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住宅工程混凝土質量通病預控措施方案

2848

  住宅工程混凝土質量通病預控措施方案

  一、編制依據:

  1.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第二版)。

  2.住宅工程質量通病治理與對策

  二、質量通病現象及治理方法:

  質量通病集中表現為:蜂窩、麻面、露筋、孔洞、夾渣、裂縫、爛根、缺棱掉角、節點凹凸不平等現象。

 ?。ㄒ唬?、蜂窩、麻面、露筋、孔洞、爛根:

  1、質量通病現象:

  (1)表現為混凝土表面無水泥砂漿,露出石子深度達到5㎜,但小于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石子間形成蜂窩狀。

  (2)砼表面局部缺漿粗糙,有許多小凹坑。

  (3)結構內的主筋、副筋或箍筋外露。

  (4)砼局部缺漿石子多,形成蜂窩狀的孔洞。

 ?、身沤Y構內有空腔,局部無砼,蜂窩特別大。

  2、原因分析:

 ?、拍0迤囱b接縫、根部不嚴密或空隙未堵,上下模板接縫凹凸不平,造成混凝土澆筑時漏漿過多形成蜂窩。

 ?、谱杂蓛A落高度和澆筑厚度超過規范規定造成混凝土離析,一次下料過多,下部因超過振動棒振幅作用范圍。

 ?、卿摻钸^于密集,而石子粒徑較大卡在鋼筋上,混凝土振搗不暢通,振搗時間較短,未能使混凝土充滿模板。

 ?、葷仓拔催M行同混凝土配合比砂漿接漿,水灰比過大混凝土和易性差使石子沉底。

  3、預防措施:

 ?、偶訌娔0逯谱髦械墓芾?,對一些特殊部位進行加支撐加固,防止變形,對縫隙超過2.5㎜以上處,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填嵌,防止澆搗混凝土時漏漿。

 ?、剖紫茸杂蓛A落高度不應超過2m,對超過2m要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防止混凝土在下料時產生離析。

 ?、窃谑┕ぶ袑︿摻畛砻軈^域選擇合理的粗骨料,也可采用細石混凝土,如機械振搗有困難,可人工振搗配合。

 ?、葒栏癜凑张浜媳仍囼瀳蟾?,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

 ?、苫炷翝仓r,振搗跟著下料走,操作時采取快插慢拔,防止漏振。

  4、治理方法:

  (1)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濕潤后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抹平。

  (2)將外露鋼筋上的砼和鐵銹清洗干凈,再用水泥砂漿(1:2比例)抹壓平整。如露筋較深,應將薄弱砼剔除,清理干凈,用高一級的豆石砼搗實,認真養護。

  (3)小蜂窩可先用水沖洗干凈,用1:2水泥砂漿修補;大蜂窩,先將松動的石子和突出顆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濕透,再用高一級豆石砼搗實,認真養護。

  (4)需要與設計單位共同研究制定補強方案,然后按批準后的方案進行處理。在處理梁中孔洞時,應在梁底用支撐支牢,然后再將孔洞處的不密實的砼鑿掉,要鑿成斜形,以便澆筑砼。用清水沖刷干凈,并保持濕潤72小時,然后用高一等級的豆石砼澆筑。在豆石砼中摻萬分之一用量的鋁粉。澆筑后加強養護。有時因孔洞大需支模板后才澆筑砼。

 ?。ǘ?、夾渣:

  1、質量通病現象:

  施工縫處砼結合不好,有縫隙或夾有雜物,造成結構整體性不好。

  2、原因分析:

 ?、呕炷翝仓?,沒有認真處理施工縫表面,如清除松散石子、垃圾,澆水濕潤以及用同配合比混凝土砂漿接漿。

 ?、苹炷翝仓^程中,停歇時間較長混有雜物積存在混凝土表面,澆筑時未認真檢查清理。

 ?、腔炷翝仓r間太短,漏振、欠振,振搗不夠。

  3、預防措施:

 ?、旁谝延不幕炷帘砻嫔侠^續澆筑混凝土前,應清除混凝土表面殘漿,浮石、垃圾、雜物充分澆水濕潤,用同配合比的混凝土砂漿接漿。

 ?、圃诶^續澆筑前,先認真檢查清除雜物,以防止施工縫處造成縫夾渣。

 ?、羌訌娬駬v,有順序的移動,振動棒插點應均勻排列,采用行列或交錯式、插點間距不宜大于振幅半徑且不大于400㎜.以防漏振。

  4、治理方法:

  (1)縫隙較細時,可用清水沖洗裂縫,充分濕潤后抹水泥漿。

  (2)梁柱等在補強前,首先應搭設臨時支撐予以加固后方可進行剔鑿工作。清洗干凈,充分濕潤再灌筑高一等級的豆石砼,搗實并認真養護。

 ?。ㄈ?、缺棱掉角:

  1、質量通病現象:

  梁、板、柱、墻及洞口直角處,砼局部掉落,不規整,棱角有缺陷。

  2、原因分析:

 ?、拍0彖偳恫黄秸?,不牢固,縫隙較大,造成混凝土澆筑時移位漏漿。

 ?、撇鹉_^早以及拆模時用力過猛,碰壞棱角和混凝土表面。

  3、預防措施:

  (1)加強模板支撐體系的牢固性和穩定性,并保持模板與相鄰模板平整對齊。木模板在澆筑混凝土前應充分濕潤,混凝土澆筑后應認真澆水養護。

  (2)拆除鋼筋混凝土結構側面非承重模板時,混凝土應具有足夠的強度(1.2MPa以上),表面及棱角才不會受到損壞。拆模時必須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則,不要隨意而拆,拆除時不要將受力點直接接觸在混凝土上,以確?;炷敛皇軗p傷。

  (3)拆模時不能用力過猛過急,注意保護棱角;吊運時,嚴禁模板撞擊棱角。

  (4)加強成品保護,對于處在人多、運料等通道處的混凝土陽角,拆模后要用角鋼等將陽角保護好,以免碰損。

  (5)冬期混凝土澆筑完畢,應做好覆蓋保溫工作,加強測溫,及時采取措施,防止受凍。

  4、治理方法:

  缺棱掉角較小時,用鋼絲刷刷該處,清水沖刷充分濕潤后,用1:2的水泥砂漿抹補齊正。對較大缺角,將不實的砼鑿除,用水沖刷干凈濕透,然后支模用高一等級的豆石砼補好,并加強養護。

 ?。ㄋ模?、裂縫:

  混凝土裂縫有收縮裂縫、溫度裂縫、沉陷裂縫、張拉裂縫、化學裂縫等多種裂縫。

  收縮裂縫:裂縫多在新澆筑并暴露于空氣中的結構構件表面出現,有塑態收縮、沉陷收縮、干燥收縮、碳化收縮、凝結收縮等收縮裂縫,這種裂縫不深也不寬。

  治理方法:

  (1)如砼仍有塑性,可采取壓抹一遍或重新振搗的辦法,并加強養護。

  (2)如砼已硬化,可向裂縫內散入干水泥粉,然后加水潤濕,或在表面抹薄層水泥砂漿。

  (3)也可在裂縫表面涂環氧膠泥或粘貼環氧玻璃布進行封閉處理。

  溫度裂縫:溫度裂縫走向無規律,大面積結構溫度裂縫往往是縱橫交錯;梁板類溫度裂縫多平行于短邊。貫穿的溫度裂縫,一般與短邊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縫寬度一般在0.5mm以下。表面溫度裂縫多在施工期間出現,貫穿的

溫度裂縫在澆筑經2~3個月或更長時間發生,縫寬是冬季寬夏季變細。沿截面高度,裂縫呈上寬下窄多數,個別也有下寬上窄,遇頂部和底部配筋較多的結構,也有中間寬兩端窄的梭形裂縫。

  治理方法:對表面裂縫,可采取涂兩遍環氧膠泥或貼環氧玻璃布,以及抹、噴水泥砂漿等方法進行表面封閉處理。對防水防滲的結構,大于0.1mm寬度的貫穿性裂縫,采用灌水泥漿或環氧漿液進行裂縫修補,或者灌漿與表面封閉同時采用。小于0.1mm的裂縫,可不處理或只作表面處理。

  沉陷裂縫:對表面裂縫,可采取涂兩遍環氧膠泥或貼環氧玻璃布,以及抹、噴水泥砂漿等方法進行表面封閉處理。對防水防滲的結構,大于0.1mm寬度的貫穿性裂縫,采用灌水泥漿或環氧漿液進行裂縫修補,或者灌漿與表面封閉同時采用。小于0.1mm的裂縫,可不處理或只作表面處理。

  治理方法:會同設計等有關部門對結構進行適當的加固處理。

  三、混凝土質量管理措施:

  1、為了確?;炷翝仓|量,在每一次混凝土澆筑前,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并在施工中加強監督、指導,同時項目部對混凝土澆筑人員關于每個樓層混凝土質量進行獎罰,以加強施工人員的責任心和積極性。

  2、混凝土的標高控制: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將樓層標高用卷尺及水準儀由標高基準點引測至樓層各暗柱受力鋼筋上,離樓板混凝土50cm用紅漆涂作標記,澆混凝土時利用此標記,由混凝土工在各墻柱之間拉線控制樓板混凝土的厚度。

  3、平板混凝土澆筑完畢,在混凝土初凝之后,終凝之前,待平板混凝土有七、八成干時,用木抹進行二次抹面收平,有效的控制混凝土平面和厚度。

  4、對以上問題的整改,我方安排由質量負責人時愛杰負責組織1#樓棟號長:顧廣明,2#樓棟號長:王明強,3#樓棟號長:潘錫龍,4#樓棟號長:金生范,定人員定崗位落實實施,做到三個控制:即:

 ?。?)、事前質量控制:在施工前的質量控制重點是做好計劃、落實、實施等準備工作。針對各部位施工情況的變化,對現場做出相應的調整,并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

 ?。?)、事中質量控制:全面控制施工過程,重點控制工序質量。施工工序之間的交接檢查均由專職質量員負責監督檢查,使各專業工種人員之間的交接檢查養成一種習慣。對可能產生質量問題的重點工作重點控制,做到以“預防為主”的原則。管理人員對施工過程中要做到跟蹤檢查,有效的控制質量。

 ?。?)、改進與提高: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先組織自檢,對成型的砼質量每層每間仔細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改進,杜絕類似問題重復產生。

  針對發生的問題,我項目部將會深刻總結經驗教訓,從各個方面加強管理,追究相關管理人員和班組的責任,對出現問題的班組處罰1000元罰款,使班組能從中吸取教訓,提高質量意識,項目部施工責任人扣發半年獎金。

  四、措施落實實施:

  在質量管理方面嚴格落實三檢制,細化技術復核工作,杜絕出現類似的問題,同時對豎向結構的垂直度,幾何尺寸,混凝土強度的各個方面加強管理。

篇2:混凝土施工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見下表)

  序號名稱、現象產生原因防治措施及處理方法

  1蜂窩:

  混凝土結構局部出現疏松、砂漿少、石子多、石子之間形成空隙類似蜂窩狀的窟窿。(1)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或砂、石子、

  水泥材料加水量計量不準,造成砂漿少、石子多。

  (2)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夠,未拌和均勻,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

  (3)下料不當或下料過高未設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漿離析。

  (4)混凝土未分層下料,振搗不實,或漏振,或振搗時間不夠。

  (5)模板縫隙未堵嚴,水泥漿流失。

  (6)鋼筋較密,使用的石子粒徑過大或坍落度過小。

  (7)基礎、柱、墻根部未稍加間歇就繼續灌上層混凝土,造成水泥漿流失防治措施:

  認真設計、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經常檢查,做到計量準確:混凝土拌合均勻,坍落度適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過2m時設串筒或溜槽;澆灌分層下料,分層搗固,防止漏振;模板縫堵塞嚴密,澆灌中,隨時檢查模板支撐情況防止漏漿;基礎、柱、墻根部在下部澆完間歇1-1.5h,沉實后再澆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現"爛脖子"。

  處理方法:

  小蜂窩:洗刷干凈后,用1:2或1:2.5

  水泥砂漿抹平壓實;較大蜂窩:鑿去蜂窩處薄弱松散顆粒,洗刷干凈后,支模,用高一級細石混凝土仔細填塞搗實;較深蜂窩:如清除困難,可埋壓漿管、排氣管、表面抹砂漿或澆灌混凝土封閉后,進行水泥壓漿處理

  序號名稱、現象產生原因防治措施及處理方法

  2麻面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現缺

  漿和許多小凹坑、麻點(1)模板表面粗糙或附水泥漿渣等雜物未清理干凈,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被粘壞。

  (2)模板未澆水濕潤或濕潤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過多出現麻面。

  (3)模板拼縫不嚴,局部漏漿。

  (4)模板隔離劑涂刷不勻,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與模板勃結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搗不實,氣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點。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凈,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澆灌混凝土前,模板澆水充分濕潤,模板縫隙,用油氈紙、膩

  子等堵嚴;選用長效的模板隔離劑:涂刷均勻,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層均勻振搗密實,至排除氣泡為止。

  處理方法: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處理,表面無粉刷的,在麻面部位澆水充分濕潤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漿,將麻面抹平壓光。

  3孔洞

  混凝土結構內部有尺寸較大的空隙,局部沒

  有混凝土或蜂窩特大,鋼筋局部或全部裸露。(1)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或預留孔洞和埋設件處,混凝土下料被擱住,未振搗就繼續澆筑上層混凝土。

  (2)混凝土離析,砂漿分離,石子成堆,嚴重跑漿又未進行振搗。

  (3)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多過厚、下料過高,振動器振動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內掉入工具、木塊、泥塊等

  雜物,混凝土被卡住。防治措施:在鋼筋密集處及復雜部位,采用高一標號的細石子混凝土澆灌,在模板內充滿,認真分層振搗密實或配人工搗固;預留孔洞,兩側同時下料,側面加開澆灌口,嚴防漏振;砂石中混有勃土塊、模板工具等雜物掉人混凝土內,及時清除干凈。

  處理方法:將孔洞周圍松散混凝土和軟弱漿膜鑿除,用壓力水沖洗,支設帶托盒的模板,灑水充分濕潤后用高強度等級細石混凝土仔細澆灌、搗實。

  序號名稱、現象產生原因防治措施及處理方法

  4露筋

  混凝土內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結構構件表面(1)澆灌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墊塊移位,或墊塊太少或漏放,致使鋼筋緊貼模板外露。

  (2)結構構件截面小,鋼筋過密,石子卡在鋼筋上,使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產生離析,靠模板部位缺漿或模板漏漿。

  (4)混凝土保護層太小或保護層處混凝土漏振或振搗不實;或振搗棒撞擊鋼筋或踩踏鋼筋,使鋼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澆水濕潤,吸水豁結或脫模過早,拆模時缺棱、掉角,導致露筋。防治措施:澆灌混凝土時,保證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正確,并加強檢查;鋼筋密集時,選用適當粒徑的石子,保證混凝土配合比準確并有良好的和易性;澆灌高度超過2m,用串筒或溜槽進行下料,以防止離析;模板充分濕潤并認真堵好縫隙;混凝土振搗時嚴禁撞擊鋼筋,在鋼筋密集處,可采用刀片或振動棒進行振搗;操作時,避免踩踏鋼筋,如有踩彎或脫扣等及時調直修正且保護層混凝土要振搗密實;正確掌握脫模時間,防止過早拆模,碰壞棱角。

  處理方法:表面露筋:刷洗干凈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漿,將充滿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較深: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顆粒,洗刷干凈后用比原來高一級的細石混凝土填塞壓實

  5縫隙、夾層

  混凝土內成層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1)施工縫或變形縫未經接縫處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或未除去軟弱混凝土層并充分濕潤,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縫處鋸屑、泥土、磚塊等雜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凈。

  (3)混凝土澆灌高度過大,未設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離析。

  (4)底層交接處未灌接縫砂漿層,接縫處混凝未很好振搗。防治措施:認真按有關要求處理施工縫及變形縫表面;接縫處鋸屑、泥土磚塊等雜物清理干凈并洗凈;混凝土澆灌高度大于2m設串筒或溜槽;接縫處澆灌前先澆50 ~100mm厚原配合比無石子砂漿,或100~150mm厚減半石子混凝土,以利結合良好,并加強接縫處混凝土的振搗密實。

  處理方法:縫隙夾層不深時,可將松散混凝土鑿去,洗刷干凈后,用1:2或1:2.5水泥砂漿強力填嵌密實;縫隙夾層較深時,清除松散部分和內部夾雜物,用壓力水沖洗干凈后支模,強力灌細石混凝土或將表面封閉后進行壓漿處理

  序號名稱、現象產生原因防治措施及處理方法

  6缺棱掉角

  結構或構件邊角處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規則,棱角有缺陷(1)木模板未充分澆水濕潤或濕潤不夠;混凝土澆筑后養護不好,造成脫水,強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脹將邊角拉裂,拆模時棱角被粘掉。

  (2)施工時氣溫低且過早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時,邊角受外力或重物撞擊,或保護不好,棱角被碰掉。

  (4)模板未涂刷隔離劑,或隔離劑涂刷不均

  防治

措施:木模板在澆筑混凝土前充分濕潤,混凝土澆筑后認真澆水養護;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時,混凝土具有1. 2MPa以上強度;拆模時注意保護棱角,避免用力過猛過急;吊運模板,防止撞擊棱角;運輸時,將成品陽角用草袋等材料保護好,以免碰損。

  處理方法:

  缺棱掉角,可將該處松散顆粒鑿除,沖洗充分濕潤后,視破損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補齊整,或支模用比原來高一級混凝土搗實補好,認真養護。

  7表面不平整

  混凝土表面凸凹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1)混凝土澆筑后,表面僅用鐵鍬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壓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

  (2)模板未支承在堅硬土層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撐松動、泡水,致使新澆灌混凝土早期養護時發生不均勻下沉。

  (3)混凝土未達到一定強度時,上人操作或運料,使表面出現凹陷不平或印痕。嚴格按施工要求操作,灌筑混凝土后,

  根據水平控制標志或彈線用抹子找平、壓光,終凝后澆水養護;模板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支在堅實地基上,有足夠的支承面積,并防浸水,以保證不發生下沉;在澆灌混凝土時,加強檢查;混凝土強度達到1. 2N/mm?以上,方可在已澆結構上走動。

  序號名稱、現象產生原因防治措施及處理方法

  8強度不夠、均質性差

  同批混凝土試塊的抗壓強度平均值低于設計要求強度等級(1)水泥過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級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雜物多;外加劑使用不當,摻量不準確

  (2)混凝土配合比不當,計量不準;施工中隨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3)混凝土加料順序顛倒,攪拌時間不夠,拌和不勻。

  (4)冬期施工,拆模過早或早期受凍。

  (5)混凝土試塊制作未振搗密實,養護管理不善,或養護條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條件養護時,早期脫水或受外力砸壞。防治措施:

  水泥有出廠合格證,新鮮無結塊,過期水泥經試驗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徑、級配、含泥量等符合要求;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證計量準確;混凝土按順序拌制,保證攪拌時間和拌勻;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凍,冬期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強度達到30%以上,礦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強度達到40以上,始可遭受凍結,按施工規定要求認真制作混凝土試塊,并加強對試塊的管理和養護。

  處理方法:

  混凝土強度偏低,可用非破損方法如回彈儀法、超聲波法)來測定結構混凝土實際強度,如仍不能滿足要求,可按實際強度校核結構的安全度,研究處理方案,采取相加固或補強措施。

篇3:混凝土工程質量通病防治

  混凝土工程的質量通病與防治

  一、混凝土工程的質量通病

  1、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不細致。

  2、對商品混凝土的要求含糊,對到現場的混凝土檢查不認真。到現場后不做開盤鑒定,或不做檢驗記錄。

  3、現場對收料人員交底不細,責任不清。

  4、現場混凝土試塊的留置及保養工作不細致。

  5、混凝土施工縫的處理不合要求。

  6、再次澆筑混凝土時未用同配比砂漿接搓。

  7、未分層澆筑,混凝土一次澆筑過厚。

  8、門窗洞口及其它大型預留洞口澆筑混凝土時不對稱下料,造成模板位移變形。

  9、混凝土產生蜂窩、麻面、漏筋、爛根、洞口變形、錯臺。

  10、每次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堅持"會診制度"以不斷提高混凝土的澆筑質量。

  二、凝土工程質量通病的防治

  1、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應對澆筑開始時間、本次混凝土澆筑位置、標號種類、數量;澆筑順序、每層澆筑厚度、分工負責情況;振搗人員分工職責等進行詳細嚴謹的交底要求切實指導施工,明確每個人的責任,做到施工過程可追溯,以便出現問題能分析整改、總結提高。

  2、商品混凝土的要求要細致,除申請配合比外,對水泥品種、外加劑的要求;初凝時間的要求;坍落度及誤差要求;混凝土罐車的供應速度等要求都要明確清晰?;炷恋浆F場后應做開盤鑒定檢查混凝土坍落度是否符合技術要求并做好記錄。

  3、每次澆筑混凝土對現場收料人員要有書面技術交底,明確此此混凝土的品種標號、外加劑品種、初凝時間要求,溫度要求等;要求收料人員認真檢查混凝土廠的小票,如發現問題的處理辦法和匯報程序。

  4、混凝土澆筑前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提前計算所需留置混凝土試塊組數(考慮留置備用試塊及拆模試塊)。在混凝土入模前取樣,不能在泵車處取樣;對于同條件養護試塊的留置及擺放位置應特別注意;標準養護試塊養護期間對標準養護室要定時檢查自控儀表的數值做好記錄。

  5、混凝土施工縫的處理必須等到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后,及時混凝土頂面浮漿,剔除松散混凝土露處石子,用空氣壓縮機吹凈。

  6、每次澆筑混凝土前應先鋪澆50mm~100mm厚同混凝土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使混凝土接搓良好。

  7、混凝土澆筑過厚容易造成振搗手漏振、重振、過振離析現象影響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對于大坍落度的商品混凝土應有同一指揮均勻放料,控制混凝土的澆筑厚度?;炷恋臐仓穸葹檎駬v棒長度的1.25倍,現場使用φ50振搗棒時分層厚度應為450mm,使用φ30振搗棒時分層厚度為300mm。

  8、對于門窗洞口或其它大型預留洞口,澆筑混凝土時應從模板兩側對稱下料,避免混凝土將模板擠偏變形。

  9、防治蜂窩:保證模板的嚴密性,分層澆筑振搗手控制振搗深度,每次振搗伸入下層混凝土面50mm。

  10、防治麻面:模板的拆除必須符合1.2Mpa強度要求,木模澆水潤濕,剛制模板涂刷脫模劑,振搗時間必須充分。

  11、防治漏筋:不缺放漏放保護層墊塊,鋼筋有專用定位措施。

  12、防治爛根:模板根部找平,縫隙堵嚴,澆筑前先鋪筑同混凝土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50mm~100mm振搗密實。

  13、防治洞口變形:模板支撐間距不宜過大,設置剛度性能好的斜撐,混凝土澆筑時對稱下料。

  14、防治錯臺:精確放線,調整模板遺留位移,對模板頂部及根部加強夾固措施。

  15、每次混凝土拆模后,組織施工技術人員、工長、組長、質量檢查員,工程負責人等相關人員對混凝土的質量進行評定,發現問題,查找原因,吸取教訓保留經驗,力爭將混凝土的施工質量不斷提高。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