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 文件類別 **粘合劑實業有限公司
設計和開發控制 文件編號 HS1-RD-01
質量手冊 版本A.0
1. 目的
對設計全過程進行控制,確保產品高質量,滿足顧客和有關標準、法令、法規的要求.
2. 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新產品設計的全過程,包括產品的技術改進及降低成本.
3. 定義
無
4. 職責
4.1市場營銷部負責收集竟爭對手的產品信息及其顧客的反饋信息.
4.2市場營銷部負責根據市場調研或分析,提交《項目建議書》,負責將試制合格產品交顧客使用,提交《顧客
確認報告》。
4.3采購部負責采購試制所需的原材料。
4.4試驗室負責樣品小批試制。
4.5產品開發部負責編制“設計計劃書”、“任務書”、“評審驗證報告”、“試產總結報告等”,負責整個設計的組
織協調和實施工作。
4.6管理者代表在糾正和改進措施的實施過程中起監督、協調作用。
5. 作業
5.1設計和開發的策劃
根據市場調研或分析,市場營銷部提出的《項目建議書》,經董事長批準簽署意見后,連同相關背景資料轉
交產品開發部;
綜合公司內外反饋的信息,產品開發部以《項目建議書》提出開發或技術改進的建議。
5.1.1主管負責就以上立項依據,對《設計計劃書》的編制,《設計計劃書》包括以下內容:
a. 設計輸入產品名稱、主要技術參術和性質性能指標(包括顧客要求)。
b. 人員分工、責任人、進度要求和配合部門。
c. 需要增加或調整的資源。
d. 評審意見。
5.1.2設計人員要求:所委派進行開發設計工作人員,應具有相關的學歷證明或兩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或者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經產品開發部主管認可。
5.1.3如果產品結構較為簡單,由產品開發部主管直接下達,《配方設計任務書》。
5.1.4產品開發部主管組織有關設計人員和市場營銷部等設計提出部門對計劃進行評審,對其中不清析、含糊、矛盾的要求作出澄清和解決。
5.2部門接口
5.2.1市場營銷部把開發產品的要求以“項目建議書”形式,傳遞給產品開發部。
5.2.2產品開發部根據“設計計劃書”所需購買的新原材料、儀器等,以“采購申請單”傳遞給采購部限期購買。
5.2.3產品開發品部和生產部做好樣品或小批產品后,由市場營銷部交給顧客試用。
5.3設計輸入
5.3.1設計輸入的內容包括產品的技術參數、性能指標,必要時包括相應的法規要求。另外,需考慮合同評審結果。
5.3.2設計輸入體現設計計劃書,計劃書由產品開發部主管批準后實施.
5.4方案研制
5.4.1產品開發部主管根據要求編制方案設計任務書、設計初始方案,指定責任人,并將相關背景資料提供給責任人作為工作的依據。
5.4.2所需原材料由產品開發部以《采購申請單》要求提交采購部執行采購,交與產品開發部認可使用。
5.4.3責任人根據設計任務書進行實驗,并與質檢員合作,檢測試制產品的各項性能、指標,寫出實驗結果、建議。
5.4.4 如果結果滿意,提產品開發部主管確認,如結果不符合要求,根據建議重新改進并試制,在產品開發部主管的協助下直至達到要求。
5.4.5如有需要,由產品開發部主管制定系統性實驗,設計出一系列方案。
5.4.6責任人在進行實驗時,須每天向產品開發部主管報告進度,而產品開發部主管在負責設計各階段中,組織和直接指導市場營銷部負責與顧客的聯系及信息傳遞。
5.5設計初步確認
5.5.1當產品開發部主管確定小試實驗之最佳方案時,送權威機構檢測出其相應的測試報告。
5.5.2產品開產部生產小試樣板,由市場營銷部負責聯系送交顧客試用,提交《顧客試用報告》,報告反映各顧客
對試樣符合標準或合同要求的滿意程度及試樣適用性的評價。
5.5.3如果顧客反映不滿意,重新組織方案設計,針對缺點進行改進。
5.5.4如果顧客滿意,經廠長批準后產品開發部組織采購部、生產部等部門進行小批量生產。
5.5.5質量管理部對試產后的產品進行檢驗或試驗,出其相應的測試報告,對其工藝驗證,整理出《試產總結報告》。
5.6設計輸出(初步方案)
5.6.1方案研制后所形成的初步方案,列明材料清單、數量、工藝要求,并由產品開發部主管評審確認。
5.7設計評審交上級主管部門邀請專家進行評審并將評審結果填入評審表格相關欄目中。
5.8設計驗證對設計出的樣品進行全部的性能檢測以驗證產品的性能能否滿足設計輸入的要求。結果記錄在《試
產總結報告》及《設計任務書》中。
5.9設計確認試產合格的產品,由市場營銷部負責聯系送交顧客試用,提交《顧客試用報告》。
5.10設計正稿在方案設計驗證的過程中,各設計人員逐步完善相應的設計初程,在設計確認通過后,產品開發
部將所有的文件整理成正稿。
5.10.1設計人員需正確評估方案,對顧客產品的使用性各方面影響有正確的評估,設計更改后也需正確評估對產
品的原材料使用,生產工藝使用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影響。
5.11記錄保存在產品開發部,保存期為二年.
6. 相關記錄
6.1《項目建議書》
6.2《設計計劃書》
6.3《方案設計任務書》
6.4《設計正稿》
6.5《顧客試用報告》
6.6《試產總結報告》
6.7《臨時采購要求》
篇2:質量手冊
1.0目的
為消除不合格和潛在不合格發生的原因,確保物業管理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特制定此程序。
2.0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制定、實施與驗證。
3.0職責
3.1 總辦負責本程序的歸檔管理。
3.2各部門負責提出并實施本部門內的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
3.3管理者代表負責監督、協調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
4.0工作程序流程圖
5.0 持續改進的策劃和管理
物業管理公司要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就必須不斷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實現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過程中,持續追求對質量管理體系各過程的改進,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5.1 改進活動
對涉及現有過程和服務環境的改進及資源需求變化,在策劃和管理時應考慮;
A.改進項目的目標和總體要求;
B.分析現有過程的狀況確定改進方案;
C.實施改進并評價改進的結果。
5.2物業管理公司通過實施質量目標的關切過程、審核結果、數據分析、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管理評審的結果,積極尋找體系持續改進的機會,確定需要改進的方面,組織各部門進行策劃,制定改進計劃報管理者代表審核,物業總經理批準后實施。
6.0控制要求
6.1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信息
6.1.1物業管理公司物業管理服務過程中出現的如下情況,應考慮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
6.1.1.1 出現重大的服務不合格;
6.1.1.2 服務過程中重復出現的相似特征的不合格;
6.1.1.3 客戶投訴提出的不合格;
6.1.1.4 征詢、調查、檢查中發現的服務過程的不合格;
6.1.1.5 任何不符合質量文件或IS09001:2000標準的情況;
6.1.1.6 內審管理評審、第三方機構審核中提出的不合格;
6.1.1.7 發現的潛在的不合格。
6.1.1.8 各部門人員均可對上述不合格提出糾正和預防措施建議。
6.1.2不合格事實的描述
對提出的應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項,應在《不合格服務報告》《內審不合格報告》、《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中進行描述。
6.1.3《不合格服務報告》的簽發
6.1.3.1 管理評審中提出的不合格項由物業總經理簽發《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
6.1.3.2 內部質量審核中的不合格項由部門經理簽發《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
a服務過程中的不合格或客戶提出的不合格屬部門權限范圍以內能解決的,由責任部門經理簽發《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超越責任部門權限以外或涉及到其他部門的,應提交管理者代表簽發《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
b第三方機構審核中提出的不合格項由管理者代表簽發《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
c征詢、調查和檢查活動中發現的不合格,由該項活動的負責人簽發《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
6.2原因分析與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制定
6.2.1實施的責任部門,對報告中提出不合格項進行分析,查明發生不合格的原因后,報管理者代表經評審后,責任部門提出防止問題再發生的具體措施和完成期限,填寫在《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的相關欄目。
6.2.2當客戶報修重復出現相同問題時,應進行回訪并填寫《特殊事項回訪記錄表》。
6.2.3各部門根據物業管理公司內部或外部的信息,如對服務過程有影響的信息及反饋信息(如審核結果、服務報告、用戶意見調查、投訴記錄等)分析潛在不合格的原因,經管理者代表評審后,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組織人員填寫《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
6.3由部門主管提出的糾正措施方案,應經部門經理批準實施;對重大的質量不合格事項以及管理評審中提出的不合格制定的糾正措施方案應經管理者代表審核物業總經理批準后實施。
6.4管理者代表負責組織對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進行監督驗證,具體監督驗證工作由總辦實施?!陡倪M、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由管理者代表、相關部門和總辦各保存一份。
6.5當糾正和預防措施引起質量體系文件更改時,則由各相關部門將更改內容納入相應的體系文件中,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審批后實施。
6.6各部門提交的改進、糾正預防措施的信息應提交管理評審。
6.7有關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文件由總辦歸檔。
7.0相關文件
7.1 《不合格控制程序》
7.2 《文件控制程序》
7.3 《內部審核控制程序》
8.0質量記錄
8.1 《不合格服務報告》
8.2 《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通知單》
篇3:房地產公司質量手冊:質量記錄控制工作程序
房地產公司質量手冊:質量記錄控制程序
1.目的
通過對質量記錄的控制和管理,為產品符合規定要求及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提供客觀證據。
2.范圍
適用于公司質量體系運行和項目開發建設全過程質量記錄的控制。
3.職責
3.1 工程部負責質量記錄的設置,編制質量記錄清單,監督檢查各部門的執行情況。
3.2 各部門負責所分管質量活動中質量記錄的管理,并按規定進行有關記錄的移交。
3.3 總經理工作部負責公司的檔案管理工作。
4.控制程序
4.1 質量記錄的設置
4.1.1 工程部負責對質量體系文件中涉及的質量記錄進行匯總,編制質量記錄清單和表格樣式,具體見Q/TZH-WI-034《質量記錄表格樣式匯編》。
4.1.2 當質量記錄需要進行增加和刪除時,由使用部門提出申請,填寫“質量記錄變更申請單”,闡明理由,屬表格形式的要提供表樣,報工程部審批后開始啟用。
4.1.3 工程部負責對批準使用的質量記錄進行編號,并將其列入質量記錄清單。
4.2 質量記錄的編號
質量記錄的編號由設置編號和填報編號兩部分組成:
4.2.1 質量記錄的設置編號位于記錄左上方,其結構為:QRSS-**
其中:QR-表示質量記錄
SS-**該記錄順序號
4.2.2 質量記錄的填報編號位于記錄右上方,其結構為:
MMM-SS-***
其中:MMM-填報部門代號,各部門的代號見Q/TZH-WI-006《文件編碼規定》;
SS-填報年號
***-填報的順序號
4.3 質量記錄的填寫要求做到:
字跡清楚,表達明確;
真實、客觀、準確、及時地反映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具備記錄人的簽字和填寫的日期;
4.4 質量記錄的傳遞
4.4.1由各部門資料員負責按照質量記錄的傳遞路線,進行質量記錄的傳遞。
4.4.2質量記錄的傳遞,以相關人員在記錄上的簽字、檔案移交記錄表、盒內文件清單等形式作為傳遞過程的記錄,必要時,可登記“質量記錄發放登記臺帳”和“質量記錄接收登記臺帳”。
4.5 質量記錄的收集、貯存和歸檔
4.5.1 各部門資料員負責收集整理質量記錄,在專門位置存放,進行保管和維護,以備查閱。
4.5.2 根據Q/TZH-WI-008《檔案管理辦法》的要求,由部門資料員負責對質量記錄進行整理歸檔。
4.5.3 總經理工作部負責對歸檔后的質量記錄進行管理,保存期限按Q/TZH-WI-008《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
4.5.4 各部門保管的質量記錄的保存期限為五年,逾期可自行銷毀處理。
4.6 質量記錄的查閱
查閱人員需查閱質量記錄時,應征得部門負責人同意后,方可進行查閱。當顧客提出查閱要求時,由接待部門征得工程部的同意后,為顧客提供有關的質量記錄。
5.質量記錄
5.1 QR19-01 質量記錄變更申請單
5.2 QR19-02 質量記錄發放登記臺帳
5.3 QR19-03 質量記錄接收登記臺帳
6.支持性文件
6.1 Q/TZH-WI-006《文件編碼規定》
6.2 Q/TZH-WI-008《檔案管理辦法》
6.3 Q/TZH-WI-034《質量記錄表格樣式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