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創建方案(20**)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建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示范區片的工作要求,在全面推進區、鎮兩級示范點創建基礎上,連點成線、連線成片,打造一批設施齊全、管理到位、氛圍濃厚、分類減量成效明顯的鎮街,有力推進我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示范創建工作。
一、創建范圍
全區各鎮街
二、目標要求
通過三年時間,余杭區各鎮街全面完成示范鎮街創建。至20**年底,全區40%鎮街完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創建;至20**年底,全區80%鎮街完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應工作職責明確、工作機制完善、日常管理到位、社會氛圍濃厚、居民“三率”高、分類質效好。全面實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責任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類別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全覆蓋。
三、具體任務
(一)健全體制機制。
1.健全組織構架。各鎮街配套建立由黨政一把手任組長的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設置專職管理部門,配備專職人員落實垃圾分類工作日常管理、統籌和協調工作。
2.完善制度方案。各鎮街要結合區級明確的年度任務和鎮街實際,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年度建設目標、主要任務、推進措施、考核保障等。
3.健全考核機制。各鎮街對轄區內的村社、小區要建立常態黨的檢查考核機制,檢查考核情況定期通報,切實壓實轄區內垃圾分類責任主體工作職責。
4.落實保障機制。各鎮街對區級生活垃圾分類補助要嚴格落實轉款專用,注重結果導向,建立完善對村社的考核補助機制,發揮有限財政資金的最大績效。
(二)完善設施設備。
1.源頭追溯設施。各鎮街通過二維碼發袋機、二維碼垃圾袋、編號垃圾桶等設施,全面實現城鄉居住區居(村)民垃圾分類投放源頭可溯。
2.垃圾分類設施。各鎮街轄區內垃圾收集容器、垃圾投放點、清運集置點、垃圾中轉站(堆放)等設施設置規范,維護經常、管理到位。
3.分類宣傳設施。全面推進各類場所垃圾分類宣傳標語、橫幅、海報設置,推進小區垃圾分類宣傳指導信息進樓道、進電梯、強化分類指導、濃厚工作氛圍。
(三)提升分類質效。
1.開展督導巡檢。以城鄉居住區為重點,配置完善督導員隊伍,建立完善督導機制,全面推進小區和農村垃圾分類每日督導巡檢工作,督導巡檢情況納入全區生活垃圾分類評價系統。
2.開展上門宣傳。結合督導巡檢和數據分析情況,對長期不參與和分類質量差的單位和個人,落地人員上門再指導,通過反復上門,提高參與率。
3.開展廣泛宣傳。廣泛運用競賽活動、戶外宣傳、培訓宣講、入戶指導等多種形式,充分調動黨員、村社網格人員、志愿者、社會組織、熱心群眾等各類人群參與垃圾分類宣傳,營造濃烈氛圍。
(四)完善分類體系。
1.固化分類模式。對公家大戶和店家商戶,積極培育“就地處置+定點回收”模式;在城市居住小區,實施“溯源巡檢+干垃圾回收”模式;在農村區域,實施“溯源巡檢+國企環衛保潔”模式;在城郊結合部,納入出租房“旅館式+星級化”管理。
2.規范中端運輸。對城市居住區,全面推進分類密閉運輸,杜絕混收混運;對沿街商戶,進一步推行定時定點收運,建立垃圾不落地音樂線;對垃圾集置點、垃圾堆場等收集暫存設施,全面推進規范設置,整治不規范場所。
3.提升末端能力。各鎮街以結合垃圾中轉站新建、結合原有的濕垃圾處置站擴建、結合機關集中辦公區域、大型學校、醫院、農貿市場、規上企業分散建設,為主要手段加快能力提升,各鎮街濕垃圾就地處置能力應不低于垃圾產生量15%以上。同時,進一步建立完善園林垃圾、裝修垃圾處置體系。
4.垃圾全類別管理。各鎮街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城鄉居住區、公共場所、沿街商戶,對生鮮、果蔬、餐廚垃圾產生較多場所要落實專線清運資源化處置,對裝修垃圾、園林垃圾、大件垃圾,要建立分類暫存場所,落實專線收運處置。
四、實施步驟
(一)工作準備階段(20**年5月)。擬制發文全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創建方案,明確創建任務要求和具體工作標準。各鎮街建立工作組織,健全工作機制,做好任務分解,落實專人負責具體工作。
(二)創建實施階段(每年10月以前)。各鎮街對照全區生活垃圾示范鎮街創建目標,全面推進示范創建工作,完善分類設施、濃厚分類氛圍、提升分類質效,健全分類體系,實現生活垃圾的全品種、全鏈條、全周期治理,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做好指導和檢查。
(三)檢查驗收階段(每年11月-12月)。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組織人員對照創建標準,通過現場檢查和綜合評價相結合方式,評定年度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示范鎮街??偨Y經驗做法、落實長效機制,持續做好垃圾分類管理工作。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鎮街對創建工作要思想高度重視,責任落實到人。參照本方案,制定本轄區內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日常管理檢查考評辦法,建立組織機構、定期檢查、及時反饋、定期通報、督促整改,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二)精細管理、完善基礎。各鎮街要做好排摸梳理和統籌推進工作,加強對區域內生活垃圾的全過程管理,明確責任主體、作業主體、運輸主體、執法主體、監督主體等。進一步完善各類硬件基礎設施,實現標準化建設、規范化管理。
(三)加大宣傳、營造氛圍。各鎮街要結合實際,積極利用廣播、電視、手機、報紙、宣傳欄、宣傳屏幕等媒體與設施,廣泛開展各類宣傳活動,建立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普及體系,引導市民養成自覺分類習慣、傳遞垃圾源頭減量理念,全民動員、全面參與,不斷濃厚全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氛圍。
(四)完善監管、加強考核。各鎮街要加強垃圾從產生到處置的全鏈條、全周期監管,確保各環節規范合法。評定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的單位,納入年底全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加分,計入綜合考評。各鎮街要配套建立完善考核機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責任全覆蓋”考核體系。
附件:全區生活垃圾分類鎮街創建標準
附件:
全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創建標準
采取評分制,總分100分,高于80分取前10名評為當年垃圾分類示范鎮街,得分低于80分不得評為示范鎮街。
一、組織領導(共10分)
1.成立領導小組。成立由黨政一把手任組長的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未建立的扣2分。
2.制定工作方案。年度垃圾分類工作有方案、示范創建工作有計劃,無方案、計劃每項扣2分。
3.建立工作機制。落實專門部門和人員負責垃圾分類工作,有明確工作職責,未落實扣2分。
4.專項經費投入。區級生活垃圾分類補助經費落實??顚S?,無挪為他用,未落實扣2分。
二、設施配置(共20分)
1.垃圾收集容器。轄區內各機關事業單位、城市居住區、農村建制村、公共機構及公共場所,垃圾收集容器設置規范、管理到位,公共區域內無雜色垃圾桶和無分類標識垃圾桶?,F場檢查機關事業單位、城市居住區、農村建制村、公共機構各5處,不規范每處扣0.5分,最高扣5分。
2.源頭追溯設施。城市小區通過發袋機、編號垃圾桶等設施,全面實現居民垃圾分類源頭可追溯,發袋機等設施維護到位、使用正常,無損壞、缺袋?,F場檢查小區5個,未落實每個小區扣1分,最高扣5分。
3.垃圾分類設施。城市管理重要道路,垃圾收集容器全面實現撤路入巷;小區垃圾投放點、集置點設置規范;農村垃圾房落實“設置圍墻、專人管理、按照視頻”要求?,F場檢查主要道路3條、小區5個、堆場2個,未落實的每處扣1分,最高扣5分。
4.分類宣傳設施。轄區內各類公共機構、公共場所、居住小區、主要進出口要有垃圾分類宣傳信息;城市居住小區樓道或電梯有垃圾分類投放指導信息?,F場檢查公共機構、城市小區各5處,為落實的每處扣1分,最高扣5分。
三、體系建設(共30分)
1.源頭追溯。城市小區源頭可溯覆蓋率達到實際入住戶數的80%以上(源頭追溯可通過二維碼發袋機、每戶分發易腐垃圾桶等方式)。未達到的每降低5%,扣1分,最高扣5分。
2.督導巡檢。小區內督導員配置比例不低于每300戶一個專職管理員(或每300戶2名兼職管理員),督導員每日巡檢評分餐廚垃圾袋,根據分類情況精準上門提醒;農村居住區結合實際配備督導員人員、每日巡檢評分和精準提醒?,F場檢查走訪5個小區、2個建制村10戶農戶,未落實的每個小區、村扣2分,最高扣10分。
3.分類運輸。城市居住區全面落實“黃桶黃車、綠桶綠車”分類清運;分類質量高于80%的小區和所有建制村,濕垃圾專線清運至就地處置站;城市管理主要道路,建立垃圾不落地音樂線;轄區內大件垃圾、園林垃圾、裝修垃圾有暫存場地清運線路?,F場檢查5個小區、2條主要道路,未落實的每處扣1分,最高扣5分。
4.末端能力。濕垃圾處置能力(含就地處置和統收統運)達到垃圾產生量20%,每降低1%扣1分,最高扣10分。
四、工作成效(共40分)
1.分類正確率。城市小區垃圾分類分類準確率達到80%以上,建制村垃圾分類正確率達到90%以上;每降低1%扣0.5分,最高扣5分(根據3季度以后現場檢查情況評定)。
2.回收利用量。轄區內濕垃圾分出量達到平均0.5kg/戶·日;在虎哥回收覆蓋區,干垃圾分出量達到0.9kg/戶·日,每降低1%,扣0.5分,最高扣10分(根據3季度以后實際數據進行評定)。
3.垃圾控量。年度生活垃圾產生量不超過區級控量指標,每超過1%扣2分,最高扣10分。
4.規范點創建。轄區內50%以上村(社區)被評定為規范化村(社區),每降低1%扣0.5分,最高扣5分。
備注:轄區內小區、道路、堆場等總數未達到檢查數的,進行全覆蓋檢查,按比例折算。
篇2:余杭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創建方案(2019)
余杭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創建方案(20**)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建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示范區片的工作要求,在全面推進區、鎮兩級示范點創建基礎上,連點成線、連線成片,打造一批設施齊全、管理到位、氛圍濃厚、分類減量成效明顯的鎮街,有力推進我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示范創建工作。
一、創建范圍
全區各鎮街
二、目標要求
通過三年時間,余杭區各鎮街全面完成示范鎮街創建。至20**年底,全區40%鎮街完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創建;至20**年底,全區80%鎮街完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應工作職責明確、工作機制完善、日常管理到位、社會氛圍濃厚、居民“三率”高、分類質效好。全面實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責任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類別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全覆蓋。
三、具體任務
(一)健全體制機制。
1.健全組織構架。各鎮街配套建立由黨政一把手任組長的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設置專職管理部門,配備專職人員落實垃圾分類工作日常管理、統籌和協調工作。
2.完善制度方案。各鎮街要結合區級明確的年度任務和鎮街實際,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年度建設目標、主要任務、推進措施、考核保障等。
3.健全考核機制。各鎮街對轄區內的村社、小區要建立常態黨的檢查考核機制,檢查考核情況定期通報,切實壓實轄區內垃圾分類責任主體工作職責。
4.落實保障機制。各鎮街對區級生活垃圾分類補助要嚴格落實轉款專用,注重結果導向,建立完善對村社的考核補助機制,發揮有限財政資金的最大績效。
(二)完善設施設備。
1.源頭追溯設施。各鎮街通過二維碼發袋機、二維碼垃圾袋、編號垃圾桶等設施,全面實現城鄉居住區居(村)民垃圾分類投放源頭可溯。
2.垃圾分類設施。各鎮街轄區內垃圾收集容器、垃圾投放點、清運集置點、垃圾中轉站(堆放)等設施設置規范,維護經常、管理到位。
3.分類宣傳設施。全面推進各類場所垃圾分類宣傳標語、橫幅、海報設置,推進小區垃圾分類宣傳指導信息進樓道、進電梯、強化分類指導、濃厚工作氛圍。
(三)提升分類質效。
1.開展督導巡檢。以城鄉居住區為重點,配置完善督導員隊伍,建立完善督導機制,全面推進小區和農村垃圾分類每日督導巡檢工作,督導巡檢情況納入全區生活垃圾分類評價系統。
2.開展上門宣傳。結合督導巡檢和數據分析情況,對長期不參與和分類質量差的單位和個人,落地人員上門再指導,通過反復上門,提高參與率。
3.開展廣泛宣傳。廣泛運用競賽活動、戶外宣傳、培訓宣講、入戶指導等多種形式,充分調動黨員、村社網格人員、志愿者、社會組織、熱心群眾等各類人群參與垃圾分類宣傳,營造濃烈氛圍。
(四)完善分類體系。
1.固化分類模式。對公家大戶和店家商戶,積極培育“就地處置+定點回收”模式;在城市居住小區,實施“溯源巡檢+干垃圾回收”模式;在農村區域,實施“溯源巡檢+國企環衛保潔”模式;在城郊結合部,納入出租房“旅館式+星級化”管理。
2.規范中端運輸。對城市居住區,全面推進分類密閉運輸,杜絕混收混運;對沿街商戶,進一步推行定時定點收運,建立垃圾不落地音樂線;對垃圾集置點、垃圾堆場等收集暫存設施,全面推進規范設置,整治不規范場所。
3.提升末端能力。各鎮街以結合垃圾中轉站新建、結合原有的濕垃圾處置站擴建、結合機關集中辦公區域、大型學校、醫院、農貿市場、規上企業分散建設,為主要手段加快能力提升,各鎮街濕垃圾就地處置能力應不低于垃圾產生量15%以上。同時,進一步建立完善園林垃圾、裝修垃圾處置體系。
4.垃圾全類別管理。各鎮街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城鄉居住區、公共場所、沿街商戶,對生鮮、果蔬、餐廚垃圾產生較多場所要落實專線清運資源化處置,對裝修垃圾、園林垃圾、大件垃圾,要建立分類暫存場所,落實專線收運處置。
四、實施步驟
(一)工作準備階段(20**年5月)。擬制發文全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創建方案,明確創建任務要求和具體工作標準。各鎮街建立工作組織,健全工作機制,做好任務分解,落實專人負責具體工作。
(二)創建實施階段(每年10月以前)。各鎮街對照全區生活垃圾示范鎮街創建目標,全面推進示范創建工作,完善分類設施、濃厚分類氛圍、提升分類質效,健全分類體系,實現生活垃圾的全品種、全鏈條、全周期治理,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做好指導和檢查。
(三)檢查驗收階段(每年11月-12月)。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組織人員對照創建標準,通過現場檢查和綜合評價相結合方式,評定年度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示范鎮街??偨Y經驗做法、落實長效機制,持續做好垃圾分類管理工作。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鎮街對創建工作要思想高度重視,責任落實到人。參照本方案,制定本轄區內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日常管理檢查考評辦法,建立組織機構、定期檢查、及時反饋、定期通報、督促整改,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二)精細管理、完善基礎。各鎮街要做好排摸梳理和統籌推進工作,加強對區域內生活垃圾的全過程管理,明確責任主體、作業主體、運輸主體、執法主體、監督主體等。進一步完善各類硬件基礎設施,實現標準化建設、規范化管理。
(三)加大宣傳、營造氛圍。各鎮街要結合實際,積極利用廣播、電視、手機、報紙、宣傳欄、宣傳屏幕等媒體與設施,廣泛開展各類宣傳活動,建立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普及體系,引導市民養成自覺分類習慣、傳遞垃圾源頭減量理念,全民動員、全面參與,不斷濃厚全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氛圍。
(四)完善監管、加強考核。各鎮街要加強垃圾從產生到處置的全鏈條、全周期監管,確保各環節規范合法。評定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的單位,納入年底全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加分,計入綜合考評。各鎮街要配套建立完善考核機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責任全覆蓋”考核體系。
附件:全區生活垃圾分類鎮街創建標準
附件:
全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創建標準
采取評分制,總分100分,高于80分取前10名評為當年垃圾分類示范鎮街,得分低于80分不得評為示范鎮街。
一、組織領導(共10分)
1.成立領導小組。成立由黨政一把手任組長的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未建立的扣2分。
2.制定工作方案。年度垃圾分類工作有方案、示范創建工作有計劃,無方案、計劃每項扣2分。
3.建立工作機制。落實專門部門和人員負責垃圾分類工作,有明確工作職責,未落實扣2分。
4.專項經費投入。區級生活垃圾分類補助經費落實??顚S?,無挪為他用,未落實扣2分。
二、設施配置(共20分)
1.垃圾收集容器。轄區內各機關事業單位、城市居住區、農村建制村、公共機構及公共場所,垃圾收集容器設置規范、管理到位,公共區域內無雜色垃圾桶和無分類標識垃圾桶?,F場檢查機關事業單位、城市居住區、農村建制村、公共機構各5處,不規范每處扣0.5分,最高扣5分。
2.源頭追溯設施。城市小區通過發袋機、編號垃圾桶等設施,全面實現居民垃圾分類源頭可追溯,發袋機等設施維護到位、使用正常,無損壞、缺袋?,F場檢查小區5個,未落實每個小區扣1分,最高扣5分。
3.垃圾分類設施。城市管理重要道路,垃圾收集容器全面實現撤路入巷;小區垃圾投放點、集置點設置規范;農村垃圾房落實“設置圍墻、專人管理、按照視頻”要求?,F場檢查主要道路3條、小區5個、堆場2個,未落實的每處扣1分,最高扣5分。
4.分類宣傳設施。轄區內各類公共機構、公共場所、居住小區、主要進出口要有垃圾分類宣傳信息;城市居住小區樓道或電梯有垃圾分類投放指導信息?,F場檢查公共機構、城市小區各5處,為落實的每處扣1分,最高扣5分。
三、體系建設(共30分)
1.源頭追溯。城市小區源頭可溯覆蓋率達到實際入住戶數的80%以上(源頭追溯可通過二維碼發袋機、每戶分發易腐垃圾桶等方式)。未達到的每降低5%,扣1分,最高扣5分。
2.督導巡檢。小區內督導員配置比例不低于每300戶一個專職管理員(或每300戶2名兼職管理員),督導員每日巡檢評分餐廚垃圾袋,根據分類情況精準上門提醒;農村居住區結合實際配備督導員人員、每日巡檢評分和精準提醒?,F場檢查走訪5個小區、2個建制村10戶農戶,未落實的每個小區、村扣2分,最高扣10分。
3.分類運輸。城市居住區全面落實“黃桶黃車、綠桶綠車”分類清運;分類質量高于80%的小區和所有建制村,濕垃圾專線清運至就地處置站;城市管理主要道路,建立垃圾不落地音樂線;轄區內大件垃圾、園林垃圾、裝修垃圾有暫存場地清運線路?,F場檢查5個小區、2條主要道路,未落實的每處扣1分,最高扣5分。
4.末端能力。濕垃圾處置能力(含就地處置和統收統運)達到垃圾產生量20%,每降低1%扣1分,最高扣10分。
四、工作成效(共40分)
1.分類正確率。城市小區垃圾分類分類準確率達到80%以上,建制村垃圾分類正確率達到90%以上;每降低1%扣0.5分,最高扣5分(根據3季度以后現場檢查情況評定)。
2.回收利用量。轄區內濕垃圾分出量達到平均0.5kg/戶·日;在虎哥回收覆蓋區,干垃圾分出量達到0.9kg/戶·日,每降低1%,扣0.5分,最高扣10分(根據3季度以后實際數據進行評定)。
3.垃圾控量。年度生活垃圾產生量不超過區級控量指標,每超過1%扣2分,最高扣10分。
4.規范點創建。轄區內50%以上村(社區)被評定為規范化村(社區),每降低1%扣0.5分,最高扣5分。
備注:轄區內小區、道路、堆場等總數未達到檢查數的,進行全覆蓋檢查,按比例折算。
篇3:中學陽光教育特色創建領導小組及職責分工
中學陽光教育特色創建領導小組及職責分工
為推動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和諧發展,建設美麗、和諧、活力的陽光學校,實施健康、和諧、樂觀、自主的陽光教育,培養健康、會學、自主的陽光人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打造具有*中特色的“陽光教育特色文化”,經學校行政會研究決定,成立**中學陽光教育特色創建領導小組。組成如下:
★組長:
校長——全面負責陽光教育特色創建工作,分管陽光教師塑造具體落實。
★副組長:
副書記——負責陽光教育特色創建檢查督促考核,組織制定陽光教育特色創建檢查和考核細則,督促陽光教育特色創建規劃落實和計劃完成,確保陽光教育特色創建有序進行,取得實效。
副校長1——負責陽光管理和陽光制度完善,組織實施陽光教師培養及評選;完善陽光校園打造和陽光環境設計及施工。
副校長2——負責陽光課堂塑造,組織擬訂陽光課堂標準和實施,組織打造陽光學子及相關評選,協助做好陽光特色創建宣傳。做好教職工參與創建陽光教育特色學校的思想工作,組織開展以教職工為參與對象的陽光教育活動;負責教師的陽光教育特色理論與實踐的培訓活動。
★成員:
辦公室主任——加強學校陽光制度建設,加強師德建設,加強校風建設。加強“陽光”制度文化建設,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提高全體教師的制度執行力,建立健全滿足教師成功感、成就感的學校激勵機制。
辦公室副主任——開展評選陽光辦公室、陽光教師等活動,在校園中塑造和弘揚“至善為真”的校風,以校園中以教師實實在在的言行來感染廣大學生,樹立優良教風,搞好師德師風建設。
教務處副主任——打造陽光教師,加強教風建設,倡導“修德、愛生、精業、樹人”的教風,引導每一位教師都能以陽光般積極的態度走近學生,以陽光般的熱情去溫暖學生,以陽光般不息的能量研究課程、開發課程,以學校教研組為基本單位,評選陽光教研組、陽光骨干教師等,形成教風中的“愛生、精業”。落實全員導師制德育工作方案,以“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給每一朵花開放的理由。
教務處副主任——負責學校在陽光教育特色創建工作中的教育科研活動,負責制訂教科研工作計劃(含環境教育科研);負責指導學科陽光特色建設課題研究小組開展教育科研活動,積極組織師生參與陽光特色教育方面的各項教科研活動。
教務處德育副主任——對學生進行陽光體育、陽光藝術教育,讓學生學會做人,在學生中培育“至善為真”的校風,通過組織陽光班級等評選活動,形成“一班一品”的班級特色文化,培養陽光學生以及建設“博學、慎思、篤行”的學風。
教務處副主任——打造陽光興趣課堂,加強陽光科普活動建設,將其作為素質教育前沿陣地,不斷發展創造教育成果,激發學生的潛在智慧和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總務主任——提高陽光后勤服務質量,提高陽光后勤服務育人意識,抓好疾病預防工作,抓好學生安全工作,搞好校園綠化、美化工作,學校環境建設重視突出中學生青春氣息和蓬勃精神風貌的主色調,注意一些區間相對應文化的連環呼應,按規劃分批完成學校的凈化、綠化和亮化工作,創設各種文化設施。
總務副主任——進一步完善和開辟校園圖書室、閱覽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陣地,完善校園電化教學網絡,在學校主要部位布置名人名言、宣傳字畫,展示學校的校訓和教書育人理念,提升校園文化層次;制作高標準的文化櫥窗,打造花園式環境,創建陽光校園。
工會副主席——創建陽光人際關系,通過教工之家網絡平臺、組織民主懇談會等形式建立意見交流平臺,增強領導、教師間的交流;對教職工進行慰問等陽光關懷,增進相互間的感情。組織教職工才藝比賽、工會文體活動等,展示教職工才華,增進了解。
團委副書記——加強陽光團隊建設,豐富教工團員和學生團員的文化生活,配合學校開展學生文藝活動,活躍校園氣氛,并以此作為對學生進行陽光教育的資源,有條件的情況下組織學生以社區活動、小組調查等方式,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各教研組長和年級級部主任——全面落實年級陽光特色學校的各項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