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取消物業服務企業資質核定相關工作的通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各省、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委,天津市、重慶市國土資源房屋管理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7號)和《國務院關于取消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46號),做好取消物業服務企業資質的后續管理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地不再受理物業服務企業資質核定申請和資質變更、更換、補證申請,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將原核定的物業服務企業資質作為承接物業管理業務的條件。
二、切實承擔物業服務屬地管理主體責任,按照業主自我管理與社會化服務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推動將物業管理納入社區治理體系??h級以上房地產主管部門要會同城市管理、民政、公安、價格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指導監督物業管理工作,充分發揮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在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指導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監督物業管理活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物業管理聯席會議制度,維護社區和諧穩定。
三、建立健全物業服務標準和服務規范,規范物業服務合同行為,明確物業服務企業責任邊界,引導物業服務企業增強服務意識,創新服務理念,提升服務品質。
四、進一步落實物業承接查驗制度,指導監督建設單位、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依法做好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查驗和交接工作,厘清各方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減少開發建設遺留問題,確保物業服務項目交接的平穩順利。
五、完善物業服務投訴平臺,暢通投訴渠道,建立健全投訴反饋機制,明確受理、處理投訴的程序和要求,加強投訴反饋監督檢查,及時解決群眾有效投訴,預防化解物業服務矛盾糾紛。
六、加強物業服務行業事中事后監管,制定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建立健全“雙隨機”抽查機制,合理確定抽查的比例和頻次,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依規加大懲處力度。
七、加快推進物業服務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定期向社會公布物業服務企業信用情況,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物業服務市場監管體制。
物業服務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各地要把加強物業服務市場監管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并將落實情況及時上報我部。我部將抓緊研究制定物業服務導則和信用評價體系,適時對各地貫徹落實本通知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通報檢查結果。
此前有關物業管理規范性文件規定與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為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20**年12月15日
(此件主動公開)
篇2:做好取消物業服務企業資質核定相關工作通知
關于做好取消物業服務企業資質核定相關工作的通知(20**)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各省、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委,天津市、重慶市國土資源房屋管理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7號)和《國務院關于取消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46號),做好取消物業服務企業資質的后續管理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地不再受理物業服務企業資質核定申請和資質變更、更換、補證申請,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將原核定的物業服務企業資質作為承接物業管理業務的條件。
二、切實承擔物業服務屬地管理主體責任,按照業主自我管理與社會化服務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推動將物業管理納入社區治理體系??h級以上房地產主管部門要會同城市管理、民政、公安、價格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指導監督物業管理工作,充分發揮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在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指導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監督物業管理活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物業管理聯席會議制度,維護社區和諧穩定。
三、建立健全物業服務標準和服務規范,規范物業服務合同行為,明確物業服務企業責任邊界,引導物業服務企業增強服務意識,創新服務理念,提升服務品質。
四、進一步落實物業承接查驗制度,指導監督建設單位、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依法做好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查驗和交接工作,厘清各方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減少開發建設遺留問題,確保物業服務項目交接的平穩順利。
五、完善物業服務投訴平臺,暢通投訴渠道,建立健全投訴反饋機制,明確受理、處理投訴的程序和要求,加強投訴反饋監督檢查,及時解決群眾有效投訴,預防化解物業服務矛盾糾紛。
六、加強物業服務行業事中事后監管,制定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建立健全“雙隨機”抽查機制,合理確定抽查的比例和頻次,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依規加大懲處力度。
七、加快推進物業服務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定期向社會公布物業服務企業信用情況,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物業服務市場監管體制。
物業服務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各地要把加強物業服務市場監管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并將落實情況及時上報我部。我部將抓緊研究制定物業服務導則和信用評價體系,適時對各地貫徹落實本通知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通報檢查結果。
此前有關物業管理規范性文件規定與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為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20**年12月15日
?。ù思鲃庸_)
篇3:物業服務企業資質核定取消,如何加強管理
物業服務企業資質核定取消,如何加強管理
針對物業管理市場的管理,一直實施以物業服務企業資質管理為核心的市場準入制度,企業資質不僅是企業進入市場參與競爭的通行證,也是政府部門對企業進行監管的主要依據。而隨著《國務院關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取消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公布,物業服務資質核定全面取消。
物業服務企業資質核定取消,物業服務企業監管出現“真空”,物業管理市場又該如何進行監管呢?
業內人士認為,加快構建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物業管理新型市場監管體制迫在眉睫。
新問題
信用采集與評價未與屬地監管相結合
業內人士認為,首先部分已建立起物業管理信用監管體制的地區,仍然未脫離物業服務企業資質管控的限制,在全面取消資質核定后,與現有政策沖突。
其次,物業管理市場信用監管體制的建立,等同于物業服務企業信用監管,未涵蓋物業管理其他市場主體。部分地區已初步建立起物業服務企業信用監管制度,也建立了企業及從業人員信用監管制度,但大部分地區未建立對業主委員會及委員等物業管理市場主體的信用監管制度。少部分城市制定了《業主委員會委員信用記分管理辦法》,但未有效實施。
再次,信用信息分類構成、評價標準、信用管理與運用、平臺等不統一問題嚴重影響物業管理市場信用監管體制建立與發展。由于物業管理市場信用監管尚處探索階段,各地認識水平不一,難以形成統一分類、統一評價標準,信用評價結果運用也存在巨大差異,造成當前物業管理信用監管遭遇地方壁壘。
業內人士還認為,信用采集與評價未與物業管理屬地化監管相結合,過度體現房地產行業主管部門評價與管理權責。目前在各地已初步構建成的物業服務企業信用監管制度中,基本上未體現社區這一主體作用,與物業管理密切相關的質監、公安、規劃、城管等部門意見容易被忽視。
新舉措
推動物業管理市場信用監管立法
物業服務企業資質核定取消,物業服務企業監管出現“真空”,物業管理市場又該如何進行監管呢?
在業內人士看來,首先需要推動物業管理市場信用監管立法,將其納入物業管理法規范疇。通過立法,建立涵蓋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及人員等多信用管理,統一評價標準和管理應用;建立完全摒棄企業資質、不受企業資質限制的物業服務企業信用評價與使用管理制度;借鑒建筑市場監管搭建省級建筑市場監管一體化工作平臺,各地從省級層面搭建統一的信用平臺;加大“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力度,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制”的市場環境。
其次,建立業主委員會及委員信用監管體系。將業主委員會及委員納入物業管理信用監管,是當前破解業主委員會及委員違規違約不能有效追責的創新舉措。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探索建立業主委員會及委員履職信用評價制度,提出引導業主在業主大會議事規則中,將業主委員會及委員評價結果作為業主委員會及委員履職、任職、罷免的約定。一方面可以強化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和社區對業主委員會及委員的指導、監督;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約束業主委員會及委員的違規違約行為。
本著條塊結合、行業統籌的原則形成物業管理信用監管齊抓共管良好局面。只有部門聯動、條塊結合,物業管理信用監管措施才能真正落實,形成合力。
新嘗試
開展“互聯網+信用監管”平臺建設
業內人士表示,利用互聯網平臺對信用信息的記錄、揭露、傳播和預警,解決物業管理活動中信用信息不對稱的矛盾也是重要一環。
而作為社會監督力量的物業管理行業自律組織,在信用信息收集和發布方面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行業組織可在建立信用引導方面,通過引導行業成員培育信用行為習慣,將交易誠信與規范管理轉化為企業的行為自覺,這是行業自律組織參與企業信用監管的最重要優勢。
樹立信用監管為核心、日常監管與專項整治相結合的全面監管新思路。對物業管理市場主體的“雙隨機一公開”檢查,與物業管理信用監管相輔相成,互為支撐,對市場信用良好的企業減少或者免于動態核查、抽查,對失信的物業服務企業加大核查。動態核查與抽查的結果可為信用監管信息采集提供依據。建立新型的物業管理市場監管體制,必須將信用監管與隨機抽查、專項整治有機結合,多管齊下,發揮合力,物業管理市場監管才能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