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大米工廠產品召回管理制度

6530

  大米工廠產品召回管理制度

  一、目的:產品一旦發現安全衛生或質量問題,能及時回收產品,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產品缺陷對消費者造成的損害,并將損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二、適用范圍:適用于本公司生產的所有產品。

  三、職責:銷售科、質量負責人、生產科、質檢部、采購科共同組織制定實施回收方案。

  四、本公司產品如出現以下情況之一的,可啟動產品回收程序:

  1、已經誘發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死亡的食品;

  2、可能引發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

  3、含有對特定人群可能引發健康危害的成份而在食品標簽和說明書上未予以標識,或標識不全、不明確的食品;

  4、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不安全食品。

  五、產品回收程序

  1、成立產品回收小組:小組組長總經理擔任,召集組織銷售科、質量負責人、生產科、質檢部等相關部門協同完成產品召回任務。

  2、對食品安全危害進行評估,內容包括:

  A、該食品引發的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或引發上述危害的可能性;

  B、不安全食品對主要消費人群的危害影響;

  C、危害的嚴重和緊急程度;

  D、危害發生的短期和長期后果。

  3、確定食品安全危害的嚴重程度,食品召回級別分為三級:

  A、一級召回:已經或可能引發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等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甚至死亡的,或流通范圍廣、社會影響大的不安全食品的召回;

  B、二級召回:已經或可能引發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等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危害程度一般或流通范圍較小、社會影響小的不安全食品的召回;

  C、三級召回:已經或可能引發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等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危害程度輕微的,或屬于本計劃中“四、3”規定的不安全食品的召回;

  4、確定該產品的名稱、規格、批次、生產日期、該批次產品數量,再確定產品目前所處具體位置。

  5、如產品正準備發運,應立即停止發運,隔離或回收產品,等待處理。

  6、如產品已發運出公司或正在發運途中:

  6.1銷售科獲得產品存有安全質量問題的信息,與生產科、質檢部負責人共同進行判定,如達到產品回收的條件報經理審批,并成立回收小組,經經理批準后立即執行回收程序(要求回收行動必須在接到信息時間的30分鐘之內開始,防止造成不必要的危害、損失)。

  6.2同時調查該產品的數量及是否留有庫存,及與該批產品有關的其他產品的信息。如有庫存產品,將產品單獨存放并標識清楚,存放時加設“不合格品”標識牌。

  6.3銷售科監督產品的回收情況,并及時將信息反饋回公司,產品回收進度要與客戶利用電話或傳真協調進行,確保產品平穩回收;

  6.4啟動回收后,及時將產品回收的相關信息通知各相關部門,包括以下內容:

  A.回收原因:異物、致病菌、化學污染、品種規格不符等。

  B.產品的信息:名稱、代碼、批次、生產日期等。

  C.產品的數量:產品的總數量、已發運出公司產品的總數量、公司庫存產品的數量。

  D.回收產品分布的區域:國家、地區、城市、批發商、零售商的姓名、地址等。

  E.回收的進度情況。

  6.5回收產品信息公布:為保護顧客利益,必要時公司將由總經理作為發言人利用報紙、電臺、電視臺、互聯網、行業協會等傳播媒體,把回收程序中的信息,如產品代碼、實物圖象圖、賞味期限、出現問題的性質及嚴重程度,公司對此問題的處理方式,回收產品的方式等盡快的傳達給消費者,以保持消費者獲取企業的信息。

  6.6給消費者的確認信:公司制定統一信函的模式,信函的內容包括顧客的姓名、地址、聯系方法、產品數量、問題的描述、處理產品的具體說明及信譽的解釋;接收者與公司的聯系方式,以告知公司他是否有這種產品。

  6.7回收產品在被銷毀、改變預期用途、確定按原有(或其它)預期用途使用是安全的或重新加工以確保安全之前,應在回收小組監督之下進行。將回收的產品自信息的接收至回收后產品的最終處理結果,填寫產品回收記錄,并由回收組長、總經理審核,作為企業評審的輸入內容。

  6.8庫存的相關產品或半成品根據其可追溯性和危害的類型,采取適當的糾正措施。

  6.9銷售科將該次所存在的問題給客戶予以答復,由質檢部建立糾偏措施,杜絕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

  六、召回產品及相關的處理方法

  1、按照衛生質量體系中不合格產品的處理規定,追溯生產加工過程中原始記錄,分析產生的原因,制定糾偏措施,按照驗證程序進行體系驗證。

  2、召回產品單獨存放、標識,直至處理完畢。

  3、所有與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接收信息,回收處理過程都必須做好記錄,存入檔案。

篇2:食品不安全產品召回管理制度

  食品不安全產品召回管理制度

  1、為加強本經營單位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活動,確保依照法定條件和要求從事食品經營活動,銷售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維護本經營單位聲譽,特制定本制度。

  2、不合格食品退市,是指在本經營單位內對已經進入銷售領域的食品,發現其質量不合格或者有其他違法問題,采取停止銷售、退回供貨方整改、銷毀、召回等措施退出市場的行為。

  3、下列食品為不格食品,應停止銷售,退出本經營單位:

  (1)腐爛變質、污穢不潔的;

  (2)包裝破損和其他不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

  (3)超過安全使用期或者保質期的;

  (4)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檢驗、檢疫不合格的;

  (5)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的;

  (6)使用非食用色素或其它非食用物質加工的;

  (7)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在商品上偽造或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國際標準采用標志、防偽標志等質量志等,對商品質量作引入誤解的虛假表示或使用絕對宣傳用語的;

  (8)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或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

  (9)行政監管機關公布屬于不合格食品的;

  (10)其他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或者存在隱患,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損害的。

  4、發現所銷售的食品屬本制度所列的不合格食品,應立即停止銷售該食品,并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清點不合格食品,并登記造冊;

  (2)將不合格食品撤出市場通知生產企業或供貨方,配合召回已售出食品,并向有關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3)對有毒有害、腐爛變質的食品應交由關部門進行無害處理或銷毀;

  (4)可能造成安全衛生危害的,立即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相關行政監督部門報告;

  5、對已出售的嚴重危害人體健康、人身安全的不合格食品,應選擇能夠覆蓋銷售范圍的新聞媒體予以公告,或者在營業場所內公示,通知購貨人退貨,將不合格食品追回和銷毀。

  6、對本經營單位內的食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不合格食品應立即停止銷售,撤下柜臺,退出經營單位。

  7、對消費者作出食品質量承諾,并在出售食品時向消費者提供購貨憑證或商品質量信譽卡。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