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經營場所及設施設備衛生管理制度
1. 定期清理加工經營場所衛生,保持食品加工場所和餐廳環境整潔,衛生符合要求。
2. 設置盛裝餐廚廢棄物的容器,嚴禁餐廚廢棄物撒落地面。
3. 餐桌餐椅、地面、墻壁、天花板、門窗、排水設施等保持干凈整潔。
4. 紗窗、紗門、紗罩、門簾等設施運轉正常,鼠、蠅、蟑螂、蚊子密度不得超過有關要求。
5. 定期進行殺蟲除害工作,防止蟲害繁殖。
篇2:學校食堂設施設備衛生管理制度(3)
學校食堂設施、設備衛生管理制度(三)
1、食堂應當保持內外環境整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蒼蠅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
2、食堂的設施設備布局應當合理,應有相對獨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間、食品加工操作間、食品出售場所及用餐場所。
3、食堂加工操作間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1)、最小使用面積不得小于8平方米;
(2)、墻壁應有1.5米以上的瓷磚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墻裙;
(3)、地面應由防水、防滑、無毒、易清洗的材料建造,具有一定坡度,易于清洗與排水;
(4)、配備有足夠的照明、通風、排煙裝置和有效的防蠅、防塵、防鼠,污水排放和符合衛生要求的存放廢棄物的設施和設備;
4、食堂應當有用耐磨損、易清洗的無毒材料制造或建成的餐飲具專用洗刷、消毒池等清洗設施設備。采用化學消毒的,必須具備2個以上的水池,并不得與清洗蔬菜、肉類等的設施設備混用。
5、餐飲具使用前必須洗凈、消毒,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未經消毒的餐飲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復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飲具。
消毒后的餐飲具必須貯存在餐飲具專用保潔柜內備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飲具應分開存放,并在餐飲具貯存柜上有明顯標記。餐飲具保潔柜應當定期清洗、保持潔凈。
6、餐飲具所使用的洗滌、消毒劑必須符合衛生標準或要求。
洗滌、消毒劑必須有固定的存放場所(櫥柜),并有明顯的標記。
7、食堂用餐場所應設置供用餐者洗手、洗餐具的自來水裝置。
篇3:工廠生產設施設備衛生管理制度
工廠生產設施、設備衛生管理制度
1.0目的
通過對生產設備控制,提高生產效率及設備使用率,以確保品質、延長其使用壽命。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對生產設備的檢修、保養和安裝過程的控制。
3.0職責
3.1生產負責人
a)負責編制設備定期維護保養計劃。
b)監督和檢查各車間定期維護保養情況。
c)負責在用設備的統一調配管理,提出設備的購置計劃。
3.2生產車間
a)負責生產設備維護保養;
b)維護生產現場必要的工作環境。
4.0工作程序
4.1使用部門制定設備維護保養計劃:
a)操作者在使用前要驗證設備是否完好,遵守操作規程,做好日常維護保養,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
b)操作者應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生產科(車間)應檢查各車間的設備
維護保養情況,并作記錄,對發現問題或有懷疑的設備,應立刻停止使用,通知技術人員及時排除故障,確保設備持續穩定的運行能力。
4.2各崗位操作人員應與所從事的活動相適應,須經培訓或采取有效措施以滿足這些要求,應經生產科(車間)門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
4.3各車間應注意工作環境,以滿足生產的需要。
4.4各部提出購置生產/服務設備計劃,報總經理批準后實施。新購設備經安裝調試,驗收合格后交生產車間使用,并納入生產設備一覽表中受控,設備資料由生產科(車間)建檔,報辦公室備案.
4.5生產設備報廢由生產科(車間)提出,質量負責人組織確認后報總經理批準,方可辦理報廢手續,辦完報廢手續后,即從生產設備一覽表中將該設備刪除。
4.6應保存每臺設備的記錄,建立設備檔案,其內容包括
A.設備名稱
B.制造廠名稱、設備型號、測量范圍、精度等級
C.設備接收日期和投入使用日期
D.目前放置的地點
E.接收時狀態(新舊或改裝過)
G.檢定或自校記錄
H.維護的詳細情況或注意事項
I.損壞.故障或修理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