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操作規程的編制
安全操作規程是員工操作機器設備、調整儀器儀表和其它作業過程中,必須遵守的程序和注意事項。安全操作規程是企業規章制度的重要組成部門。操作規程規定了操作過程應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設施或者環境應該處于什么狀態,是員工安全操作的行為規范。
一 安全操作規程的編制
1、安全操作規程編制的依據
(1) 現行的國家、行為安全技術標準和規范、安全規程等。
(2) 設備的使用說明書、工作原理資料,以及設計、制造資料。
(3) 曾經出現過的危險、事故案例及與本項操作有關的其他不安全因素。
(4) 作業環境條件、工作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等。
2、安全操作規程的內容
搜集以上相關資料后,就可以進行安全操作規程的編寫了。安全操作規程的內容應該簡練、易懂、易記。條目的先后順序力求與操作順序一致。
安全操作規程一般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 操作前的準備,包括:操作前做哪些檢查,機器設備和環境應該處于什么狀態,應做哪些調查,準備哪些工具等等。
(2) 勞動防護用品的穿戴要求,應該和禁止穿戴的防護用品種類,以及如何穿戴等。
(3) 操作的先后順序、方式。
(4) 操作過程中機器設備的狀態,如:手柄、開關所處的位置等。
(5) 操作過程需要進行哪些測試和調整,如何進行。
(6) 操作人員所處的位置和操作時的規范姿勢。
(7) 操作過程中有哪些必須禁止的行為。
(8) 一些特殊要求。
(9) 異常情況如何處理。
(10) 其他要求。
二、安全操作規程的撰寫
安全操作規程的格式一般可分為“全式”和“簡式”。全式一般由總則或適用范圍、引用標準、名詞說明、操作安全要求構成,通常用于范圍較廣的規程,如行業性的規程。簡式的內容一般由操作安全要求構成,針對性強,企業內部制定的通常采用簡式。為了使操作者更好地掌握、記住操作規程,發生事故時的既定程序處理,也可以將安全操作規程圖表化、流程化。采用流程圖表化的規程,可一目了然,便于應用。
安全操作規程編寫完成后,應該廣泛征求相關部門意見,特別是設備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經過反饋,進一步修改完善,最后經過有關部門審批,作為企業內部標準嚴格執行。隨著生產工藝的變化、新設備的使用、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應用,操作的方式和方法也會發生變化,因此操作規程編制完成后,也要根據以上情況的變化及時修訂。
以下,我們將以“全式”、“簡式”、“ 流程圖表化”三種安全操作規程形式為例,列舉適合鋼材加工行業,部分通用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詳見后附文件──AQ4-02~11)
篇2:物業管理會計報表編制規程
物業管理會計報表編制規程
1.0目的
規范會計報表編制工作,確保會計報表的編制準確、報送及時。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物業管理公司及其下屬管理處的報表編制工作。
3.0職責
3.1公司/管理處會計負責會計報表的編制工作。
3.2公司財務部主管負責報表的審核及報送工作。
4.0程序要點
4.1資產負債表
4.1.1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項目內容:
a)流動資產。包括:
==貨幣資金;
==短期投資;
==應收票據;
==應收賬款;
==應收補貼款;
==其他應收款;
==存貨;
==待攤費用;
==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等。
b)長期投資。包括:
==股權投資;
==債券投資等。
c)固定資產。包括:
==固定資產原價;
==備抵的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凈值;
==固定資產清理;
==在建工程;
==待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等。
d)其他長期資產。包括:
==無形資產;
==遞延資產;
==其他長期資產;
==遞延稅款借項。
4.1.2資產負債表的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項目內容:
a)流動負債。包括:
==一短期借款;
==應付賬款;
==其他應付款;
==應付工資;
==應付福利費;
==未交稅金;
==未付利潤;
==其他未交款;
==預提費用;
==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等。
b)長期負債。包括:
==長期借款;
==應付債券;
==長期應付款;
==住房周轉金等。
e)所有者權益。包括:
==實收資本;
==資本公積;
==盈余公積;
==未分配利潤等。
4.1.3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
a)公司/管理處會計在填制資產負債表時,應分別填列"年初數"和"期末數"的金額:
=="年初數"欄內的各項數據,應根據上年末資產負債表的"期末數"欄內數字填列;
=="期末數"主要根據總分類賬戶和有關明細賬戶填列。
b)公司/管理處會計在填列資產負債表時,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填列相關的項目;
c)根據總賬或明細賬的期末余額直接填列的項目:
==壞賬準備;
==其他應收款;
==固定資產;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清理;
==在建工程;
==遞延資產;
==短期借款;
==其他應付款;
==應付工資;
==應付福利費;
==應交稅金;
==未付利潤;
==其他未交款;
==實收資本;
==資本公積;
==盈余公積等。
d)根據有關賬戶的期末余額合并填列的項目:
==貨幣資金;
==應收賬款;
==存貨;
==應付賬款;
==待攤費用;
==預提費用等。
e)根據有關賬戶的期末余額計算分析填列的項目:
==應收賬款凈額;
==固定資產凈值;
==長期借款;
==長期應付款;
==未分配利潤;
==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
==待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等
4.2主要稅金應交明細表
4.2.1主要稅金明細表是資產負債表的附表。
4.2.2主要稅金明細表主要反映公司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費、企業所得稅等主要稅種應交、已交與未交的增減變動情況。
4.2.3主要稅金應交明細表的編制方法:
a)公司/管理處會計可按照下列方法編制主要稅金明細表:
==有關增值稅項目,應根據"應交稅金一應交增值稅"明細賬及其所屬明細項目分別填列;
==有關消費稅項目,應根據"應交稅金一應交消費稅"明細賬分析計算填列;
-一有關營業稅項目,應根據"應交稅金一應交營業稅"明細賬分析計算填列;
==有關城市維護建設稅項目,應根據"應交稅金一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明細賬分別計算填列;
一-有關企業所得稅項目,應根據"應交稅
金一應交所得稅"明細賬分析計算填列工
b)公司/管理處會計在編制主要稅金應交明細表時,可根據下列計算公式,分析卡算相關項目:
==增值稅期末未抵扣數=期初未抵扣數+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增值稅期末未交數=年初未交數+本期轉人數-本期已交數;
一-消費稅期末未交數=期初未交數+應交數-己支數;
==營業稅期末未交數=期初未交數+應交數-己交數;
==城市維護建設稅期末未交數=期初未交數+應交數-已交數;
==企業所得稅期末未交數=期初未交數+應交數-已交數。
4.3損益表
4.3.1公司/管理處會計編制損益表,應從公司的營業收人開始,采a)用多步式結構:1計算經營利潤:
經營利潤=營業收人-營業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
b)計算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經營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c)計算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人+營業外收人
-營業外支出+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d計算凈利潤: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4.3.2損益表的編制方法:
a)公司/管理處會計應根據損益類總分類賬戶凈發生額填列損益表的"本月數"欄目;
b)如編制年度損益表,應填列上年全年累計發生額,并將"本月數"改為"上年數"
c)公司/管理處會計應根據各損益類總分類賬戶的累計凈發生額填列"本年累計數",或者根據上月本表的"本年累計數",加上本月本表的"本月數"填列;
d)損益表各項目內容的填列方法如下:
=="營業收人"項目。根據"營業收人"賬戶的發生額填列;
一-"營業成本"項目。根據"營業成本"賬戶發生額填列;
=="營業費用"項目。根據"營業費用"賬戶發生額填列;
=="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根據"營業稅金及附加"賬戶發生額填列;
=="管理費用"項目。根據"管理費用"賬戶發生額填列;
=="財務費用"項目。根據"財務費用"賬戶發生額填列;
=="補貼收人"項目。根據"補貼收人"賬戶發生額填列;
=="營業外收人"項目。根據"營業外收人"賬戶發生額填列;=="營業外支出"項目。根據"營業外支出"賬戶發生額填列;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項目。根據"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發生額填列;
=="利潤總額"根據"計算利潤總額"公式計算結果填列。如為虧損,則以"一"在本項目內填列;
=="所得稅"項目。根據"所得稅"賬戶發生額填列;
-一"凈利潤"項目。根據"計算凈利潤"公式計算結果填列。如虧損,以"一"在本項目內填列。
4.4利潤分配表
4.4.1利潤分配表是損益表的附表。
4.4.2公司/管理處會計應從稅后利潤(凈利潤)開始編制利潤分配表。4.4.3利潤分配表的主要內容有:
a)凈利潤的增減調整項目;
b)凈利潤的分配;
c)未分配利潤。
4.4.4利潤分配表的編制方法:
a)公司/管理處會計應根據當年"本年利潤"及"利潤分配"賬戶及其所屬明細賬戶的記錄分析填列利潤分配表的"本年實際"欄目;
b)"上年實際"欄根據上年"利潤分配表"填列;
c)利潤分配表各項目內容的填制方法如下:
-一"凈利潤"項目。根據"損益表"中的"凈利潤"項目的"本年累計"數填列;
-一"應交特種基金"項目。根據公司應上繳財政的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和預算調節基金填列;
=="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根據上年利潤分配表"未分配利潤"項目的"本年實際"數填列;
=="盈余公積補虧"項目。根據公司用盈余公積彌補虧損的數據分析填列;
=="提取盈余公積"項目。根據公司實際提取的盈余公積分析填列;
=="應付利潤"項目。根據公司應付給投資者或其他單位、個人的利潤分析填列。
4.5營業收支明細表
4.5.1營業收支明細表是損益表的附表。
4.5.2公司/管理處會計可按營業業務的類別自行設置欄目,分別編制。
4.5.3營業收支明細表各項目內容的編制方法如下:
a)"營業收人"項目。根據"營業收人"明細賬戶的貸方分析計算填列;
b)營業成本"項目。根據"營業成本"明細賬戶的借方分析計算填列;
c)"營業費用"項目。根據"營業費用"明細賬戶的借方分析計算填列;
d)"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根據"營業稅金及附加"賬戶借方分析填列:
e)"營業利潤"項目。根據營業收人減去營業成本、營業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的差額計算填列。
4.6財務狀況變動表
4.6.1財務狀況變動表的結構:
a)左方"流動資金的來源和運用"
==流動資金的來源部分。包括:本年凈利潤、其他來源;
==流動資金運用部分。包括:利潤分配、其他運用;
==財務狀況表左方的"流動資金來源合計"減去"流動資金運用合計"為公司本年度內流動資金增加凈額。
b)右方的"流動資金各項目的變動"
==流動資產增加數額。反映公司年度內各項流動資產增加(或減少)變動的結果;
==流動負債增加數額。反映公司本年度內各項流動負債增加(
或減少)變動的結果;
==財務狀況變動表右方的"流動資產增加凈額"減去"流動資產負債增加凈額",為公司本年度內流動資金增加(或減少)凈額。
4.6.2財務狀況變動表的編制方法:
a)流動資金來源和運用變動的編制方法:
=="本年凈利潤"項目.根據"損益表"上"凈利潤"項目"本年累計數"欄的數字填列;
=="固定資產折舊"項目。根據"累計折舊"項目的貸方發生額分析填列
=="遞延資產攤銷"項目。根據"遞延資產"賬戶貸方發生額分析計算填列;
=="固定資產盤虧(減盤盈)"項目。根據"營業外支出"和"營業外收人"賬戶所屬有關明細賬戶中固定資產盤虧損失扣除固定資產盤盈收益后的差額填列;
=="清理固定資產損失(減收益)"項目.根據"營業外收人"和"營業外支出"賬戶所屬有關明細賬戶中固定資產清理損失扣除固定資產清理收益后的差額填列;
=="遞延稅款"項目。根據"遞延稅款"賬戶的貸方發生額填列,如公司當期既有借方發生額,又有貸方發生額,應按借貸方相抵后的凈額填列本項目;
=="其他不減少流動資產的費用和損失"項目O根據"營業外支出"所屬有關明細賬戶分析填列;
=="固定資產清理收人(減清理費用)"項目。根據"固定資產清理"賬戶分析填列;
=="資本凈增加額"項目。根據"實收資本"、"資本公積"和"盈余公積"賬戶的年末余額與年初余額差額的合計數填列;
=="提取盈余公積"項目。根據"利潤分配"賬戶所屬"提取盈余公積"明細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填列;
=="應付利潤"項目。根據"利潤分配"賬戶所屬"應付利潤"明細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填列;
=="應交特種基金"項目。根據"利潤分配"賬戶所屬"應交特種基金"明細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填列;
=="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凈增加額"項目。根據"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和"在建工程"賬戶的記錄分析填列;
b)流動資金各項目變動的編制方法:
==根據"資產負債表"中的各項資產、負債的年初數和年末數的差額直接填列;
==年末數大于年初數的為增加,在表上以正數填列;年末數小于年初數的為減少,在表上以"一"號填列。
4.7代管維修基金收支情況公布表
4.7.1代管維修基金收支情況公布表的內容:
a)上季結余;
b)本季收人;
c)本季支出;
d)本季余額;
e)其他項目。
4.7.2代管維修基金收支情況表的編制方法:
a)根據上季"代管維修基金收支情況表"的"本季余額"欄目的數據填列"上季結余"項目;
b)根據本季實際收取的代管維修基金數額填列"本季收人"欄目;
c)根據本季維修項目實際支付的費用數額填列"本季支出"欄目:
d)根據"上季結余"加上"本季收人"減去"本季支出"的數據填列"本季余額"欄目。
4.8物業管理費收支季度公布表
4.8.1物業管理費收支季度公布表的項目內容:
a)收人項目:
==管理費;
==房租費;
==停車場收人;
==有償服務費;
==其他項目。
b)支出項目:
==管理人員工資;
==管理人員福利;
==行政辦公費;
==差旅費;
==辦公用水電費;
==公共設備、設施管理維護運行水電費;
==設備、工具維修養護費;
==保安、清潔費;
-一社區文化費;
==公共事務費;
==公共綠化養護費;
==法定稅費、保險費;
==管理傭金;
==其他項目
4.8.2費用收支季度公布表的編制方法:
a)公司/管理處會計根據當季"營業收人一管理費"明細賬戶的貸方發生額,填列"管理費"項目;
b)根據當季"營業收人一房屋出租"明細賬戶的貸方發生額,填列"房租"項目;
c)根據當季"營業收人一停車場"明細賬戶的貸方發生額,填列"停車場收人"項目;
d)根據當季"營業收人一代辦性服務收人"、"營業收人一兼營服務收人"等相關賬戶的貸方發生額分析計算,填列"有償服務費"項目;
e)根據當季"管理費用一工資"明細賬的借方發生額,填列"管理人員工資"項目;
f)根據當季"管理費用一福利費"明細賬的借方發生額分析填列"管理人員福利費"項目;
g)根據當季"管理費用一辦公費"明細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填列"辦公費"項目;
h)根據當季"管理費用一差旅費"明細賬戶資料的保管
4.10.1公司會計報表在報送前由公司財務部會計復印留存,按月在公司財務部加密后長期保存。
4.10.2管理處會計報表在報送前由管理處會計復印留存,按月歸檔后加密在管理處長期保存。
4.11會計報表的編制報送情況,作為公司/管理處財務相關人員績效考評的依據之一。
5.0記錄
5.1〈物業管理費用收支季度公布表〉
6.0相關支持性文件
6.1〈會計核算標準作業規程〉
6.2〈會計核算標準作業規程〉
6.3〈物業維修基金使用與管理標準作業規程〉
物業管理費用收支季度公布表
收人 支出 盈虧 項目金額 項目金額
管理費 管理人員工資
房租 管理人員福利
停車場收人 辦公費
有償服務費 差旅費
其他辦公水電費
機電設備運轉水電費
設備工具修理費
公共設施維修綠化養護費
法定稅費、保險費
管理傭金
其他
小計
合計合計
本季度盈虧上季度
結轉:累計盈虧
管理外主任:_____
業主管理委員會:_____
業主委員會主任:_____
制表:_____
篇3:物業公司質量體系文件編制標準作業規程
物業公司質量體系文件編制標準作業規程
1.0目的
確保質量體系文件編制、發放的規范性、相容性和有效性。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審核、批準、發布、發放及標識的實施。其他類文件如通告、通知等不在此規程適用范圍內。
3.0職責
3.1總經理負責批準《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
3.2品質部負責組織編寫和審核《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批準《作業指導書》。
3.3各部門負責人負責編寫或組織編寫并審核本部門的作業指導書。
3.4品質部是《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編寫的組織部門并負責編寫程序文件和公司通用的《作業指導書》,負責公司通用作業指導書的審核。
4.0程序要點
4.1文件范圍的界定。本規程所指文件包括:
4.1.1《質量手冊》。
《質量手冊》是公司文件化質量體系的A級文件,是文件質量體系的總綱。
4.1.2《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是公司文件化質量體系的B級文件,是公司《質量手冊》(A級文件)的展開和支持,它主要描述公司選定的質量體系要素如何實施和控制。
4.1.3《作業指導書》。
《作業指導書》是公司文件化質量體系的C級文件,是程序文件的開展、支持細化,它主要描寫一項具體的活動、工作和作業怎樣進行或進行的依據、要求、規定和規范。
4.2根據控制的需要選定的要素可以由一個程序文件描述,也可以由多個程序文件描述。
4.3作業指導書的描述形式。作業指導書的描述形式可以是下列形式的一種或其任意組合。
4.3.1文字、圖表、圖形、符號、圖樣等形式編制的文件。
4.3.2規定、規范、條例、制度、辦法、規則、大綱、計劃、要點、標準等名稱編制的標準作業規程。
4.4文件內容的要求。
4.4.1質量手冊的內容應滿足下列要求:
?。?)符合ISO9000標準要求;
?。?)滿足本公司提供物業管理(服務)要求
?。?)切合本公司實際;
?。?)遵守相關法規、條理的規定和要求。
4.4.2程序文件的內容應滿足下列要求:
?。?)滿足ISO9000標準的全部要求;
?。?)覆蓋公司所提供管理服務的全部階段;
?。?)切合公司實際;
?。?)符合相關法規、條例的要求。
4.4.3標準作業規程的內容應滿足下列要求:
?。?)滿足程序文件的規定和ISO9000標準的相關要求;
?。?)具有可操作性、可檢查評價性;
?。?)繁簡程度與所需技能和員工的培訓程度/資格相適應。
4.4.4標準作業規程編制的數量與滿足需要相適應。如果沒有標準作業規程就不能不能保證管理工作和服務質量,即使簡單的過程和作業也應形成標準作業規程或在標準作業規程中予以描述和規定。
4.5質量體系文件的構成。
4.5.1程序文件描述的層次按下列順序:
?。?)目的;
?。?)適用范圍;
?。?)職責;
?。?)程序要點;
?。?)記錄;
?。?)相關支持文件;
?。?)附錄。
4.5.2程序文件的結構按下列順序排列組成:
?。?)封面;
?。?)內頁;
?。?)更改記錄。
4.5.3作業指導書描述的層次和結構可以參照程序文件的層次編寫,也可以根據文件表達的形式和內容進行編排。
4.6文件條款編號。
4.6.1文件條款用阿拉伯數字和小寫英文字母組合表達。
4.6.2文件條款以四個層次為限,分別是條、款、項、點。
4.6.3條款和文字排列規則符合示例:
1.0目的(條)
1.1為確保文件的分類(款)
1.1.1程序文件(頂)
?。?)程序文件的分類(點)
4.7文件的標識。
4.7.1文件在質量體系中層次的標識識別如下:
?。?)用文件封面給出的《質量手冊》、《程序文件》或《作業指導書》予以識別;
?。?)用文件編碼予以識別,文件的編碼按《質量體系文件編碼管理文件》執行。
4.7.2文件版本的識別如下:
?。?)文件封面上為出版本標識,首版為A,二版為B,以此類推;
?。?)文件內頁、文標給出的版本標識
A/O——既標識此頁為首頁,以此類推4.7.3文件更改狀態的識別:
?。?)文件內文標版本欄給出的標識
A/O——未經更改的文件為0,第一次更改的文件為1,以此類推
?。?)文件中更改記錄頁中做出的記錄。
4.8文件發布。
4.8.1文件發布前需經總經理或授權人審核批準。
4.8.2文件發布范圍、文件的符合性、完整性、適用性、規范化是審核批準人審批的內容。
4.8.3品質部在文件發布前應填寫相關表格,確保只有經過批準的文件才能發布。
4.9文件的發放。
4.9.1文件的發放由品質部按批準的范圍發放。
4.9.2文件發放前應對受控文件進行編號并對每份文件加蓋藍色《受控文件》印章及編碼。非受控文件不編號,僅在封面加蓋《非受控文件》藍色印章。
4.10文件補發。由于工作的需要或原文件丟失、破損,需要補發文件時,應按下列規定辦理。
4.10.1申請方填寫《文件審批箋》經所有部門負責人審核,管理者代表批準后方可予以補發。
4.10.2文件補發需執行文件發放的相關規定。
4.11文件發布、發放過程中形成的記錄由記錄實施部門保存,保存期3年。歸檔文件形成的記錄按相關文件規定辦理。
5.0記錄
5.1《文件更改申請表》文件編碼:
5.2《文件發放記錄》文件編碼:
6.0相關支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