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裝飾工程深化設計措施
凡原有設計節點不明之處需進行補充設計,我公司將無條件進行義務補充設計,對深化并已經被業主及監理工程師批準實施的精裝修施工圖及作業方案負責,按合同文件中的施工范圍和國家現行的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質量評定標準進行施工技術革新及質量控制,直至達到業主要求。要完美地體現設計意圖和效果,室內精裝修的深化設計、材料選用顯得尤其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立面、地面的材料色彩和質地選擇
根據設計意圖項目部深化設計人員對墻立面和地面分別作出效果圖和排版圖,真實反映擬選用材料的色彩和質感,供設計師和業主選擇和比較,待效果圖和排版圖初步確認后,即到市場上挑選實物樣品,供設計師和業主進一步確認。在大批量采購前,還要對材料色差等嚴格挑選,最后根據排版圖尺寸加工完成后運抵現場安裝。
2)立面不同材質材料連接處節點設計
由于內墻采用不同材質的材料裝飾,暴露的裝飾柱與吊頂之間的連接和接縫處理,內墻與地面石材的接縫處理,舞臺護欄與臺面之間的連接等都需要進行深化設計,作出詳細的連接詳圖,供設計師批準后才能予以實施。
3)立面與地面交接處的深化設計
立面與地面交接處的線條接縫處理也需要進行深化設計,施工前項目部深化設計人員應到現場仔細測量符合尺寸后,作出準確的排版圖,供設計師和業主確認后,嚴格按圖實施,在施工前再實地放線核實無誤后予以實施,以確保線條接縫完美。
篇2:精裝修施工深化設計作業指導書
精裝修施工深化設計作業指導書
(A、投標階段)
一、圖紙分析及現場勘查
1.1、圖紙分析工作內容
1.1.1、平、立、剖及節點圖紙是否齊全;圖紙比例、尺寸標注是否準確。
1.1.2、工藝做法描述是否清楚;是否具備可操作性。
1.1.3、材料描述是否清楚;材料(材質、品牌、規格)采購難易程度,有無替代品。
1.2、現場勘查工作內容
1.2.1、主體結構與圖紙,柱體、管道井、消防箱與圖紙有無差別。
1.2.2、現場尺寸與圖紙是否相符。
1.2.3、是否具備施工條件,有無施工障礙。
1.2.4、垂直運輸方式,垃圾清運方式及距離。
1.2.5、電源、水源是否到位。
1.3、分析與勘察應達到的效果[附《施工圖深化設計增減項變更分析表》]
1.3.1、確定實際工程量;確定施工順序;制定變更方案。
1.3.2、確定工藝做法及材質;確定深化設計內容。
1.3.3、確定臨建方案;確定大料堆放場地及辦公、生活和庫房場地。
1.4、圖紙分析及現場勘查工作程序
1.4.1、項目設計師負責圖紙分析及現場勘查工作的具體實施和執行,并對實施和執行結果負責(總責任的60%)。
1.4.2、項目經理對圖紙分析及現場勘查工作的實施效果負管理、審核責任(總責任的30%)。
1.4.3、設計主管對圖紙分析及現場勘查工作的實施效果負審核責任(總責任的10%)。
1.5、圖紙分析及現場勘查工作時效
1.5.1、從收到投標圖紙的第二天開始。
1.5.2、設計師進行圖紙分析及現場勘查按實際情況臨時確定(5000萬以上工程正常用時4個工作日計32小時);項目經理審核2個工作日(16小時);設計主管審核2個工作日(16小時)。
1.5.3、項目經理與設計主管采取同時交叉審核,總用時不超過2.5個工作日(20小時)。
(B、中標施工階段)
二、確定臨建場地
2.1、工作內容
2.1.1、確定臨建方案;繪制臨建圖紙。
2.2、工作程序
2.2.1、項目設計師負責根據現場勘查結果繪制臨建方案及施工圖紙,并對圖紙的準確、實用和可操作性負責(總責任的60%)。
2.2.2、項目經理對臨建方案及施工圖紙的的準確、實用和可操作性負管理、審核責任(總責任的30%)。
2.2.3、設計主管對臨建方案及施工圖紙的的準確、實用和可操作性負審核責任(總責任的10%)。
2.3、工作時效
2.3.1、設計師具體實施、執行2個工作日(16小時);項目經理審核1個工作日(8小時);設計主管審核1個工作日8小時)。
三、繪制深化設計圖紙
3.1、工作內容
3.1.1、必須保持整體方案的完整性。
3.1.2、保證工藝做法具備施工可操作性。
3.1.3、保證光源搭配的合理性和功能性。
3.1.4、節點構造描述清楚;文字標示、尺寸標注清楚準確。
3.1.5、材質、工藝做法描述清楚。
3.1.6、燈具、潔具、小電器文字標示清楚。
3.1.7、電氣配管配線及給排水管道敷設繪制規范、標示清楚。
3.1.8、基層及隱蔽工程剖面及節點圖繪制規范、標示清楚。
3.2、工作程序
3.2.1、設計師繪制-施工員初審--項目經理審核-設計主管復審-業主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公司、管理公司)確認
3.2.2、項目設計師負責根據投標方案圖(施工圖)繪制深化設計圖紙,并對圖紙的準確、實用和可操作性負責(總責任的60)。
3.2.3、項目施工員對深化設計圖紙的準確、實用和可操作性負初審責任,并對圖紙的準確、實用和可操作性負責(總責任的20%)。
3.2.3、項目經理對深化設計圖紙的準確、實用和可操作性負管理、審核責任(總責任的10%)。
3.2.4、設計主管對深化設計圖紙的準確、實用和可操作性負審核責任(總責任的10%)。
3.3、深化設計工作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3.3.1、施工工藝必須按照或參照“施工組織設計”中的相關標準和規范。
3.3.2、制作材料必須保證與整體方案一致。
3.3.3、制作費用必須保持在預算范圍之內。
3.3.4、設計圖紙完成后,須按程序通過審核。
3.4、工作時效
3.4.1、項目設計師在圖紙使用10天前完成圖紙繪制;施工員初審1個工作日(8小時);項目經理審核1個工作日(8小時);設計主管審核1個工作日8小時);業主單位確認不超過2個工作日(16小時)。
四、工程變更及增.減項設計
4.1、工作內容
4.1.1、必須保持整體方案的完整性。
4.1.2、保證工藝做m.airporthotelslisboa.com法具備施工可操作性。
4.1.3、保證光源搭配的合理性和功能性。
4.1.4、節點構造描述清楚;文字標示、尺寸標注清楚準確。
4.1.5、材質、工藝做法描述清楚。
4.1.6、燈具、潔具、小電器文字標示清楚。
4.1.7、電氣配管配線及給排水管道敷設繪制規范、標示清楚。
4.1.8、基層及隱蔽工程剖面及節點圖繪制規范、標示清楚。
4.2、工作程序
4.2.1、設計師繪制-施工員初審--項
目經理審核-設計主管復審-業主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公司、管理公司)確認
4.2.2、項目設計師負責根據投標方案圖(施工圖)繪制深化設計圖紙,并對圖紙的準確、實用和可操作性負責(總責任的60)。
4.2.3、項目施工員對深化設計圖紙的準確、實用和可操作性負初審責任,并對圖紙的準確、實用和可操作性負責(總責任的20%)。
4.2.4、項目經理對深化設計圖紙的準確、實用和可操作性負管理、審核責任(總責任的10%)。
4.2.5、設計主管對深化設計圖紙的準確、實用和可操作性負審核責任(總責任的10%)。
4.3、、變更及增.減項設計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4.3.1、施工工藝必須按照或參照“施工組織設計”中的相關標準和規范。
4.3.2、制作材料必須保證與整體方案一致。
4.3.3、制作費用必須保持在預算范圍之內。
4.3.4、設計圖紙完成后,須按程序通過審核。
4.3.5、設計圖紙必須在甲方或甲方委派的專業部門或人員簽字認可后方可施工。
4.3.6、圖紙制作必須在項目部要求的時間內完成。
4.4、工作時效
4.4.1、項目設計師制作1個工作日(8小時);施工員初審0.5個工作日(4小時);項目經理審批0.5個工作日(4小時);設計主管審核0.5個工作日(4小時);業主單位確認不超過2個工作日(16小時)。
(C、工程竣工階段)
五、竣工圖制作
5.1、工作內容
5.1.1、資料整理
5.1.1.1、工程施工圖紙;施工過程中經甲方確認的深化設計圖紙;施工過程中已簽署的“工程簽證單”;施工過程中經甲方確認的變更及增減項施工圖紙;施工過程中與工程量和造價有關的其他文件。
5.1.2、資料分析
5.1.2.1、施工圖紙變化位置;施工圖紙原設計材質、工藝及工程量;施工圖變化后的材質、工藝及工程量;“工程簽證單”是否完整有效;簽證工程量與現場是否相符;其他相關資料分析[附《工程量變化情況分析表》]。
5.1.3、現場測量核實
5.1.3.1、面層材料與圖紙是否相符;現場尺寸與圖紙是否相符;燈位、燈具品牌規格、燈待與圖紙是否相m.airporthotelslisboa.com符;小電器數量、品牌規格與圖紙是否相符;潔具五金位置、數量、品牌與圖紙是否相符;基層及隱蔽工程與圖紙是否相符。
5.1.4、資料分析與現場測量的比對結果
5.1.4.1、施工圖紙與現場必須一致;圖紙材質、工藝、效果與現場必須一致;圖紙工程量與現場是否一致;工程簽證單結果與現場是否一致;經甲方確認的變更及增減項圖紙是否齊全;安裝工程量現場與圖紙是否一致。
5.1.5、圖紙繪制
5.1.5.1、封面、目錄、設計說明、防火專篇、圖例說明齊全、規范;平、立、剖及節點繪制齊全、規范;文字標示及尺寸標注清楚、準確;材質及工藝做法描述清楚;燈具、潔具、小電器文字說明標示清楚;電氣配管配線及給排水管道敷設繪制規范、標示清楚;基層及隱蔽工程剖面及節點繪制規范、標示清楚。
5.1.6、竣工圖“四必須”原則
5.1.6.1、①、必須能夠支持結算;②、必須能夠反映真實成本;③、必須能夠支持后期維修;④、必須能夠體現企業嚴謹、認真、求實的態度和設計實力。
5.2、工作程序
5.2.1、、設計師繪制-施工員初審--項目經理審核-設計主管復審-總工程師審批
5.2.2、設計師負責竣工圖繪制工作的具體實施和執行,,并對圖紙的準確性、規范性和 “四必須”原則的實現負實施、執行責任(總責任的50)。
5.2.3、施工員對竣工圖紙的準確性、規范性和 “四必須”原則的實現負初審責任(總責任的20%)。
5.2.4、項目經理對竣工圖紙的準確性、規范性和 “四必須”原則的實現負管理、審核責任(總責任的15%)。
5.2.5、設計主管對竣工圖紙的準確性、規范性和 “四必須”原則的實現負審核責任(總責任的10%)。
5.2.6、總工程師對竣工圖紙的準確性、規范性和 “四必須”原則的實現負審批責任(總責任的5%)。
5.3、工作時效
1.1.1.1、從工程總驗收第二天開始。
1.5.2、設計師進行圖紙分析及現場勘查按實際情況臨時確定(5000萬以上工程正常用時15個工作日,計120小時);施工員初審5個工作日(40小時);項目經理審核5個工作日(40小時);設計主管審核5個工作日(40小時);總工程師審批2個工作日(16小時)。
篇3:建筑智能化電氣施工圖深化設計分析
建筑智能化電氣施工圖深化設計分析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建筑智能化已被廣泛應用,大量的現代科技已被應用到現代建筑,建筑的人性化、智能化、舒適性、安全性已成為現代建筑師們最高要求,而目前,而設計院由于主要是針對整體建筑做以系統設計,加之業主方的需求又存在多方面差異,因此他們往往會忽視了建筑智能化的細微設計,這就要求施工單位針對業主的具體要求進行深化設計,這樣才能滿足建設放的實際需求。
【關鍵詞】建筑智能化;深化設計
1. 深化設計圖紙的基本要求
1.1 圖紙目錄。
新設計的圖紙一般先列新繪制的圖紙,然后列所選用標準圖或重復利用圖紙(標準圖及安裝圖選用準確合理)。在同一系統內的圖紙順序一般應按干線系統圖、平面圖、剖面及大樣圖、控制原理圖的順序排列。大型或復雜的工程,如因圖紙較多,也可采取按系統劃分分冊編排的方式。
1.2 圖紙首頁。
圖紙的首頁應列設計總說明,主要設備和材料明細表。不同系統的材料表宜有適當的分隔空行,以利區分;其它圖紙排列順序,一般應按高壓到低壓、前端至末端、強電到弱電的方式進行。
1.3 設計總說。
圖紙的設計說明書中應有對建設項目面積、高度、功能及防火等級主要數據的敘述,另外還應標明部分材料、設備的安裝方法、安裝高度及施工工藝,必要時應附簡圖予以說明,除此之外還應對關鍵材料的規格型號予以說明,這樣才便于讀圖人的理解及提高圖紙的可操作性。
大型或復雜工程的詳細分項說明也可列在干線系統圖中或第一張平面圖上。大型或復雜工程照明和消防材料表可同時列于每張平面圖中(但仍有匯總的材料表)。
設計依據、設計文件要完整正確;內容和深度符合預結算及現場施工的要求;文字要通順、表達清楚、交代明確,同一工程中主要字體應始終保持一致,以保持圖紙協調,不得有較大誤差;對有眾多管線的廠房應有管線綜合圖。
主要設備及材料表中應列出相應圖例符號,干線系統中也應列出相應圖例符號。電器設備及裝置配件的安裝高度,除圖紙中有所交待外,一般可在材料表的附欄中有所提及。以利于圖紙的閱讀與理解。
1.4 設計依據。
設計依據中,凡有缺項設計的項目(如變配電所、消防、人防、建筑智能化、需由二次裝飾設計確定的照明場所、多層及高層住宅內配電等),應作必要的說明。特別是涉及到建筑安全的,應將建設方有關委托資料存檔備案。
1.5 設計條件書與設計計算書。
設計條件書與設計計算書是工程設計的基礎,工程項目審查人應在審查中認真查驗、簽署,且應按時歸檔,并作為工程設計報優的依據之一。
1.6 設計專業的協調。
建筑各個專業間應相互協調好,互提要求,必要時應召開專題會議就各專業間容易產生矛盾的部位進行討論,把施工中容易發生的問題提前解決,會議資料一般均應以書面方式,并按時間歸檔存查,以保證設計基礎資料的完整性。
2. 總平面圖施工圖設計若干要求
2.1 供電系統(含特殊電源)、電力系統、室內外照明、防雷、防靜電、接地及其他安全用電措施,其變電所及配電所的位置、設備選擇、設備及線路布置原則符合初步設計及其批復文件要求,材料選擇合理,有關措施,能滿足生產及使用要求。
2.2 在總平面圖上,應繪制電力電源的進線及敷設方式(從建筑軸線外起至建筑內受電處止),說明電源引入配電所或變電所的方式及樓層或標高,必要時須做出局部剖面圖予以交待。
2.3 繪出建筑物內部配電或變電所的位置,并說明配電所及變電所需求電力電容器容量及變壓器裝機容量。
2.4 通信系統、自控系統、信號系統的站房及設備選擇及線路布置原則符合初步設計及其批復文件要求,具體布線及有關措施合理可行,能滿足生產及使用要求。
2.5 在總平面圖上繪制通信交接間(箱)的位置,并標出通信干線引入的人孔位置及規格型號。選用人孔須標出其引用的標準圖號,非標的必須出大樣圖說明。對建筑通信規模、容量及組成情況亦需加以說明。
2.6 對有線電視系(電氣施工圖設計深度)統,應繪制信號同軸電纜的進線方向、位置,并標示出規格型號。
2.7 涉及有“建筑智能化”系統中相關系統工程的管線走向及埋要求,須在總平面中繪制。
2.8 室外電氣管線與其他專業管線出現平行排列或交錯排列等復雜方式時,應繪制局部剖面圖交待高度、埋深、間距和特殊的防護處理措施。
2.9 對有防腐蝕、防爆、恒溫、恒濕及其他特殊要求的生產環境(如空氣潔凈度、防微振、防靜電及電磁兼容等)有關強弱電系統,要按初步設計及其批復文件的要求,采取合理、可實施的總體布局,以滿足生產及使用要求。
3. 各子系統施工圖設計要求
3.1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 。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主要是輔助保安系統對建筑物進行監視。它使管理人員在監控中心機房中能觀察到建筑物內所有重要地點的情況。如在出入口、通向室外的大門、邊門、主要通道等處安裝攝像機,將現場的情況以圖像方式實時傳送到監控中心,值班人員通過電視屏幕墻可以隨時了解這些地方的重要情況。監視系統除了起到正常的監視作用外,在接到防盜報警系統的示警信號后,還可以進行實時錄象,錄下報警時的現場情況,以供事后重放分析。
3.2 防盜報警系統。
防盜報警系統是用報警探測器對建筑物內重要地點和區域進行布防。它可以探測非法侵入時,及時向有關人員示警。防盜報警系統除以上功能外,還有就是一旦有報警,便即時記錄入侵時間、地點和人物,同時向監視系統發出信號,讓其錄下現場情況。
安保系統的設計應根據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設標準及業主的要求,并貫徹國家已頒布實施的有關“規范”、“標準”,考慮到節約成本,需充分利用國家中低壓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安保系統,并綜合運用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安全防范技術等,構成先進、可靠、經濟適用的安全防范體系。
3.3 綜合布線。
綜合布線是一套完整的系統工程,包括傳輸媒體(雙絞線)、連接硬件(包括跳線架、模塊化插座、適配器、工具等)、安裝、維護管理及工程服務等。
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使得用最小的附加布線與變化(如果需要的話)就可實現系統的搬遷、擴充與重新安裝。
作為CCITT七層協議中最底層的物理層,綜合布線系統構成了某種基本鏈路,像一條信息通道一樣來連接樓宇內或室外的各種低壓電子電氣裝置。這些信息路徑提供傳輸各種傳感信息及綜合數據的能力。
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同時兼容話音及數據通信應用。這樣一來減少了對傳統管路的需求,同時提供了一種結構化的設
計來實現與管理這一系統。綜合布線系統允許用戶有可能采用各種可行的新技術。這是因為綜合布線系統獨立于應用,并能對未來應用提供相當的余度。
因此,可以說布線技術的選擇和布線系統的設計就決定了整個建筑的信息系統的生命力,它將關系到建筑未來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使用效果。
3.4 其他子系統應與業主充分溝通,例如訪客系統、電子尋更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一卡通系統、門禁管理系統、背景音樂系統、嬉戲發布系統等,在結合業主需求,建筑特點等前提下精心設計,以求建筑的智能化、舒適化。本文就不再贅述。
3.5 系統設計總體原則。
為了提高設計水平,保證設計質量,完成設計任務的根本保證。為此,在設計工作中,擬遵循以下指導原則:
(1)采用先進、成熟及實用的技術;
(2)系統應具有集中統一的管理能力,為現代化管理大大提供方便;
(3)系統應具有開放性、可擴充性、兼容性和靈活性;
(4)系統設計和設備選型應標準化、規范化、國際化;
(5)系統必須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容錯性;
(6)合理的性能價格比。
一個好的建筑離不開一個好的設計,當今社會,是一個迅速發展的社會,一切當以人為本,而人的活動又離不開建筑,生活、工作、運動都離不開建筑,人們對建筑的要求不再只是遮風避雨那么簡單,要享受生活,所以建筑的智能化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建筑的智能化深化設計也就顯得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董春麗編著 《賓館酒店智能化實際與實施》中國電力出版社
[1]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JGJ/T16-92