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建設工程水下混凝土監理工作
[1 水下混凝土施工用水泥的初凝時間不應早于2h。
[2 檢查水下混凝土的粗骨料,粗骨料除應符合有關驗標的規定外,宜采用連續級配,其最大粒徑,不應大于導管內徑的1/4或鋼筋凈距的1/4(僅有單層鋼筋時,則最大粒徑不應大于鋼筋凈距的1/3),且不宜大于60mm。
[3 檢查水下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比設計除應符合有關驗標的規定外,其配制強度應較普通混凝土的配制強度提高10%~20%;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50kg/m3;當摻用外加劑、摻合料時,水泥用量可減少,但不得小于300 kg/m3。
[4 檢查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宜為180mm~220mm,在可能與水接觸的最初澆筑階段,坍落度可適當減少。
[5 檢查水下混凝土的澆筑方法,水下混凝土的澆筑應在靜水條件下采用豎向導管法澆筑,導管使用前應進行充水加壓檢查。
[6 當水下混凝土澆筑面積較大時,應采用數根導管同時澆筑。導管的規格、數量、安放位置及澆筑速度應符合有關驗標的規定。
[7 水下混凝土澆筑應符合下列規定:
[7.1 澆筑初始階段,水下混凝土應在導管底端形成錐體。澆筑鉆孔樁時導管下口埋入混凝土內的長度不宜小于1.0m;澆筑封底混凝土時導管下口埋入混凝土內的長度不宜小于0.8m。繼續澆筑的混凝土不應再與水接觸。監理工程師應對灌筑過程進行旁站。
[7.2 水下混凝土頂面的流動坡度宜在1:5以下。水下混凝土每小時的灌筑數量(灌筑速度)應使各根導管均有適當的埋入深度,且不宜少于0.25 m/h。
[7.3 在灌筑過程中,監理工程師對混凝土的流動距離、流動坡度、導管的埋入深度、灌筑速度、基坑內混凝土面升高情況進行巡視測量檢查,并及時調整有關參數。
[7.4 水下混凝土澆筑應連續進行。
[8 水下混凝土的質量檢查應符合下列要求:
[8.1 標準養護檢查試件強度應按檢標的規定檢驗評定,結果必須符合設計強度等級的1.15倍。
[8.2 當設計要求鉆芯取樣時,鉆芯取樣試件的平均強度不應低于設計強度標準值。
[8.3 當設計要求用無損檢測方法檢查時,應按有關規定辦理。
篇2:鐵路建設工程噴射混凝土監理工作
鐵路建設工程噴射混凝土監理工作
[1 監理工程師按有關驗標的規定檢查噴射混凝土所用細骨料外,尚應符合:細度模數應大于2.5;含泥量不應大于3%。
[2 監理工程師按有關驗標的規定檢查噴射混凝土所用粗骨料外,尚應符合:最大粒徑不宜大于16mm,并宜采用連續粒級;含泥量不應大于1%。
[3 噴射混凝土應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必要時可采用特種水泥。噴射混凝土所用液體速凝劑除應符合有關驗標的規定外,尚應進行與水泥適應性和速凝效果檢驗,其摻量不宜超過水泥質量的5%;水泥凈漿初凝時間不應大于5min,終凝時間不應大于10min。噴射混凝土亦可按需要摻入其他外加劑,其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
[4 噴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除應符合有關驗標的規定外,其灰骨比宜為1:4~1:5;水灰比宜為0.40~0.50;砂率宜為 45%~60%;水泥用量不宜小于400kg/m3,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宜為80mm~130mm。施工前還應試噴,根據條件確定合適的配合比。
[5 噴射混凝土應優先采用濕噴工藝。噴射混凝土宜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其攪拌時間不得小于1.5min。當無條件時,也可采用自落式攪拌機,但其攪拌時間不得小于2min。噴射混凝土宜隨拌隨用。其在運輸、存放過程中不得淋雨、浸水及混入雜物?;炷涟韬衔锏耐7艜r間不得大于30min。
[6 監理工程師檢查噴射混凝土作業時,作業按規范要求進行:
[6.1 冬季施工噴射作業的環境溫度不得低于5℃,混合料和水進入噴射機的溫度不應低于5℃,混凝土未達到5MPa前,不得受凍。
[6.2 噴射混凝土的所有機具均應滿足施工質量要求。
[6.3 清除巖面松動巖石及浮碴,必要時用壓力水沖洗。巖面有漏、滴、滲水時,應予以處理,再進行噴射混凝土作業。
[7 監理工程師應抽查噴射混凝土養護質量,噴射混凝土終凝2h后,應進行濕潤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
[8 監理工程師檢查噴射混凝土的強度和試件留置情況;試件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8.1 每噴射不超過100m3混凝土,制作強度檢查試件不應少于1次,不足100m3時,也應制作1次試件。當材料或配合比變化時,應分別制作試件。
[8.2 噴射混凝土強度檢查試件的制作,可采用噴大板切割法。當不具備切割條件時也可采用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無底試模,在其內噴射混凝土制作試件。監理工程師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并檢查施工單位的強度試驗報告。
[8.3 當對強度有懷疑時,采用鑿方切割法或鉆芯取樣法制作試件。
[9 監理工程師在噴射過程中應及時檢查噴層厚度。當表面有松動、開裂、下墜、滑移等現象時,應清除重噴。
[10 檢查噴射混凝土與巖層粘結情況,用錘敲擊檢查。當有空鼓、脫殼時,應鑿除、洗凈重噴。
篇3:鐵路建設工程防水(抗滲)混凝土監理工作
鐵路建設工程防水(抗滲)混凝土監理工作
[1 混凝土抗滲等級為P6以上的混凝土施工應采用普通抗滲混凝土、外加劑抗滲混凝土。當設計有要求時,可采用摻膨脹劑抗滲混凝土和膨脹水泥抗滲混凝土。
[2 監理工程師檢查抗滲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2.1 抗滲混凝土應采用泌水少、水化熱低的水泥,其品質指標應符合《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等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
[2.2 抗滲混凝土施工用粗、細骨料除應符合有關驗標的規定外,細骨料宜采用中砂,其含泥量不應大于3%。粗骨料宜采用連續級配骨料,其最大粒徑不應大于40mm;含泥量不應大于1%;泥塊含量不應大于0.25%。
[3 抗滲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應符合有關驗標的規定;抗滲試驗時,其抗滲壓力應比設計要求提高0.2MPa,水膠比應不大于0.60。
[4 監理工程師檢查抗滲混凝土攪拌和振搗方式,抗滲混凝土應采用機械攪拌和機械振搗,攪拌時間不得小于2min。
[5 監理工程師見證取樣檢測防水混凝土的抗滲等級和抗壓強度??節B混凝土留置強度和抗滲試件應符合下列規定并進行試驗評定:
[5.1 每500m3混凝土應制作抗滲檢查試件1次(6個);不足500m3時,亦應制作抗滲檢查試件1次。當使用的材料、配合比或施工工藝變化時,均應另行制作抗滲檢查試件1次。
[5.2 混凝土抗滲等級應按《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GBJ82)進行試驗評定,其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
[5.3 監理工程師見證取樣檢測施工單位檢驗次數的20%或平行檢驗10%,但至少一次。同時檢查全部混凝土強度和抗滲試驗報告。
[6 監理工程師按照設計規定重點檢查變形縫和施工縫的施工質量。
[7 監理工程師應巡視檢查抗滲混凝土養護情況,抗滲混凝土終凝后,應立即進行濕潤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
[8 監理工程師檢查抗滲混凝土拆模時測溫記錄,拆模時結構表面溫度與環境氣溫之差不得大于15℃,地下結構部分的抗滲混凝土,拆模后應及時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