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有感
原創: 韓愛玲
前段時間在王校長的帶領下,我有幸拜讀了魏坤琳教授寫的《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一書。王校長給我們建立讀書群,讓我們快速閱讀并每天打卡。一個星期讀完一本書,對許多老師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形成都有了直接的影響。以至于第一次讀完后,我又趕緊買來新書開始了第二次的仔細研讀。讀完還把此書借給姐姐閱讀,并推薦給了兩個好朋友。
因為此書的教育會對孩子產生長遠的影響。書中魏教授把大腦發展的能力歸結為智力腦、情緒腦、運動腦、語言腦、創意腦五個方面。教我們如何根據孩子大腦發育規律,發展孩子相應的能力,這不僅僅是一本科學靠譜的育兒書,也是一本腦科學的科普書。這幾乎涵蓋了未來孩子適應社會所需要的一切能力,其中的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讓我受益匪淺。
一、正確批評和夸獎孩子
如今大家都在提倡鼓勵性教育,那么如何對孩子贊美才能起到正面的作用呢?
《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這本書建議我們做到以下三點:1、表揚努力,而不是表揚聰明。2、表揚過程,而不是表揚結果。3、表揚成長,而不是表揚表現。
經過心理學家長期的研究,發現一個人秉持的觀點會對以后的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當你告訴孩子"你真棒""你真聰明"的時候,表面是在鼓勵孩子,實際是在潛移默化的幫孩子塑造成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覺得事情做得好是因為自己有天賦,做的不好則是沒有天賦,所以面對困難時就選擇知難而退。這樣表揚孩子的方法不對,不但不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反而可能妨礙他將來的發展。
這在我們的教學中同樣可以采用,我們的校長就常常鼓勵我們表揚學生要具體,不能一概而論。例如:在表揚時對學生較吃力的同學經常說:"老師相信你經過努力一定能行!"對有奇特想法的學生說:"你很有創造力,但是還要繼續努力。"對說話聲音小的同學說:"你的聲音真好聽,能再大點聲嗎?"對于從不發言的同學說:"你今天的表現讓我感到驕傲。"今天成長型的表揚方法正跟我們平時學到的具體表揚方法相吻合,所以只要這樣表揚孩子才會讓孩子對自己建立起自信心,提高學習、思考、積極表達的興趣。
孩子做得好時,要用成長型的表揚方法,同樣在批評孩子的錯誤時,(m.airporthotelslisboa.com)也要用成長型心智模式來看孩子的品質。
批評孩子的錯誤時,《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這本書建議我們做到以下三點:1、要告訴孩子錯在哪里。2、不要放大錯誤行為,不要給孩子貼標簽。3、要告訴他如何改正。
批評孩子的真正目的是要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發泄你的情緒,所以當孩子做錯時,老師跟家長一樣都應該要告訴孩子錯在哪里,這樣孩子才能改進,才能成長。如果我們不告訴孩子錯在哪里,只顧自己發泄情緒,這對孩子沒有任何幫助,只會使他越來越討厭我們的批評。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只講他這件事錯在哪兒,千萬不能翻舊賬,不要把他一次的錯誤無限放大。無理由的擴大批評的范圍會造成失焦,也給不了孩子具體的指導,而且很容易激起孩子的抗拒和反感情緒。
所以,孩子犯錯不是不可以批評,而是要用正確的方法批評。用成長型的批評,孩子會成長;固定型的批評,既不告訴孩子為什么錯,也不告訴孩子該怎么辦,那不是批評,而是發泄情緒。這樣批評出來的孩子,長大后容易沒有個性,缺乏自尊和自信。我們老師和家長在這方面也應該注意批評的方式,讓孩子明確改正錯誤的方向,這樣對孩子的終身成長才會有益。
二、學外語晚 日常寫作好助手【教師范本吧】http://m.airporthotelslisboa.com/ 一點不如早一點
記得孩子開始學習說話的時候,我經常對爸媽說:"你們要跟孩子講普通話,不要講方言,不然他學會說話后很難改變,普通話也會說得很慢很不標準。"事實上,孩子不論學習哪一種語言,都是越早接觸越有利于不同語言的掌握。
如果你想讓孩子學習外語,最好是越小越好。Dr魏說:"如果小孩子從小學習雙語,兩種語言在他的大腦里的表征區是網狀交織在一起的,像馬賽克一樣。"但是,如果是成年后再學習外語,大腦的表征區是涇渭分明的。所以不要等孩子掌握了母語之后才開始學外語,而是越早讓孩子暴露在雙語環境里越好。
這也叫"浸入式學習",就是讓孩子浸泡在外語環境里,像學母語一樣自然而然地吸收外語。這比長大后用背誦單詞、記語法的方法學習外語有效得多。
其次,越早學習外語發音越標準。大腦是有神經元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構成的,它們之間會隨著環境和經驗的改變而產生變化,進而重塑大腦結構,小孩子從小就可以區分語言間的細微發音區別。一旦成年后,長期的單一語言刺激孩子的聽覺和語言功能也會變得很單一,不敏感,導致了發音也不準確。
因此,想要孩子掌握外語,能早不能晚,這點我們學校的先進理念就走在時代的潮頭,一年級學生就開始學習新概念英語??繚撘颇牧暫蜐櫸锛殶o聲地學,早早地發展孩子對外語的愛好和信心。
很慶幸自己在王校長的帶領下加入了共讀群,也很慶幸自己能跟團隊堅持讀書,這些收獲毫無疑問都是來自閱讀的力量。在閱讀中讓自己學到了知識,同時也學到了科學理性的育兒方法,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也能用到,真是一舉兩得。笛卡爾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確實,用心讀一本好書會使我們受益匪淺,更加明智,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篇2:《物業管理》讀后有感
《物業管理》讀后有感
物業管理在我國興起的時間并不長,是近十年來為適應gg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化及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而形成的新興行業。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由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和秩序的活動。從事物業管理活動的企業應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一定的資質;物業管理企業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物業服務合同,采用先進的維修養護技術和方法,對建筑物與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安全保衛、公共綠化、道路養護統一實施專業化管理,為業主提供全方位高效、優質、經濟的服務,使物業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物業管理起源于19世紀60年代的英國,當時一位名叫奧克維姬·希爾的女士為在其名下出租的物業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從而改善了居住環境。自此以后,物業管理逐漸得到業主和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并被推廣到世界各國。迄今為止,物業管理作為現代化城市管理和房地產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上十分流行并獲得了蓬勃發展,被人們視作現代化城市的朝陽產業。20世紀80年代,隨著全國住宅小區的興建,現代物業管理從香港傳入我國內地。
物業管理作為一個新興的服務產業,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和重視,但不同物業管理企業在生存現狀與發展空間方面差異較大。作為微利性服務行業,物業管理所提供的產品是無形的服務,是一種全方位、多功能的管理,同時也是一種平凡、瑣碎、辛苦的服務性工作。目前,物業管理可分為前期物業管理與使用期的物業管理。而使用期的物業管理不僅僅是對房地產開發的后續維護,提供服務產品的過程中對“物”的管理,追求物業的保值、增值。而且還應該為業主(使用人)創造“安全優美、方便快捷、舒適溫馨”的“軟環境”。實際上,無論是住宅小區還是商業大樓,都是人們工作、生活、休閑的基本空間,相對于“物”而言,人是最主要的。他們(業主)更需要通過物業管理獲得精神上的舒適和愉悅,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因此,物業管理不但要確保建筑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的良好狀態,延緩各種設施的重置周期,使建筑得以保值增值,而且要通過良好的服務,為用戶提供便利,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因此,我認為物業管理在實際工作中應該時刻以業主的需求為中心,一切從業主需求出發,樹立“想業主之所想,急業主之所急,做業主之所需”的服務宗旨,不斷學習,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為業主提供整潔、優美、安全、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
當前的物業管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物業管理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站穩腳跟,并不斷壯大,除了有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有序的市場競爭體制外,還需加強內部管理和建設:
首先,要強化服務理念,樹立品牌意識。優化服務質量。努力向業主及物業使用人提供規范、優質高效的綜合服務,在服務中孕育品牌。同時,物業公司要注重品牌形象設計。加強品牌宣傳,在對業主實施服務的過程中傳播企業形象,以展示企業個性、特點??梢酝ㄟ^CIS設計,使服務質量標準化、規范化。樹立品牌意識,也可通過開展社區社會活動、社區文化建設,增強物業小區的文化氛圍,提升物業管理企業的信譽度。
其次,物業公司應擴大規模,集體經營??商岣咛岣呤袌龈偁幜?,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赏ㄟ^新建、聯合、兼并或重組的形式,把房地產業內具有相承關系的部門聯合起來,使房地產投資、產品研究、開發、設計、施工、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等部門融為一體。也可進行跨地區聯合,實現產業內部的專業化分工協作,充分利用企業的信息資源,拓寬企業經營領域,發揮人才優勢。
再次,物業管理是一項專業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涉及的范圍很廣泛,需要我們具有豐富的物業管理經驗,精通物業管理及相關法律法規,具有創新和獨到的項目策劃能力,具備強烈的市場意識、公關意識及市場活動能力。公司應注重培養人才,提高管理人員自身的素質。一方面,可通過加強對現有員工的在職培訓、提高員工的技術水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公司為優秀的物業管理人才創造優越的條件,使他們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
最后,物業管理可利用高新技術,可通過電子信息手段為業主提供便捷的通訊、防衛及信息服務,實現物業管理的專業化和現代化。例如互聯網報警系統、網絡系統、以及智能化的水、電、氣、通訊為一體的集中劃卡收費系統等等。
篇3:《服務禮儀》學習心得:有感善始善終是禮儀的關鍵
《服務禮儀》學習心得:有感善始善終是禮儀的關鍵
很久沒有靜下心來聽一次講座了,今天,去聽了金正昆教授關于《服務禮儀》的講座,卻深深吸引了我,三個多小時的時間竟然很快就過去了。重要的是,它給了我極大的啟迪。
做為**物業的一員,我們所從事的都是服務性的工作,在你為別人服務的空間中,你也享受著無數人為你的服務。只是做為服務行業中的一員,為他人服務是我們的本職工作。那么,如何盡好這份本職,更好的提供服務呢?《講座》給了我們最佳的答案。
金正昆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生動風趣,從待人接物、儀表服飾、言談舉止等等,可謂面面俱到,總的核心,應該是“善始善終”。
天下萬事萬物,均有始終。有開頭就有結尾,這是客觀規律。因此“始、終”是客觀存在。但如何去開始、去終止,是我們應該不斷總結、不斷提高的修養和方法,即是“善”。我想,“善”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和善”,二是“善于”。
“和善”是提供服務、處理問題的態度,它包含了我們的服飾、儀表、言談、舉止。是一個人內在素質的外在表現。在“首輪效應”中顯得尤為重要。
中華民族是有著幾千年歷史的禮儀之邦,前賢早就提出了“與人為善”的處事理念。做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本具“善”根。只要把“善”深植心中;把服務他人視為自己應做的善事;不斷吸收“善”的營養;充實“善”的理念,我們的個人素養就會得到提升,我們的精神境界就會得到升華?!昂蜕啤币簿筒浑y體現。
“善于”則是要掌握處理問題的方法,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方法,其處理事情的過程和結果往往不同。這也就是要注意“善于始,善于終”。
萬事開頭難?!吧朴谑肌辈⒎且资?。三秒鐘的第一印象,可能決定事件的成敗。第一印象好,接下來的過程就會相對順利;第一印象不好,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功敗垂成。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就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不斷學習和掌握妥善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要善于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環境,拿出不同的解決方案。要能夠在突發事件中,迅速把握事件關鍵,掌控事態的發展。并通過主動的溝通、換位的思考,得出最佳的處理方案。
“善始”不易,“善終”更難。說它難,不是方法掌握難,而是時間上、信念上的難?!耙粋€人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在當今社會上,有多少人,多少企業,在提供服務上是“虎頭蛇尾”啊。因此,堅持“善終”即“末輪效應”,更加難能可貴。而且,一件事、一個服務的“善終”,將為下一件事、下一個服務打下“善始”的良好基礎?!吧剖肌迸c“善終”是相輔相成的。
要做到“善終”,需要我們本著“和善”之念、懷著感恩之心去處理事情,去處理人際關系。不論本次處理的事件多么棘手,不論處理的結果對我們是否有利,不論因我們的服務是否使對方受惠,我們都應感激對方,因為,是對方的配合、協作,才使事情得以解決,才使服務得以完善。而我們從中得到了經驗、吸取了教訓。才能有精力、有能力更好的處理和完善我們下一步的工作。
“人之初,性本善”,就是讓我們都本著一顆“和善”之心,用妥善之法,使我們的工作、生活“善始”、“善終”。那么我們擁有的將是一個絢麗多彩的、無怨無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