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臺深基坑監測要求
1、監測項目
為了控制圍護結構、周圍建筑物、構筑物及地下管線的變位、沉降和預報施工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并正確指導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應建立嚴格的監測網絡,實現信息化施工,其主要監測內容有:
1)地下連續墻的水平位移、變形和垂直沉降、回彈。
2)基坑外地表沉降、基坑內坑底土的回彈量。
3)支撐的軸力和撓度。
4)控制斷面上地下墻的鋼筋應力及地下墻外土體變形。
5)基坑內外地下水位。
2、監測要求
1) 為了確保監測數據的可靠性,應由專業單位承擔監測工作。
2) 監測項目的測點布置、觀測頻率等應符合《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范》(YB9258-97)的有關要求。
3) 基坑開挖與支撐的架設、預加軸力及軸力詳見《圍護結構橫斷面圖》,支撐軸力達到設計值的80%報警。
4) 基坑各開挖段應嚴格動態控制變形,考慮變形的時空效應,變形監測值的變化速率控制在3mm/d之內。
5) 基坑監測位移警戒值為:達到二級基坑變形控制保護要求的80%時報警。
6) 觀測頻率及觀測點精度:圍護結構施工期間、基坑開挖期間每天觀測一次,當達到報警指標或變化速率加快時,加密觀測。位移觀測點的精度不低于1mm,地下水位觀測精度不低于10mm,孔隙水壓力觀測精度為1KPa,土壓力觀測精度為1KPa。
篇2:高層住宅深基坑支護監測監控
高層住宅深基坑支護監測監控
1、邊坡施工監測
為了邊坡工程施工的安全,順利按計劃進行,保證工程質量,并且在施工過程中,使周圍已有市政設施、地下管線等不受損傷、少受干擾,必須對基坑工程全過程進行系統監測。在施工過程中,隨時掌握基坑圍護結構的位移、沉降、受力水平及周圍建筑物的動態(沉降或傾斜),以科學數據為依據,做到信息指導施工,對可能出現的工程隱患及時預報以采取相應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第一次監測時應有各相關部門的人員共同參加與確認。
?、?、監測內容
邊坡施工監測包括周邊環境監測、支護結構監測、土體變形監測,槽底回彈監測,以及包括周邊重要道路及地下管線等保護對象進行系統的監測。本工程基坑監測預警值地面沉降30㎜,水平位移45㎜。本工程基坑監測內容如下:
?、?邊坡水平位移;
?、?邊坡傾斜程度;
?、?邊坡沉降觀測;
?、? 降水觀測;
?、?、觀測方法
?、?、沉降觀測
采用精密的水準儀進行量測。主要采用精密水準測量方法進行,沉降觀測點直接設置在被觀測對象(如土體坡面、建筑物)的特征點上,并在遠離基坑或穩定的位置設置基準點。觀測點應布置在具有特征點的地方。
?、?、水平位移觀測
采用精密電子經緯儀進行量測。采用軸線投影法在兩個穩定的基準點之間連線為基準線,量測差值和累計位移量。觀測點直接布置在支護樁頂、土坡坡頂。
?、?、肉眼巡檢
由于支護結構的施工質量、施工條件的改變、邊坡邊堆載的變化、施工用水不適當排放、管道滲露以及氣候條件的改變,還有工程隱患如地面裂縫、支護結構的失穩、臨近建筑物裂縫等都可在巡檢工作中及時發現,因此巡檢是十分重要和很有必要的,應由有經驗的工程師按期進行巡檢,巡檢工作應列入觀測計劃,按期進行,并保持記錄。
?、?、測精度
沉降觀測中,水準儀i角≤±10〃,每測站基輔讀數高差≤0.3mm,水準路線閉合差≤±0.3(n)1/2。
?、?、觀測點設置
?、?、測距點在距基坑20~30米相對穩定地方設置,并用水泥樁固定;
?、?、水平位移觀測點在坡頂上適當布設,測點間距5米,點位用水泥釘固定;
?、?、護坡樁傾斜觀測在已開挖后的坡面及樁上下各設一點,間距10~15米,用水泥釘固定;
?、?、土體沉降觀測標志在基坑內側沿基坑高度5~6米分層設置,水平間距20~30米,用水準儀進行觀測。對周邊建筑的觀測應設在建筑物的特征點上,如角部等。具體詳見基坑水平位移、沉降監測點平面布置圖。
?、?、觀測頻度及成果分析
?、?、觀測頻度
A、采用方向法進行觀測,從基坑開挖開始觀測,主基坑回填為止結束,土方開挖期間、降水期間和特殊天氣后,要每天各觀測一次,其它可每周觀測1次,并做好記錄;
B、設專人并使用水準儀及經緯儀進行觀測變形情況,記錄要準確工整嚴禁涂改,每次觀測結果詳細記入匯總表,定期向監理工程師報告變形情況;
C、如地面變形產生裂縫時,增設觀測點,隨時觀測裂縫的變化。
?、?、成果分析
A、分階段每隔5天進行觀測成果匯總,并繪制沉降(S)---時間(T)關系曲線圖、沉降(S)---水平位移(L)---距離(H)關系展開曲線圖;
B、對繪制圖形及觀測結果集中進行討論,分析變形是否過大及是否趨于穩定,并和甲方共同確定是否需進行采取補救措施。
?、?、天氣預報的跟蹤與實時報告
對于有雷雨天氣、雷電天氣或風力達七級以上的天氣預報,應及時跟蹤并通知作業班組人員撤離或暫停施工的措施。
2、樁孔有毒氣體測試
?、?、本工程圍護樁共299根,有效樁長約為14.5米,所以開挖不深。
?、?、本工程孔樁成孔施工過程中的挖孔、爆破、清孔、驗孔、綁扎鋼筋籠、樁芯混凝土澆灌時均進行對有毒氣測試,有毒氣體測試采用放鴿子至孔底的方法進行。
?、?、根據本工程圍護樁數量及有部份樁可以提前成孔,需用6只鴿子進行測試。
?、?、當孔深達到5米時,所有的樁孔在每天開工前或孔內積水抽干后,均需用鴿子放至孔底進行有毒氣體測試。
?、?、鴿子放至孔內30分鐘后,如無異?,F象,挖孔工人才可下孔作業。
?、?、每個作業樁孔,在上面的人應負責觀察下孔人員下孔后有無異常,如有異常情況時,應馬上用安全帶吊出孔內人員,并上報項目部及有關人員。
?、?、每次進行有毒氣體測試后,均應形成資料記錄,以備查用。
?、?、總之,本工程在基坑及孔樁施工過程中,應全程對沉降、邊坡水平位移、地下水控制、孔內有毒氣體進行監測,并形成記錄。對有異常情況時應及時上報各有關部門,及時組織搶險救災工作。
?、?、監測人員應對所測成果進行簽字確認。
?、?、監測人員名單
序號 姓名 職務 備注
1 Z1 邊坡沉降、位移監測、地下水位
2 Z2 邊坡沉降、位移監測、地下水位
3 Z3 孔底有毒氣體測試
4 Z4 孔底有毒氣體測試
3、地下水位變化監測
根據本工程地下水位穩定標高為1.21-5.35m。因回灌井與降水井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只有使它們共同有效地工作,才能保證地下水位處于某一動態平衡。所以回灌井與降水井在正常施工中是同時啟動,同時停止,同時恢復的。所以本工程地下水位標高盡量控制在1.21-5.35m處。
1、監測時,井管垂直度在插管時目測不能超過1%;
2、井管插入深度與設計相比用水準儀測應小于200㎜;
3、過濾砂礫料填灌與設計值相比≤5㎜。
4、地下水位監測周期為降水與回灌同時停止后。
5、每次監測都及時形成監測記錄,以備查用。及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時,可以及時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