠。

  5、模板縫隙不嚴密,水泥漿流失。

  6、鋼筋較密,使用石子粒徑過大或坍落度過不。

  7、基礎、柱子、墻根部位末稍加間歇就繼續灌上層混凝土。

  3.2.麻面

  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現缺漿和許多小凹坑、麻點形成粗糙面,但無鋼筋外露現象。其產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漿渣等雜物末清理干凈拆模板時混凝土表面被粘壞。

  2、模板末澆水濕潤或濕潤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過多出現麻面。

  3、模板拼縫不嚴密,局部漏漿。

  4、模板隔離劑涂刷不勻,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與模板粘結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搗不實,氣泡末排出停在模式板表面形成麻點。

  3.3.孔洞

  指混凝土結構內部有尺寸較大的空隙局部沒有混凝土或蜂窩特別大,鋼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其產生的原因。

  1、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或預留洞和埋設件處,混凝土下料被擱隹,末振搗就繼續澆筑上層混凝土。

  2、混凝土離折,砂漿分離、石子成堆、嚴重跑漿,又末進行振搗。

  3、混凝土內掉入工具、木塊、泥塊等雜物,混凝土被卡住。

  3.4.露筋

  指混凝土內部主筋、架立筋、箍筋局部裸露在結構構件表面。其產生原因:

  1、灌筑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墊塊位移,或墊塊太少或漏放,致使鋼筋緊貼模板外露。

  2、結構構件截面小,鋼筋過密,石子卡在鋼筋上,使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產生離折,靠模板部位缺漿或模板漏漿。

  4、混凝土保護層太小或保護處混漏振或振搗不實,或振搗棒撞擊鋼筋或踩踏鋼筋,使鋼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末澆水濕潤,吸水粘結或脫模過早,拆模時缺棱、掉角,導致露筋。

  4.防治措施

  4.1.蜂窩防治

  認真設計,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經常檢查作到計量準確。

  混凝土拌合均勻,坍落度適合,嚴格按設計配合比進行施工。

  混凝土下料高度超過2m應設串筒或溜槽澆灌應分層下料,分層搗固(每層澆筑高度不超過600mm),防止漏振。

  模板應堵塞嚴密,基礎、柱子、墻根部應在下部澆完間隔1~1.5h沉實后再澆灌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現“爛脖子”。

  4.2.麻面防治

  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凈,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

  澆灌混凝土前,模板縫應澆水充分濕潤。

  模板縫隙應用包裝膠帶紙或膩子等堵嚴,模板隔離劑應選用長效的涂刷均勻,不得漏刷。

  混凝土分層均勻振搗密實,并用木錘敲打模板外側使氣泡排出為止。

  4.3.孔洞防治

  在鋼筋密集處及復雜部位如柱的節點處,應采用細石混凝土澆灌,在模板內充滿。

  認真分層振搗密實或配人工搗固。

  預留洞口應兩側同時下料,側面加開澆灌口,嚴防漏振。

  砂石中混有粘土塊、模板工具等雜物掉入混凝土內,應及時清除干凈。

  4.4.露筋防治

  澆灌混凝土時,應保證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正確,并加強檢查。

  鋼筋密集時,應選用適當粒徑的石子,保證混凝土配合比準確和良好的和易性。

  澆灌高度超過2m,應用串筒或溜槽進行下料,以防止離折。

  模板應充分濕潤并認真堵好縫隙;混凝土振搗嚴禁撞擊鋼筋,在鋼筋密集處,可采用刀片或振搗棒進行振搗。

  操作時,避免踩踏鋼筋,如有踩彎或脫扣等及時調直修正。

  保護層混凝土要振搗密實。

  正確掌握脫模時間,防止過早拆模,碰壞棱角。

  5.處理方法

  5.1.蜂窩處理方法

  小蜂窩:先洗刷干凈后,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平壓實

  較大的蜂窩:先鑿去蜂窩處薄弱松散顆粒刷洗凈后,支模用高一級的細石混凝土仔細填塞搗實,較深的蜂窩如清除困難,可埋壓漿管、排氣管,表面抹砂漿或灌筑混凝土封閉后進行水泥壓漿處理。

  5.2.麻面處理方法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處理,表面無粉刷的就在麻面局部澆水充分濕潤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漿,將麻面抹平壓光。

  5.3.孔洞處理方法

  將孔洞周圍松散混凝土和軟弱漿模鑿除,用壓力水沖洗,支設帶托盒的模板,灑水充分濕潤后用高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仔細澆灌搗實。

  5.4.露筋處理方法

  表面露筋:刷洗凈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漿,將充滿露筋部位抹平。

  露筋較深:鑿去薄弱混凝土

  和突出顆粒,先刷干凈后,用比原來高一級的細石混凝土填塞壓實。

篇2:預拌混凝土生產和質量控制應急處理方案

  預拌混凝土生產和質量控制的應急處理方案

  根據我司程序文件對預拌混凝土在生產、運輸、泵送、澆筑及新拌混凝土的性能、坍落度、強度等可能出現的問題作了詳盡的應急處理方案。

  1、現場管理

  1.1我司在施工現場設有專職前場工長,主要負責與施工現場銜接砼澆筑事宜及組織協調管理我司進入該現場的其他工種,如泵工、管工和罐車司機等,使其按照施工單位的相關要求進行相關配合,確保砼澆筑順利進行。

  1.2在供應該施工現場砼時,隨時預備1臺柴油輸送泵作為備用泵,如遇施工現場停水、停電或輸送泵發生故障(經判斷修復用時在2小時以上)時緊急調至現場,保證砼的連續泵送性。

  1.3施工現場如果因施工單位或我方機具故障原因造成了到達現場砼在1.5h不能卸料時,我方將在最短時間內派出專職技術員攜帶外加劑到達現場,對停留在現場的砼進行有效的處理(即二次摻合),使之能達到泵送及施工要求。

  2、攪拌站

  2.1我站配備有200T蓄水池一座,以便在市政網停供的情況下應急使用。

  2.2我站建有3個100T的水泥儲存罐,2個100T粉煤灰儲存罐,2個10T的泵送劑儲存罐。與此同時,材料員嚴格按照本司的"物資采購管理程序"進行材料組織采購,以便隨時保證后續材料及時到位,滿足生產需要。

  2.3設備部執行嚴格的值班制度,24小時都有專人對攪拌設備、運輸設備、泵機進行巡查、檢測、維護、保養,建立有一套有效設備保障制度,使砼供應能連續正常生產。

  3、質量控制

  3.1我司對原材料倉進行全封密,能有效的保護原材料不被太陽暴曬和雨水浸泡,使混凝土原材料的含水率和體外溫度保持一致,能有效控制砼出機坍落度保持穩定,并能控制砼出機溫度和入模溫度。

  3.2我司嚴格按照程序文件ZG/ZTC*-20**-017A對每批混凝土作開盤鑒定,并把好出廠檢驗過程關,能有效控制砼出廠質量,對不合格產品堅決不出場,對送到現場施工地點經復檢不合格,可無條件退貨。

  我司從總經理到各部門經理、中高層等管理人員都是從事砼生產行業達10年以上,實踐工作經驗相當豐富。我司建有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配有完整齊全的試驗檢測儀器及先進的檢測手段,整個砼生產從投料--計量--拌合的所有生產工序由計算機全程監控,并與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進行了技術合作,從而確保生產的砼質量全部優良可靠。

篇3:珺璽小區一期工程(3#商鋪E棟L棟M棟)混凝土缺陷處理方案

  
  珺璽小區一期工程(3#商鋪、E棟、L棟、M棟)混凝土缺陷處理方案
  一、工程概況
  1.1、工程簡介
  工程名稱珺璽小區一期
  地址位置南寧市江南區江南大道富德段98號
  建設單位廣西騁潤置地有限公司
  勘察單位廣西科學研究院
  設計單位廣西騁潤置地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廣西大通建設監理咨詢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合同工期900天
  合同質量目標工程質量合格
  1.2、結構概況:
  本工程結構體系為M、E、L棟為剪力墻結構,裙房及地下室為框架結構;抗震等級:E、L、M棟樓均為剪力墻三級;3#及其余裙房及純地下室部分為框架,抗震等級:四級??拐鹪O防烈度:6度;基礎為樁承臺基礎。
  1.3、建筑概況:
  3#商業樓,建筑層數:1層,建筑高度:5.7米,建筑面積:1145.45m2;E#住宅樓,建筑層數:32層,建筑高度:94.4米,建筑面積:19148.51m2;L#住宅樓,建筑層數:32層,建筑高度:96.5米,建筑面積:18827.66m2;M#住宅樓,建筑層數:28層,建筑高度:84.9米,建筑面積:14734.08m2,總建筑面積80623.09m2,其中地下室,建筑層數:2層,建筑高度8.8米,建筑面積:26767.09m2。
  1.4、因使用混凝土量較大,墻柱截面較復雜,部份結構鋼筋分布較密,墻間窗過梁、門窗洞口及其它預留洞口多等因素,給混凝土澆筑帶來一定的困難,可能出現局部的蜂窩、麻面、露筋、空洞、脹模等混凝土構件外觀質量缺陷。為便于處理這些混凝土外觀質量缺陷,工程質量得到保證,特制定本預案。
  二、外觀質量缺陷處理前施工準備
  2.1機具
  尖鏟、木批、鋼批、鐵線、灰桶、鋼絲刷、鐵錘、鋼鑿、麻袋等。
  2.2材料準備
  P.O42.5水泥、中砂、5-20mm卵石或碎石。
  2.3技術準備
  1、處理用的混凝土配合比。
  2、.處理前對操作人員進行書面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
  三、外觀質量缺陷的識別和處置方法
  3.1.蜂窩
  1、識別
  混凝土結構局部出現疏松、石子多、石子之間形成空隙類似蜂窩狀的窟窿。嚴重缺陷:受力部位有蜂窩;一般缺陷: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窩。
  2、產生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或砂、石子、水泥用水量計量不準,造成砂漿少,石子多。
  2)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夠,未攪和均勻,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
  3)下料不當或下料過高未設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漿離析。
  4)混凝土未分層下料,振搗不實,或漏振,或振搗時間不夠。
  5)模板縫隙未堵嚴,水泥漿流失。
  6)鋼筋較密,使用的石子粒徑過大或坍落度過小。
  7)柱、墻根部未稍加歇息就繼續灌上層混凝土,造成水泥漿流失。
  3、防治措施
  因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故需經常督促混凝土供應商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運到工地后要進行坍落度抽檢;混凝土下料高度超過2m時設串筒或溜槽;澆灌分層下料,每層300mm~500mm,分層搗固,防止漏振;模板縫堵塞嚴密,澆灌中隨時檢查模板支撐情況防止漏漿;柱、墻根部應加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漿50mm~100mm,振搗密實后,再澆上層混凝土。
  4、處理方法
  一般缺陷:洗刷干凈,刷一層水泥漿后,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平壓實;
  嚴重缺陷:較大蜂窩:鑿去蜂窩處薄弱松散顆粒,洗刷干凈后,支模用高一標號細石混凝土仔細填塞搗實;如清除困難,可埋壓漿管、排氣管、表面抹砂漿或澆灌混凝土封閉后,進行水泥壓漿處理。
  3.2.麻面
  1、識別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現缺漿和許多小凹坑、麻點。
  2、產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黏附水泥漿渣等雜物未清理干凈,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被粘壞。
  2)模板未澆水濕潤或濕潤不夠,構件表面混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過多出現麻面。
  3)模板拼縫不嚴,局部漏漿。
  4)模板隔離劑涂刷不勻,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與模板黏結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搗不實,氣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點。
  3、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凈,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澆灌混凝土前,模板澆水充分濕潤,模板用油氈、膩子等堵嚴;選用長效的模板隔離劑;涂刷均勻,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層均勻振搗密實,至排除氣泡為止。
  4、處理方法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處理,表面無粉刷的,有麻面部位澆水充分濕潤后,用原混凝土去掉石子后的砂漿,將麻面抹平壓光。
  3.3.孔洞
  1、識別
  混凝土結構內部有尺寸較大的空隙,局部沒有混凝土或蜂窩特別大,鋼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嚴重缺陷: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一般缺陷: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
  2、產生原因
  1)鋼筋較密的部位或預留孔洞和埋設件處,混凝土下料被擱住,未振搗就繼續澆筑上層混凝土。
  2)混凝土離析,砂漿分離,石子成堆,嚴重跑漿又進行振搗。
  3)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多過厚、下料過高,振動器振動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3、防治措施
  在鋼筋密集處及復雜部位,采用高一標號的細石混凝土澆灌,在模板內充滿,認真分層振搗密實或配人工搗固;預留孔洞兩側同時下料,側面加開澆灌口,嚴防漏振;砂石中混有黏土塊、模板工具等雜物掉入混凝土內,及時清除干凈。
  4、處理方法
  將孔洞周圍的松散混凝土和軟弱漿膜鑿除,用壓力水沖洗,支設帶托盒的模板,灑水充分濕潤后用高強度等級細石混凝土仔細澆灌、搗實。
  3.4.露筋
  1、識別
  混凝土內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結構構件表面。
  嚴重缺陷:縱向受力鋼筋有露筋。
  一般缺陷:其他鋼筋有少量露筋。
  2、產生原因
  1)澆灌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墊塊位移,或墊塊太少或漏放,致使鋼筋緊貼模板外露。
  2)結構構件截面小,鋼筋過密,石子卡在鋼筋上,使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產生離析,靠模板部位缺漿或模板漏漿。
  4)混凝土保護層太小或保護層處理混凝土漏振或振搗不實;或振搗棒撞擊鋼筋或踩踏鋼筋,使鋼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澆水濕潤,吸水黏結或脫模過早,拆模時缺棱、掉角,導致露筋。
  3、防治措施
  澆灌混凝土,保證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正確,并加強檢查;鋼筋密集時,選用適當粒徑小的石子,保證混凝土配合比準確并有良好的和易性;澆灌高度超過2m,用串筒或溜槽進行下料,以防止離析;模板充分濕潤并認真堵好縫隙;混凝土振搗時嚴禁擊鋼筋,在鋼筋密集處,可采用直徑35mm振動棒進行振搗;操作時,避免踩踏鋼筋,如有踩彎或脫扣等及時調直修正;保證保護層混凝土要振搗密實;正確掌握脫模時間,防止過早拆模,碰壞棱角。
  4、處理方法
  一般缺陷:刷洗干凈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漿,將充滿露筋部位抹平;
  嚴重缺陷: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顆粒,洗刷干凈后,用比原來高一級的細石混凝土填塞壓實。
  3.5.縫隙、夾渣層
  1、識別
  混凝土內成層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嚴重缺陷: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夾渣;一般缺陷:其他部位有少量夾渣。
  2、產生原因
  1)施工縫或變形縫未經接縫處理、和松動石子或未除去軟弱混凝土層并充分濕潤,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縫處鋸屑、泥土、磚塊等雜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凈。
  3)混凝土澆灌高度過大,未設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離析。
  4)施工縫未用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處理,接縫處混凝土未很好振搗。
  3、防治措施
  認真按有關要求處理施工縫及變形縫表面;主要方法為將施工縫處表面混凝土清鑿,使混凝土中石子子裸露出來,接縫處鋸屑、泥土磚塊等雜物清理干凈并洗凈;混凝土澆灌高度大于2m時設串筒或溜槽;接縫處澆灌混凝土前先澆50mm~100mm厚原配合比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或100mm~150mm厚減半石子混凝土,以利結合良好,并加強接縫處混凝土的振搗密實。
  4、處理方法
  一般缺陷:縫隙夾層不深時,可將松散混凝土鑿去,洗刷干凈,用1:2或1:2.5水泥砂漿強力填嵌密實;
  嚴重缺陷:清除松散部分和內部雜物,用壓力水沖洗干凈后支模,強力灌細石混凝土或將表面封閉后進行壓漿處理。
  3.6.缺棱掉角
  1、識別
  結構或構件邊角處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規則,棱角有缺陷。嚴重缺陷:清水砼構件有影響使用功能的或裝飾效果的外形缺陷;一般缺陷:其他砼構件有不影響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
  2、產生原因
  1)木模板未充分澆水濕潤或濕潤不夠;混凝土澆筑后養護不好,造成脫水,強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脹將邊角拉裂,拆模時棱角被粘掉。
  2)施工是氣溫低且過早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時,邊角受外力或重物撞擊,或保護不好,棱角被碰掉。
  4)模板未涂刷隔離劑,或隔離劑涂刷不均。
  3、防治措施
  木模板在澆筑混凝土前充分濕潤,混凝土澆筑后認真澆水養護;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時注意保護棱角,避免用力過猛過急;吊運模板,防止撞擊棱角;運輸時,將成品陽角用草袋等材料保護好,以免碰損。
  4、處理方法
  一般缺陷:可將該處松散顆粒鑿除,沖洗充分濕潤后,視破損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補整齊;
  嚴重缺陷:支模用比原來高一級混凝土搗實補好,認真養護。
  3.7.表面不平整
  1、識別
  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2、產生原因
  1)混凝土澆筑后,表面僅用鐵鍬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壓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
  2)模板未支承在堅硬土層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撐松動、泡水,致使新澆灌混凝土早期養護時發生不均勻下沉。
  3)混凝土未達到一定強度時,上人操作或運料,使表面出現凹陷不平或印痕。
  3、防治措施
  嚴格按施工要求操作,灌筑混凝土后,根據水平控制標志或彈線用抹子找平、壓光、終凝后澆水養護;模板有足夠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支在堅實地基上,有足夠的支承面積,并防浸水,以保證不發生下沉;在澆灌混凝土時,加強檢查;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以上,方可在已澆結構上走動。
  3.8.強度不夠,均質性差
  1、識別
  同批混凝土試塊的抗壓強度平均值低于設計要求強度等級。
  2、產生原因
  1)水泥過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級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雜物多;外加劑使用不當,摻量不準確。
  2)混凝土配合比不當,計量不準;施工中隨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3)混凝土加料順序顛倒,攪拌時間不夠,拌和不勻。
  4)冬期施工拆模過早或早期受凍。
  5)混凝土試塊制作未振搗密實,養護管理不善,或養護條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條件養護時,早期脫水或受外力砸壞。
  3、防治措施
 ?。?)商品砼應有出廠合格證,砼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劑等必須有檢驗報告。水泥要新鮮無結塊,過期水泥經試驗合格才使用;砂、石子料徑、級配、含泥量等符合要求;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證計量準確;混凝土按順序拌制,保證攪拌時間和拌勻;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凍,冬期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強度達到30%以上,礦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強度達到40%以上,始可遭受凍結,按施工規定要求認真制作混凝土試塊,并加強對試塊的管理和養護。
 ?。?)砼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砼的初凝時間。同一施工段的砼應連續澆筑,并應在底層砼初凝前將上一層砼澆筑完畢。
  4、處理方法
  當混凝土強度偏低,可用非破損方法(如回彈儀法、超聲波法)來測定結構混凝土實際強度,如仍不能滿足要求,可按實際強度校核結構的安全度,研究處理方案,采取相加固定或補強措施。
  3.9.裂縫
  1、識別
  局部出現寬而長的縫,分布不規則。
  嚴重缺陷: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響結構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縫。
  一般缺陷: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響結構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縫。
  2、產生原因
  1)澆搗后樓板上面增加施工荷載,模板失穩或下沉;
  2)樓板過厚,砼厚度超過500mm而沒有分層澆搗,因水化熱而產生;
  3)砼澆搗過程中,沒有按要求正常進行,存在偷工問題
  4)樓板澆搗完畢后,12h內不及時進行淋水養護并用麻袋進行覆蓋;
  5)氣溫變化較大,因溫差過大而引起;
  6)砼內鋼筋銹蝕;一種是鋼筋砼結構構件的保護層先遭受破壞,從而導致鋼筋的銹蝕;另一種是鋼筋在砼內先發生銹蝕,從而使砼保護層開列;
  7)砼本身質量問題:水泥安定性;兩種不同水泥拌制的砼混合使用;砼水灰比過大,使得坍落度較大,致使砼在終凝時因收縮而產生;砼外加劑質量問題;
  8)施工斷料引起:由于砼廠家原因,供貨經常斷料,使混凝土表面形成冷縫。
  3、防治措施
  澆搗砼后樓板上面不增加任何施工荷載;嚴格按施工規范規定分層澆搗砼,杜絕存在偷工現象;樓板澆搗完畢后,12h內及時進行淋水養護并用麻袋進行覆蓋;如溫差超過25℃則不允許施工;嚴格控制砼質量,使用合格材料,按配合比要求配料,且供料要及時;保證砼密實度,預防鋼筋的銹蝕,在施工中要嚴格按照規范規定掌握好骨料質量、水灰比、水泥質量、振搗和養護等有關環節,在有嚴重的侵蝕性介質處,應適當增加保護層厚度。
  4、處理方法
  一般缺陷:鑿去斜裂縫范圍內的砼,用環氧樹脂對裂縫進行封閉處理。
  嚴重缺陷:對于樓板裂縫,在氣溫最高時(即裂縫最大時),用環氧樹脂對裂縫進行封閉處理;對巽緣處的傾斜裂縫,鑿去斜裂縫范圍內的砼并鑿成直槎,然后用高一標號的細石砼重新澆筑養護;對于梁裂縫,必須進行加固,加固設計方法是在原有梁上加鋼筋砼套,增設箍筋來承擔梁的部分截面強度,并配置一定數量的縱筋作構造鋼筋,加固部分砼的最小厚度為6cm。
  四、施工注意事項
  1、所有的砼缺陷在處理前與監理辦理好驗收好記錄,對砼強度不夠的處理必須經設計單位同意。
  2、在處理過程主管工長或質檢員必須監督,確保處理符合要求。
  3、處理后混凝土初凝后應進行淋水保養,保持表面濕潤,養護時間不小于7天。
  4、嚴重的缺陷還需上報有關部門,處理方案經有關部門審批。修補過程中請監理監控,修補后應適時地進行養護并跟蹤檢查,并填寫檢查記錄。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